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600000001

第1章 序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很多的大家。

大家既与伟大的文学家不同,亦与著名的文学家不同。

伟大的文学家,例如杜甫、曹雪芹等,他们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要比大家高。

他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一流的文学家。

著名的文学家,例如李商隐、王实甫等,他们有着不同的各自擅长的领域,或以诗名,或以戏曲名。

他们不妨简称为名家,其实也就是仅次于第一流的文学家。

那么,什么叫做大家呢?

我心目中的大家,是那些文坛上的多面手。在他们生前,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他们身后,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而李渔,我认为,他就是这样一位大家。

是大家,就值得我们认真地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去深入地研究他。

我曾和同道交换过意见,我的这个肤泛的看法获得了他们的赞同。

老友美国韩南教授的专著《李渔》,另一位老友日本伊藤漱平教授的几篇关于李渔小说的论文,都给了我不少的启迪。在我的指导下,我的一位学生的学位论文以李渔小说为题,最后出版了专著《李渔小说论稿》。

有幸先后读到书瀛兄的两部出色的专著《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和《李渔美学思想研究》,获益匪浅,这使我开了眼界,对李渔有了新的认识:他不仅是小说家、戏剧家、诗人,还是一位有见解、有成就的美学家;他涉及的不仅有戏剧美学,还有园林美学、仪容美学等等。

感谢书瀛兄以他深湛的学力、扎实的功底拓宽了李渔研究的空间。

书瀛兄是我在文学研究所的同事。不过,他在文艺理论研究室,我在古代文学研究室。平时来往不多,却维持着深厚的友谊。

在“文革”之前,我只知道他的名字,却没有认识他的机缘。在文革中,我跟他也只有少许的接触。对他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却是在文革之后。

最初把我们两个人联系到一起的是文革,以及所谓的“516”。

那是在1970年的某个夜晚,在七号楼的某个房间里,办公桌的一侧坐着两个人,一位是工宣队员。另一位是所内的某同事,此人当时的身份是专案组的成员。在他们的对面,靠墙边,站着一个人。坐着的是审问者,站着的是被审问着。

那个站着的人不是别人,是我。

审问的内容照例是:你什么时候、如何参加“516”组织的,履行过什么组织手续,填过什么登记表,同时参加这个组织的还有些什么人等等。

我没有作出任何的回答。因为在这之前,我早已在非正式的所谓“隔离审查”中无数次地回答过类似这样的问题了。只不过这次、在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场合,多出了一个提问:你们的队长到底是什么人?其实我对这个组织根本毫无所闻,说我参加该组织也根本是莫须有之事。因此,我沉默以对。我凭良心行事,一不想撒谎,二不想陷害旁人。

那位同事终于沉不住气,面孔一变,拍桌怒吼:你转过脸,靠墙站着去!

我无奈地、倔强地照着他的命令做了。

我从小学念到大学,还从来没有被老师罚过站。但是,那个晚上让我尝到了罚站的滋味。

就这样,我站着度过了一个夜晚。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夜晚。后来我才知道,在第二天,我们文学研究所的全体人员就离开北京,奔赴河南的“五七干校”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那样做是“急于求成”。

这是我在十年动乱中的遭遇的一个缩影。

在那天晚上的审问中,有一个名字始终挂在审问者的嘴上。

那就是:杜书瀛!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的遭遇比我更悲惨,受到了更多的迫害(事过境迁,我也不想再多说那些令人心酸的往事了)。

他的名字反复地和我挂在一起,就在那个晚上。这使我终身难忘。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书瀛兄度过了一个不正常的运动,经受了磨难的锻炼,又恢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和生活。

在文学研究所这样的学术机构中,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出人才、出成果吗?

书瀛兄可以说是其中的优秀的一位,在我看来,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位。

“十年动乱”的遭遇没有压垮他。他仿佛变为另外一个人。他杜绝了消沉。他不像某些人那样的碌碌无为,而是昂首前进,在学术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他已年逾花甲,虽然不在文学研究所上班了,但人退而心不退,仍然精神饱满地在学术事业上踏踏实实地耕耘着。

一连串的数字,说明了他在“文革”之后和在退休之后的突出的成绩:他出版了专著12部,这还不包括他主编、翻译、评点的书籍5部,以及集体著作2部、资料书籍1部;另外,他还发表了论文81篇,另有诗歌、散文、杂记53篇。

和那些当年在运动中审问他、斥骂他、迫害他的人的预期相反,他终于露出了英雄的本色。他笑在了最后。

书瀛兄新出的专著,请我写序,并在“后记”中对我说了一些溢美之词。我深感惭愧,又忐忑不安。

谨在这里聊缀数言,作为一个老朋友的祝贺。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诗体论

    中国现代诗体论

    本书研究了国内外古今各类诗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诗体、外国诗体与中国新诗、微型诗、格律体新诗、歌词等。
  •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是藏族作家格绒追美最新的短篇小说、随笔集,选取了作者最新创作的七十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对藏地藏民的热爱与深情。作者笔下的人物各有不同,僧侣、牧民、说唱者,在作者幽微的笔触下,每个平凡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精神震撼。这本书极富民族特色,充分展示了浓郁的藏地风情。
  • 红杜鹃白杜鹃

    红杜鹃白杜鹃

    生长过红军的土地,是红色的。红军走过的路,镶嵌在褐色的大地上,走进去,一步一步的,走向历史的深处,寻找生命之轻。
  •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本书编为四辑,第一辑“作家论”,第二辑“作品论”,第三辑“评论”,第四辑“理论”。每辑十篇,共辑四十篇,四十余万字。这是一本文学师友用文学笔法评说朱向前的书。全书收集近二十年来朱向前的师长、朋友和学生的文章约三十万字,有评点、有批评、有侧记、有印象,门类繁多,风趣好读。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两宋为词史极峰,诸体大备,风姿多彩,流派竞辉。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
热门推荐
  • 星辰的眼泪谁懂

    星辰的眼泪谁懂

    儿时约定便是十年,十年后再次相遇却互为陌生人,不久发现ta竟然是儿时的ta,经历种种俩人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一场意外不得不让俩人分离,三年后,她带着孩子归来.........风雨过后就会见到彩虹,那他们呢?会是结局美满,还是好聚好散?
  • 爱如罂粟花开

    爱如罂粟花开

    那天,她坐在阳台上,手中握着一束罂粟花,露出一丝美丽动人的微笑,阳光下蛊惑人心,她看着他,问他:“罂粟花是有毒的,你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也做了傻瓜?”他轻轻地揽住了她:“谁让我遇到了你这样美丽的骗子?既然骗我中了毒,就别再中途放弃……没你是活不下去的了。”
  • 桓香缘

    桓香缘

    北宋末,韩香云----她本是御史中丞韩忠之女,活泼烂漫,自然率真。但命运不幸,家门遭蔡京一党陷害,满门查抄,父母相继死去,自己沦为官妓。赵桓----徽宗之子,还身为太子的他,从小就生活在抑郁寡欢之中,虽贵为太子,却找不到自己,活在自己的影子里。直到他们相遇,本是无缘,冥冥之中却又有缘,在北宋飘摇动荡中不断成长,赵桓逐渐走出阴影,一步一步走上有担当有自信的末代皇帝。挽救在风雨飘摇中的王朝。香云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明白自己人生的归宿与好好活下去的意义·······
  • 废材召唤师:神君的娇萌王妃

    废材召唤师:神君的娇萌王妃

    她,二十一世纪的天才科学家,却穿越到了一个废柴身上;他,作为不近女色的一代神君,却被她所吸引,一见钟情。苏月黎:“萧逸辰,我再说一遍,离我远点!”萧逸辰:“黎儿,你是我的王妃,我们就亲近点嘛……”她的抗拒,让他更加喜爱;他的无赖,却让她不知何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自从他们相见之时,一段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爱情之旅,就此开始……
  • 亘古狂帝

    亘古狂帝

    当天地崩碎万物惊慌失措之时便是他得意之日当空间碎乱时间静止之时便是他封帝之日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十殿森罗

    十殿森罗

    我叫王枫,不过更多时候,我都被人叫做“垃圾”、“无赖”或者“小流氓”。十四岁的我,像是洛阳城墙下苦涩的青苔,扎根在淤泥里,活在潮湿阴冷的墙角。我喜欢爬到城墙上,在太阳下眯着眼睛,看着人来人往热闹的洛阳大街,有时候会有胸大腰细的女人走过去,我抽抽鼻子,似乎阳光里都能闻到胭脂的香味。可是,热闹的洛阳不属于我,阳光里的胭脂味也不属于我。我们只能每天去抢富人施舍的粥,像是一群野狗争夺没有肉的骨头,有些可笑,又有些可悲。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的生活。烂泥一样的生活。新书一天两更求收藏留言互动
  • 三界任逍遥

    三界任逍遥

    一个出身奇特的少年,不容于传统的人世间,犹如过街老鼠,进入妖魔的世界,被掠夺陷害,又面对仙界的斩魔屠灭,少年是如何抗争?如何修成纵横三界的顶峰魔神的?三界之中,任凭逍遥。
  • 脸红心跳的强者之路

    脸红心跳的强者之路

    一村的人托儿带老的走到房子门前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房子的门是开着的,而且里面还有食物的香味飘出,有胆子大的就询问村长,能不能进去看看。村长年老,老一辈的人都有很多忌讳,就像村里规定不能进林子一样,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奇怪的地方,实在让人有些琢磨不透。后来他们还是进去了,那里有让他们足够吃三天的食物,有酒有肉,甚至有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的美食,醉生梦死三天过后,当他们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都躺在林子外边。
  • 中华劝世歌谣荟萃

    中华劝世歌谣荟萃

    本书共精选了中国历代著名的劝世歌谣、诗词300余首,分为劝学励志、修身养性、醒世明理、安身立命、进退得失、亲情伦理等六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