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9600000008

第8章 补上古考信录(1)

(原本无此序;今依《三代考信录》例,由《考信录提要》下卷录出补此。)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伪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孔子睹史籍之烦文,惧览者之不一,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後之儒者皆尊其说;余独以为不然。夫古帝王之书果传於後,孔子得之,当何如而表章之,其肯无故而删之乎!《论语》屡称尧、舜,无一言及於黄、炎者;孟子溯道统亦始於尧、舜;然则尧、舜以前之无书也明矣。《周官》一书所载制度皆与经传不合,而文亦多排比,显为战国以後所作,先儒固多疑之,不足据也。《春秋》传云:“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杜氏注云:“皆古书名,悉不言为何人所作。使此序果出于安国,杜氏岂容不见。而林氏尧叟乃取《伪序》之文以释《左传》,甚矣宋儒之不能阙疑也!《虞书》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又曰:“天叙有典,敕我五典。”是知尧、舜之世已有五典之名;盖即五伦之义,书之策以教民,所谓“敬敷五教”者也。不得舍《经》所有之五典而别求五典以实之也。

典籍之兴,必有其渐。仓颉始制文字;至于大挠,然後作甲子以纪日;至于羲、和,然後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以纪年:必无甫有文字即有史官之理。以情度之,亦当至唐、虞以降然後有史书也。

自《易》、《春秋》传始颇言羲、农、黄帝时事,盖皆得之传闻,或後人所追记,然但因事及之,未尝盛有所铺张也。及《国语》、《大戴记》,遂以铺张上古为事;因缘附会,舛驳不可胜纪。加以杨、墨之徒欲绌唐、虞、三代之治,藉其荒远无征,乃妄造名号,伪撰事迹,以申其邪说;而阴阳、神仙之徒亦因以之。由是司马氏作《史记》遂始于黄帝;然犹颇删其不雅驯者,亦未敢上溯于羲、农也。逮谯周《古史考》、皇甫谧《帝王世纪》,所采益杂,又推而上之,及于燧人、包羲。至《河图》、《三五历》、《外纪》、《皇王大纪》以降,且有始于天皇氏、盘古氏者矣。於是邪说讠皮词杂陈混列,世代族系紊乱庞杂,不可复问,而唐、虞、三代之事亦遂为其所淆。窃谓谈上古者惟《易》、《春秋》传为近古,而其事理亦为近正,以此证百家之谬或亦有不可废者,故余杂取《易》、《春秋》传文以补上古之事。司马氏曰:“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是余之志也夫!

前论一则

古无三皇五帝之说

三皇、五帝之文见於《周官》,而其说各不同。《吕氏春秋》以黄帝、炎帝、太、少、颛顼为五帝,盖本之《春秋》传;而月令因之。《大戴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盖本之《国语》;而《史记》因之。至《三统历》则又以包羲、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其说以《易传》为据,而近代五峰、双湖两胡氏并用之。《秦本纪》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而郑康成则以女娲配羲、农为三皇;谯周易以燧人;宋均又易以祝融;惟《三五历》本《秦本纪》为说,而易泰皇为人皇,其语尤荒唐不经(郑康成以下,并本《补三皇本纪》)。後之编古史者,各从所信,至今未有定说。余按《书》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皇帝清问下民”,是“帝”亦称“皇”也。《诗》云“皇王惟辟”,“皇王哉”,是“王”亦称“皇”也。《书》云“惟皇作极”,又云“皇後凭玉几”,《诗》云“皇尸载起”,又云“献之皇祖”,《传》云“皇祖文王”,又云“皇祖伯父昆吾”,《离骚》云“朕皇考曰伯庸”,然则“皇”乃尊大之称,王侯祖考皆可加之,非“帝”“王”之外别有所谓“皇”者也。且经传述上古皆无三皇之号,《春秋传》,仅溯至黄帝,《易传》亦仅至伏羲,则谓羲、农以前别有三皇者妄也。燧人不见於“《传》”,祝融乃颛顼氏臣,女娲虽见於《记》而文亦不类天子,则以此三人配羲、农以足三皇之数者亦妄也。《春秋》传云:“黄帝氏以囗纪;炎帝氏以火纪;共工氏以水纪;太氏以龙纪;少挚之立也,凤鸟至,故纪於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於近。”此但历叙古帝纪官不同耳,初无五帝之名,亦无五德之说也。吕氏缘此,遂删共工氏而以五德分属之,失《传》之本意矣。《国语》云:“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但序此五人之功,为下郊张本耳,亦不称为五帝而谓帝必限以五也。《大戴记》遂独取此为五帝而他不与焉,亦非《国语》意也。至於《易传》五帝,亦偶举之,而刘歆遂附会其说,以为少、颛顼诸帝,周迁其乐,故《易》不载,诬矣!《伪孔传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颛顼、帝喾、尧、舜之书谓之《五典》。”其意盖以“坟”为皇书,“典”为帝史。然黄帝以帝称而反为皇,名实迕矣!少与太、炎帝均列於《春秋》传、《吕纪》、《月令》,而去彼存此,可乎!作此《序》者亦为刘歆所误,而以炎帝、太为即羲、农,故独取少以代黄帝而为五,然则《序》之出於刘歆以後而非安国所撰明矣!盖三皇、五帝之名本起於战国以後;《周官》後人所撰,是以从而述之。学者不求其始,习於其名,遂若断不可增减者;虽或觉其不通,亦必别为之说以曲合其数,是以各据传注,互相诋讠其。不知古者本无皇称,而帝亦不以五限,又何必夺彼以与此也哉!故今但取古天子之见於传者次第列之,而绝不以三五约其数焉。“五德”之谬,三皇、女娲、炎帝、太之误,说并见後篇中。

开辟之初

驳邵雍元会运世之说

宋邵尧夫作《皇极经世书》,谓“天地之一终始为一元,元十二会,会各万八百年。天开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尧、舜当巳、午会之间。自会而下,为运,为世,为年,为月,为日,为时,皆以十二与三十递乘之。”後之儒者奉为玉律,莫有异辞矣。余独以为不然。夫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以其有礼义也。夫妇之道,自生民之初而已然矣。有夫妇於是乎有父子,有父子於是乎有君臣,有君臣於是乎有书契、政事、宫室、粒食、冠裳、葬埋之制。此数者,皆人道之不可废者,而皆始於羲、农以後,然则羲、农之上距开之初,固无几时也。若如《经世书》之言,则是生民仅有九会,而前四会之人养生送死初无以大异於禽兽,及其稍知礼义而天地之化已将半矣,岂不诬哉!日三十而为月,月十二而为岁,其偶然者耳,然且有朔虚,有闰馀,不能齐也。至於三十年为一世以父子相继之岁约略计之耳,日有十二时,历家随意分之以辨刻漏耳,非如日之有出入,月之有朔望,为一终始而不可增减者也。《春秋传》云“日有十时”,今又分时为二十四,时岂有定数乎!今因是二者之偶同,遂皆以此两数乘之,其亦凿矣!且历法十九年而闰馀一终始,二万数千馀年而岁差一终始,与元、会、运、世之说皆不合,则《经世书》之不足信也明矣。曰:尧、舜不为中天,然则何以独盛?曰:物之良者,皆於其朔,不於其中也。是故,日莫良於旦,岁莫良於春,人莫良於孺子。尧、舜之时其犹平旦乎!是天地清明之候也。自尧、舜以後,生聚之蕃,文物之盛未必不过於昔,而其气益昏而杂,其治益卑而淆,犹之自春徂夏,物生日众而毒螫亦日多,自少及庄,人知日开而变诈亦日甚也。是故,西汉之午在孝武,而孝文则其平旦也;李唐之午在天宝,而贞观则其平旦也。故孟子亦以平旦之气为性善之验。吾故曰:“羲、农之上距开辟之初固无几时”也。

【补】“有天地,然後有万物。有万物,然後有男女。朋男女,然後有夫妇。有夫妇,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易序卦传》)

【存参】“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於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咕嘬之;其颡有Г,睨而不视。夫Г也,非为人Г,中心达於面目。盖归,反{艹累}里而掩之。”(《孟子》)

驳三皇及十纪之说

《史记秦本纪》云:“古者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封禅书》云:“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此言上古者之所始也。《春秋纬》称:“自开辟至於《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修飞纪。八曰回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流讫纪,──流讫当黄帝时。《河图》及《三五历》称:“天皇氏十六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火德王,亦各万八千岁。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春秋纬》以下,并本唐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所采文。)後世序古史者往往采之。以余观之,谬莫甚焉。《传》曰:“上古结绳而治,後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世又传仓颉始作书契,然则书契之起於羲、农以後,必也。羲、农以前未有书契,所谓三皇、十纪帝王之名号,後人何由知之?且其历年如此之久,圣人为天子者如此之多,其间名臣、贤相哲人、知士,且不知凡几,必无至於羲、农之世而书契犹未兴,生者犹无衣服,死者犹无棺椁之理也。夫《尚书》但始於唐、虞,及司马迁作《史记》乃起於黄帝,谯周、皇甫谧又推之以至於伏羲氏,而徐整以後诸家遂上溯於开辟之初,岂非以其识愈下则其称引愈远,其世愈後则其传闻愈繁乎!且《左氏春秋传》最好称引上古事,然黄、炎以前事皆不载,其时在焚书之前,不应後人所知乃反详於古人如是也。又按:《史记》邹衍始为闳大不经之言,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终始,治各有宜;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如赤县神州者九,有裨海环之,莫能相通;如此又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然则其说本出於衍而後世学者又各以其意增饰之耳。当衍之时,列国分争,疆理不远,故莫能穷其妄。自隋、唐以降,征伐所及,海贾所通,至於夜不能熟羊胛,目可以尽南极,何尝有所谓“裨海九区、天地之际”者!衍言之妄,居可睹矣。则其所谓“天地剖判、五德转移”者,亦如是而已矣。鸣呼,《史记》犹以其言为不经,奈何後人自命为儒学者反取之以补经之缺乎!故余於包羲氏之前,但取《易序卦传》文冠之篇首,附以《孟子》上世葬亲之语,以见太古之大凡。其馀三皇、十纪之说概不载也。

包牺氏

包牺,一作伏羲,一作庖羲,一作宓羲。今《传》既作包牺,当从之。包牺非太,说见後《炎帝》、《太》篇中。

【补】“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传》。按唐、虞以前未闻有称“王”者。“王天下”云者,据三代之称而加之上古者也。此《传》之所以不逮《经》,学者不可以辞害意也。)

驳龙马负图之说

朱子《论语集注》云:“河图,河中龙马负图,伏羲时出。”余求其所本,经传皆无之。《书》云:“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易大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皆未言为龙马所负,亦不言圣人为谁何也。《春秋传》、《史记》皆不及伏羲时事,无可证其真伪者。惟《汉书五行志》引刘歆语,以为伏羲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八卦》,《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亦以《河图》为《八卦》,而皆不言所本何书。(《书孔传》有“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以画八卦”之语,此系後人伪撰,故不引。)孔氏颖达《周易正义》云:《礼纬含文嘉》曰:“伏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则而象之,乃作《八卦》。’故孔安国等并云伏羲得《河图》而作《易》。”又云:“《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畴》是也。”然则龙马负图之事乃出纬书而孔、刘采之者。纬书者,异端方士之言耳,朱子何为而信之哉?且如纬书之言,则《河图》、《洛书》同出於伏羲之世;而孔、刘乃以《八卦》、《九畴》分属之,尤不可解。不知後儒何以皆用之也?《传》云:“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於是始作《八卦》。”不言则《河图》以为卦也。使画卦果本於《河图》,则此乃当时大事,千古异祥,《传》当特举之,何得概等诸鸟兽之文而已乎!孔氏颖达固已疑及於此,但以前人旧说不敢驳证,乃为扶同迁就之词,以为《易》理宽宏,何妨更法《河图》,亦可谓游移而失据矣!《外纪》又谓伏羲氏有龙马负图之瑞,故以龙纪官,盖见《补本纪》有龙瑞之文,因附会之以为巧合。不知以龙名官者乃太,非伏羲也,见其诬而已矣!故今於伏羲氏不载龙马负图之事。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余惟孔子之言是从焉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人间:重述白蛇传

    人间:重述白蛇传

    讲述白娘子的前世今生,颠覆《白蛇传》!《人间》通过重述白娘子的故事,来展示人和人间的真相,反思人和人间的残忍。“我”和梅树、粉孩儿和香柳娘、白娘子和青儿的故事在三个时代背景下殊途同归,人对“异类”的残忍大同小异,而真相只在法海手札——这个空门除妖人的日记中才得以显现。小说结尾,为人类作出牺牲并被人类从正统典籍中驱逐的英雄——白蛇在将她的血放出来救活了法海和千千万万自私而愚昧的村民后,被村民们和法海逼得当众自杀,而青蛇更是惨死在自己舍命相救的情郎“范巨卿”的刀下。
  • 浮生歌:为君执念

    浮生歌:为君执念

    突遇穿越,识红衣妖孽,遇冷酷美男,现在还来个绝色的鬼神判官,钟里双眼望天,泪流满面,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 总裁的甜心娇妻

    总裁的甜心娇妻

    沈唯一,一个父母离异跟着醉酒的父亲的可怜女孩!因为“多管闲事”被卷入了豪门的纷争当中!一纸契约把她绑在了失忆的钟定身边!两人的生活变得不再单调,可是生活真的就会像沈唯一想象的那样平静下去吗?……好不容易等到钟定恢复了,可是霸道冷漠的他真的就会放她离开吗?父亲去世的伤痛,让她一度崩溃,但是她发现还有他在她的身边用不一样的方式呵护着她……宠爱与被宠爱,原来沈唯一的心不知不觉已经被偷走了…
  • 登天图

    登天图

    谁人证道得逍遥,谁人问心登天图.新人新作,请包涵
  • 重生之萌妻逆袭

    重生之萌妻逆袭

    远远的有一辆自行车驶来,令人意外的是骑车子的竟然是个小男孩,大概十二三岁,后面坐着一个背着老式药箱的大夫。小菲看着这一切觉得很意外,没想到自己在死亡的最后一刻看到的竟然是自己8岁时,因为收谷子从平楼上掉下来的这一幕。。。。
  • 乐得其郎

    乐得其郎

    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人,或早或晚!或喜欢或爱!人的一生中会喜欢很多人,但真正能一辈子的只有一个!年轻时不懂爱,错过了自己爱的人。当不再年轻时,是不是又会错过爱自己的人呢?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又有什么区别?
  • 围城之伤

    围城之伤

    发现妻子频繁出入高级美容院等会所后,杨政感觉到他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带着怀疑,他开始了对妻子的秘密调查……
  • 楚风传

    楚风传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地如棋盘,人如棋子,哪又是谁在操纵我们?更多人宁愿相信那是外星之物,茫茫宇宙,迄今仅有地球存有生命,孤单之人能找到新的种族?他身怀能通彻未来的玄易之学,能令江河断流,沧海换桑田!他从古代出发,揭秘地球,游遍神秘各处,探索宇宙,遭遇无名之怪,强中更有强中手,又有什么奇遇,什么神怪在等着他...太虚遨游,秘境追匿,终让他窥透世间万物...
  • 玄天之陆

    玄天之陆

    玄气,为玄师之根本。玄气大陆,五国并立,群雄荟萃。强者之路,难中之难,陆外黑边,黑暗大陆屹立。黑暗之帝即将苏醒,大陆必将生灵涂炭。少年是为救世主?又将怎样一步一步的走向强者之路?一切尽在玄天之陆
  • 恶魔索爱,强势来袭

    恶魔索爱,强势来袭

    一场意外,他们相遇,她一味地想逃,逃离这个恶魔的控制,可他却只手遮天,用所有人的性命要挟她,囚禁她,断了她的念头。而她也在某个时候把自己也陷入这个恶魔的变态的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