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7200000005

第5章

青原第十二世(雲門六世)

慧林圓照宗本禪師法嗣

東京法雲大通善本禪師

族董氏。漢仲舒之裔也。大父琪。父溫。皆官于頴。遂為頴人。母無子。禱白衣大士。乃得師。及長。博極羣書。然清修無仕官意。嘉祐八年。與弟善思往京師地藏院。選經得度。習毗尼。東游至姑蘇。禮圓照於瑞光。照特顧之。於是契旨。經五稔。益躋微奧。照令依圓通秀禪師(秀時住樓賢)。師至。又盡其要。元豐七年。渡淮。留太守巖。久之。出住雙林。遷淨慈。尋被旨徙居法雲。上堂。良久。曰。只恁麼。休去累他毗耶老人。棒喝交馳。鈍置德山。臨濟。紐半破三即不要你話會。不觸平常一句作麼生道。未能分皂白。且莫亂針錐。下堂。上不見天。下不見地。逼塞虗空。無處回避。為君明破即不中。且向南山看鼈鼻。擲拄杖。下座。上堂。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佛為譬喻。老胡從來名邈不得處。今日不惜眉毛。試為諸人舉看。良久。拈拄杖。卓一下。曰。數尺冰聲纔卓地。一條虬勢欲騰空。上空。僧家無事。實謂高閑。困即烹茶。寒來向火。林間笑傲。物外忘懷。揮松柄以清談。伴煙霞而遣日。幕天席地。誰是誰非。三十年後有人問極則事。但向伊道。賊過後張弓。上堂。言無展事。語不投機。踏翻大海。趯倒須彌。直得洞山老無隱身之處。你等諸人何不救取。若救不得。雙林為你救看。遂喝一喝。下座。僧問。九夏賞勞即不問。從今向去事如何。曰。光剃頭。淨洗鉢。云。謝師指示。曰。滴水難消。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你行脚來。圖箇甚麼。云。學人不會。曰。且待驢年。問。春山疊亂青。春水漾虗碧。未審是何境界。曰。要道有甚麼難。云。便請。曰。月似彎弓。少雨多風。問。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分。如何是差別智。曰。燈籠吞露柱。云。學人未委。曰。佛殿出三門。開堂日。僧問。寶塔元無縫。如何指示人。曰。煙霞生背面。星月繞簷楹。云。如何是塔中人。曰。竟日無干清世事。長年占斷白雲鄉。後得旨還。乃庵於西湖龍山(今號崇德)。大觀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謂左右曰。有三日耳。至期。果加趺而化。異禽翔鳴于庭。勑塔全身於[北/力]方。諡曰圓定。塔名定光。壽七十五。臘四十七。

嘉興府本覺法真守一禪師

上堂。舉拂子曰。三世諸佛。六代祖師。總在這裏。還見麼。見汝不相當。又為說法云。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還聞麼。汝又不惺惺。一時却往上方香積世界去也。摵拂子曰。退後。退後。突著你眼睛。上堂。古者道。佛似握拳。道如展手。乃合掌曰。這箇似甚麼。若道得。許你是箇了事人。若道不得。莫道不疑好。上堂。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三家村裏築著磕著猶較些子。若是佛法禪道。拈放一邊去。伊分上總使不著。為甚麼如此。真人面前不得說假。上堂。拈拄杖曰。平戎破虜。蓋代功勳。只如四海晏清。還用得這箇麼。良久。曰。李將軍有嘉聲在。不得封侯也是閑。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擔水河頭賣。云。意旨如何。曰。欺胡謾漢。云。勞而無功也。曰。九年人不識。隻履自空回。問。如何是句中玄。曰。崑崙騎象藕絲牽。云。如何是體中玄。曰。影浸寒潭月在天。云。如何是玄中玄。曰。長連床上帶刀眠。云。向上還有事也無。曰。放下著。

常州無錫南禪寧禪師

僧問。初生孩兒還具六識也無。曰。水長船高。云。廬陵米價作麼生酬。曰。款出囚口。

紹興府石佛密印曉通禪師

上堂曰。冷似秋潭月。無心合太虗。山高流水急。何處駐游魚。僧問。如何是頓教。曰。月落寒潭。云。如何是漸教。曰。雲生碧漢。云。不漸不頓時如何。曰。八十老婆不言嫁。

福州地藏守恩禪師

上堂曰。古聖道。夫說法者。當如法說。山僧今日如法說似大眾。乃垂下一足曰。一任諸方貶剝。上堂。良久。曰。一境誰相到。翛然絕點塵。天花莫狼藉。吾匪解空人。又曰。樵夫跣足下層巒。大笑漁翁溪上寒。山色橫擔廛市去。家家門底透長安。僧問。如何是佛。曰。晝眠無益。云。意旨如何。曰。早起甚長。問。善惡不修底人落在甚麼處。曰。一步一彈指。云。謝師指示。曰。回首念觀音。問。如何是西來祖意。曰。風吹滿面塵。

鎮江府金山智覺法慧禪師

僧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曰。鴆鳥入水魚皆死。毒龍行處草不生。

法雲圓通法秀禪師法嗣

東京法雲佛國惟白禪師

初住泗之龜山。次遷湯泉法雲。建中靖國一年。以所集宗門續燈錄三十卷上進稱旨。恭承御製序文。仍勑其錄入藏。頒行天下。上堂曰。离婁有意。白浪徒以滔天。罔象無心。明珠忽然在掌。以手打一圓相。召大眾曰。還見麼。良久。曰。看即有分。上堂。拈拄杖示眾曰。山僧住持七十餘日。未曾拈動這箇。而今不免現些小神通供養諸人。遂卓拄杖。下座。上堂。過去已過去。未來且莫筭。正當現在事。今朝正月半。明月正團圓。打鼓普請看。大眾。看即不無。畢竟喚甚麼作月。休於天上覔。莫向水中尋。僧問。以心中眼。觀身外相。如何是心中眼。曰。紅日照扶桑。云。如何心外相。曰。白雲封華嶽。

溫州僊岩景純禪師

初住智廣。次擢護國江心。僧問。不作佛法相見。世諦相酬。請師速道。曰。遇唐虞即禮樂。逢桀紂即干戈。云。不是學人問處。曰。生擒虎兕。死怕盲龜。問。德山棒。臨濟喝。和尚如何作用。曰。老僧今日困。僧便喝。師曰。却是你惶惶。

寧國府廣教守訥禪師

圓照上足也。世稱訥叔。僧問。如何是古今常存底句。曰。鐵牛橫海岸。云。如何是衲僧正眼。曰。針劄不入。

天鉢文慧重元禪師法嗣

衛州元豐慧圓清滿禪師

上堂曰。老胡生下行七步。明星現時又說悟。并贓捉獲這無端。鐵棒三十略輕恕。驀拈拄杖曰。祖師合喫多少。要知麼。古今罪犯彌天。盡是諸人致得。歲旦上堂。憶昔山居絕糧。有頌舉似大眾。饑飡松栢葉。渴飲澗中泉。看罷青青竹。和衣自在眠。大眾。更有山懷為君說。今年年是去年年。上堂。喝一喝。曰。不是道。不是禪。每逢三五夜。皓月十分圓。參。上堂。此劒刃上事。須是劒刃上漢始得。有般名利之徒。為人天師。懸羊頭。賣狗肉。壞後進初機。減先聖洪範。你等諸人聞恁麼事。豈不寒心。由是疑誤眾生。墮無間獄。苦哉。苦哉。取一期快意。受萬劫餘殃。有甚麼死急。來為釋子。喝曰。聵人徒側耳。便下座。僧問。如何是佛。曰。天寒地冷。云。如何是道。曰。不道。云。為甚麼不道。曰。道是閑名字。問。如何是全彰底事。曰。秋日春風動。有座主問。維摩默然。意旨如何。師展手曰。會麼。云。不會。師曰。也是難。師凡見僧。乃曰。佛法世法。眼病空華。有僧云。翳消華滅時如何。曰。將謂汝靈利。

青州定慧法本禪師

僧問。古人到這裏。為甚麼拱手歸降。曰。理合如是。云。畢竟如何。曰。夜眠日走。

長蘆廣照應夫禪師法嗣

真定府洪濟慈覺宗賾禪師

上堂曰。近日身心頑鈍。恰似一片鐵板。內無玲瓏機智。外無華藻文章。誰能打作鄆州針。笑殺秦時[車*度]輅鑽。四楞著地。萬事無心。雖然看不入。畢竟撲不破。何也。不見道。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瑠璃脆。上堂。金屑雖貴。落眼成翳。金屑既除。眼在甚麼處。若如是者。未出荊棘林中。棒頭取證。喝下承當。正在金峰窠裏。上堂。樓外紫金山色秀。門前甘露水聲寒。古槐陰下清風裏。試為諸人再指看。拈拄杖曰。還見麼。擊香卓曰。還聞麼。靠却拄杖曰。眼耳若通。隨處足水聲。山色自悠悠。僧問。如何是上元境。曰。燈毬大底大。小底小。云。只如車馬往來。成得箇甚麼邊事。曰。爭似山僧到曉眠。問。六門未息時如何。曰。鼻孔裏燒香。云。學人不會。曰。耳朵裏打鼓。問。如何是無功之功。曰。泥牛不運步。天下沒荒田。云。恁麼則功不浪施也。曰。雖然廣大神通。未免遭他痛棒。

慶元府雪竇覺印道榮禪師

郡之陳氏子也。僧問。寒山逢拾得時如何。曰。揚眉飛閃電。云。更有何事。曰。開口放毫光。云。如何是向上一路。曰。七六八。

平江府慧日廣燈智覺禪師

本郡人。族梅氏。久游師席。未有省。晚契機於廣照。未幾。歸里。開法慧日。遷城南高峰。上堂。良久。曰。休休休。徒悠悠。釣竿長在手。魚冷不吞釣。喝一喝。下座。紹興丁巳秋日將昳。呼侍僧。令集眾。敘平昔參問。勉眾辨已躬事。引筆書曰。南北無寸影。東西絕四隣。一息故鄉信。曉風吹宿雲。置筆而逝。

資聖捷禪師法嗣

泉州慧空圓覺大智文宥禪師

郡之晉江人。族陳氏。數歲。日記千言。熈寧中。兄皓上書。語犯朝政。捕甚急。從兄遁羅浮。後依資壽思永禪師披削(捷乃永之得法師也)。因就參之。室中垂示。漫不省。一日。問捷。古人向開合眼處示密作用。有是哉。捷叱曰。驢前馬後漢。有甚用處。拈拄杖逐之。師大悟。捷笑曰。這鈍漢(餘語未見)。

淨眾梵言首座法嗣

西京招提廣燈惟湛禪師

出嘉禾倡室王氏。七歲依淨嚴院出家。有逸才。一覽不再目。十四得度。徧扣禪扄。機契淨眾。去游京師。侍佛國白禪師。入對。賜號廣燈。與椹服。自出世招提。屢遷巨剎。開堂日。拈香祝聖罷。復拈香曰。此一瓣香。二十年前雲門山畔若耶淨邊得處。有根不同栽接。今日爇向爐中。供養我越州淨眾院言首座和尚。令鐵樹抽枝。芬芳無盡。遂就座。上首白椎曰。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拍禪床。呵呵大笑曰。好箇第一義。剛被少林禪師一椎打作兩橛。即今莫有接得者麼(問答在後)。復曰。拈華已錯。微笑乖差。四七虗傳。聲流谷響。二三妄指。月散溪光。五派狂分。千枝橫出。指鹿為馬。認弓作虵。首惑安心。次迷得髓。黃梅席上。南北宗開。曹溪岸頭。東西浪起。自爾波瀾競發。阡陌支離。標路空多。無人截斷。隨流愈遠。誰解歸源。棒喝臨機。白雲萬里。直得黃頭結舌。碧眼吞聲。如斯話會。猶是道途之說。被明眼人傍觀。一場笑具。雖然如是。今日為國開堂。於第二義門。為諸人試通一線。竪起拂子曰。還委悉麼。石女舞成長壽曲。木人唱起太平歌。上堂。忍對春風百鳥啼。桃華潛入武陵溪。謝郎回棹歸來晚。不似秦人一向迷。上堂。偏不偏。正不正。那事從來難比並。滿天風雨骨毛寒。何須更入那伽定。卓拄杖。下座。上堂。六塵不惡。還同正覺。馬上誰家白面郎。穿華折柳垂巾角。夜來一醉明月樓。呼盧輸却黃金宅。臂鷹走狗歸不歸。娥眉皓齒嗔無力。此心能有幾人知。黃頭碧眼非相識。囉囉哩。拍手一下。下座。上堂。直鉤釣鯤鯨。曲鉤釣魚鼈。古人用力太多。所得甚少。承天今日沈巨網於滄溟。魚龍不選。舉長網於大野。頭角奚分。且道其中還有透網羅底麼。良久。曰。等閑不用擡頭角。他日風雲會有時。僧問。祖祖相傳無間斷。師今端的嗣何人。曰。若耶水急。秦望峰高。云。當年得底分明句。今日無私願舉揚。曰。霜高鷹隼疾。舉翼過新羅。問。如何是和尚家風。曰。秋風黃葉亂。遠岫白雲歸。云。專為流通也。曰。即今且作麼生舉。僧便喝。師便打。問。如何是招提境。曰。砌華金布地。庭樹碧參空。云。如何是境中人。曰。有時開碧眼。無處覔黃頭。問。引退荊州之祖席。復登丹嶠之道場。如何是不動尊。曰。浮杯來楚澤。飛錫過錢塘。云。莫便是不動尊麼。曰。却須緊帩草鞋。建炎初。終於當湖之南庵。今號南塔。

九峰鑒韶禪師法嗣

慶元府大梅祖鏡法英禪師

郡之鄞縣人。族張氏。棄儒。試經為大僧。肄講延慶。凡義學有困於宿德。輙以詰師。師縱辭辯之。為眾所敬。忽曰。名相迂曲。豈吾所宗哉。乃更服之九峰。峰見器之。與語若久在業席。因痛劄之。師領旨。自爾得譽。出游京雒。所至道俗爭迎。判宗留後仲爰以道見交。久而益敬。奏賜紫衣。師名。命居襄陽白馬。逾二年。退休東歸。太守迎補大梅法席。盛於歐粵。宣和改元。勑天下僧尼為德士。雖主法者聚議。無一言以回上心。師肆筆解老子。詣進。上覽謂近臣曰。法英所進道德經解。言簡理詣。於古未有。宜賜入道藏流行。仍就賜冠珮壇誥。世不知師意者。往往以其為佞諛。明年秋。詔復天下僧尼。師獨無改志。至紹興初。晨起。戴樺皮冠。披鶴氅。執象簡。穿朱履。使擊鼓集眾。陞座。召大眾曰。蘭芬春谷菊秋籬。物必榮枯各有時。昔毀僧尼專奉道。後平道佞復僧尼。大眾。且道僧尼形相作麼生復。取冠示眾曰。吾頂從來似月圓。雖冠其髮不成仙。今朝拋下無遮障。放出神光透碧天。擲之。隨易僧服。提鶴氅曰。如來昔日貿皮衣。數載慚將鶴氅披。還我丈夫調御服。須知此物不相宜。擲之。舉象簡曰。為嫌禪板大無端。豈料遭他象簡瞞。今日因何忽放下。普天致仕老仙官。擲之。提朱履曰。達磨携將一隻歸。兒孫從此赤脚走。借他朱履代麻鞋。休道時難事掣肘。化鵬未遇不如鯤。畫虎不成反類狗。擲之。橫拄杖曰。今朝拄杖化為龍。分破華山千萬重。復倚肩曰。珍重佛心真聖主。好將堯德振吾宗。端然斂目而逝。壽八十餘。有刊正錄并易註行于世。

青原第十二世(洞山八世)

天寧芙蓉道揩禪師法嗣

鄧州丹霞子淳禪師

劒門人。族賈氏。幼出家大安寺。弱冠為僧。初參玉泉芳禪師。次扣大溈真如之室。後徹證於芙蓉。上堂曰。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肇法師恁麼道。只解指蹤話迹。且不能拈示於人。丹霞今日擘開宇宙。打破形山。為諸人拈出。具眼者辨取。以拄杖卓一下。曰。還見麼。鷺鶿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花不似他。上堂。寶月流輝。澄潭布影。水無蘸月之意。月無分照之心。水月兩忘。方可稱斷。所以道。昇天底事直須颺却。十成底事直須去却。擲地金聲不須回顧。若能如是。始解向異類中行。諸人到這裏還相委悉麼。良久。曰。常行不舉人間步。披毛帶角混塵泥。上堂。舉。德山示眾曰。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為人。德山恁麼說話。可謂是只知入草求人。不覺通身泥水。子細觀來。只具一隻眼。若是丹霞即不然。我宗有語句。金刀剪不開。深深玄妙旨。玉女夜懷胎。上堂。亭亭日午猶虧半。寂寂三更尚未圓。六戶不曾知暖意。往來常在月明前。上堂。舉。北院問青峰。洛浦道。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草。何不道。作麼生是信手拈來草。峰作拈勢。師別曰。是則是。只是未能喫草。又甘贄行者接待。有僧曰。行者接待不易。贄云。譬如餵驢餵馬。明安曰。也知行者常行此路。師別曰。來年與行者買一領直裰。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曰。金菊乍開蜂競採。云。見後如何。曰。苗枯華謝了無依。宣和己亥春示寂。塔全身於洪山之南。

東京淨因枯木法成禪師

嘉興崇德人(事詰未詳)。上堂曰。燈籠忽爾笑咍咍。如何露柱亦懷胎。天明生得白頭女。至今游蕩不歸來。這冤家。好歸來。黃花與翠竹。早晚為誰栽。上堂。達磨九年垂一則語。直至如今。諸方賺舉。欲得不賺舉麼。香山為汝諸人再舉。大龍山高。小龍山低。香山處中。恰好相宜。恁麼舉了。還得不賺麼。良久。曰。葱嶺罷詢熊耳夢。雪庭休話少林春。上堂。孤峰絕頂。靈松上聳於千尋。萬里江湖。皓月光輝於碧落。正當恁麼時。野鶴無因措足。游魚何處藏形。眼睛定動。十萬八千。擬議之間。鄉關阻隔。香山今日已是開眼溺床。汝等諸人切莫夢中說夢。上堂。歸源性無二。方便有多門。但了歸源性。何愁方便門。諸人要會歸源性麼。露柱將來作木杓。旁人不肯任從伊。要會方便門麼。木杓將來作露柱。撐天拄地也相宜。且道不落方便門一句作麼生道。三十年後莫教錯舉。上堂。知有佛祖向上事。方有說話分。諸禪德。且道那箇是佛祖向上事。有箇人家兒子。六根不具。七識不全。是不闡提。無佛種性。逢佛殺佛。逢祖殺祖。天堂收不得。地獄攝無門。大眾還識此人麼。良久。曰。對面不仙陀。睡多饒寐語。

鄧州招提元易禪師

潼川銅山稅氏子。大觀四年。出住招提。凡十更名剎。上堂曰。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大眾。只如聞見覺知。未甞有間。作麼生說箇心空底道理。莫是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為之心空耶。錯。莫是忘機息慮。萬法俱捐。銷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為之心空耶。錯。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未審畢竟作麼生。還會麼。良久。曰。若寔無為無不為。天堂地獄常相隨。三尺杖子攪黃河。八臂那吒冷眼窺。無限魚龍盡奔走。捉得循河三脚龜。脫取殼。鐵錐錐。吉凶之兆便分輝。借問東村白頭老。吉凶未兆若何為。休休休。古往今來春復秋。白日騰騰隨分過。更嫌何處不風流。咄。上堂。今朝四月初一。衲僧雙眼如漆。顧著露柱燈籠。平地一聲霹靂。驚起金剛出戶。半夜荒村失路。天明却到門前。眼耳鼻中塵土。大眾。只如金剛眼睛爍破四天下。為甚迷却路頭。還會麼。為憐風月好。忘却故園春。上堂。皓月當空。澄潭無影。紫微轉處夕陽輝。彩鳳歸時天欲曉。碧霄雲外。石笋橫空。淥水波中。泥牛駕浪。懷胎玉兔。曉過西岑。抱子金雞。夜棲東嶺。於斯明得。始知夜明簾外。別是家風。空王殿中。聖凡絕跡。且道作麼生是夜明簾外事。還委悉麼。正值秋風來入戶。一聲碪杵落誰家。上堂。舉。雪峰示眾云。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拋向面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大眾。雪峰恁麼說話。還有出身處也無。若道有。為甚麼大千法界在一粒之中。若道無。是甚麼人打鼓普請看。若也會得。不用周遮。其或未然。聽取一頌。撥動乾坤步轉移。南觀北斗有誰知。金烏暮向西山急。曉逐扶桑半夜飛。僧問。古者道。逈絕無人處。聚頭相共舉。既是逈絕無人處。是誰相共舉。曰。青山與白雲。云。只如青山白雲。還知有也無。曰。若知有。即有人也。云。未審是甚麼人證明。曰。白雲與青山。云。莫便是和尚為人處麼。曰。莫錯認。問。古鏡未磨時如何。曰。精靈皺眉。云。磨後如何。曰。波斯彈指。云。為甚麼如此。曰。好事不出門。紹興丁巳七月二十五日。索筆書偈。安然坐寂。火後。收設利。搭于學射山壽山。壽八十五。

長安天寧大用齊璉禪師

上堂曰。清虗之理。佛祖同歸。畢竟無身。聖凡一體。理則如是。滿目森羅事作麼生。纖塵絕際。渠儂有眼。豈在旁窺。官不容針。私通車馬。若到恁麼出地。始可隨機受用。信手拈來。妙應無妨。當風玄路。直得金針錦縫。線脚不彰。玉殿寶階。珠簾未卷。正當此時。且道是甚麼人境界。古渡秋風寒颯颯。蘆華紅蓼滿江灣。

潼川府梅山己禪師

僧問。如何是法身邊事。曰。枯木糝華不犯春。云。如何是法身向上事。曰。石女不粧眉。

東京淨因自覺禪師

青州人。族王氏。幼以儒業見知於司馬溫公。留門下十餘年。事高尚。而無意功名。一旦落髮。從芙蓉游。履踐精密。契悟超絕。崇寧四年。出住大乘。

徽宗皇帝聞其名。詔居淨因。上堂曰。祖師西來。特唱此事。自是諸人不肯委悉。向外馳求。投赤水以尋珠。詣荊山而覓玉。殊不知從門入者。不見家珍。認影迷頭。豈非大錯。直得宗門提唱。體寂無依。念異不生。古今無間。森羅萬象。觸目家風。鳥道遼空。不妨舉步。金雞報曉。丹鳳翱翔。玉樹華開。枯枝結子。只有太陽門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時時九夏。要會麼。無影樹垂寒澗月。海潮東注斗移西。上堂。召大眾曰。還會麼。佛也不信。祖也不信。只箇自己猶是冤家。豈況自餘有甚麼信處。大眾。且道為甚麼不信。不信。不信。不見道。事莫等閑信。人須悠久看。僧問。猊座既登於此日。請師一句定乾坤。曰。大旱連天三尺雨。驚人平地一聲雷。云。知師久韞囊中寶。今日當場略借看。曰。木馬踏開雲外路。泥牛耕盡海中田。云。只這消息今知已。何須更問洞中天。曰。未到潼關即便休。問。如何是佛法大意。曰。有問不當頭。箇中無說路。云。學人不會。乞師再指。曰。空劫那邊開得口。石人也解皺雙眉。

福州普賢善秀禪師

僧問。如何是正中偏。曰。龍鳴初夜後。虎嘯五更前。云。如何是偏中正。曰。輕煙籠皓月。薄霧鏁寒巖。云。如何是正中來。曰。松瘁何曾老。華開滿未萠。云。如何是兼中至。曰。猿啼音莫辨。鶴唳響難明。云。如何是兼中到。曰。撥開雲外路。脫去月明前。

襄陽府鹿門法燈禪師

成都華陽人。族劉氏。少依大慈寶範為僧。卑聽華嚴。得其要。棄謁芙蓉。容見。乃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於言下心跡泯然。從容進曰。靈然一句超群象。逈出三乘不假修。蓉拊而印之。後開法鹿門。上堂。召大眾曰。耳底泉聲。眼前山色。簷頭雨滴。籬畔黃華。嗈嗈新鴈唳南雲。片片亭梧紅滿地。恁麼指示。大小分明。本色底人便須薦取。雖然如是。猶落聲色邊事。只如不落聲色一句作麼生道。還會麼。露柱燈籠常對語。夜深拈轉太虗空。僧問。西天解夏。以蠟人為驗。未審鹿門以何為驗。曰。雨來山色暗。雲出洞中明。問。虗玄不犯。寶鑑光寒時如何。曰。掘地深埋。問。如何是逍遙物外底人。曰。徧身紅爛。不可扶持。

西京天寧禧誧禪師

蔡之西平人。族宋氏。齠齔辭親。師開元繼平。熙寧六年。中經選。下髮受具。初游講聚。洞究入微。學徒宗之。一日罷講。浮食方外。僅二十年。始蒙記於芙蓉。自振法天寧。繼徙韶山。觀音。丹霞。上堂曰。韶山近日沒巴鼻。眼裏聞聲鼻甞味。有時一覺到天明。不在床上不落地。大眾。且道在甚麼處。諸人於斯下得一轉語。非唯救得韶山。亦乃不辜行脚。其或未然。三級浪高魚化龍。癡人猶戽夜塘水。上堂。拈起拄杖曰。混然無內外。和融上下平。喚作清淨法身。以拄杖橫按曰。天台楖栗木。南岳萬年藤。喚作圓滿報身。卓拄杖一下。曰。敲空作響。擊木無聲。喚作千百億化身。遂倚拄杖曰。三名一體。座主家風。靠在虗堂。俗流見解。總不恁麼。如何商量。擲下拄杖。曰。驚起木雞啼子夜。能教芻狗吠天明。僧問。如何是君。曰。宇宙無雙日。乾坤只一人。云。如何是臣。曰。德分明主化。道契物情機。云。如何是臣向君。曰。赤心歸舜日。盡節報堯天。云。如何是君視臣。曰。玄眸凝不瞬。妙體鑒旁來。云。如何是君臣合。曰。帳符尊賤隔。潛信往來通。政和五年九月四日。忽召主事。令以楮囊分而為四。眾僧。童行。常住。津送各一。既而復曰。丹霞有箇公案。從來推倒扶起。今朝普示諸人。且道是箇甚底。顧眎左右曰。會麼。云。不會。師曰。偉哉大丈夫。不會末後句。遂就寢右脇而化。壽五十九。夏三十九。

隆興府泐潭闡提惟照禪師

簡之陽安人。族李氏。幼超邁而惡俗。一日。授書至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遽曰。凡聖本一體。以習故差別。我知之矣。即去家。趨成都。師鹿苑清泰。年十九。剃染登具。泰甞令聽起信於大慈。師輒歸臥。泰詰之。師曰。既稱正信大乘。豈言說所能了。乃虗心游方。謁芙蓉於大洪。甞夜坐閣道。適風雪震薄。聞警盜者傳呼過之。隨有所得。辭去。大觀中。芙蓉嬰難。師自三吳欲趨沂水。僕夫迷道。師舉杖擊之。忽大悟。歡曰。是地非鼇山也耶。比至沂。芙蓉望而喜曰。紹隆吾宗。必子數輩矣。因留躬耕湖上。累年智證成就。出領招提。遷甘露。三祖。宣和壬寅。詔補圓通。棄去。復居泐潭。上堂曰。古佛道。我初成正覺。親見大地眾生悉皆成正覺。後來又道。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囗囗力]。沒見識漢好龍頭虵尾。便下座。上堂。過去諸佛已入涅槃了也。汝等諸人不應追念。未來諸佛未出於世。汝等諸人不要妄想。正當今日。你是何人。參。上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君子不由也。二邊不立。中道不安時作麼生。拈拄杖曰。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上堂。太陽門下。妙唱彌高。明月堂前。知音蓋寡。不免舟橫江渚。棹舉清波。唱慶堯年。和清平樂。如斯告報。普請承當。擬議之間。白雲萬里。上堂。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是死不得底樣子。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是活生受底規模。大丈夫漢。直須處生死流。臥荊棘林。俯仰屈伸。隨機施設。能如是也。無量方便莊嚴三昧大解脫門湯然頓開。其或未然。無量煩惱。一切塵勞。嶽立面前。寒却古路。上堂。玄道不可以強為得。妙智不可以有心知。真諦不可以存我解。至理不可以營事為。若薦得去。迦葉糞埽衣。價直百千萬。若薦不得。輪王髻中寶。不直半分錢。參。上堂。古人道。隨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道。正當恁麼時。且道是甚麼人刪詩書。定禮樂。還委悉麼。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僧問。真如界內。本無迷悟之因。方便門中。願示無生之曲。曰。六六三十六。清風動脩竹。云。洪音一剖驚天地。有無情類盡霑恩。曰。一曲兩曲無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問。承師有言。雲黯黯處。獨秀峰挺出。月朦朦裏。泐潭水光生。豈不是寶峰境。曰。若是寶峰境。憑君子細看。云。如何是境中人。曰。看取令行時。云。只如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如何是和尚宗。曰。須知雲外千峰上。別有靈松帶露寒。雪下。僧問。祖意西來即不問。時節因緣事若何。曰。一片兩片三四片。落在眼中猶不薦。建炎二年正月辛丑。晚參。舉論曹洞宗旨不絕如線。復歎息今之世續慧命者。詰朝閉門稱疾。安居如常。俄書別耆宿。中夜戒執事者。毋以俗禮治喪。侍者請遺偈。師笑以褻語答之而逝。七日。闍維。得設利如珠琲。舌齒不變。提舉馮公溫舒深異其事。以二月庚申塔于寺之西峰。壽四十五。臘二十五。

建昌軍資聖南禪師

聖節上堂。顧眎左右曰。諸人還知麼。夜明簾外之主。萬化不渝。瑠璃殿上之尊。四臣不昧。端拱而治。不令而行。壽逾百億須彌。化治大千沙界。且道正恁麼時如何行履。野老不知黃屋貴。六街慵聽靜鞭聲。

筠州洞山微禪師

上堂曰。日暖風和柳眼青。冰消魚躍浪花生。當鋒妙得空王印。半夜崑崙戴雪行。僧問。如何是默默相應底事。曰。瘂子喫苦瓜。

大洪恩禪師法嗣

隨州大洪淨嚴守遂禪師

遂寧蓬溪人。族章氏。未冠。禮南巖自慶為師。年二十七。落髮進具。遠扣師門。後密證於洪山。出住水南。遷大洪。上堂。召大眾曰。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踏踏翻鸚鵡洲。慣向高樓驟王馬。曾於急水打金毬。然雖恁麼。爭奈有五色絲絛繫手脚。三鑐金鏁鏁咽喉。直饒鎚碎金鏁。割斷絲絛。須知更有一重礙汝在。且道如何是那一重。還會麼。善吉。維摩談不到。目連。鶖子看如盲。上堂。舉。昔日有官人問藥山。和尚何姓。藥山云。正是時。官人罔措。下至知事處。問云。適來問長老何姓。答道正是時。的當是姓箇甚麼。知事云。只是姓韓。藥山聞。云。若六月道正是時。不可道我姓熱也。又岩頭問講僧。見說大德會教。是否。云。不敢。岩頭舉拳云。是甚麼教。僧云。是權教。岩頭云。苦哉。我若展脚問你。不可道是脚教也。師曰。奇怪。二老宿有殺人刀。有活人劒。一轉語似石上栽華。一轉語似空中挂劒。當時若無後語。達磨一宗掃土而盡。諸人要見二老宿麼。寧可截舌。不犯國諱。

同类推荐
  • 泾林续记

    泾林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刚般若经旨赞

    金刚般若经旨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同书

    大同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蓱沙王五愿经

    蓱沙王五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润卿鲁望寒夜见访

    润卿鲁望寒夜见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末世中的英雄联盟

    末世中的英雄联盟

    其他人都是极其七颗龙珠来召唤神龙,而我,就是不一样。当游戏和末世联系在一起,不得了啦,集齐英雄,还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哦!
  • 恋上皇室三公主

    恋上皇室三公主

    世界第一大家族皇甫家族的大小姐已经被找到,并被送去英国在英国认识了另外两位大小姐,开始了新的生活。。。。
  • tfboys之一花一世界

    tfboys之一花一世界

    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三个轰动学校的帅气少年:王俊凯霸气腹黑,王源呆萌可爱,易烊千玺高冷孤僻,惜字如金,其实却是一个暖男。当他们遇到心思单纯偶尔还会犯傻的刘雨辰,疯狂迷恋帅哥的花痴少女李心然和温柔感性的刘思语。他们之间的故事正在悄悄上演
  • 剑试

    剑试

    我非常欣赏古龙笔下《陆小凤传奇之剑神一笑》中对于剑与剑神的解释;傲气,到可以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有血有肉,喜怒哀乐却不挂在脸上;一步一步,面容渐渐僵硬锋利,心依旧温暖,却不再是笑谈间的人物;他有两条使命,手中的剑和天下苍生。
  • 甘肃通史:秦汉卷

    甘肃通史:秦汉卷

    本书记述了自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9年,即由秦并六国建立同意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秦朝开始,经西汉、王莽新朝、东汉、直到黄巾起义失败,总计41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开创和初步形成了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奠定了尊儒的思想文化格局,解决了匈奴的侵扰,将王朝的疆域扩大至西域。这一时期的历史对此后的中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山河夜雨

    山河夜雨

    大唐皇子在皇位易主之际,为保性命出逃云汉,这个被大唐神医断言活不过二十岁的皇子,如何才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去?九州山河,绵延无垠,其间万族,征战不休。当黑夜笼罩了这片大陆,九州山河风雨飘摇,何人可以带领万族寻求一线生机?
  • 锦绣天下:腹黑王妃太贵了

    锦绣天下:腹黑王妃太贵了

    “王爷,买吗?”“姑娘,卖吗?”“自然卖,听说王爷你很有钱呐,十万两黄金,拒绝还价!”
  • 影帝邻居

    影帝邻居

    他是外人眼里的傲娇影帝,在她面前变成了呆萌小绵羊......
  • 战灵掌教路

    战灵掌教路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茫茫长生戮道难,唯我战灵问心间。壹战聚灵气海成,贰战灵魄云丹境。叁战洞天是高手,肆战强者域主境。伍战虚化顿天道,陆战碎空称宗师。柒战七劫巨头擎扒战飞仙尊不朽。玖战掌教十重天,永享岁月流万年。长生之路是属于战灵者的时代。大战灵时代来临。
  • 心火星

    心火星

    一个充满强大力量欲望的男人,来到了异世界。带着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去战胜未知的世界。。。。。。qq群:53073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