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1900000008

第8章 幽默、诡辩和雄辩——幽默就是讲歪理(1)

一、正理也有讲不通的时候

许多人幽默不起来,并不是没有幽默天赋,而是因为有心理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不敢讲歪理。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话自然有其的道理,但并不绝对,得看情况、看对象。还有句俗话叫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理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行无阻。有理讲不清的情况,我们在前面一讲已经说得很多了,这里不再赘述。因而,人们不能对辩论寄予太高的期望。但是,有一条必须明确,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来说,真理终究会被实践证明。可是,实践是一个历史过程,要证明真理,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甚至有时一个人生命的长度都是不够的。如果光是消极等待,人岂不就白活了,在真理未被证明之前,人与人还是要交流,在真理已经被证明以后,人与人更要交流,因为总有人感觉不到真理已经被证明了。交流要讲效果,无效的交流不但没有正面的作用,而且还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同样一个道理还有个如何讲述的问题。

这就要看“语境”。

通俗地讲,“语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对象,包括对象的修养和当时的心情等;第二是具体环境,主要是现场的情形。有许多真理是不适合在公开场合下讲出来的,在某些情况下,莽撞地把事实真相讲出来,只能坏事。所以,在亲朋中有“善意的谎言”之说。而外交官常常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说谎,如果他处处讲真话,可能就要犯叛国罪了。对于错话的纠正也一样,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批驳,只有在很特别的情况下,当场指出别人的错误是合适的;对于错误的活语,用雄辩的正理纠缠到底,不弄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好心办坏事。

认真观察研究一下就不难发现,人们每天所讲的话绝大多数并不是一本正经的正理,除了课堂上、会议上和所谓正式的场合以外,在日常交往中人们需要时常讲点“歪理”来轻松一下。有时正常的逻辑推断,不但不能使人高兴,反而使人生厌。俄国作家契诃夫在一篇叫作《文学教师》的小说中,写一个语言无味的地理教师,他总是说一些过于浅白的正常道理,弄得人哭笑不得。比如主人公尼基京结婚了,他说:“你以往没结婚,所以过单身生活,现在你结婚了,就要两个人一起生活了。”这不但没有味道,而且暴露了他思想很贫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说话显得很聪明,因而总是说一些有理的话,但要有幽默感,就得敢于说不合理的话,就得学会编织一些善良的谎言,学会讲歪理。

如果你的朋友脸色近来变得越来越红润了,你说这是由于他身体健康,营养丰富;过了几天,他又变黑了,你说他是由于到海滨度假,多晒了太阳。这合乎正理,很科学,无可辩驳。但这样的因果推断如果有上千条好处的话,至少也有一条不足之处,那就是它不幽默,听起来没有什么趣味。如果你不这样说,而是说他脸红是因为多吃了红烧牛肉,脸黑又是因为多吃了乌贼鱼,心都吃黑了,所以连带脸也变黑了。这种因果推断,明明不正确、不科学,但是如果它有上千条坏处,至少也有一条好处,那就是很有趣,有点幽默的味道。多少人想幽默而不能成功,原因是他们对讲一点歪理还有不由自主的心理障碍。

二、不敢讲歪理的心理障碍之一:正理使人肃然起敬

不要去埋怨自己缺乏幽默细胞,而应该切切实实地去排除有碍幽默的心理障碍。

最常见的有碍幽默的心理障碍就是不管什么时候说话都一本正经,力图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符合正理。有些人思想僵化、古板,自然幽默不起来,即使那些头脑很灵、平日里很雄辩(甚至很诡辩)的人都不一定幽默得起来。雄辩的逻辑推理是很严密、很正规的,但是却没有幽默和使人轻松愉快的效果。

雄辩在古希腊、罗马非常受人重视,那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演说家、雄辩家。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昆提良甚至开设了雄辩学校。我国先秦也有游说之士,进行过许多雄辩的实践。

总体来说,雄辩的特点和一般的论述不太相同,一般的论述,都以自圆其说为要务。但是,不管从纯理论还是从实际的交流来说,自圆其说,并不一定可靠。

一般的自圆其说,就是通常所说的论证。根据自己的论点,选择和论点相一致的材料,进行论证。这里有个极大的漏洞,那就是“选择”,既然是选择,就意味着排除,把和自己的观念一致的留下,把和自己的观念不一致的排除。这很明显是片面的。在这方面,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就是,这样的证明不可靠。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如果你要论证它,就得列举一切可能的证据。例如,古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今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中国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外国人看到的天鹅是白的。能不能证明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呢?不能。因为人的经验是有限的,而一切天鹅都是白的,所指却是无限的。有限加有限加有限,加到n次还是有限,不可能变成无限。相反,在有限的经验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例外,只要出现一只天鹅是黑的,那你这个“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就被推翻了。这时,轻而易举地得出的一个结论——“并非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却绝对是没有错的。

所以波普尔认为,举例证明,往往是无效的,相反,发现反例,对命题加以“证伪”,却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阶梯。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地“证伪”、不断地“试错”的过程。

通俗地说,寻找白天鹅并不重要,寻找黑天鹅,才是论证要义。

波普尔的这个学术理论也可能有些绝对化。但是,对于人际交流却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对于任何一个论点,光是达到自圆其说,很难说服对方,要证伪对方的论点,才可能进行真正有效的交流。这样的交流,就达到了雄辩的境界。雄辩着重于反驳,也就是破解对方的自圆其说。但是,光是破解还不足以使自己的观念立于不败之地。西方有一种理论说,当你和对方进行辩论时,双方的论点不谛南辕北辙。你要说服对方,就很可能陷入聋子的对话的绝境。要使说服成功,你就得从双方认同的前提或者材料出发。如果你能从对方的前提或者证据演绎出对方的错误,那就超越了一般的论证,达到雄辩的水准了。

最近,西方的雄辩理论又有了发展,就是“以你的道理来论证我的立场”,用英语来说就是“Justify my position in your terms”。其实,用中国古典雄辩术的语言来说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最佳的雄辩,是用对方的事实、逻辑为自己的立论服务。这就是在破解对方自圆其说中实现自身的自圆其说,或者说得通俗一点,就叫作“他圆其说”。我们引一段《庄子》上的经典段落来阐释一下:

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固矣。”

一个说:鱼游得很开心。另一个说: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是否开心?对于这样的抬杠,本来庄子要反驳,有多种选择。可以反驳他的大前提:照你这么说,除了生物的主体,对自己的内在感知有直接的经验,心中有数以外,其他生命没有直接经验,对之就一无所知了?那间接的经验、普遍的规律、演绎推理就完全没有作用了?但是这样反驳比较费事。因为,对这个原理没有显而易见的共识。根据辩论术,反驳对方要以双方的共识作为论证的前提,才可能雄辩,否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庄子的聪明在于不但不反驳对方的大前提,而且直接从对方的大前提出发演绎出反驳对方的道理:既然你说,我不是鱼就不可能知道鱼快乐不快乐,那么,你不是我,你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呢?如果你的前提是对的,那么你的结论就是错的。这种在逻辑上的反驳叫作导致荒谬。由于对方的前提所导出的结论明显荒谬,故前提肯定是错误的。当然,惠施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也是死死抓住这个对方认同的大前提演绎下去,向自己有利的方向推演:我不是你,就不知你如何;但如果你承认了这一点,也就承认了生命的内在体验,只有个体本身才能知晓,这就说明,你不是鱼,肯定不知道鱼是否快乐。但是,庄子并没有妥协: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女(按,同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说:请回到原本的论题上来,你原来说,我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这里的“安知”,有两个意思:一是你从哪里知道;二是,你怎么可能知道。也就是说你的话里有一个“吾知”为前提。如果你认为我根本不知道,你也就无从问起了。庄子这样的反驳是否严谨,还有待商摧,但庄子死死抓住双方认同的前提是很机智的。郭象的《庄子注》对庄子的这个说法作了补充:

寻惠子之本言云,非鱼则无缘相知耳。今子非我也,而(庄子)云:女安知鱼乐者,是知我之非鱼也,苟知我之非鱼,则凡相知者,果可以此知彼,不待是鱼,然后知鱼也。故循“子安知之”云,已知吾之所知矣。而方复问我。我正知之于濠上耳。岂待入水哉。

郭象可能觉得庄子的说法不够完满。庄子说:“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其中的“已知吾知之”说得比较武断。人家是怀疑你“知之”才反问的呀。郭象则把重点放在另一个关键点上,当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的时候,你已经知道我不是鱼了(“是知我之非鱼也”),而你又不是我,怎么可能知道我不是鱼呢?很符合庄子的思想。两位大师在口才上的孰高孰低,是很难说的,但俩人论辩的特点却是一致的。第一,都是从对方认同的前提出发。这既是辩论的基础,又是雄辩的前提。第二,双方所依据的大前提显然是不可靠的,甚至有一点歪——除了自己亲身直接体验到的以外,间接地根据外部表现作出的推断均不可靠。但其他演绎过程都比较正经,符合形式逻辑的规范,以对方大前提加以推演,得出与对方论断相反的结论。从形式逻辑结构来说没有问题了,但是从内容上来说,大前提不可靠,因此有了一点诡辩的色彩。这里主要表现的是惠子和庄子的机智,而不是他们的幽默。和上面两个故事异曲同工的还有一个西方的经典笑话:

一天,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大帝在城外打猎,他突然发现田间有一个小伙子,容貌和自己长得非常像。于是,他策马来到这个年轻人的跟前,问道:“小伙子,20年前,你母亲是否在我家工作过?”这个年轻人当即回答说:“没有,陛下。不过,我父亲曾经在你府上工作过。”

本来,奥古斯都是想暗示,这个小伙子是他父亲的私生子,这显然是对小伙子母亲的侮辱。但是,小伙子显然没有被皇帝的权威和进攻所压倒,瞬间便进行了机智的反击,言外之意是,如果我长得像你,那就说明皇帝的母亲和自己打工的父亲有染。其所运用的思维模式恰恰是皇帝提供的,以面孔相像来暗示其上辈有不正当的奸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很雄辩的,而语言又是惊人的简洁。

所以说,雄辩高于诡辩。

雄辩作为口头交锋的手段属于上乘,它与诡辩不同。诡辩的特点首先在于根据一个不可靠、不确切、不稳定的大前提毫无保留地作长驱直入式的演绎,在逻辑推理上好像没有漏洞,但漏洞却在于它的出发点。如阿Q摸了小尼姑的头,小尼姑抗议,阿Q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里的大前提“和尚动得”,是毫无根据的,至于“我动不得”在推理上也很难成立。即使小尼姑同意让和尚动手动脚,也不意味同样允许阿Q动。正因为这样,在今天的读者看来,阿Q的逻辑不是诡辩而是无赖,没有道理还振振有词。而惠子和阿Q不同,他根据一个不可靠的大前提来推理,且推理好像很严密。前提的不可靠和推理形式的可靠,是诡辩的特点之一。一切诡辩在形式上都有雄辩的色彩。

因而,诡辩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味地追求在概念和逻辑形式上的相符,即使内容越来越离谱也在所不顾。我国古代公孙龙的“白马非马”、“飞鸟不动”之类的例子就是诡辩到死钻牛角尖的表现。这和西方经院哲学力图求证一个针头上能站几个天使一样,属于烦琐哲学范畴,和日常口头交往的关系不大,在这里暂且从略。

雄辩之所以高于诡辩,就在于它不但在内容上特别强调符合事实,而且在推理形式上特别强调周密。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为“正反合证”,就是不管从辩论的正方还是辩论的反方,不管是从有利于己的思路,还是从不利于己的思路来看,都立于不败之地。任何单方面的论证都是一面之词,都不是雄辩。穷尽一切可能性,严密到一滴水也不漏给对方,把对方一切思路堵死,这才是雄辩的法则。这个法则很有一点像美国社会通行的“墨菲定律”:“如果可能出错,那就一定出错;即使不会出错,也可能出错。”二者异曲同工。

同类推荐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庄子品读

    庄子品读

    庄子的哲学让人们追思_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_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道家之老庄,实在是能够关照人的本真、使心灵可以自由遨游的精神家园。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成就了多少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以一种全新、简洁、有效的创新思维技巧,帮你迅速突破事业的瓶颈,提升竞争力。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改变思考的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你仍被“标准答案”束缚吗?你知道什么是“多元化思维”吗?你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了吗?你准备好“灵感笔记本”了吗?停下无目的的忙碌吧!你需要的是丢掉不必要的东西,为大脑腾出空间整理思绪,保留真正重要的想法。
  •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全书讲的是领导成效总体和方方面面最优化的哲学,老子明确提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到底如何使领导成效实现最优化呢?这一问题“玄之又玄”,他自己解“极”。本书或明确或隐晦地揭示了他的答案,以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热门推荐
  • 男神别高冷了

    男神别高冷了

    青春总要做些荒唐事,年经就不怕任何事,我爱你,我能勇敢的说出来。如果你回应了我,青春只是没有遗憾。
  • 青云变

    青云变

    一名遗忘10岁前记忆的少年,在父母生死存亡之际,独自一人踏入了神魔之战的古战场,寻找那传说中“生死人,肉白骨”的“命兰”。一只幕后的黑手游走在他身后,神秘的保护者又是来自何处……他一步一步的崛起,不平凡一生究竟要经历多少风雨……而背负的神魔臂与天生的宿命,他又要如何去面对、去抉择?天注定的,谁也无法改变!!!
  • 长老会之永恒史诗

    长老会之永恒史诗

    【白龙渊文学社】神与魔的共存世界,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这个神秘重重的世界里又到底隐藏了何种惊人的秘密?神魔之间又到底是什么关系?【常青藤神林】,【源火七彩海】,【冰魄神谭】,【修罗战场】……这些几乎独成一界的灵天异地究竟是何来历?这是一本充满杀戮极其血腥的打斗爽文,没有太多的花哨都是切切实实的争斗,而且不会有太多的主角光环,给大家一种真实的感觉。天才多如狗,强者遍地走,在这个世界也许死亡才是一种解脱!
  • 柯南同人之满天繁星

    柯南同人之满天繁星

    你是我生命中的第一缕阳光。by澜星天才问题少女穿越柯南世界,且看腹黑侦探少女如何倒追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PS.本文为《(柯南同人)颤抖的深蓝》续写,新兰党慎入)
  • 万古剑宗

    万古剑宗

    首先这是本玄幻,不要当历史看。废话!再然后这也不是玄幻,而是本武侠。哦?其实说的是玄幻故事,写的却是热血豪侠,世间大义。虽然这里有儒道的微言大义,有蜀山的万种剑意,有兵院的赤血兵魂,有阴阳冢的阴阳五行,有墨道的生生造化……但通篇,其实还是只有两个字。“情”与“义”。
  • 江湖空荡荡

    江湖空荡荡

    江湖路上英豪万千,行色匆匆。蓦然回首,却见身后已是空空荡荡
  • 二婚萌妻

    二婚萌妻

    结婚当天,丈夫就撇下她跑去呵护小三;结婚第二天,小三挺着有孕的肚子来她面前耀武扬威;结婚一个月,她的婚姻终于走到尽头,而她成了整个海城人嗤笑的对象。可在最狼狈的时候,另一个雷厉风行的男人,却如天神般降临:“我不介意娶你回家。”“这可是二婚,难道你不怕?”“怕?”他不禁嗤笑,眼神却有着摄人心魄的魔力,“难道你不觉得,该怕的,应该是所有欺负你的人?”她幡然醒悟,越发锋芒,可却不知,她却是他唯一的药。
  • 国之神韵:绝世月家千金

    国之神韵:绝世月家千金

    某男不要脸的扑过来“夫人,求亲亲~”某女指着某男鼻子,说“为什么这么无耻!”“谁说我无齿了?夫人你看!”某男对某女笑到。“不是说好了他是个移动的冰库吗?夜大姐?”“谁是你大姐,看好了,人设是,对外:冷酷无情绝美容颜~对你嘛,哼哼哼~”“那我的人设呢!”“呆萌可爱求保护!”“啊啊啊~看我不打死你!”
  • 鹿TAO勋的绝佳恋人

    鹿TAO勋的绝佳恋人

    三个校草,偶遇三个美丽的女生,本来恋情可以继续发展,确有人来横插一脚
  • 极道剑歌

    极道剑歌

    因山中追捕鸟儿,意外遇险,幸得明月真人相救,踏上修行道路。从此知世间有妖,魔,神。楚剑羽作为一个纯粹的人类,自然有人的七情六欲。为情,敢杀上九天,大闹天宫。为义,敢孤身入玄古,救系兄弟于危难。为信,前往妖界,着手覆灭妖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