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1100000053

第53章

於內,武信於外,禽討逆節,折沖掩難,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忠勤有效,溫恭為德,明允篤誠,感於朕心,是用錫君秬鬯一卣,珪瓚副焉。欽哉!敬茲訓典,寅亮天工,相我國家,永終爾休。」舉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諫,以為淵未可信,而寵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數百護送舒、綜,權終不聽。臣松以為權愎諫違眾,信淵意了,非有攻伐之規,重衤複之慮。宣達錫命,乃用萬人,是何不愛其民,昏虐之甚乎?此役也,非惟闇塞,實為無道。淵果斬彌等,送其首于魏,沒其兵資。權大怒,欲自征淵,江表傳載權怒曰:「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嘗,近為鼠子所前卻,令人氣湧如山。不自載鼠子頭以擲於海,無顏複臨萬國。就令顛沛,不以為恨。」尚書僕射薛綜等切諫乃止。是歲,權向合肥新城,遣將軍全琮征六安,皆不克還。吳書曰:初,張彌、許晏等俱到襄平,官屬從者四百許人。淵欲圖彌、晏,先分其人眾,置遼東諸縣,以中使秦旦、張群、杜德、黃疆等及吏兵六十人,置玄菟郡。玄菟郡在遼東北,相去二百里,太守王贊領戶二百,兼重可三四百人。旦等皆舍於民家,仰其飲食。積四十許日,旦與疆等議曰:「吾人遠辱國命,自棄於此,與死亡何異?今觀此郡,形勢甚弱。若一旦同心,焚燒城郭,殺其長吏,為國報恥,然後伏死,足以無恨。孰與偷生苟活長為囚虜乎?」疆等然之。於是陰相約結,當用八月十九日夜發。其日中時,為部中張松所告,贊便會士眾閉城門。旦、群、德、疆等皆逾城得走。時群病疽創著膝,不及輩旅,德常扶接與俱,崎嶇山谷。行六七百里,創益困,不復能前,臥草中,相守悲泣。群曰:「吾不幸創甚,死亡無日,卿諸人宜速進道,冀有所達。空相守,俱死於窮谷之中,何益也?」德曰:「萬里流離,死生共之,不忍相委。」於是推旦、疆使前,德獨留守群,捕菜果食之。旦、疆別數日,得達句驪(王宮),因宣詔於句驪王宮及其主簿,詔言有賜為遼東所攻奪。宮等大喜,即受詔,命使人隨旦還迎群、德。其年,宮遣皁衣二十五人送旦等還,奉表稱臣,貢貂皮千枚,鶡雞皮十具。旦等見權,悲喜不能自勝。權義之,皆拜校尉。間一年,遣使者謝宏、中書陳恂拜宮為單于,加賜衣物珍寶。恂等到安平口,先遣校尉陳奉前見宮,而宮受魏幽州刺史諷旨,令以吳使自效。奉聞之,倒還。宮遣主簿笮咨、帶固等出安平,與宏相見。宏即縛得三十餘人質之,宮於是謝罪,上馬數百匹。宏乃遣咨、固奉詔書賜物與宮。是時宏船小,載馬八十匹而還。

三年春正月,詔曰:「兵久不輟,民困於役,歲或不登。其寬諸逋,勿複督課。」夏五月,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眾圍合肥新城。是時蜀相諸葛亮出武功,權謂魏明帝不能遠出,而帝遣兵助司馬宣王拒亮,自率水軍東征。未至壽春,權退還,孫韶亦罷。秋八月,以諸葛恪為丹楊太守,討山越。九月朔,隕霜傷穀。冬十一月,太常潘濬平武陵蠻夷,事畢,還武昌。詔複曲阿為雲陽,丹徒為武進。廬陵賊李桓、羅厲等為亂。

四年夏,遣呂岱討桓等。秋七月,有雹。魏使以馬求易珠璣、翡翠、玳瑁,權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馬,何苦而不聽其交易?」

五年春,鑄大錢,一當五百。詔使吏民輸銅,計銅畀直。設盜鑄之科。二月,武昌言甘露降於禮賓殿。輔吳將軍張昭卒。中郎將吾粲獲李桓,將軍唐咨獲羅厲等。自十月不雨,至於夏。冬十月,彗星見於東方。鄱陽賊彭旦等為亂。

六年春正月,詔曰:「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制,人情之極痛也;賢者割哀以從禮,不肖者勉而致之。世治道泰,上下無事,君子不奪人情,故三年不逮孝子之門。至於有事,則殺禮以從宜,要絰而處事。故聖人制法,有禮無時則不行。遭喪不奔非古也,蓋隨時之宜,以義斷恩也。前故設科,長吏在官,當須交代,而故犯之,雖隨糾坐,猶已廢曠。方事之殷,國家多難,凡在官司,宜各盡節,先公後私,而不恭承,甚非謂也。中外群僚,其更平議,務令得中,詳為節度。」顧譚議,以為「奔喪立科,輕則不足以禁孝子之情,重則本非應死之罪,雖嚴刑益設,違奪必少。若偶有犯者,加其刑則恩所不忍,有減則法廢不行。愚以為長吏在遠,苟不告語,勢不得知。比選代之間,若有傳者,必加大辟,則長吏無廢職之負,孝子無犯重之刑。」將軍胡綜議,以為「喪紀之禮,雖有典制,苟無其時,所不得行。方今戎事軍國異容,而長吏遭喪,知有科禁,公敢幹突,苟念聞憂不奔之恥,不計為臣犯禁之罪,此由科防本輕所致。忠節在國,孝道立家,出身為臣,焉得兼之?故為忠臣不得為孝子。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若故違犯,有罪無赦。以殺止殺,行之一人,其後必絕。」丞相雍奏從大辟。其後吳令孟宗喪母奔赴,已而自拘於武昌以聽刑。陸遜陳其素行,因為之請,權乃減宗一等,後不得以為比,因此遂絕。二月,陸遜討彭旦等,其年,皆破之。冬十月,遣衛將軍全琮襲六安,不克。諸葛恪平山越事畢,北屯廬江。

赤烏元年春,鑄當千大錢。夏,呂岱討廬陵賊,畢,還陸口。秋八月,武昌言麒麟見。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應,宜改年號。詔曰:「間者赤烏集於殿前,朕所親見,若神靈以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烏為元。」群臣奏曰:「昔武王伐紂,有赤烏之祥,君臣觀之,遂有天下,聖人書策載述最詳者,以為近事既嘉,親見又明也。」於是改年。步夫人卒,追贈皇后。初,權信任校事呂壹,壹性苛慘,用法深刻。太子登數諫,權不納,大臣由是莫敢言。後壹奸罪髮露伏誅,權引咎責躬,乃使中書郎袁禮告謝諸大將,因問時事所當損益。禮還,複有詔責數諸葛瑾、步騭、硃然、呂岱等曰:「袁禮還,雲與子瑜、子山、義封、定公相見,並以時事當有所先後,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陳,悉推之伯言、承明。伯言、承明見禮,泣涕懇惻,辭旨辛苦,至乃懷執危怖,有不自安之心。聞此悵然,深自刻怪。何者?夫惟聖人能無過行,明者能自見耳。人之舉措,何能悉中,獨當己有以傷拒眾意,忽不自覺,故諸君有嫌難耳;不爾,何緣乃至於此乎?自孤興軍五十年,所役賦凡百皆出於民。天下未定,孽類猶存,士民勤苦,誠所貫知。然勞百姓,事不得已耳。與諸君從事,自少至長,發有二色,以謂表裏足以明露,公私分計,足用相保。盡言直諫,所望諸君;拾遺補闕,孤亦望之。昔衛武公年過志壯,勤求輔弼,每獨歎責。江表傳曰:權又雲:「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眾之所積也。夫能以駮致純,不惟積乎?故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且布衣韋帶,相與交結,分成好合,尚污垢不異。今日諸君與孤從事,雖君臣義存,猶謂骨肉不復是過。榮福喜戚,相與共之。忠不匿情,智無遺計,事統是非,諸君豈得從容而已哉!同船濟水,將誰與易?齊桓諸侯之霸者耳,有善管子未嘗不歎,有過未嘗不諫,諫而不得,終諫不止。今孤自省無桓公之德,而諸君諫諍未出於口,仍執嫌難。以此言之,孤於齊桓良優,未知諸君於管子何如耳?久不相見,因事當笑。共定大業,整齊天下,當複有誰?凡百事要所當損益,樂聞異計,匡所不逮。」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口食天

    一口食天

    九天之上是为神,人族头顶是为仙,九幽之下是为魔,圈养人族是为妖。管你为何物,一口吃了便是。肉身夺舍,魂魄出窍。从此走上一条吃货的不归路。(金手指不是随身老爷爷,金手指不是随身老爷爷,金手指不是随身老爷爷,重要的事说三遍。)
  • 月倾之夜

    月倾之夜

    上上辈子,一个要美貌有美貌,要脑子有脑子的天才少女,林倾月,一笑倾城再笑倾国,想当年多少男生倒在这位的石榴裙下?一个小小的冰激凌却将林倾月带到了橴铉王朝。她,可以是人人闻风丧胆的妖鬽之主亦是冷酷无情的妖主。她,可以是娇蛮却破天荒的被冰山冷血王爷宠上天的夜王妃。她,可以是掌管后宫三千佳丽更是被敌国王上看中的倾国倾城月天后她就是慕容倾月,被现代灵魂附身的红颜祸水。天元三年,天皇、天后殇,无一子嗣。两人同被后人传颂成一段美好的佳话。这辈子,重生在一个任人欺负,胆小懦弱却有着孝心的慕倾月身上。一个废物的逝世,一个天才的诞生。上辈子的承诺,这辈子的无情狠绝。昂头,全兽朝拜抬手,池城被毁两人的相遇可以是缘分,也可能是注定,五千年前的生灵涂炭,会再次重演。且看这位绝美少女是如何凤啼九重天,翻云覆雨,睥睨天下!
  • 谁主沉浮乱世群侠

    谁主沉浮乱世群侠

    权谋,情谋,天下之谋。谋权,谋情,谋天下。纷繁乱世,且看谁主沉浮。————————————------------------本文慢热,伏笔众多,各位看官要留心喽!
  • 世上没有那么多的鬼

    世上没有那么多的鬼

    第一点本书所有涉及都是真实的事情,可能不够精彩,也可能达不到大家的要求,但是都是我自己经历的,我认为不需要用多么华丽的词去形容,因为自己本身经历过的,我认为这就是对事实最好的一个证明。如果有哪里不懂或者疑问的地方请大家给我留言
  • 奇想记

    奇想记

    打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异界少年修真系统

    异界少年修真系统

    21世纪某城市青春屌丝莫非鱼因网吧通宵不慎触电灵魂穿越到一个大陆,从此走向不一样的屌丝成长记……莫非鱼:哈哈~还有谁我要打十个
  • 商女为后

    商女为后

    在京城有人提到端王妃,就会喳喳嘴说一句:“这女人,走了狗屎运。”那是以前,现在可能会说:“这个丑女,就会做怪。”嫁入端王府又不是我想的,这王府看着风光,其实穷的叮当响!我不只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这一家子人。听说他外面还养了一支军队...于是三年后,进宫面圣,希望和端王和离。却在最后一步,被我那个一直视我为无物的夫君破坏。
  • 玄元仙踪

    玄元仙踪

    张扬的少年,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对力量的渴望。不畏险阻,只身一人踏上练气求缘的道路。人心不古,前路漫漫,看主角韩旭劈荆斩棘,问鼎玄元力量的巅峰!!!寻得‘仙’之本意,还世界一朗朗乾坤、桃源之境!!!浩然正气,天地长存。
  • 中华秦始皇

    中华秦始皇

    炎黄子孙,生生不息,世代传承。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不尽不竭。在这恢弘壮观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灿若繁星、不胜枚举。在这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无疑是其中一颗,极为光彩夺目的耀眼巨星,中华民族的骄傲。历史明确的告示后人,秦始皇顺应时代发展,引领中华民族,跻身于同时期世界文明进步的前列。创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坚实基业。秦始皇于中华民族功勋卓著,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然而,历代后人对秦始皇确是荣毁参半。褒者寡,贬者众。秦始皇果真暴戾残虐吗?平定天下诸侯、六国废君或降或俘,无一人被诛杀。追随相助秦始皇的文臣武将,无一人死于秦始皇之手。纵观历史,历代帝王如秦始皇者几乎没有,秦始皇果真峻法严刑吗?严密法治是社会进步的表象,时代发展的必然。
  • 道途幻

    道途幻

    长生,世人孜孜追求的目标。抬手遮天、跺脚裂地、呼气碎星辰、冷眼观百劫又如何,在亘古恒远的时宙浩光中也只是苦挣的夏虫。长生,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