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5100000001

第1章

◎高欢(神武帝)

帝姓高,讳欢,字贺六浑,勃海人,初事尔朱荣,为亲信都督。孝庄即位,封铜伯,历晋州刺史,建明初封平阳郡公,普泰初封勃海王,加授东道大行台。举兵反,拥立章武王子朗,年号中兴。进位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寻废朗及节闵帝而立孝武。孝武逊于长安,立孝静。魏分为二。武定五年正月薨,年五十二,谥曰献武王。文宣受禅,追尊曰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天统元年改谥曰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上节闵帝出师表

臣某言:故天柱大将军荣援立圣明,中兴宝历,而屠戮衣冠,升降自己,其勋虽大,厥咎亦深,以过比功,则功不补过。永安之末,国祀权移,疑贰已彰,遂加大戮。君犹天也,理绝雠怨。而世隆等鸠集犬羊,倾覆京邑,大行幽执,酷害贼首,且自立六王,擅相署置,或权重上将,或官兼宰相,辅淫贪乱,肆行凶恶,卖官鬻狱,专货求财,政令无恒,朝改暮易,虽复南山之竹,岂可尽言。陛下龙德光天,翻飞紫极,斯乃宗庙之威灵,亿兆之念望。而世隆等阻众安忍,自以为功,带甲勒兵,唐突宫省,篡逆之渐,昭然有徵。臣本无勋庸,滥叨非据,位班台铉,爵等藩王,质薄任隆,忧深责重,常恐颠沛,负之无力。主忧臣辱,先达明规,主辱臣死,微臣宿志,况拥百万之师,罄四海之锐,而坐观成败,不恤国家之难哉。方将总驭大军,吊民伐罪,其指麾形势,备在檄书。若世隆等退出藩维,奉辞廷阙,臣便按甲休兵,一无所预,事宁之後,泥首归愆,矫命专征,分甘钺。若固执逆谋,敢拒义师者,当戮其妻孥,罪延三族。伏愿陛下留神省察,照臣丹款,大勋克举,拜手有期,心驰象阙,载怀罔极。(《文苑英华》六百十四。)

◇上孝武帝表

荆州绾接蛮右,密迩畿服,关陇恃远,将有逆图。臣今潜勒兵马三万,拟从河东而渡;又遣恒州刺史厍狄干、瀛州刺史郭琼、汾州刺史斛律金、前武卫将军彭乐拟兵四万,从其来违津渡;遣领军将军娄昭、相州刺史窦泰、前瀛州刺史尧雄、并州刺史高隆之拟兵五万,以讨荆州;遣冀州刺史尉景前冀州刺史高敖曹、济州刺史蔡俊前、侍中封隆之拟山东兵七万突骑五万,以征江左。皆约所部,伏听处分。(《北齐书·神武纪下》)

◇上表自明

臣为嬖佞所间,陛下一旦赐疑,令猖狂之罪,尔朱时计。臣若不尽诚竭节,敢负陛下,则使身受天殃,子孙殄绝。陛下若垂信赤心,使干戈不动,佞臣一二人愿斟量废出。(《北齐书·神武纪下》:神武集僚佐博议,还以表闻,仍以信誓自明忠款。)

◇奉表孝武帝(永熙三年十月)

陛下若远赐一制,许还京洛。臣当帅勒文武,式清宫禁,若返正无日,则七庙不可无主,万国须有所归。臣宁负陛下,不负社稷。(《通鉴》一百五十六,丞相欢至洛阳,又遣僧道荣奉表于孝武帝。不答。)

◇上言行新政

建义之家,枉为尔朱氏籍殁者,悉皆蠲免。(《魏书·出帝纪》:太昌元年上言。)

◇上言房子远等家族宜免从坐

房谟、郑述祖、李道三家理宜从法。窃以谟立身清白,履行忠谨;郑仲礼严祖庶儿,晚始收拾;李世林生自外养,以本宗;三人特乞罪止一房。(《北史》五十五《房谟传》。)

◇宣告将士

孤遇尔朱擅权,举大义于四海,奉戴主上,义贯幽明,横为斛斯椿谗构,以诚节为逆首。昔赵鞅兴晋阳之甲,诛君侧恶人。今者南迈,诛椿而已》(《北齐书·神武纪下》)

◇宣告关东

将天子西入,事起元毗,虽百赦不在原限。(《北史》十五《秦王翰传》。)

◇遗侯渊书

卿勿以部曲轻少,难于东迈。齐人浇薄,唯利是从。齐州城民,尚能迎汝阳王,青州之人,岂不能开门待卿也。但当勉之。(《魏书·侯渊传》。)

◇赐卢勇书

吾委卿扬州,唯安枕高卧,无西南之虑矣。但依朝廷所委,表启宜停。卿之妻子任在州住,当使汉儿之中无在卿前者。《北齐书·卢文卫传》

◇与业下诸贵书

崔暹昔事家弟,为定州长史。後吾儿开府谘议,及迁左丞吏部郎。吾未知其能也。始居宪台,乃尔纠劾咸阳王司马令,并是吾对门布衣之旧,尊贵亲昵,无过二人,同时获罪,吾不能救。诸君其慎之。(《北齐书·崔暹传》。)

◇与彭城王韶书

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北齐书·孟业传》。)

◇招王思政书

若降,当授以并州。(《通鉴》。)

◇敕子澄书

马令是吾故旧,汝宜宽之。(《北史·司马子如传》。)

◇攻玉壁射募格于城中

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匹。(《周书·韦孝宽传》。)

◇顾命

段孝先忠亮仁厚,智勇兼备,亲戚之中,唯有此子,军旅大事,宜共筹之。(《北齐书·段韶传》:韶字孝先。)

◎高澄(文襄帝)

帝讳澄,字子惠,神武长子,魏中兴元年立为勃海王世子,武定五年嗣事,至七年八月为梁降人兰京所杀,年二十九,文宣受禅,追谥曰文襄皇帝,庙号世宗。

◇与封隆之密书

仲密枝党同恶向西,宜悉收其家累,以惩将来。(《北齐书·封隆之传》:武定初,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将叛,诏隆之驰驿抚慰,世宗密书与隆之云云。)

◇与侯景书

盖闻位为大宝,守之未易,责成任重。(《梁书》作仁诚重任。)终之实难。或杀身成名,或去食存信,比性命于鸿毛,方义节(《梁书》作等节义。)于熊掌。夫然者,举不违德。(《梁书》作失德。)动无过事,进不见恶,退无谤言。

先王与司徒契阔夷险,孤子相依,偏所眷属,缱绻襟期。绸缪素分。(《梁书》作寤语。)义贯终始,情存岁寒。司徒自少及长,从微至著,其相成立,生非无恩。(《梁书》作共相成生,非无恩德。)既爵冠通侯,位标上等,门容驷马,食(《(梁书》作室。)飨万锺,财利润于乡党,荣华被于亲戚。意气相倾,人伦所重,感于知己,义在不忘。(《梁书》作义在忘躯。)眷为国士者,乃立漆身之节,馈以壶(《北齐书》作一)。)飧者,便致扶轮之效。若然尚不能已,况其重于此乎。

幸(《北齐书》作常。)以故旧之节,欲存(《梁书》作之义欲持,《北齐书》作之义欲将。)子孙相托,方为晋秦之匹,共成刘范之亲。假使日往月来,时移世易,门无强荫,家有幼孤,犹应加璧不遗,分宅相济,无忘先德,以恤後人。况闻负杖行歌,便已狼顾反(《梁书》作犬。)噬,于名无所成,于义无所取,不蹈忠臣之迹,自陷叛人之地。力不足以自强,势不足以自保,率乌合之众,为累卵之危。西求救于黑秦。(《北齐书》作宇文。)南请援于萧主。(《梁书》《北齐书》作氏。)以狐疑之心,为首鼠之事。入秦则秦人不容,归吴则吴人不信。当今所观。(《梁书》作相视。)未见其可,不知终久,持此安归异相推本心,必不应尔。当时(《梁书》《北齐书》作是。)不逞之人,曲为异(《北齐书》作无。)端之说,遂怀狐鼠(《梁书》《北齐书》作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感

此来(《梁书》《北齐书》作比来。)举止,事已可见,人相疑误,想自觉知。合门大小,并在司寇。意谓李氏未灭,犹言少卿可反。孤子无状招祸,丁天酷罚,不能死亡,苟存晷漏,追慕永远,五内崩裂。但礼犹权夺,志在忘私,思效力命,卒成功业。前者(《(梁书》作近者。)聊命偏师,前驱致讨,南兖、扬州,应时克复。即欲乘机,长驱(《北齐书》作席卷。)悬瓠,属以炎暑,欲为後图,且命旋军,(《北齐书》作还师。)待时更举。今寒飙向折,白露将团,方凭国威。(《梁书》《北齐书》作灵。)龚行天罚。器械精新,士马强盛,内外感恩,上下戮力,(《梁书》作内外感德,上下齐心。))三令五申,可蹈(《北齐书》作赴。)汤火。若使旗鼓相望,埃尘相接,势如沃雪,事等注荧。(《梁书》作萤。)夫明者去危就安,智者转祸为福,宁使人负我,不使我负人。(《梁书》作宁使我负人不使人负我。)当开从善之门,使有改迷。(《梁书》作决改先迷。)之路。今诚刷心荡意,除嫌去恶,想犹致疑,未便见信。若能卷甲来朝,弓(《梁书》《北齐书》作垂囊。)还阙者,当相授豫州刺史。以终身世。(《梁书》作即使终君之世,《北齐书》作必使终君身世。)所部文武并(《梁书》《北齐书》作更。)不追摄,进得保其禄位,退则不丧功名。冀有知几之心,当为可信之事。今王思政韦法宝等,(《北齐书》有皆字。)弧军偏将,远来深入,然其性命在君股掌,若(《北齐书》作脱。)欲刺之,想有馀力,若能擒翦,肆诸市朝,即加宠授,永保疆埸,君门眷属,可以无恙。(《北齐书》作患。)宠妻爱子,亦相送还,仍为通家,共(《梁书》作卒。)成亲好。所不食言,有如皎日。

今遣行人,路程可度,此月十日应至彼间,足得还返。若能悔过,不忘本朝,宜遣腹心之使,自来向此,面取委曲,使相知信。如其迟疑,未便分决,使来赊缓,不赴期会,国有常刑,以明君法。今不(《梁书》作君既不。)能东封函谷,南面称孤,受制于人,威名顿尽。得地不能自守,聚众不以为强。空使身有背叛之名,家为恶逆之党。(《北齐书》作家有恶逆之祸。)兄弟子侄,首足异处;(《梁书》作门。)垂发戴白,同就涂炭。闻者相为酸鼻,见者相为寒心。覆宗绝嗣,自贻伊戚,戴天履地之心,能无愧乎。(疑脱成败二字。)祸福决之此使,善恶向背,相任所从,脱出自思,致延後悔,驷马不追,噬脐何及。孤子今日不应乃(《梁书》作方。)遣此书,但见蔡遵道云:司徒本无归西之心,深有追悔(《北齐书》作悔过,《梁书》作悔祸。)之意,闻西兵将至,遣遵道向崤中参其多少,少则与其同力,多则更为之备。又云房长史在彼之日,司徒尝欲将(《梁书》作遣)书启,将改过自新,求效边畔。已差李龙仁等,垂欲发遣,闻房已还,遂复停废。(《梁书》作闻房已远,遂复停发。)未知遵道此言为实为虚;但既有所闻,不容不相尽告。吉凶之理,想自图之。(《文苑英华》六百八十五,又见《梁书·侯景传》,《北齐书·文襄纪》。)

◇报李元忠书

仪同位亚台铉,识怀贞素,出藩入侍,备经要重。而犹家无担石,室若悬磬,岂轻财重义,奉时爱己故也。久相嘉尚,嗟咏无极,恒思标赏,有意无由。忽辱蒲桃,良深佩戴。聊用绢百匹,以酬清德也。(《北齐书·李元忠传》,又略见《艺文类聚》八十七。)

◇降书褒奖刘

以卿家世忠纯,奕代冠冕。贤弟贤子,并与吾共事,怀抱相托,亦自依然。宜勖心力,以副所委,莫虑不富贵。(《北齐书·刘传》。)

◇与崔季舒书

痴人复何似,痴势小差未。(《魏书·孝静纪》:文襄嗣事,甚忌焉。以崔季舒为中书黄门侍郎,令监察动静,小大皆令季舒知。文襄与季舒书。)

◇杖宋游道判

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往与郎中兰景云忿竞,列事十条。及加推穷,便是虚妄。方共道习凌侮朝典,法官而犯,特是难原,宜付省科。(《北齐书·宋游道传》,游道除御史中尉,东莱王道习参御史选,限外投状,道习与游道有旧,使令史受之。文襄怒,杖游道而判之云云。)

◎高洋(文宣帝)

帝讳洋,字子进,神武第二子,天平二年封太原郡公,武定七年嗣事,八年正月封齐郡王,三月进封齐王,五月加九锡,受禅,改元天保,在位十年,谥曰章烈皇帝,庙号威宗。武平初改谥曰文宣皇帝,庙号显祖。

◇追赠陈元康诏(天保元年)

元康识超往哲,才极时英,千仞莫窥,万顷难测。综核戎政,弥纶霸道,草昧邵陵之谋,翼赞河阳之会,运筹定策,尽力尽心,进忠补过,亡家徇国。埽平逋寇,廓清荆楚,申甫之在隆周,子房之处盛汉,旷世同规,殊年共美。大业未融,山ㄨ奄及,悼伤既切,宜崇茂典。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瀛殷沧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追封武邑县一千户,旧封并如故,谥曰文穆。赙物一千二百段。大鸿胪监丧事。凶礼所须,随由公给。(《北齐书·陈元康传》)

◇正风俗诏(天保元年六月辛巳)

顷者风俗流宕,浮竞日滋,家有吉凶,务求胜异。婚姻丧葬之费,车服饮食之华,动竭岁资,以营日富。又奴仆带金玉,婢妾衣罗绮,始以创出为奇,後以过前为丽,上下贵贱,无复等差。今运属惟新,思蠲往弊,反朴还淳轨物。可量事具立条式,使俭而获中。(《北齐书·文宣纪》。)

◇复太原等四郡田租诏

冀州之渤海、长乐二郡,先帝始封之国,义旗初起之地。并州之太原,青州之齐郡,霸业所在,王命是基。君子有作,贵不忘本,思申恩洽,蠲复田租。齐郡、渤海,可并复一年,长乐复二年,太原复三年。(《北齐书·文宣纪》。)

◇祭慰故太傅孙腾等诏

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敖曹、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于、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俊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殒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慰逮存亡。(《北史》七。)

◇诏有司(六月壬辰)

自今已後,诸有文启论事,并陈要密,有司悉为奏闻。(《北齐书·文宣纪》。)

◇以魏御府物供七日宴赐诏(七月乙卯)

古人鹿皮为衣,书囊成帐,有怀盛德,风流可想。其魏御府所有珍奇杂纟采常所不给人者,徒为畜积,命宜悉出,送内後园,以供七日宴赐。(《北齐书·文宣纪》。)

◇移汉石经诏(八月)

郡国修立黉序,广延髦俊,敦述儒风。其国子学生亦仰依旧诠补,服膺师说,研习礼经。往者文襄皇帝所建蔡邕石经五十二枚,即宜移置学馆,依次修立。(《北齐书·文宣纪》。)校勘记:「建」,《北史》作「运」。石经原在洛阳,高澄运回邺城。应以「运」为正。

◇求直言诏

有能直言正谏,不避罪辜,謇謇若朱云,谔谔若周舍,开朕意,沃朕心,弼于一人,利兼百姓者,必当宠以荣禄,待以不次。(《北齐书·文宣纪》。)

◇劝课农桑诏

诸牧民之官,仰专意农桑,勤心劝课,广收天地之利,以备水旱之灾。(《北齐书·文宣纪》。)

◇国史诏

朕以虚寡,嗣弘王业,思所以赞扬盛绩,播之万古。虽史官执笔,有闻无坠,犹恐绪言遗美,时或未书。在位王公文武大小,降及民庶,爰至僧徒,或亲奉音旨,或承传傍说,凡可载之文籍,悉宜条录封上。(《北齐书·文宣纪》。)

◇更定麟趾格诏(八月甲午)

魏世议定《麟趾格》,遂为通制,官司施用,犹未尽善。可令群官更加论究。适治之方,先尽要切,引纲理目,必使无遗。(《北齐书·文宣纪》。)

◇王昕削爵诏

元景本自庸才,素无勋行,早沾缨绂,遂履清途,发自畿邦,超居詹事,俄佩龙文之敛,仍启带砺之书。语其气分,何因到此?诚宜清心励己,少酬万一。尚书百揆之本,庶务攸归。元景与夺任情,威福在己,能使直而为枉,曲反成弦。害政损公,名义安在?伪赏宾郎之味,好咏轻薄之篇。自谓模拟伧楚,曲尽风制,推此为长,馀何足取?此而不绳,後将焉肃?在身官爵,宜从削夺。(《北史》二十四《王宪附传》。)

◇诏释僧稠(天保元年)

久闻风德,常思言遇。今敕定州,令师赴邺,教化群生,义无独善,希即荷锡,暂游承明。思欲弘宣至道,济斯苦壤。至此之日,脱须还山,当任东西,无所留絷。(《续高僧传》。)

◇问沙汰释老诏(五年举秀才,樊逊对策第一)

朕闻专精九液,鹤竦玄州之境;苦心六岁,释担烦恼之津。或注神鬼之术,明尸解之方,或说因缘之要,见泥洹之道。是以太乙阐法,竟于轻举;如来证理,坏于寂灭。自祖龙寝迹,刘庄感梦,从此以归,纷然遂广,至有委亲遗累,弃国忘家,馆舍盈于山薮,伽蓝遍于州郡。若黄金可化,淮南不应就戮;神威自在,央掘岂得为京刂,若以御龙非实,荆山有攀髯之恋;控象为虚,洛寤夜光之诡。是非之契,朕实惑焉。乃有缁衣之众,参半於平俗;黄服之徒,数过於正户。所以国给为此不充,王用因兹取乏。欲择其正道,蠲其左术。一则有润邦家,二则无惑群品。且积竞繇来,行之已久,顿于中路,沙汰实难。至如两家升降,二途修短,可指言优劣,无鼠首其辞。(《广弘明集》二十四。)

◇发遣梁民诏(六年六月壬子)

梁国遘祸,主丧臣离,逖彼炎方,尽生荆棘。兴亡继绝,义在于我,纳以长君,拯其危弊,比送梁主,已入金陵。藩礼既修,分义方笃。越鸟之思,岂忘南枝,凡是梁民,宜听反国,以礼发遣。(《北齐书·文宣纪》。)

◇听度道士为沙门诏(六年九月)

法门不二,真宗在一,求之正路,寂泊为本,祭酒道者,世中假妄,俗人未悟,仍有祗崇,曲ろ是味,清虚焉在,朐脯斯甘,慈悲永隔,上异仁祠,下乖祭典,皆宜禁绝,不复遵事,颁敕远近,咸使知闻,其道士归伏者,并付昭玄大统上法师,听度出家,不发心者,可令染剃。(集古今佛道论衡实录一,又《广弘明集》四。)

◇并省郡县诏(七年十一月壬子)

昆山作镇,厥号神州;瀛海为池,是称赤县。蒸民乃粒,司牧存焉。王者之制,沿革迭起,方割成灾,肇分十二,水土既平,还复九州。道或繁简,义在通时,殷因于夏,无所改作。然则日月缠于天次,王公国于地野,皆所以上叶玄仪,下符川岳,逮于秦政,鞭挞区寓,罢侯置守,天下为家。洎两汉承基,曹马属统,其间损益,难以胜言。魏自孝昌之季,数锺浇否,禄去公室,政出多门,衣冠道尽,黔首涂炭。铜马、铁胫之徒,黑山、青犊之侣,枭张晋、赵,豕突燕、秦,纲纪从兹而颓,彝章因此而紊。是使豪家大族,鸠率乡部,托迹勤王,规自署置。或外家公主,女谒内成,昧利纳财,启立州郡。离大合小,本逐时宜,剖竹分符,盖不获已。牧守令长,虚增其数,求功录实,谅足为烦,损害公私,为弊殊久,既乖为政之礼,徒有驱羊之费。自尔因循,未遑删改。

朕寅膺宝历,恭临八荒,建国经野,务存简易。将欲镇躁归静,反薄还淳,苟失其中,理从刊正。傍观旧史,逖听前言,周曰成、康,汉称文、景,编户之多,古今为最。而丁口减于畴日,守令倍于昔辰,非所以驭俗调风,示民轨物。且五岭内实,三江回化,拓土开疆,利穷南海。但要荒之所,旧多浮伪,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譬诸木犬,犹彼泥龙,循名督实,事归乌有。今所并省,一依别制。(《北齐书·文宣纪》。)

◇祀礼诏(八年八月)

丘、郊、时祭,皆仰市取,少牢不得割,有司监视,必令丰备;农社先蚕,酒肉而已;雩、礻某、风、雨、司民、司禄、灵星、杂祀,果饼酒脯。唯当务尽诚敬,义同如在。(《北齐书·文宣纪》,又见《北史》七。)

◇遗诏(十年十月)

凡诸凶事一依俭约。三年之丧,虽曰达礼,汉文革创,通行自昔,义有存焉,同之可也。丧月之断。限以三十六日。嗣主、百寮、内外遐迩,奉制割情,悉从公除。(《北齐书·文宣纪》。)

◇敕魏收(天保四年)

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北齐书·魏收传》。)

◇敕李祖勋

茹茹既破,何故无贺表?(《北齐书·卢文伟传》。)

◇敕中使

好作法用,勿使崔家笑人。(《北齐书·崔悛传》)

◇敕崔昂

若诸人不相遵纳,卿可依事启闻。(《北齐书·崔昂传》:诏删定律令,损益礼乐,令尚书右仆射薛叔等三人在领军府议定,又敕昂云。)

◇敕宋世轨

我知台欺寺久,卿能执理,与之抗衔,但守此心,勿虑不富贵。(《北齐书·宋世轨传》。)

◇敕毕义云

卿比所为,诚合死,以志在疾恶,故且一恕。(《北齐书·宋世轨传》。)

◇手书与崔暹

贤子达,甚有才学,亡兄女乐安主,魏帝外甥,内外敬待,胜朕诸妹,思成大兄宿志。(《北齐书·崔暹传》。)

◇与梁太尉王僧辩书

梁国不造,祸难相仍。侯景倾荡建业,武陵弯弓巴汉。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丑,凡在有情,莫不嗟尚;况我邻国,缉事言前。而西寇承间,复相掩袭,梁主不能固守江陵,殒身宗┙,王师未及便已降败,士民小大,皆毕寇虏,乃眷南顾,愤叹盈怀。卿臣子之情,念当鲠裂。如闻权立支子,号令江阴,年甫十馀,极为冲藐,梁估。未已,负荷谅难。祭则卫君,政由宁甯氏。干弱枝强,终古所忌。朕以天下为家,大道济物。以梁国沦灭,有怀旧好,存亡拯坠,义在今辰,扶危嗣事,非长伊德。彼贞阳侯,梁武犹子,长沙之胤,以年以望,堪保金陵,故置为梁主,纳于彼国。便诏上党王涣总摄群将,扶送江表,雷动风驰,助埽冤逆。清河王岳前救荆城,军度安陆,既不相及,愤惋良深。恐及西寇乘流,复蹑江左,今转次汉口,与陆居士相会。卿宜协我良规,厉彼群帅,部分舟舻,迎接今王,鸠勒劲勇,并心一力。西羌乌合,本非寇,直是湘东怯弱,致此沦胥。今者之师,何往不克,善建良图,副朕所望也。(《梁书王·僧辩传》。)

◇即位告天

皇帝臣讳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否泰相沿,废兴迭用,至道无亲,应运斯辅。上览唐、虞,下稽魏、晋,莫不先天揖让,考历归终。魏氏多难,年将三十,孝昌已後,内外去之。世道横流,苍生涂炭。赖我献武,拯其将溺,三建元首,再立宗祧,埽绝群凶,芟夷奸宄,德被黔黎,勋光宇宙。文襄嗣武,克构鸿基,功浃寰宇,威棱海外,穷发怀音,西寇纳款,青丘保候,丹穴来庭,扶翼危机,重匡颓运,是则有大造于魏室也。

魏帝以卜世告终,上灵厌德,钦若昊天,允归大命,以禅于臣讳,夫四海至公,天下为一,总民宰世,树之以君。既川岳启符,人神效祉,群公卿士,八方兆庶,佥曰皇极乃顾于上,魏朝推进于下,天位不可以暂虚。遂逼群议,恭膺大典。猥以寡薄,托于兆民之上,虽天威在颜,咫尺无远,循躬自省,实怀祗惕。敬简元辰,升坛受禅,肆类上帝,以答万国之心,永隆嘉祉,保有齐,以被于无穷之祚。(《北齐书·文宣纪》。)

◎高殷(废帝)

帝讳殷,字正道,小名道人,文宣长子,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十年十一月即位。明年正月,改元乾明。八月为常山王演所废,皇建二年九月被杀。大宁中追谥曰闵悼王。

◇即位诏(天保十年十王月庚戌)

九州军人七十已上授以板职,武官年六十已上及癃病不堪驱使者,并皆放免。土木营造金铜铁诸杂作工,一切停罢。(《北齐书·废帝纪》。)

◇免配没诏(乾明元年正月癸亥)

诸元良口配没宫内及赐人者,并放免。(《北齐书·废帝纪》。)

◇委任常山王诏(三月甲寅)

军国事皆申晋阳,禀大丞相常山王规算。(《北齐书·废帝纪》。)

◇僧稠丧事诏(元年)

故大禅师,志力精苦,感果必然,栖心寂默,虚来实返,妙业玄风,事高缁素,运往神迁,实深嗟惘。资崇有嘉,用申凄敬。可施物五百段,送千僧供于云门,以崇追福。(《续高僧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孤的爱妃是龙王

    孤的爱妃是龙王

    她是青樊门的“暴君”,到死她也不知道杀她的人是谁。重生之后,她成了她,丞相府四小姐宋子邪!从此,她便一路斩妖除魔,直至站在人生巅峰。陨落泗海篇:闭眼的那一刻,她静静的看着面前的男子,神色依然孤傲清冷“我以为长安宫的紫薇花不会再开了,直到你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却原来,纵使花开,你也不曾爱过我。”莫知我哀篇:“紫微,你可曾爱过我?”睥睨天下的女子,白棋一落,盯着对面的紫衣男子。君胤染手中棋子一顿,凉薄开口“阿邪,该你了。”肆意的女子轻轻一笑,拾起棋子,轻轻放下,波澜不起,正如放下方才所问一般,不再提起。其实,紫微,你可知我哀?
  • 淡如初妆

    淡如初妆

    一本神秘的诗集中,隐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秘密。那些淡雅清新的诗词,竟然是一个个神奇的密码。诗词爱好者叶颜追查时,很快发现不知不觉卷入了一场被精心设计的阴谋之中,好像有人暗中操控着这一切……
  • 一算天机

    一算天机

    女主天姿聪颖,擅长谋略。本文不会有cp,女主一心向道。金手指会有,但会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幻梦国

    幻梦国

    有一种妹妹叫做怜,有一种萝莉叫做零,围绕在她们身边发生的事,宛如基督山伯爵一样俊秀聪敏的迷之男子,在这个年轻人的世界里,会发生什么事?“我在那里生活不下去,所以,我只能生活在魔法的世界里。”希望阅读此文的读者,能够忘记现世的尔虞我诈、铜臭气,进入一个幻想的世界,做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身心自由,思想自由,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在这个世界里,有现实中很难存在的人,发生了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你只需要跟着我,看着这个世界的欢笑与泪水就足够了。这一切,或许都只是个梦,一个无法奢求的梦。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废柴小姐逆袭玩转大陆

    废柴小姐逆袭玩转大陆

    前世,她被最亲的朋友背叛,直到死,她才后悔当了杀手。今世,一介废柴,退婚书,逐出家门,一个对她无爱,无血缘关系的父亲当初为何要收留她?他,是冷酷的杀手;是花心的王爷;是温柔的大师兄。三个不同身份只为了夺她欢心。寻亲路上,真相逐渐浮出。万里红妆,十里红纱,只为迎接她。当真相出来,昔日的爱人变仇人,最后,究竟是谁——骗了谁?
  • 都市修真小农民

    都市修真小农民

    李一飞在相亲的时候,被百合给打了,却意外的得到了特殊的能力,在都市中做了一个快乐的小农民!
  • 网游之钢铁壁垒

    网游之钢铁壁垒

    他,是曾经创造过游戏传说的人物,却因何而消声灭迹?他,因现实的逼迫和对朋友的愧疚,重新归来,是否能再创巅峰?他,能否带着自己的兄弟再次成为当年那个传说或者是带着他们成为传说?他说:“我不止要再次成为传说,我还要带着我的兄弟登上世界之巅!”坚硬的躯壳,固若长城,耸立群山之巅,无边风云涌动,伴随群魔狂舞,他自巍峨不动。只为心中哪一句“我想看到那巍峨山巅的长城永远耸立在大世界之上--!”(新人新书,已A签,求支持,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求各种意见和建议,醉梦在这里谢谢大家支持了)
  • EXO之我的异能守护者

    EXO之我的异能守护者

    一位人气超高的女艺人,在18岁时突然被告知自己是龙族的第54代传人,而且拥有世间万物元素的超能力。她母亲告诉她她要去到另一个时空保护另一个时空的安全,在哪里她遇见了同样是异能者的狼族十二少年······(主线吴世勋,复线鹿晗,吴亦凡,安宰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