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4700000020

第20章

义解第五圆光西学

唐续高僧传第十三卷载。新罗皇隆寺释圆光。俗姓朴氏。本住三韩。卞韩辰韩马韩。光即辰韩人也。家世海东。祖习绵远。而神器恢廓。爱染篇章。校猎玄儒。讨仇子史。文华腾翥于韩服。博赡犹愧于中原。遂割略亲朋。发愤溟渤。年二十五。乘舶造于金陵。有陈之世。号称文国。故得咨考先疑。询猷了义。初听庄严旻公弟子讲素沾世典。谓理穷神。及闻释宗。反同腐芥。虚寻名教。实惧生涯。乃上启陈主。请归道法。有敕许焉。既爰初落采。即禀具戒。游历讲肆。具尽嘉谋。领牒微言。不谢光景。故得成实涅盘蕰括心府。三藏释论遍所披寻。末又投吴之虎山。念定相沿。无忘觉观。息心之众。云结林泉。并以综涉四含。功流八定。明善易拟。筒直难亏。深副夙心。遂有终焉之虑。于即顿绝人事。盘游圣迹。摄想青霄。缅谢终古。时有信士宅居山下。请光出讲。固辞不许。苦事邀延。遂从其志。创通成论。末讲般若。皆思解佼彻嘉。问飞移。兼[糸*柔]。以绚采。织综词义。听者欣欣会其心府。从此因循旧章。开化成任。每法轮一动。辄倾注江湖。虽是异域通传。而沐道顿除嫌郤。故名望横流。播于岭表。披榛负槖而至者。相接如鳞。会隋后御宇。威加南国。历穷其数。军入杨都。遂被乱兵。将加刑戮。有大主将望见寺塔火烧。走赴救乏。了无火状。但见光在塔前被缚将杀。既怪其异。即解而放之。斯临危达感如此也。光学通吴越。便欲观化周秦。开皇九年来游帝宇。值佛法初会。摄论肇兴。奉佩文言。振绩。微绪。又驰慧解。宣誉京皋。绩业既成。道东须继。本国远闻。上启频请。有敕厚加劳问。放归桑梓。光往还累纪。老幼相欣。新罗王金氏面申虔敬仰若圣人。光性在虚闲。情多泛爱。言常含笑。愠结不形。而笺表启书。往还国命。并出自胸襟。一隅倾奉。皆委以治方。询之道化。事异锦衣。请同观国。乘机敷训。垂范于今。年齿既高。乘舆入内。衣服药食。并王手自营。不许佐助。用希专福。其感敬为此类也。将终之前。王亲执慰嘱累遗法。兼济民斯为说。征祥被于海曲。以彼建福五十八年少觉不悆。经于七日遗诫清切。端坐终于所住皇隆寺中。春秋九十有九。即唐贞观四年也(宜云十四年)当终之时。寺东北虚中音乐满空。异香充院。道俗悲庆。知其灵感。遂葬于郊外。国给羽仪。葬具同于王礼。后有俗人儿胎死者。彼土谚云。当于有福人墓埋之。种胤不绝。乃私瘗于坟侧。当日震。此胎尸掷于茔外。由此不怀。敬者率崇仰焉。有弟子圆安。神忘机颖。性希历览。慕仰幽求。遂北趣九都。东观不耐。又西燕魏。后展帝京。备通方俗。寻诸经论。跨轹大纲。洞清纤旨。晚归心学。高轨光尘。初住京寺。以道素有闻。特进萧瑀奏请住于蓝田所造津梁寺。四事供给无替六时矣。安尝叙光云。本国王染患。医治不损。请光入宫。别省安置。夜别二时为说深法。受戒忏悔。王大信奉。一时初夜王见光首。金色晃然有象。日轮随身而至。王后宫女同共观之。由是重发胜心。克留疾所。不久遂差。光于辰韩马韩之间。盛通正法。每岁再讲。匠成后学。之资。并充营寺。余惟衣钵而已(载达函

又东京安逸户长贞孝家在古本殊异传载。圆光法师传曰。法师俗姓薛氏。王京人也。初为僧学佛法。年三十岁思静居修道。独居三岐山。后四年有一比丘来。所居不远。别作兰若。居二年。为人强猛。好修咒述。法师夜独坐诵经。忽有神声呼其名。善哉善哉汝之修行。凡修者虽众。如法者稀有。今见邻有比丘。径修咒术而无所得。喧声恼他。静念住处。碍我行路。每有去来。几发恶心。法师为我语告。而使移迁。若久住者。恐我忽作罪业。明日法师往而告曰。吾于昨夜有听神言。比丘可移别处。不然应有余殃。比丘对曰。至行者为魔所眩。法师何忧狐鬼之言乎。其夜神又来曰。向我告事。比丘有何答乎。法师恐神嗔怒而对曰。终未了说。若强语者。何敢不听。神曰。吾已具闻。法师何须补说。但可默然见我所为。遂辞而去。夜中有声如雷震。明日视之。山颓填比丘所在兰若。神亦来曰。师见如何。法师对曰。见甚惊惧。神曰。我岁几于三千年。神术最壮。此是小事。何足为惊。但复将来之事。无所不知。天下之事。无所不达。今思法师唯居此处。虽有自利之行。而无利他之功。现在不扬高名。未来不取胜果。盍采佛法于中国。导群迷于东海。对曰。学道中国。是本所愿。海陆迥阻。不能自通而已。神祥诱归中国所行之计。法师依其言归中国。留十一年。博通三藏。兼学儒术。真平王二十二年庚申(三国史云。明年辛酉来)。师将理策东还。乃随中国朝聘使还国。法师欲谢神。至前住三岐山寺。夜中神亦来呼其名曰。海陆途间。往还如何。对曰。蒙神鸿恩。平安到讫。神曰。吾亦授戒于神。仍结生生相济之约。又请曰。神之真容可得见耶。神曰。法师若欲见我形。平旦可望东天之际。法师明日望之。有大臂贯云接于天际。其夜神亦来曰。法师见我臂耶。对曰。见已甚奇绝异。因此俗号臂长山。神曰。虽有此身。不免无常之害。故吾无月日舍身其岭。法师来送长逝之魂。待约曰往看。有一老狐黑如枈。但吸吸无息。俄然而死。法师始自中国来。本朝君臣敬重为师。常讲大乘经典。此时高丽百济常侵边鄙。王甚患之。欲请兵于隋(宜作唐)请法师作乞兵表。皇帝见以三十万兵亲征高丽。自此知法师旁通儒术也。享年八十四入寂。葬明活城西。又三国史列传云。贤士贵山者沙梁部人也。与同里帚项为友。二人相谓曰。我等期与士君子游。而不先正心持身。则恐不免于招辱。盍问道于贤者之侧乎。时闻圆光法师入隋回。寓止嘉瑟岬(或作加西。又嘉栖。皆方言也。岬俗云古尸。故或云古尸寺。言岬寺也。今云门寺东九千步许有加西岘。或云嘉瑟岘。岘之北洞有寺基是也)二人诣门进告昌。俗士颛蒙无所知识。愿赐一言以为终身之诫。光曰。佛教有菩萨戒其别有十。若等为人臣子。恐不能堪。今有世俗五戒。一曰。事君以忠。二曰。事亲以孝。三曰。交友有信。四曰。临战无退。五曰。杀生有择。若行之无忽。贵山等曰。他则既受命矣。所谓杀生有择特未晓也。光曰。六斋曰春夏月不杀。是择时也。不杀使畜。谓马牛鸡犬。不杀细物。谓肉不足一脔。是择物也。此亦唯其所用。不求多杀。此是世俗之善戒也。贵山等曰。自今以后。奉以周旋。不敢失坠。后二人从军事。皆有奇功于国家。又建福三十年癸酉(即真平王即位三十五年也)秋。隋使王世仪至。于皇龙寺设百座道场。请诸高德说经。光最居上首。议曰。原宗兴法已来津梁始置。而未遑堂粤。故宜以归戒灭忏之法开晓愚迷。故光于所住嘉栖岬。置占察宝以为恒规。时有檀越尼纳田于占察宝。今东平郡之田一百结是也。古籍犹存。光性好虚静。言常含笑。形无愠色。年腊既迈。乘舆入内。当时群彦。德义攸属。无敢出其右者。文藻之赡。一隅所倾。年八十余。卒于贞观间。浮图在三岐山金谷寺(今安康之西南洞也。亦明活之西也)唐传云。告寂皇隆寺。未详其地。疑皇龙之讹也。如芬皇作王芬寺之例也。据如上唐乡二传之文。但姓氏之朴薛。出家之东西。如二人焉。不敢详定。故两存之。然彼诸传记。皆无鹊岬璃目与云门之事。而乡人金陟明谬以街巷之说润文作光师传。滥记云门开山祖宝壤师之事迹。合为一传。后撰海东僧传者。承误而录之。故时人多惑之。因辨于此。不加减一字。载二传之文详矣。陈隋之世。海东人鲜有航海问道者。设有。犹未大振。及光之后。继踵西学者憧憧焉。光乃启途矣。赞曰

航海初穿汉地云  几人来往挹清芬

昔年踪迹青山在  金谷嘉西事可闻

宝壤梨木

释宝壤传。不载乡井氏族。谨按清道郡司籍载。天福八年癸酉(太祖即位第二十六年也)正月日。清道郡界里审使顺英大乃末水文等柱贴公文。云门山禅院长生南阿尼岾。东嘉西岘(云云)。同薮三刚典主人宝壤和尚。院主玄会长老。贞座玄两上座。直岁信元禅师(右公文清道郡都田帐传准)又开运三年丙辰。云门山禅院长生标塔公文一道。长生十一阿尼岾。嘉西岘。亩岘。西北买岘(一作面知村)。北猪。足门等。又庚寅年。晋阳府贴五道按察使。各道禅教寺院始创年月形止。审检成籍时。差使员东京掌书记李僐审检记载。王丰六年辛巳(大金年号。本朝毅宗即位十六年也)九月。郡中古籍裨补记准清道郡前副户长御侮副尉李则桢户在右人消息及谚传记载。致仕上户长金亮辛。致仕户长旻育。户长同正尹应前其人珍奇等与时上户长用成等言语。时太守李思老户长亮辛年八十九。余辈皆七十已上。用成年六十已上(云云次不准)罗代已来。当郡寺院。鹊岬已下中小寺院。三韩乱亡间。大鹊岬。小鹊岬。所宝岬。天门岬。嘉西岬等五岬皆亡坏。五岬柱合在大鹊岬。祖师知识(上文云宝壤)大国传法来。还次西海中。龙邀入宫中。念经施金罗袈裟一领。兼施一子璃目。为侍奉而追之。嘱曰于时三国扰动。未有归依佛法之君主。若与吾子归本国鹊岬。创寺而居。可以避贼。抑亦不数年内。必有护法贤君。出定三国矣。言讫。相别而来。还及至兹洞。忽有老僧。自称圆光。抱吊樻而出。授之而没(按圆光以陈末入中国。开皇间东还。住嘉西岬。而没于皇隆。计至清泰之初。无虑三百年矣。今悲叹诸岬皆废。而喜见壤来而将兴。故告之尔)于是壤师将兴废寺而登北岭望之。庭有五层黄塔。下来寻之则无迹。再陟望之。有群鹊啄地。乃思海龙鹊岬之言寻掘之。果有遗塼无数。聚而蕴崇之。塔成而无遗塼。知是前代伽蓝墟也。毕。创寺而住焉。因名鹊岬寺。未几太祖统一三国。闻师至此创院而居。乃合五岬田束五百结纳寺。以清泰四年丁酉。赐额曰云门禅寺。以奉袈裟之灵荫。璃目常在寺侧小潭。阴隲法化。忽一年元旱。田蔬焦槁。壤敕璃目行雨。一境告足。天帝将诛不识璃目告急于师。师藏于床下。俄有天使到庭。请出璃目。师指庭前梨木。乃震之而上天。梨木萎摧。龙抚之即苏(一云师咒之而生)其木近年倒地。有人作楗椎。安置善法堂及食堂。其椎柄有铭。初师入唐回。先止于推火之奉圣寺。适太祖东征至清道境。山贼啸聚于犬城(有山岑临水峭立。今俗恶其名。改云犬城)骄傲不格。太祖至于山下。问师以易制之述。师答曰。夫犬之为物。司夜而不司昼。守前而忘其后。宜以昼击其北。祖从之。果败降。太祖嘉乃神谋。岁给近县租五十硕。以供香火。是以寺安二圣真容。因名奉圣寺。后迁至鹊岬。而大创终焉。师之行状古传不载。谚云。与石崛备虚师(一作毗虚)为昆弟。奉圣石崛云门三寺。连峰栉比。交相往还。尔后人改作新罗异传。滥记鹊塔璃目之事于圆光传中。系犬城事于毗虚传。既谬矣。又作海东僧传者。从而润文。使宝壤无传。而疑误后人。诬妄几何

良志使锡

释良志。未详祖考乡邑。唯现迹于善德王朝。锡杖头挂一布袋。锡自飞至檀越家。振拂而鸣户。知之纳斋费。袋满则飞还。故名其所住曰锡杖寺。其神异莫测皆类此。旁通杂誉。神妙绝比。又善笔札。灵庙。丈六三尊。天王像。并殿塔之瓦。天王寺塔下八部神将。法林寺主佛三尊。左右金刚神等皆所塑也。书灵庙法林二寺额。又尝雕砖造一小塔。并造三千佛。安其塔置于寺中。致敬焉。其塑灵庙之丈六也。自入定以正受所对为揉式。故倾城士女争运泥土。风谣云

来如来如来如 来如哀反多罗 哀反多矣徒良 功德修叱如良来如

至今土人舂[柜-匚+囗]役作皆用之。盖始于此。像成之费。入谷二万三千七百硕(或云金时祖)议曰。师可谓才全德充。而以大方隐于末技者也。赞曰

斋罢堂前锡杖闲  静装炉鸭自焚檀

残经读了无余事  聊塑圆容合掌看

归竺诸师

广函求法高僧传云。释阿离那(一作耶)跋摩(一作)新罗人也。初希王教。早入中华。思觐圣踪。勇锐弥增。以贞观年中离长安。到五天住那兰陀寺。多阅律论抄写具荚痛矣归心所期不遂。忽于寺中无常。龄七十余。继此有惠业。玄泰。求本。玄恪。惠轮。玄游。复有二亡名法师等。皆忘身顺法。观化中天。而或夭于中途。或生存住彼寺者。竟未有能复鸡贵与唐室者。唯玄泰师克返归唐。亦莫知所终。天竺人呼海东云矩矩吒瑿说罗。矩矩吒言鸡也。瑿说罗言贵也。彼土相传云。其国敬鸡神而取尊。故戴翎羽而表饰也。赞曰

天竺天遥万叠山  可怜游士力登攀

几回月送孤帆去  未见云随一杖还

二惠同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走通天仙途

    重走通天仙途

    见过穿越的,没见过穿越到自己小说里的!作为《通天仙途》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作为这个世界全知全能的神,李贤将如何改变主角被虐的剧情?
  • 世纪镜子你在何方

    世纪镜子你在何方

    兜兜转转两世纠缠最终还是如同彼岸花一般无法相守如果还有来世,我选择再也不要遇见你!
  • 敌人的敌人

    敌人的敌人

    《敌人的敌人》回到以前,并且不能再回来。那么你以一个新身份和以前的你同时遇到喜欢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你想谁(自己or以前的自己)和她在一起?而,,,父母,朋友又如何对待?
  • 小兔彼得经典全集

    小兔彼得经典全集

    本书是英国著名儿童读物作家。收录了作者全部全部作品。共23篇童话故事。每个故事都配有精美插图,插图中的小动物们造型非常写实,惹人喜爱。
  • 将天之路

    将天之路

    三脉聚首。鱼龙转身。我叫刘青山,我将打破文明间隔之路,带你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智慧的旅程,无论是对生命意义的最终探讨,还是对爱情的终极探究。天道之下一些路,即将天之路!
  • 莫陆

    莫陆

    无信者随着风儿一起流浪,不断前行的脚步何时才能为他迎来归宿;可悲,可叹,可笑,世人笑其轻狂,怜其无望,他却不自知般的,傻傻的笑--等闲少年--^O^
  • 婚后试爱:老公,请接招

    婚后试爱:老公,请接招

    “疼不要了!”她泛红了脸庞,向男人恳求。男人的汗水落在她的胸前,声音邪魅。“哪里疼?”“叶锦城,你……混蛋啊!”她咬牙骂到——她以为他爱的是她,后来才知道,他爱的不过是她的血。他以为自己爱的是她的血,后来才明白,他爱的,不过是她。
  • 高冷首席捉妻记:溺宠N加1次

    高冷首席捉妻记:溺宠N加1次

    某日,发布会结束,秦以沫被记者堵住了去路。“宋太太,请问当初宋总是怎么向您求得婚,您才答应的?”秦以沫想了想,语重心长的说,“那是在一架私人飞机上……”记者兴奋,“宋总是在飞机上放满了玫瑰求婚么?”她摇了摇头。“那是在地面写了几个大大的字,然后宋总给你惊喜吗?继续摇头。“那……”秦以沫好心提示,“他就说了一句话,我立马就同意了。”“说我爱你?嫁给我吧,我会对你一辈子好的?”秦以沫翻了个白眼。“他说我要么嫁,要么他就把飞机门打开,把我扔下去。”“……”
  • 龙帝无双

    龙帝无双

    主人公失忆流浪街头,遇到让他相爱的女人,而经过时间的相处,大飞的记忆慢慢恢复,零碎的记忆让他难受至极,在这时候他已经想起了当家害他的欧阳世家,谜底从此慢慢揭晓······是最爱的女人欺骗了他?是最信任的兄弟背叛了他?所以的一切终将揭晓·······
  • 洪荒征天

    洪荒征天

    小村少年出大荒,神秘身世令人猜测,游走于天下之间,征战世界,看他登临巅峰,成世间武道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