登陆注册
14638000000005

第5章 晚晴

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他应该是祖父辈的老作家。以往每与文学朋友谈及他,是一种传奇式文豪的印象,有一种敬慕之情。

他来到西安的那天下午,编辑部的同志们,将他所下榻的钟楼饭店的一问小寓室挤得满满。烟气弥散里,相互毫不拘谨地叙谈着,不时被他昂然而风趣的话语而逗得爆起笑声。听他一阵娓娓动听而极富幽默的言谈,亲切感便取代了全然的陌生,顿使来访者下决心走入他的文学世界。

他敞着半旧的劳动布上衣,穿一件系背带的蓝布灯笼裤,似一位刚刚打完几套太极拳的退休老工人。他白发苍苍,两颊红润,深沉的眼神和倔强的嘴唇,使人觉得他像一个武夫,一个军人。时而,他又诙谐地笑着,打起趣来,显得令人尊敬的慈祥面孔,流露出一种童心的可爱。

他是那位以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轰动过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作家萧军吗?

正是。他正不停地吸着工字牌雪茄,谈笑风生,坐在我们面前的沙发上。

这寓室的窗户外,是古老的鼓楼和雨晴后火云舒卷的暮天,一群春鸟在旋飞。璀绚的暮色,涂抹在这位七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宽阔的额头上。

萧老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七十古稀人未老,桑榆迟暮任蹉跎。此刻,似乎可以看见广茫原野上的桑榆树梢,有几许融人晚晴的美丽。

一根看似沉重的竹节杖不离手,标志着晚年的时光。可他的举止、谈吐,气度,并无老的意味,老的景况。他的体格很是粗犷,顽健似青壮年的派头。

他步入西北大学礼堂,应邀为文科大学生们作专题报告。礼堂早已满座,后面的甬道上,甚至窗户外都挤着热心的听众。他讲他如何走上文学道路,讲他困顿的童年。他没有文学世家的家境,按说细胞里是没有作家的成分的。在那时的故乡的小村里,他也根本没听说过什么叫叶F家。他先是从军尚武,而后投稿为生,开始文学生涯。没能拿枪,拿起了笔进行斗争,是为了不当亡国奴。求得民族的解放。

六时多,晚饭的时间过了,他还是蛮有兴致地解答着大学生们的各种提问。听众以一阵阵的掌声欢送他,又围在礼堂外的花园边请他签字留名。

听说西北大学系四十年前的东北大学,刚才讲课的礼堂是张学良资助所建,他很是感慨。对于故土的眷念,牵起沧桑辗转的记忆,他有几分沉吟了。

翌日,他又在人民剧院,为《长安》青年写作讲习所的学员讲学。整个剧场,容纳有上千名听众。先是一片肃静,而后则是如潮的掌声和笑声。他讲多读、多写、多观察,循循诱导,深入浅出。时而有警句流响,时而有趣语横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弓着背脊,扶着学步的孩子。

在他的女儿萧耘代他讲完美国和新加坡之行的观感后,他又坐到麦克风前来,毫无倦意地解答听众提出的上百个问题。这时候,他讲演家的天才得到了显示。机智与敏感,豪爽与活泼,广博的见识与多姿多彩的神态,赋予会场一种热烈的气氛,令人激奋、深思。而一条似乎可以窥见的文学之路,以它艰窘而伟丽的性格,从文学青年的脚下直伸延到远方。

回味他那洪亮的声调,语音刚旺,中气有力,不正荡溢着青春的旋律!

他在寻找自己的青春,寻找四十多年前留在古城西安的那些足迹。

湖光潋滟,柳丝飘拂,秋千上正荡起少女润朗的笑声。这是莲湖公园。除公园的东门那砖拱的门洞依旧之外,园内的一切已非往日了。那个遥远的傍晚,他曾在此园散过步,看见过黄昏里的残荷与飘忽的小舟。记得是有一处临湖的奇园茶社的,已记不清是否品过茶味。

他当年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旧址,是西安女子师范所在地,今日已是青年路小学了。

那年,他从山西渡黄河奔赴延安,是准备转道去五台一带参加游击战争的。适逢丁玲、聂绀弩同志,约他参加西战团来到西安。

他记得这个院子很空旷,有几幢平房,后院是蒿草凄迷的洼野。许是在这里,他与萧红双方同意而分手。之后,去了兰州。

眼前,已是一所洁净美丽的校园。阳光的微熏里,有蝴蝶结的荡色和充满阳春清馨的少年时光。他于是很豪爽地笑了。他在七贤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流连忘返。那是另一次来西安,与舒群等同志自重庆转经这里上了延安。记得门前也一片荒芜,间有菜畦。住过两宿后,化装北上了。

展室里,有八路军高级参议宣侠父同志的照片。他抱住拐杖,凝视了许久。那年来西安,曾在宣侠父的家里住过一些日子,二人很要好。后来,他听说宣侠父失踪了,是被敌人暗杀了,悲痛不已。

去大雁塔的车上,他透过蒙蒙雨雾,从记忆里梳理昔时的情景。作为历史见证的巨塔,依么拙朴伟然地挺立着,周围的一切却已经全然一新了。

雨中游去,却是雅静与疏朗的快意。银丝润了雨伞,脚底一片光亮,春雨的泥腥味与清明节后的绛色紫丁香的芬芳,使人于思古之幽情中感受到大地的鲜活与温热。

他游兴颇浓,冒雨观赏了大小雁塔和碑林博物馆,不愿意错过每一个古老的艺术角落,不肯遗漏每一处有价值的佳境。凝注着,触摸着,感叹着,徘徊,徜徉,久久不肯离去。

应陕西省博物馆同志的恳求,他伸纸挥毫,留字以志念:诗之国,文之林,千秋华夏,永葆青春。

他是寻找自己的青春,更是颂赞青春的中华!

他记忆中的钟楼,是快要倒塌了的样子。眼前的钟楼,却这么伟丽庄严!那时的街道也是尘土飞扬,如今竟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整洁与清丽。郊野里,也有了风筝的向往,有了鸽哨的诗意。

他不习惯饭店大餐厅的饭菜的口味,总是乐于挤到小摊上品尝西安的名吃,与主人和陌生的群众拉谈。

这天晚上,我们一起去鼓楼旁的夜市吃凉皮凉粉。他拄着那根竹节拐杖捷足先登,在一个小吃摊上择了个位子坐了下来。几句话,他便与卖凉粉的老头儿拉谈上了。老头儿年逾六旬,原籍河南开封,从事卖凉粉的生涯也已四十余载。谈及四十年前西安的境况,两位老人竟有十分投机的话语,朗声地笑着。后来,他自己让女儿陪着,走街串巷,穿行于闹市或漫步于庭院。大部分的早饭午饭,也就在小吃摊上吃羊肉泡、油茶、扯面了。就是在去华清池和乾陵时,他也肯在马路边的凉面摊上或集市上品尝豆腐脑和锅盔的风味,体察陕西人的生活习俗以及精神状态。

他有岸然的风度,更富乡间老者的神气。年逾古稀的高龄,胃口却极好,如同他的艺术形象的思维功能。他是在人们衣食住行的最具体真实的生活场景里,以敏锐的反应力感触着周围事物。

在秦俑馆前的大路边,铺排着很可观的民间刺绣和工艺品的长阵。他很有兴趣地观览着,忽地发现一尊木雕是那么稔熟。他是原来收藏过同样一尊木雕的,属于菲律宾的一种雕像,可惜给损坏了。眼前这尊木雕的主人是一位农妇,说要卖二十元。他想买下它,一经交涉,十五元成交了。忽地走来一外宾,这位农妇便莽撞地从他手中抢去木雕,塞到外宾手里,说要卖二十五元,竟也会哈哕几句。他呆在一边,眼看着木雕被外宾买走。他只是苦笑了一下,挤出人堆,心想让这位妇女多收入十元钱好了。

走不几步,一群做生意的村妇竟围住一位华侨,为买卖纠葛撕拉着。见有外宾走近,便挤作一团,要外宾掏大票子,一片哈哕声。生意人的表情,有某种乞求或贪意,令人感到沉重。

他摇摇头,苦笑中有一种愧意。他同我们谈起,感慨于提高和维护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何等重要,以及每一个人在建设精神文明中的社会责任。

他的女儿萧耘开玩笑了:爸!这事儿撂在您年轻时的脾气,非要讲个理不行,也许打起来了。今天,您遇事温和多了。他笑了,苦笑中有遥远的回忆。

离别西安的时候,他向《长安》编辑部赠送了他的几本书。每一册书的扉页上,都有他庄重的签名和鲜红的印章。其中《八月的乡村》一书,当初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因为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梁,蝈蝈,蚊子,搅成一团,是鲁迅先生给予校改和作了《序言》的。其次有《羊》、《我的童年》、《吴越春秋史话》和《萧军近作》等。他从事文学生涯五十年,其著作浩繁,计几百万字之多。仅从这一部分书的作者照片看去,仍可窥见他如何自童年而青年,而中年,来到了今天这桑榆迟暮的时候。

可他西安之行给我们的印象,却并非桑榆暮景,而是生命正年轻!还有,他爱拐杖,在这里他执意买得两根,带回北京去了。连同他家中原来的,据说有六七根拐杖了。

《长安》1983年第7期

同类推荐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人生是一场游戏也好,一场梦也好,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爱恋过、恨别过、欢笑过、悲泣过……长长的生命中,我们可能遇到的,猝不及防的伤害,原来并不是一个传说。年少的时光无论当时多么难堪,回首时却都是如此美好,正如一场情浓意深的戏,一场似虚似幻的梦。
  • 古绘诗经名物

    古绘诗经名物

    纵使你被生活逼迫,于无限重复中奔忙;纵使你无暇感慨,甚至不曾为眼前的现实而驻足;纵使你匆匆追求,前方依旧茫然却不敢停下脚步,有种美足以感染你,挤出片刻时光,享受沉淀千年的感动——这就是《诗经》赋予生活的意义。《古绘诗经名物》汲取《诗经》极致之美,辅以古代日本学者渊在宽特为《诗经》所作的百余幅古画。让这些首次面世的古画为您呈现出诗文真实、完整的意境,带您穿越千年,体验图文带来不可抗拒的感动。
  • 桃符里的乾坤

    桃符里的乾坤

    本书由“名人对联故事”、“谐趣联故事”、“民间流传对联故事”与“妙联选录”四部分组成,主体是前三部分,里面包含数百个长短不一的故事和700多副对联。
  • 苏曼殊作品集(二)

    苏曼殊作品集(二)

    此梵字者,亘三世而常恒,遍十方以平等。学之书之,定得常住之佛智;观之诵之,必证不坏之法身。诸教之根本,诸字之父母,其在斯乎?夫欧洲通行文字,皆原于拉丁,拉丁原于希腊。由此上溯,实本梵文。他日考古文学,唯有梵文、汉文二种耳,余无足道也。顾汉土梵文作法,久无专书。其现存《龙藏》者,唯唐智广所选《悉昙字记》一卷,然音韵既多龃龉,至于文法,一切未详。此但持咒之资。无以了知文义。
  •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热门推荐
  • 那些年她的1023条短信

    那些年她的1023条短信

    他最初认识她的时候,她还只是个高二的学生,他是她的实习老师,虽然倾心于她,却不敢言说……两年后,他和她再相见的时候,聊天工具还是电脑版QQ称霸天下,智能机很少见,手机QQ还不常用,短信沟通就是最重要的途径,……又过了两年,微信宝宝才开始诞生,她的第1023条短信……这是一个跨度八年的故事,如同一坛陈酿的酒……
  • 回眸间,爱意浓

    回眸间,爱意浓

    她,离婚丧子,为了逃避前夫,背井离乡。他,红遍亚洲的人气偶像,富家公子。本不会有交集的两人,冥冥中得到了爱的牵引,转瞬间擦出了爱的火花。
  • 极战帝皇

    极战帝皇

    天生混沌,剑魂驻体。强势崛起,力踏诸天。凡事慧极必伤,拥有着世人难有的天赋与机遇,然……
  • 诸天万界唯我狂仙

    诸天万界唯我狂仙

    自太古以来,周遭世界洪水频发,瘟疫肆虐,天灾人祸不断,仙人不仁生灵涂炭,留无上修真法门于天地之间,留待有缘人。岁月匆匆,修真练气之风盛行,各种修真法门不一而足,各有所长,配合神兵法宝,降妖除魔,开山断岳,当真具有鬼神不测之威。然而当黑暗再次降临,谁能力挽狂澜,肩负起救世的大旗?仙魔神鬼妖,谁主乾坤?道友!此物与我有缘!
  • 像冰一样

    像冰一样

    《地下城与勇士》同人文曾像一块冰一样寒气逼人,直到最后被你的温情融化。陪伴是最美忠诚,一句话取暖一生。——记阿拉德大陆大崩坏前
  • 只计耕耘莫问收

    只计耕耘莫问收

    本书收录了厉以宁先生四年来发表于各报刊杂志,以及在大学演讲、讲话(记录稿)的文章共计42篇。2012年前后的文章,全面反映了厉以宁对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自身暴露出的重大问题的提醒与解决思路。他认为改革已进入核心领域,改革的关键是经济体制转型与政府放权。2014年前后的文章,着重反映了厉以宁关于“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理论的酝酿与成熟的过程,这个理论代表了厉以宁对中国经济学的重大贡献,是他“非均衡”理论与“股份制改革”主张的合理发展。这个理论深入地触及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也更具体地探讨了其在各个经济领域、行业的改革通路和方案。
  • 恶魔亲吻怪:爱上那个SL

    恶魔亲吻怪:爱上那个SL

    他们在村子里邂逅,在豪华的学校里恋爱。恋爱,总是遥遥远去。家人和亲卫队,总是让他们之间相隔之远。在恋爱的道路上,冷凝荨总是让出那一步。白封尘喜欢冷凝荨,却不得不离开她。他们的感情线上,出现了许多外人。潘芫和欧阳彩,成为了他们爱情之间的隔河。冷凝荨默默喜欢着白封尘,掩饰着自己的感情。而后来,又会发生怎样不寻常的故事呢……
  • 鬼剑鸣人

    鬼剑鸣人

    一个宅男孤儿在玩电脑时遇见主神系统(大雾?)在热血的道路上过关斩将(有雾!)最后重生变了小孩。这随意一变竟然变成了拥有主角光环的漩涡鸣人,还附带系统,这能不牛逼吗作者致谢:本小说封面由墨星小说封面网免费制作,还没有封面的赶快去免费申请啦!百度搜索“墨星”即可找到!
  • 恶魔奶爸搜鬼记

    恶魔奶爸搜鬼记

    一个是自负、危险、英俊、邪魅的冥界鬼君。一个是容貌倾世,却如三岁痴儿的梨花神女。在冥界只手遮天的鬼君,突然被剥夺神力,发配凡间,寻仙魂,修神灯,对于助手是痴女的事实,满腔怨气,从此被贴上照顾傻子的奶爸标签,傲气全折。弃之不顾到心头不舍,到底是谁欠了谁?谁还了谁?梨花神女,七魄安好,三魂独缺灵魂,痴傻乃天意,身怀赤子之心,为的就是寻凡间仙魂,了却他们俗世夙愿,助神灯修复。谁道痴女便不能有情爱?谜团在凡间的一次次百鬼异闻中浮出水面······
  • 选择的痛

    选择的痛

    青葱校园里的一段浪漫爱情故事本是美好的,可半年不到,男主人公因为有难以启齿的病而绝情甩了女主人公,并互相发誓都不会再找。12年后再次遇到,彼此都坚守了当初外人看来是戏言的承诺。女主人公想重修旧缘,可男主人公还是拒绝了她,让她恼羞成怒,誓要报复。究竟是什么病让他对爱情对婚姻这么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