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19200000004

第4章 非洲文化——古老与现代融合(3)

非洲人大都相信万物有灵,因而,他们有着强烈的图腾崇拜(亦称拜物教)意识,狮子、蛇、鹰、牛、大象等常常作为图腾出现在非洲人的器皿、装饰上,这其中当然包括非洲的面具。这种产生于原始拜物教的面具,反过来也大都用在有宗教意味的场合,如拜天祭地、祈风求雨、迎神驱鬼、纳福避凶、婚丧嫁娶等。

当然,除了用于宗教仪式之外,非洲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面具。如在某些部落中,领受部落酋长之命前去征收苛捐杂税之人,或者传达酋长命令之人,在面对部落里的普通民众时,通常都会戴上面具,用以代表不可撼动的权威;而在对犯罪者或行为不端者进行惩罚时,施罚者通常会戴上面具,防止被受罚者认出而遭到报复。

如果说前两种面具的功能相对来说适用的场合较为严肃,那么,戴着面具跳舞则是非洲人最放松也最喜欢的方式了。由于所用的场合较为适意放松,所以,面具的造型也较为夸张和荒诞。

总之,从非洲的面具上,既可以看出非洲人拒绝束缚、崇尚野性的个性,同时,又能循迹感受到非洲远古先民们对于超越自身认知范围的力量的深深敬畏。

11.非洲的丧葬习俗有哪些特点?

衣食住行与婚丧嫁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丧事更是因意义重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不管是欧洲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里的居民,还是蜗居在北美洲加勒比海沿岸某个老街深巷里贫穷的人,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均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丧葬仪规。非洲亦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非洲的丧葬习俗有哪些特点。

在介绍“黑非洲”的章节里,已经提过非洲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中,北非属于阿拉伯世界,因而,这里主要遵从的是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丧俗自然也不例外。

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则因为民族或部落的不同拥有各种各样的丧葬习俗,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比如,他们的仪规仍然有着十分浓厚的巫术色彩。笃信巫术之风在非洲源远流长,它脱胎于非洲人对传统宗教中神灵的过度崇拜,而葬礼作为非洲人一生中最为重大的一件事情,自然不能少了巫术。人们会请巫师占卜死因,甚至在不确定逝者是否为自然死亡的情况下,有时还要借助于巫术确定杀人凶手。

在非洲人看来,死仅仅代表着肉体的消失,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因为人的灵魂是永生的,只是会去到另外一个地方。因而,每每有人死去,非洲人便会举行狂欢仪式,以祝福逝者的灵魂能够去往更好的地方,同时乞求其灵魂护佑生者的幸福。在所有的狂欢仪式中,有一项便是跳舞。如居住在尼日尔河河湾悬崖的多贡人,便会在人死后举行盛大的舞蹈庆祝仪式:达马仪式;再如多哥的塔姆贝尔马人,在葬礼上所有的人都要喝酒跳舞以示庆祝。

除此之外,非洲人还会在葬礼上大摆生牛肉宴席。最典型的便是处于“非洲之角”上的埃塞俄比亚。非洲人特别喜欢吃生牛肉,每每在重大节庆或祭祀仪式,再或者婚丧嫁娶时,都会宰杀生牛,大摆生肉宴。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非洲人死后大都实行土葬,且葬法各异。如布须曼人安葬死者时,通常情况是让死者侧卧,且双腿屈拢,有点像婴儿在子宫中的模样,笔者猜测,其所意指,大概是说“死即是生”;而茨瓦纳人则会为逝者搭建一座小茅屋,并将逝者加以包裹埋葬于小茅屋中,再将其烧毁。这个寓意就很明确了,这所烧掉的屋子,便是逝者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的居所。

12.非洲有哪些著名的特色节日?

埃及,闻风节

埃及闻风节恐怕是非洲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了,约起源于公元前2700年的法老时代,距今已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闻风节不仅古老,而且还富于浪漫气息。

闻风节又叫惠风节,是埃及人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而设的节日。闻风节的节期不定,是每年复活节(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后的第二天。彼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绿满人间,因而,闻风节也被视为埃及人的“春节”。每当是日,埃及人往往盛装打扮一番,拎上装满节日彩蛋、腌鱼、大葱、生菜、青豆及其他美食的食盒,扶老携幼,循着风香,来到户外踏青,并围坐在一起野餐。

除了美景、美食之外,埃及人还不忘以歌舞作乐助兴。借着欢快的鼓乐、飞舞的彩裙、热烈的掌声以及肆意的笑闹,埃及人诉说着对生活的全部希望与期待。

突尼斯,撒哈拉联欢节

看到“撒哈拉”三个字,我们不难猜测,这个节日一定带有鲜明的沙漠韵致。撒哈拉狂欢节又叫国际撒哈拉节,于每年12月在撒哈拉沙漠黄沙之畔的突尼斯小镇杜兹举办。在撒哈拉联欢节上,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绝伦的非洲歌舞、紧张刺激的马术表演,还能领略一番以动物为主角的赛跑和角斗。如赛跑,不仅包括了比较常见的赛马,还有赛骆驼,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赛狗。原本在人们的印象中,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是典型的慢性子,然而,在赛场上,飞奔中的骆驼简直可用箭步如飞来形容,时速竟可达60千米!再比如角斗,一般情况下有斗骆驼和斗狗这两种。

作为突尼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撒哈拉联欢节每年都吸引了来自非洲各个国家的参赛者以及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自然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

埃塞俄比亚,马斯卡尔节

马斯卡尔节起源于14世纪,是埃塞俄比亚人十分重视的基督教传统节日之一,节期是每年的9月27日。埃塞俄比亚设立马斯卡尔节的初衷是纪念耶稣受难时被钉的那个十字架被找到的日子,“马斯卡尔”在埃塞俄比亚语中即指“十字架”,但发展到后来,人们渐渐以这个日子来庆祝雨季的结束以及新的农耕季节的开始。

埃塞俄比亚人庆祝马斯卡尔节的活动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即马斯卡尔节前夜,人们要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埃塞俄比亚将这一晚的篝火称为“达密勒”;第二个阶段,也就是马斯卡尔节当日,埃塞俄比亚人会走亲访友,有点类似于中国农历新年时的“拜年”;当拜访完亲友之后,马斯卡尔节也走向了尾声,这时,埃塞俄比亚男人会点燃一支火把扔出门外,表示欢送马斯卡尔节。

科特迪瓦,迪裴节

在非洲几内亚湾,有一个被称为“象牙海岸”的国度——科特迪瓦,而在科特迪瓦,居住着一个叫作阿比迪的民族。每年4月前后月亮最圆的那天,是阿比迪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迪裴节。

同是庆祝新生,如果说埃塞俄比亚的马斯卡尔节是通过狂欢和温情来表达,那么,科特迪瓦的迪裴节则是通过强调野性与力量来展现。在迪裴节上,阿比迪族人先后通过祭献全羊仪式、拍打屋门驱逐死神仪式、男人跳河泼水涂泥仪式以示节庆,而最为令人费解的是,在迪裴节上,阿比迪男子还要通过自残身体使之流血而显示自己的勇猛。

除了这4个有名的节日之外,非洲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诸如摩洛哥的赛马节、多哥的摔跤节等,均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与节日仪规。此外,尼罗河泛滥节在本章会有专门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13.非洲有哪些奇特的文化现象?

女子娶妻

在一般概念里,“娶妻”通常是男人的专属权利,而在非洲苏丹境内,在一个叫作努尔族的原始部落,竟然真的存在“女子娶妻”这样看似荒唐的风俗。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努尔族女人都拥有娶妻的权利,只有当一个女人失去生育能力且离了婚,或丈夫去世陷于寡居,再或者虽然未嫁却因家中所有人去世而落单时,才有资格娶妻。在努尔族,女子娶妻非但不会遭受耻笑,还会受到族人的祝福。同为女性的两位新人还可以举办与普通人并无二致的婚礼。

也许有人会惊叹于努尔族的开化程度,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努尔族允许女子娶妻,正是反映了这个古老部落的保守思想。为什么这么说?努尔人深以本家族中人丁兴旺、儿孙满堂为无上的光荣,但寡妇、独居或无法生育之女的存在,却会威胁到这种荣耀,因而,努尔族便硬生生地赋予这些女人男性的社会角色,让她们在娶妻的同时,还要担当起“生子”的重任。可两个女人之间怎么生孩子呢?自然是通过妻子与别的男人结合受孕生子。孩子出生后,娶妻的女人则要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男人选美

有一句古话叫“女为悦己者容”,而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群人,在他们所孜孜奉行的传统文化里来了个大翻转,即“男为悦己者容”。

这群人,便是生活在非洲尼日尔的博罗罗人部落。时至今日,人类社会距离由母系氏族进入父系社会的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过去了好几千年,但博罗罗人部落仍然停留在母系氏族社会,即女性在部落中占据绝对的主导与统治地位。

在这个由女性统治的部落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的选美活动,所选之美,竟然都是男性。选美活动当日,男人们为了吸引女人的注意力而穿上精心准备的节日盛装,并佩戴各种各样的饰品。选美场上,男人们通过舞动身体展示健美身材,吸引女人的目光,表现优异的男人,往往会得到众多女人的垂青。

14.最能代表埃及文化的是什么?

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提起埃及,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金字塔。这是一种倒置的锥形建筑物。虽然世界各地的古文明遗址中均有金字塔,但埃及金字塔无论从建筑群的规模上,还是其在建筑学所挑战的难度上,再或者是建筑本身所达到的美学高度上,均是其他金字塔无法与之匹敌的。因而可以说,金字塔已经成为埃及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与象征。甚至,由于金字塔产生并盛行于埃及古王国时期,人们便将埃及古王国时期称为“金字塔时期”。

在埃及,沿尼罗河畔分布着近90座金字塔,均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中最为著名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城郊的吉萨,其下安葬的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这是埃及最高的一座金字塔,原高146米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被风雨剥蚀掉近10米,现高136米多。胡夫金字塔约建成于公元前2690年,距今4700多年,整个塔身由230万块石料组成,耗去了10万人30年的时间。

在胡夫金字塔所在的金字塔群前方,匍匐着一个巨大的石像。石像拥有狮首、人面、鸟翅、牛尾,通体以一块巨石整雕而成,仿佛是一座座金字塔墓葬的守护者。这座石像,即广为人知的“狮身人面像”。关于狮身人面像的产生年代,建筑界与学术界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狮身人面像系第四王朝法老胡夫(或其子、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所建,也就是说,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年代距今约4600多年;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从狮身人面像受到剥蚀的程度来看,应当距现在已经超过1万年了。也就是说,狮身人面像的产生年代远远早于金字塔。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正确,目前尚无定论。

木乃伊

木乃伊即人工干尸,是古代人们为了保存尸体而发明的。世界各地,诸如意大利、中国、智利等国家,均有木乃伊的遗存,这其中,尤以埃及的木乃伊,以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应用之普遍,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因而可以说,木乃伊也是埃及文化的代表与象征。

古埃及人,上到法老,下到贫苦人民,不管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在死后尸体均要被制成木乃伊,区别仅仅在于程序是否走全、所用香料的名贵程度以及墓葬的豪华程度。

古代的埃及人认为灵魂不灭,因而,即使人的肉身已经死亡,他们也要千方百计地为灵魂寻找附着的载体。这种载体通常有两个,一个是塑像,一个是保存尸身。而尸身由于原本就是灵魂的附着物,较塑像来说更适合灵魂的栖息,因而,他们在对如何保存尸体的探索中,发明了制作木乃伊的方法。

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会先将尸体最易腐烂的部分——如脑浆和内脏掏空,然后再往脑中和腹中注入各类利于尸体保存的香料。然后,将尸体浸入碱粉中浸泡长达40天之后,将尸体洗干净缠裹紧实,再在上面涂上一层松脂或树胶用以隔绝空气和细菌。

经过此程序处理过的尸体,即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也绝不腐坏。

埃及艳后

埃及艳后,即克娄巴特拉七世(公元前69年-前30年),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这位拥有绝世美貌与无比智慧的女王,充分地运用其天赋,短暂地保全了托勒密王朝对于埃及的统治,为行将就木的古埃及文明带来了最后的回光返照。同时,她也是后世世界文学作品与电影银幕上当之无愧的主角,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恺撒大帝》以及好莱坞女星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埃及艳后》。

克娄巴特拉生在古埃及文明没落时期,彼时,地中海对岸的古罗马恰值由共和国向帝国时代过渡,波谲云诡。克娄巴特拉与当时的罗马执政者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她是“无冕之王”恺撒的情妇,是恺撒其后的执政者安东尼的妻子,安东尼在与屋大维的斗争中落败而亡后,她又落入屋大维手中。也正因如此,古罗马人将其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变局归咎于这个女人。在他们的眼中,这个来自异域的绝色女人,带给罗马的破坏与冲击,堪比北非迦太基古国的汉尼拔。

同类推荐
  •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本书主要回顾、研究了从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在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发生过一场“中国礼仪之争”。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本书内容包括:入海口、镇海堤、三江口、宁海桥、涵坝闸、熙宁桥、木兰陂、南北洋、石马街、坝下城、虎啸潭、东西乡等。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历史名人(兰州历史文化)

    历史名人(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民族移民”介绍了兰州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和多民族的融合,呈现出兰州作为移民城市的多样化特性,体现了兰州的包容和胸怀;“兵戎战事”展现的是兰州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腥风血雨,从金戈铁马声中感受到的是对和平的渴望
热门推荐
  • 青川传

    青川传

    神州浩土,绵延无尽,青州,一名为青川的少年,身世离奇,生于荒野之间,懂兽语,善攀岩,曾与妖为伍,却侠义心肠。从青远镖局出道,奇遇连连,更因一件奇宝陷入一场仙魔纷争……
  • 校园之最强一中

    校园之最强一中

    噩梦,惊醒,发现自己被龙王附体。称霸一中,外校的挑衅,对不起,这,是我的。地盘!
  •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九珠修神

    九珠修神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这里没有绚丽的魔法,也没有斗气。却有一个尊贵而特殊的职业——天珠师。一名背负上一辈恩怨情仇的少年,一步步走向充满黑暗阴谋的沼泽,越陷越深……
  • 没关系,只是曾经

    没关系,只是曾经

    说好的一辈子呢,不过是一句戏言,又有谁能将此实现?凌依然哽咽的看着眼前她视如生命的“男友”,艰难的说出:“好,此生我与你不复再见!”转身狼狈的离开,撞进某人胸怀:“对不起。。”跑走。落俊辰一抹冷笑:“撞上我,就别想轻易离开。。”
  • 泯龙

    泯龙

    睁开眼后,仍是他那个熟悉的世界。格局的变故,让他感到陌生。断层的记忆,瓢泼的命运,谁主沉浮?迷离的异变,让他看不清自己。是超脱,还是沉沦?
  • 快穿女配:无良宿主要上天

    快穿女配:无良宿主要上天

    神秘的某人:请问谁是作者濑狐笙?千寒:我是。滴滴滴....系统正在绑定中。千寒:额,其实我不是濑狐笙,我只是濑狐笙的粉丝,刚才有人叫濑狐笙的名字我就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宿主,你好,我是女配快穿系统,由于你笔下的女配都太过凄惨,怨气过重,所以你的任务是完成女配心愿,消除女配的怨气。]系统:额,其实我不是女配系统,我是拯救三千世界系统。完全是女配系统最近太火,然后一小心说瓢了嘴。千寒&系统:呃~算了,反正系统(宿主)也不知道,只要集齐了BEST2,一定会完美地完成任务。濑狐笙:。。。总而言之,这是一个表面霸道冷酷,内心傲娇逗逼的女主,游历三千位面的搞笑故事。
  • 乡村修炼记

    乡村修炼记

    自己写的不知道写的好不好欢迎大家多多关照
  • 绝尘恋:星绝情尘

    绝尘恋:星绝情尘

    我不止一次的认为神女傻。襄王既无意于你,你又何必非他不可?未料到,未想到,在这个不属于我的世界,我丢了心?明知他心中之人非我,却还是希望能存于他心……最后的最后,我离开了,永远的离开了。对谁都好了,不是吗?
  • 壬辰征伐录

    壬辰征伐录

    大明万历年间,刚刚一统日本的丰臣秀吉大举入侵大明属国朝鲜,欲假道伐明。大明军队应朝鲜之邀,不仅派出大军入朝支援,在大明与日本的激烈战场上,还闪烁着大明锦衣卫的身影。忠与义、刀与火、野心与权谋、智略与武勇,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异彩纷呈的历史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