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0400000006

第6章 《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全书现存共20篇492章,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书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既有对社会、人生的描绘,又有对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方面的真知灼见,对我们今天仍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1.《论语》是如何体现孔子的“仁、义、礼、智”思想的?

孔子提出了“仁、义、礼”的道德要素,孟子在此基础上延伸为“仁、义、礼、智”,到汉代,董仲舒在孟子的基础上扩充为“仁、义、礼、智、信”,这就是后人所称的“五常”。下面,仅以《论语》为本,看看其中是如何体现孔子的“仁、义、礼、智”思想的。

(1)仁。

《论语》中,孔子对仁的阐释多达一百零九处,而体现仁的内涵的集中在《论语·颜渊篇》中。什么是仁?颜渊就问过孔子这个问题。在《论语·颜渊篇》中有这样的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段话的意思是: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一切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接着又问:“请问实行仁有哪些条目?”孔子回答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怎样做才是仁呢?仲弓问了这个问题。孔子回答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的意思是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地对待;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招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而司马牛也问了这个问题。孔子回答道:“仁者,其言也讱。”孔子的意思是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

现在梳理一下孔子对仁的阐释就会发现,仁,围绕着礼转,还是重在个人修身方面。人面对物质世界,会有许多需求和欲望,要想满足自己,势必会引起利益纠纷。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克制自己——从需求角度上看,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以平息纷争,从而为自己换来好的名声。这样做如果不是出自本性的话,还是功利化的一种体现。

在《论语·里仁篇》中有集中体现仁的描述。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的意思是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这里,仁是一种美德。“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其意思是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这里,仁对仁者自身有利。“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其意思是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这里,仁能成为一种敢爱敢恨的心性。“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其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

仁的性质是一种美德,仁者能够安贫乐道,能敢爱敢恨,能无害于社会。这也就是孔子大加推崇仁的一个原因吧。

(2)义。

《论语》中,孔子并未对义的内涵的性质给出明确的定义。下面结合文中提到的义来看孔子对义的判断标准和取舍。

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其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这里,孔子把义当作了行为参考标准。

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其意思是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这里,孔子表达了对不义的忧虑和不满,从反面来体现了他重义的思想。在该篇中,孔子又写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其意思是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这里,孔子继续表达了对不义的愤慨,体现了他重义轻利的思想。

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其意思是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就是怯懦。这里,孔子从反面把义视作了勇气。

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除了体现了孔子的重义轻利的意思外,还将义与个人的品德挂上了钩,即利实际上也是一种美德。

不用再多举例,由上面的罗列就可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义既是一种做人准则,又是一种美德。这样的人,为人处事一身正气,完全不受利益的诱惑和驱使,而是按照公认的行事法则行事,遇到不平或灾难时会及时挺身而出。

(3)礼。

孔子讲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那么,礼指的是什么呢?礼,是孔子构建“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的一种调节剂,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礼的施行,让整个社会等级分明、和谐有序。由于这种思想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礼教就大为盛行,可说上升到了国教。在《论语》中,就于多处体现了孔子礼的思想。

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其意思是说,礼,不是靠强迫去推行的,最好的方式是和。礼,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社会秩序。要想让这种秩序为社会普遍接受,最好的方式是和。

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意思是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有羞耻之心,因此就会守规矩。什么样身份的人就该说什么样的话,这样的差异化就是靠礼来体现的。把人分等、差异化就能有针对性地约束个人,从而让老百姓守规矩,实现顺利统治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礼是为政治服务的一种工具。在该篇中,还谈到了礼与孝的关系。孔子的观点是,孝就是不违背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意思是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是礼秩序中的家庭关系秩序的一种体现。

在君臣关系上,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篇》)这种上下级间的礼,就是君臣相处时的秩序。

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其意思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这是礼在君子身上所起的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秩序,礼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作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孔子所推行的礼,既是一种治国的理念,又是一种治国的手段。

(4)智。

智由知来,具有知的能力,就是智。所以,《论语》中的智,是从知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习方面。

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知道就是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还有如:“业精于勤荒于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这些都是要求人们养成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习惯。

其二,政治方面。

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写道:“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其意思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这里,孔子用的是反意,指出智不应用在满足个人的私利上。这样的智,不值得推崇。当然,这是今人的理解。孔子的本意恐怕是在推崇宁武子的这种大智若愚。

其三,为人处事方面。

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其意思是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既要会说话,又不说错话。这同样是智。

还有如“知者乐山,仁者乐水”之类审美情趣方面、生活情趣方面和心理活动方面的智。不过,孔子所提的智,并不是从个人学识的范畴,而是归于是非判断的理性精神范畴,所要宣扬的都是一种道德修养上的品格。

2.“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孔子怎样的道德观?

道德观指的是对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存于人的意识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认识与所持的立场,核心是善恶观。主要内容涉及正义、良心、义务、荣誉、人格、幸福等观念。孔子生活于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当他看到天下“礼崩乐坏,天下无道”时,就想用道德教育的方法使天下归于有道,强化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价值体系。他希望通过重建君臣秩序,让社会从“天下无道”走向“天下有道”。当以他的学说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成为天下正统的政治思想时,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道德标准,也就成为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基石,而他本人也就成为了我国传统道德的奠基人。

孔子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意在通过规范社会秩序,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他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篇》。其意思是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这其中,关键在一“道”字。这里的“道”指的是天道,也就是圣人之道。孔子的道德观是建立在政治层面上的,就是希望通过克己复礼,让统治者具有仁德,从而“内圣外王”,让天下获得良性发展。因而,孔子的道德观是以服务于政治为目的,通过以礼教的手段,从而把人格塑造成符合天下大治这一政治目标的人性认知。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至正。

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意思是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作为从政者,处处起带头表率的作用,即严于律己,处处要以身作则。

人都是有各种欲望的。身居高端的当权者实质上就是各种资源的调配者。这些资源,就是平衡天下各种利益关系,让人心各得其所的物质需要。如果掌握这些资源的调配者把这些资源据为己有或者用作私用,怀有个人目的在里面,那么,他们的私心必会招致不公,从而引起人心的不平。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那么时间延长得越久,对社会的影响就越恶劣,最终有可能导致天下大乱。所以,作为掌权者,一定要身正,从内心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对物欲,首先从道德的高度树立起牢笼。人格的力量是强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自己以高尚的人格为天下人所垂范时,这样的社会必定会充满正气,这样的人也必定会受人钦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所推崇的圣人之道,首先是对统治高层的要求。一个社会必须具有正气,这样,仁、义、礼、智、信这些行为规范才有立足之地。至正,是对人内心行为规范的最高要求,也是达到圣人这一高度的一个必要条件。圣人之道,首在自身至正。

(2)至仁。

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掉。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是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大学·中庸(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楚辞

    楚辞

    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朴素的言辞,还原激扬悲慨的民风;敬畏的情思,激荡豪迈徜徉的英歌;旖旎的心绪,歌咏唯美温柔的多情。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阅微草堂笔)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阅微草堂笔)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

    《石头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之作,从传抄面世之初,各个抄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一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所以后人便称这些早期的《红楼梦》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妖后

    妖后

    【离苏羽,朕不要的女人,只有死路一条!】★★★她是被皇帝始乱终弃的女人,被逼落胎,御赐凌迟;他是带着仇恨归来的七王爷,豁出性命,将她救下!他千般温柔,万般宠溺只为——惑她一步步堕入他编制好的深渊。.他卸下温柔面具,冷血无情到让她不寒而栗,曾经深爱的眼底只有深深的厌恶。.“轩辕墨邪,你既是恨我,当初为何要救我?”“别问,你永远都不配知道答案!”.【点“加入书架”↓↓↓,本文为正剧非小白,放心入坑!】
  • 无限之掠夺人生

    无限之掠夺人生

    一个碌碌无为的青年偶然来到了无限世界。在这里你要努力的活下去,只要做到一点,比别人强就行了。而他获得了他人能力的能力(雾)。一方通行的矢量操控?看起来不错的样子,拿来先用用。卫宫士郎的投影魔术看起来也不错,拿来先用用。紫妈的fbjasbfoa,好吧,你的境界之力等我变强之后会来取的。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充满正(脑)能(残)量(气),积(欢)极(乐)向(逗)上(比)的严(呵)肃(呵)故事
  • 魔兽勇士

    魔兽勇士

    上古世界,这片大陆是属于龙族的时代,龙族中的最强者黑龙,统治着这个世界,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一切其他物种,都是他们的食物。在龙族看来,食物也分高等和低等,从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的那天开始,人类就成了龙族最喜欢的食物之一。而且,人类的敌人,远不止于龙族,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无尽的未知。然而,一切的恐惧都源于未知。于是,人类便要跟无尽的强大的龙族抗争,对于人类来说,要么永远消失,要么,就要战胜一切敌人而生存下去。
  • 厚德宗

    厚德宗

    “坏事手中做,德字心中留。只要你心中认为是对的就行了。”大长老的这句话或许会改变小未央的一生。且看一个男孩子的成长史。
  • 落入相思蛊:不乖娘子

    落入相思蛊:不乖娘子

    穿越来银月国干什么,当然是吃喝玩乐了!可是为什么让她穿越成被阴谋迫害死亡的皇后呢?站在刀剑浪口上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哎,不过这个还能暂时容忍,倒是那个蛮不讲理的臭皇上好难对付,动不动就发脾气让她禁闭…好在他身边美男多多,虽然不能一一接近,可是养眼也行,特别是她穿越来后第一个遇见的美男…可惜上天好像故意作弄她,原来美男的背后都有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喜欢的话请点击右面收藏^_^】
  •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本书讲述了亲情、师生情、故乡情以及对祖国、社会的感恩之心,介绍了相关主题的影视作品,并且列举了近几年具有相当大社会影响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万书轮回

    万书轮回

    无限一入深似海,从此范剑是路人为什么别人一进去都是《生化危机》,范剑的却是洪荒世界。万书轮回,真的要经历万本之后才能出去吗?或者这只是开端嘿嘿,一切尽在《万书轮回》
  •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4)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