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8800000005

第5章 青藏高原之脊——青藏风景线系列之一(4)

我仍然有点儿难以接受。线上的风雪咬人肉,线上氧气“定量”供应,可恶的“线”曾经吞噬过多少人的生命!他们却还是那样爱山,那样将感情的琼浆泼洒在线上!

我想起了格尔木大站站长马尚武。在青藏线上也许他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和战士们有那么多的故事。

老马是兵站工作的“总管家”,管着东线、中线和北线的所有兵站。我这次一回到青藏线,汽车部队的同志就告诉我:

近年来沿线兵站的住宿、伙食状况大有改观。就说吃饭吧,各个兵站都有自己的“风味饭菜”:纳赤台兵站的砂锅豆腐,五道梁兵站的煎饼,沱沱河兵站的烤饼,还有唐古拉山兵站的面条,都已经闻名于高原了。住宿情况从1990年起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汽车兵们再也不用带着沉重的铺盖上线了,每个兵站都实现了“旅馆化”。沱沱河兵站三层楼顶上那四个鲜亮的红字:“源头宾馆”,非常引人注目,几里地以外就可以一览无余。

我采访马尚武那天6月7日,正好是他的42岁生日。既然赶上了,我就请他谈谈生日的感想。

他说,他在山上呆了22年,虽然调来调去,却总也没有离开兵站工作的岗位。这22年中,除了一次到北京参加总后党代会外,再也没有出过潼关;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日月山、唐古拉山、挡金山之间的公路上打发掉的。

这样的生活肯定是很枯燥的,我想。

他不再往下说了,两个粗壮的指头捏着一支烟,不住地捻着、捻着,仿佛要从中捻出什么名堂来似的。

烟点着了,他美美地吸了一口,吐出一缕缕烟雾。他以十分喜悦的语气告诉我:唐古拉山兵站有了温泉浴池,去年修的,严冬里水温也有60度。

接着他给我读出了一个数字:200。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0名战士在山上洗澡!

我顿觉浑身轻爽!这200多名战士把浑身的疲劳都洗掉在世界屋脊上了。

后来,我到了沿途的兵站,采访到了许多马站长的故事。

老马有个习惯:下到兵站后第一个要去的地方便是食堂和客房,看看过往部队的吃住称心不称心。如果这两件事在他眼里“不及格”,你即使是条泥鳅也休想滑过去!

第一个故事:从5度到15度。

他一走进唐古拉山兵站的客房,就感到满身上下都灌进了冷风。不对呀!这怎么能住人?他一看墙上的温度计:不足5度。真是乱弹琴!大站规定,客房温度不得低于15度,却让他们给“偷”去了10度!

他把兵站的两个头头叫来质问:“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冬天里,如果让你们的儿子在结冰的房里过夜,你们会怎么想呢?”

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原来锅炉出了毛病。

马尚武到了锅炉房,只见两台锅炉只有一台烧着。另一台呢?他们回答:“坏了,修不好。”老马提高嗓门说:

“你们修不好为什么不找我?我要是连一台坏了的锅炉都弄不好,这个站长还当个什么劲儿?”

大站后勤处处长袁海珠连夜被请了上山,还带着两个修理工。锅炉很快修好了。

客房的温度恢复到了15度。这是马尚武用胸膛暖出来的15度呀!

第二个故事:“怪味”稀饭。

老马在沱沱河兵站就餐,端起碗喝了一口稀饭,感到甜丝丝、苦津津的,怪味!他用筷子一搅,碗里翻上来几片桔子瓣。明白了,他们是在用咸水煮饭,而为了压住苦味,在拿桔子罐头打“马虎眼”哩!原来,沱沱河兵站没有淡水,吃水得到150里外的雁石坪去拉。一台车从早到晚来回跑,也满足不了过往部队的用水。如果再遇上车子出故障或司机有病,断了淡水,站上便只好用当地的咸水做饭。今天这顿桔子罐头稀饭使马尚武的心里苦涩了好久,也发现了坐在格尔木大楼里根本不可能发现的问题。自己偶尔吃一顿又苦又甜的饭无所谓,如果拿这种“糖衣稀饭”经常去糊弄过往部队,就是一个不能容忍的问题了。他想,单方面地责备沱沱河兵站是不公平的,大站有责任,领导有官僚主义作风。马尚武回到机关不久,大站就给沱沱河兵站增加了一台拉水车,还配备了一名技术熟练的司机。

在青藏线上,军官对士兵的爱像昆仑山一样深重。这里有千年不化的“永冻层”,但永冻层下有喷涌的热泉。

我结识了一位团长,了解到他的许多爱兵故事,在这里随便说两个吧。

长江源头是永冻层地域,地形变异,常常裂缝,盖起的营房经常由于地壳陷裂而倒塌。这样,部队只能住帐篷,即使到了隆冬零下40多度的时候,战士们也只能在帐篷里苦捱。不光冷,而且风沙也很大,一刮起来,满帐篷都是沙子。

战士们只好用枕巾蒙着脸睡觉,第二天起床后,枕巾上的沙子足有一指厚!在部队住帐篷的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团长、政委和参谋长、主任以及后勤处长,也轮流来到这个“帐篷军营”里和大家实行“五同”。这些年龄比战士们大一倍还多的“老兵”,常常被奇寒和高山反应折腾得头疼、四肢无力,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和战士们生活在一起。团长说:“我们不忍心把战士们扔在这里,自己去住大楼。”尤其叫战士们永生难忘的是:1988年夏天,总后刘安元政委在视察青藏线时特地来到这里,走进每一顶帐篷看望战士们,和大家一一握手,最后还和全体同志在帐篷前合影留念。刘政委临走前为部队题词:“赤诚奉献”。战士们很自豪地说:“连老将军都来过我们的‘帐篷军营’!”

一次,一个战士在唐古拉山施工时,因高山反应得了肺水肿,昏昏沉沉。团长便让出自己的车,送他到格尔木去住院。临行前,团长紧握着战士的手,说:“你不要紧的,咱们在格尔木见。”之后,他便乘坐大卡车下山了。谁知,刚走出100公里,到了雁石坪时,噩耗就传来了:那个战士死了!他匆匆赶去,看着战士早已闭上的双眼,拉着战士的手,痛哭失声地说:“你怎么能走呢?不是说好了咱们在格尔木见面吗?我这个团长没当好,没有救活你……”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些年了,这次这位团长给我讲起来时还止不住流着伤心的眼泪。我相信这眼泪是真的,这感情是真的。这里的一切都是真的。残酷、冷寞的环境是真的,在这种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纯朴、无私的感情也是真的!

在高原采访中,我临时动意,想换个视角,让基层的同志说说他们的领导。

下面有关范银瑞政委的事,是一位宣传干事提供的。他说:

“我记得是从1986年前后开始吧,我们兵站部和所属各单位的领导们形成了这样一个不成文的‘家规’:春节期间到线上去看望指战员,和基层的同志一起过团圆年。你们大概想象不出,我们这些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战士们在冰冷的雪线上过年是多么难熬啊!这时候如果领导干部出现在线上,雪山就多一份人情,战士们就少一份忧愁。我们的范政委今年春节前夕,给老伴儿提出他俩一起到线上和大家过年,开始老伴儿还有点顾虑,一是感到自己一个家属上线合适吗?二是觉得我也有儿有女,平时他们东一个西一个各有各的事,难得有个团聚的机会,好不容易等来个春节可以坐在一起了,自己却要上线,孩子们会咋想呢?范政委的‘思想发动’蛮有攻势,他告诉老伴儿,春节期间山上的战士们缺少文化娱乐活动,看场电影都很困难,他们太寂寞了,咱们上去和他们包包饺子,聊聊家常,大家欢迎着呢!这样,老伴儿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欣然答应上山。”

“春节的前两天,范政委和老伴儿从西宁出发了。这时候在内地春节的气氛早就浓浓的了,可青藏线上却比平时显得更冷清更空旷。这大概是正常现象,内地越是热闹,就越是映衬出这里的荒凉。这两个特殊的客人自然给青藏线增添了意外的亲切气氛。他们在每个兵站、泵站、机务站都要停留,给指战员们拜年、问好。除夕夜,他们是在唐古拉山以南的安多兵站和大家一起辞旧岁。大年初一,他们来到了青藏公路制高点上的唐古拉山‘三站’,和指战员们迎来了新年度的第一天。”同志们忘不了范政委发表的那篇充满激情的新年祝词,他恭喜大家把脚下的世界屋脊作为新的起点,更上一层楼。他说,咱们生活在世界上最高的兵营里,这是一个让多少人羡慕的地方!我想,我们只有在新的一年里干出最出色的成绩来,才不会辜负这个崇高的地域称呼。同志们对于他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初一下午,范政委和老伴儿告别了积雪半尺深的唐古拉山,返回格尔木。路上他几次让司机把车开快点。哦,他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家,孩子们还等着爸爸妈妈过年哩!”

讲到这里,这位宣传干事停了停,望了我一眼,说:

“在内地的军营里,如果一个军长、师长带着夫人下部队,那是要遭到指战员们的嘲弄的。可是在青藏线上,当范政委和老伴儿不管出现在哪个军营的时候,指战员们都对他们报以长久的、发自内心的掌声,大家只差喊一声万岁了!”

续着范政委的故事,我还要补充一件事。也是春节的除夕之夜,在昆仑山顶有一辆北京吉普抛锚了,年轻的司机钻上爬下地修了近1个小时,急得满头淌汗,却怎么也修不好。

这辆车上坐着管线团团长姚太平,他本来是去给沿线泵站的指战员拜年的,没料到车子行至昆仑山出了麻烦……

除夕,昆仑深处夜沉沉。

我想,这阵子在唐古拉山顶的温泉浴池里,想必有战士正开心地击水、沐浴吧!

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泡一个温泉浴,那才叫惬意呢……

第四节醉沉心底

踏上青藏线,我就听到了一个新鲜的名词:酒文化。

“酒文化”的发明专利属于兵站部副政委赵信。赵信这个名字大概对不少人并不陌生,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昆仑英豪》就是他主编的,这本书在青藏沿线颇有影响,我们所到的地方几乎都可以听到指战员们在议论它。它翔实而生动地记录了青藏沿线部队世代创业的艰辛和乐趣。

赵信是从青藏线土生土长起来的秀才。1959年入伍后他在五道梁兵站拿了4年油枪,为数以千计的过往汽车加油。这4年中他所吃的苦,比他入伍前18年在甘肃临夏贫困山区所经受的艰难还要多。正因为这样,这4年成为他人生道路上成长的4块坚实的基石。前几年他又到华中师范大学学习了两年,攻下了大专文凭。赵信对谁都是这么讲:“没有青藏线,就没有我赵信。”

当“酒文化”这个词儿对我还是一种懵懵懂懂的梦幻时,我只好去请教他。他笑了:玩笑话。借题发挥!借题发挥!

他终于给我讲了“酒文化”的真实含意:高原上的春节免不了很寂寞,不少同志无处可去,无事可乐,便自己掏腰包买些酒聚在一起打扑克,输者喝一杯酒后要穿着新衣服钻桌子,地上泼着水,谁衣服上的泥水粘得多,谁就是最后输家,惹得同伴们哈哈一乐。他们要的就是这一乐。

这就是“酒文化”,文雅的名称与粗野的动作相结合的产物。不必过于认真地推敲它的严密性,我想只要它给青藏线人寂寞的春节增添了一层欢乐,就应该给它记功。

我问赵信:“你们兵站部的头头也参加这种‘体力劳动’吗?”

耿兴华回答:“如果你能在春节期间来到线上,就可以亲眼看赵信唱着青海花儿喝酒钻桌子了。”

只能是春节,平时他们够忙的了,根本无暇有这份闲心。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头头们钻桌子各有特色,各属其派。像赵信那种钻法是属于说说唱唱钻,耿兴华是骂骂咧咧钻,范政委是痛痛快快钻,景主任是老老实实钻。当然,也有根本不喝不钻的,那就是后勤部部长黄倔头了。他在工作中原则性强,照章办事,这在兵站部是出了名的。即便是8小时之外的生活他也是很“正统”的,从来不抽烟,不喝酒,不看戏,不打扑克。赵信半开玩笑地跟我说:“不抽烟,不喝酒,死了不如一条狗。”当时,黄部长就坐在我身边,他听了连笑都不笑,只摇了摇头。还有一个始终与钻桌保持相当距离的人,那就是王根成部长,但是他有个与“酒文化”类似的理论:“要长寿,抽烟喝酒吃肥肉。”

人类的一切文化娱乐活动只能在社会实践中产生。“酒文化”在青藏线上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应运而生,我觉得一点不奇怪。青藏线人是很能喝酒的,对此我这次重返高原很有体会,即使到了昆仑深处的军营,你在吃饭时也能有一瓶茅台或五粮液摆在桌头。你如果不喝,那就不够朋友。“朋友来了有好酒”嘛。正是在青藏线上,我对“以酒消愁”这句话开始动摇。在我所接触到的高原人与酒的故事里总带有那么多开心的笑声。当然,笑后也难免留下几分苦涩……

这是一件流传很广的头号新闻:管线团的4个常委被一个从北京来的“毛丫头”灌倒了!

我来到管线团,问几位“团总”是否有这样一个“悲剧”。他们没有否认,只是辩解。政委张玉道说:“我们都很清醒,起码我们团长没有醉,他有过一口气喝30杯的纪录。”

团长姚太平的话就更表现了对那位“女酒仙”的不屑一顾:

同类推荐
  •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智读毛泽东诗词

    智读毛泽东诗词

    红色经典:智读毛泽东诗词》一书,近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60多首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加以哲学层面的智慧解读。在感悟诗词崇高而超凡的理念世界的同时,体会诗词的精神内涵,将伟人恢弘的革命气势、浪漫的革命情怀和生动的革命气质用全新感受表达出来,继而展现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和辩证而睿智的思考。
  • 芳草集

    芳草集

    作者以亲身经历撰写了二十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我军战士历经艰险、团结一致、顽强杀敌的英勇事迹。同时纪实了作者自己不忿日寇的残酷铁蹄而奋起杀敌,千辛万苦投奔新四军的故事。其中部分内容以诗歌反映了战争年代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遭遇的艰险,也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 悲剧的人生(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悲剧的人生(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热门推荐
  • 生死,轮回

    生死,轮回

    以斩赤红之瞳为核心,LOL为背景的综述体小说,引用各种小说故事元素,探索残酷却奇妙的世界。
  • 红崖秘符

    红崖秘符

    号称千百年来无人能解的红崖天书,竟然被一个普通青年无意中给破译,神秘的符号带来无穷力量,青山从此一路逆袭……“大叔,你变得好坏了!”“我哪里坏了?”“你哪里都坏,哼!”“臭丫头,你小声点,你两位姐姐听到会生气的。”“切,不会的,我们可是好姐妹!”
  • 三界战仙

    三界战仙

    修仙问道求长生,一剑斩去红尘事!三界八荒我做主,自在由心向天歌!
  • 煜帝独宠:门主老公,别追啦

    煜帝独宠:门主老公,别追啦

    第一次遇见,她遭人下了药,他如天神降临救了她。“放我下来……”“女人,你一个人走不出这里的。”“你放开我……”她费尽心思逃离他之后,命运让他和她再次重逢。“雁雁,你要什么,我都能给你,唯一有一点我不允许,就是你想逃离我——”齐泽煜,第一黑帮炎门门主,国际知名财阀齐越集团的总裁,金字塔顶端的大人物,却在见到沐曦雁的第一眼的时候彻底沦陷了。他从见到她的第一眼,他这辈子非她不可了。齐泽煜的这一执念,仿佛在见到沐曦雁的第一眼时就已经深入骨髓,印入心坎了,这辈子都注定只为她倾心了。
  • 青春不悔

    青春不悔

    那些年的我们狂傲,叛逆,跟老师,跟家长作对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是我们也曾迷茫过。。。。在king中学有着这样一些人,男生骑着改装过的机车,女生留着长发,短发,他们都穿着白色校服,他们衣服上都有着一个字【彧yu】,她们都穿着黑色校服,她们们衣服上都有着一个字【曌zhzo】,他[她]们会发生什么呢?
  • 书神道

    书神道

    这是一个书法家纵横的世界。书气加身,笔能为器,字可诛军,书法动乾坤。古有楷书,分为大小,楷体如兵征战天下。行书横扫,书气灌顶,驰骋苍莽,威震八方群雄。草书纷舞,狂乱潇洒,豪迈自身,不惧天地万法。书法家怒,提笔为字,字诛笔伐,可伏尸百万,踏万里天涯。一个被人坑害的书法家石羽,默默的展现惊世书法,书写神之道。
  • 腹黑王爷:宠坏首席王妃

    腹黑王爷:宠坏首席王妃

    意外穿越时空的少女,。。。
  • 重生之教授难养

    重生之教授难养

    她重生回到校园时光,本来年轻几岁也是好事,没想到这次却让她招惹到了一位教授,特别的难搞!
  • exo之密阳

    exo之密阳

    一对双胞胎与exo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稍带有些玄幻色彩,主世勋。女主为救自己的妹妹而长久沉睡,封住其记忆,原以为能让妹妹忘记自己,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女主的妹妹却遇到了一直守护在女主的身边的世勋,记忆慢慢浮现.......本文微虐,但是温馨多多。希望亲故们多多支持
  • 死亡之界限

    死亡之界限

    活着与死亡之间,死亡界限!在这里,你会明白什么是活着,什么是真正的死亡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