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09200000018

第18章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按此方系因误用桂枝。阳越于上。致有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诸变。特出此复阳救逆之法。观方中甘草倍干姜。专任其甘缓之性。特微加干姜为向导。引阳还返于下。并非资干姜之辛热以复阳也。用者须识此意。

芍药甘草汤

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按阳越于上。既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而挛急未解。明是津液不荣经脉。但以芍药甘草和之。而脚即伸。亦正所以救桂枝之逆也。此法试之颇验。不可以其平易而忽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二两去节) 赤小豆(一升) 连轺(二两)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二两切)生梓白皮(一升) 甘草(一两炙) 大枣(十二枚)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按瘀热在里。则伤寒之表邪。亦瘀而不行。内外合邪。因致发黄。治亦当内外并解。伤寒解外。仍不离麻黄杏仁甘草之成法。热瘀则不宜桂枝而改用连轺。以散在经之热。更用赤小豆梓白皮以清在里之热。而复以姜枣和之。

以其发黄从伤寒而来。犹兼半表。亦麻黄汤之变制也。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三两)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按发黄证若小便自利而发黄者。属蓄血。小便不利而发黄者。

属瘀热。小便不利而至渴欲饮水。湿从火化也。腹微满热瘀不行也。茵陈利湿。山栀降热。

大黄行瘀。导在里之湿热。从小便而解。而身黄自除。

麻黄升麻汤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 黄芩 葳蕤(各十八铢)白术 石膏 干姜 芍药 天冬(去心) 桂枝 茯苓 甘草(各六铢炙)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下重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按此条伤寒六七日。阴液已伤也。复经大下。阳津重竭也。下后阳气陷入阴中。而阴气亦复衰竭。故寸脉沉而迟。阳气既已下陷。将随下利而亡。故下部脉不至。以致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泄利不止。种种见证。皆因阳去入阴。上征下夺。最为危候。故称难治。本方用一派甘寒清热之药。不嫌重复。独任麻黄升麻二味。从阴分提出阳气。复以桂枝干姜佐诸阴药化气生津。盖热不清则津不复。阳不升则津不固。错杂之邪。以错杂之药解之。先圣立方之精如此。

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此本温胃之方。而亦以通治厥少二阴吐利垂绝之证。盖阳明居中土。食谷欲呕。土受木克。

胃气垂败。按吴萸本厥阴药。兹以人参甘草大枣。奠安中土。而主吴萸温中散寒。以泄土中之木。则呕吐而谷可纳。至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此因上下交征。胃气随吐利而将败。而厥阴更得侮其所不胜。病本在肾。病机在肺。而主治则在胃。得此剂补火生土。

而浊阴自退矣。

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生用)上四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此真阴为邪热煎熬。故以育阴清热为治。芩连泻热也。胶黄养阴也。再佐以芍药敛阴复液。则热清而烦自除。

按此条之不得卧。乃热伤阴而心肾不交也。鸡子黄入心。阿胶入肾。病本少阴。自宜心肾同治。

桃花汤

赤石脂(一升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温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阴便脓血。是感君火热化。奔迫太过。闭藏失职。关闸尽撤。不急治则亡阴。故取石脂干姜之辛涩。以散邪固脱。加梗米以益中虚。先使中气不下坠。而复以一半石脂末调服。俾粘着大肠。拦截谷道。方以桃花名者。非特色相似。亦取 谷春回之意也。

半夏散(并汤)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按少阴咽痛。大都上热下寒。不宜寒凉直折。本方用半夏开痰。桂枝散邪。复甘草以缓其急。使无劫液之虞。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须令小冷。少少咽之。此病在上者。但治其上。不欲其犯及中下也。

猪肤汤

猪肤(一斤)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按下利咽痛。有阴盛而阳格于上者。治以驱阴复阳。若通脉四逆加桔梗是也。有阴虚而液不上蒸者。治宜育阴复液。若本方猪肤汤是也。

肾液既从下溜而不上蒸。则阴火充斥。因致烦满。故以猪肤滋肾脏之液。而缓以白蜜白粉。留恋中焦。输精布液。以解其上征下夺之危。

喻嘉言曰。猪肤与用黑驴皮之意颇同。若以 猪皮外毛根薄肤。则 劣无力。且与熬香之说不符。但用外皮。去其内层之肥白为是。

甘草汤

甘草(二两)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按咽痛而不下利。得病只二三日。是邪热客于少阴之标也。少阴咽痛。总不宜苦寒。直折。故但取甘草之甘。以缓肾急而制火邪也。

桔梗汤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与甘草汤不瘥。既得甘缓之力。而经气尚阻而不通。仍用本方加桔梗一两。载药上浮。成开邪利咽之功。

苦酒汤

半夏(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上二味。纳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

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谛实咽痛之属少阴病。始而痛者。继且咽中伤生疮矣。不能语言声不出。则阴火沸腾。并舌本亦强矣。半夏鸡子。消痰利咽。二味并用。俾半夏无燥液劫津之虑。鸡子得通声利窍之功。而消肿敛疮。更有藉于苦酒之敛降。其煎法服法。总使其逗遛病所。妙义天开。真令人不可思议。

乌梅丸

乌梅(三百个) 人参(六两) 当归(四两) 黄连(一斤) 黄柏(六两) 蜀椒(四两炒去汁) 桂枝(六两) 干姜(十两) 附子(八两炮) 细辛(六两)上十味。各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经云。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

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按此方主治蛔厥。其妙处全在米饭和蜜。先诱蛔喜。及蛔得之。而乌梅及醋之酸。椒姜桂附及细辛之辛。黄柏黄连之苦。则蛔不堪而伏矣。但厥后气血不免扰乱。故加人参当归奠安气血。此方虽寒热错杂。但温藏之力居多。又得乌梅之酸涩以固脱。故又主久利。

白头翁汤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

按此方寒以胜热。苦以坚阴。用治热利下重欲饮水者。盖下重则热邪奔迫。欲饮水则津液为热所伤矣。或通或涩。皆所不宜。但清其热而利自止。

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麦冬(一升去心)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按此系肺胃之津液。因病热而受伤。故主此方。滋养肺胃。以复阴气而清余热。石膏竹叶之辛凉。得人参麦冬甘草粳米以相辅。便为益胃生津之品。因气逆欲吐。微加半夏。以平逆气。此愈得调理之法。其灵警有如此者。

牡蛎泽泻汤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洗尽腥) 栝蒌根 葶苈子(熬) 海藻(洗去盐) 商陆根(熬)以上各等分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小便处。止后服。

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按大病瘥后。津液已伤。而从腰以下有水气。是水蓄于阴分也。水蓄阴分。非咸不降。故以牡蛎泽泻海藻咸寒之性。入阴软坚。而加蜀漆以通经隧。葶苈商陆以逐水邪。复以栝蒌根。于润下导滞之中。回护津液。为散服者。

亦以病后当从缓治也。

烧散

上取妇人中 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即愈。

妇人病。取男子 当烧灰。

经云。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

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此方主之。按大病新瘥。余邪未尽。强合阴阳。二气交感。互易为病。推其病本。感从前阴而入。仍当导其邪。使驱从前阴而出。故必小便利而始愈。方中单用烧 一味。取其气之所感。以类相从。古所传禁方。有令人不可思议者。大率类是。

同类推荐
  • 七祖院小山

    七祖院小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类证活人书

    类证活人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心论疏

    观心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秋天的密语

    秋天的密语

    陆家姐妹花来到学校,绝世美女偏偏要化妆成丑女,遇上三位男主,第一次便杠上了梁子,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 别无它求

    别无它求

    来自大清沟的一棵大学苗,为了一份我和天堂的约定,甘愿回到穷山沟,当起了最年轻的村长。自主创业,带领乡亲们走过,路过太多的崎岖与阻碍,把穷山沟摇身变成为景色宜人的休闲山庄。他不是官,但他有官应有的灵魂!他把人间大爱发扬光大,洒在了那片苍茫大地之上。
  • 那个斑斓的年华,叫青春

    那个斑斓的年华,叫青春

    奋斗少女遇上四大属性男,只为青春画上美好的驻点,谁可以缔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
  • 一师竺成千古爱

    一师竺成千古爱

    “师父,我晚上一个人睡觉害怕。”“那便关上窗锁好门。”“师父,我晚上一个人睡觉冷。”“为师不冷,不如为师的房间与你换?”“师父!我是体质不好,不易产热,换房间也没用!”白墨盯了她好一会才叹息道:“竺知画,看来你还是没有用心练功!”然后竺知画开始泪奔了,她的师父听不出来潜台词也就算了,竟然最后还加大训练力度!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 花期已至

    花期已至

    主线是一个大叔控的故事。满足我对爱情的所有幻想。辅线是一个倒追的故事,满足我对爱情的勇气的期待。这是充满幻想和浪漫的故事,第一次尝试写一些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 他们的色彩

    他们的色彩

    我们有什么色彩?炽热的红色,低沉的蓝色,深不见底的黑色,纯净的白色……爱情又有什么色彩?浓重的,炽烈的,绝望的颜色。
  • 仙游美利坚

    仙游美利坚

    扯一个弥天大谎,让整个世界为之疯狂!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大罗金仙巅峰强者唐青龙,夺舍重生到平行世界的豪门纨绔恶少身上,被发配国外,到处做搅屎棍的故事。全球第一药业巨头:“查理唐,我们出一千亿买下你的所有药品专利。”华尔街金融大鳄:“唐先生,请给个机会,我愿意用百亿美金入股,只要百分之一的股份。”某国公主:“查理,你真是太帅了,我要给你生猴子!”某大主教:“圣人唐,你是我们的光,你是我们的神,全世界的羔羊都等着你来牧养!”……唐青龙坐在钻石王座上,按下了手中的按钮,冷酷地说道:“我来到这地上,不是要这地和平,乃是要这地动刀兵的!”
  • 诛唐

    诛唐

    至极必乱,盛极必衰,合久必分,治久必溃,儒道衰微,西学东渐,木朽虫生,墙空蚁入,群雄割据,皇帝争霸,三教纷纭,封天诛邪,一身正气,天诛残唐。
  • 做好每一个自己

    做好每一个自己

    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习惯什么样的生活,路要继续走,生活也要继续过。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微笑,真诚地鼓励自己会做到更好,支持自己的每一个选择,相信自己的每一次决定,做好每一个自己,快乐就在自己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