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7200000023

第23章

賢臣下

文公楊億居士

字大年。幼舉神嬰。及壯。負才名。而未知有佛。一日。過同僚。見讀金剛經。笑且罪之。彼讀自若。公疑之曰。是豈出孔孟之右乎。何佞甚。因竊閱數板。懵然。始少敬信。後會翰林李公維勉令參問。及由秘書監出守沙州。首至廣慧。謁元璉禪師。璉接見。公便問。布鼓當軒擊。誰是知音者。璉曰。來風深辨。公曰。恁麼則禪客相逢只彈指也。璉曰。君子可入。公應喏喏。璉曰。草賊大敗。夜語次。璉曰。秘監曾與甚人道話來。公曰。某曾問雲巖諒監寺。兩箇大蟲相齩時如何。諒曰。一合相。某曰。我只管看。未審恁麼道。還得麼。璉曰。這裏即不然。公曰。請和尚別一轉語。璉以手作拽鼻勢曰。這畜生。更[跳-兆+孛]跳在。公於言下脫然無疑。有偈曰。八角磨盤空裏走。金毛師子變作狗。擬欲將身北斗藏。應須合掌南辰後。復杼其師承密證。寄李維翰林(語見僧寶廣慧傳中)。既而過門。問道者無虗日。悉隨機應之。甞為眾曰。此事大難委悉。釋迦老子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便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帝釋梵王殷勤三請。不得已而許之。始自鹿野苑。終於拘尸城。中間四十九年。作大佛事。說三乘十二分教如瓶注水。末後於靈山會上。謂大眾曰。吾正法眼已付摩訶大迦葉。又云。四十九年間。未嘗說一字。是甚麼道理。於諸人分上著一字脚不得。為諸人各各有奇特事在。若喚作奇特事。早不中了也。我道釋迦是敗軍之將。迦葉是喪身失命底人。汝等諸人作麼生會。不見道。涅槃生死是夢言。佛及眾生為增語。直須恁麼會取。不要向外馳求。若也不明。乖張不少。居翰苑日。慈明楚圓禪師為唐明嵩和尚持書至。公問。對面不相識。千里却同風。圓曰。某奉院門請。公曰。真箇謾語。圓曰。前月離唐明。公曰。適來悔伸一問。圓曰。作家。公便喝。圓曰。恰是。公又喝。圓以手畫一畫。公吐舌曰。真龍象也。圓曰。是何言歟。公召典客。令別點茶。復曰。元來是家裏人。圓曰。也不消得。公良久又問。如何是圓上座為人一句。圓曰。切。公曰。恁麼則長裙新婦拖泥走。圓曰。誰得似內翰。公曰。作家。作家。圓曰。放內翰二十棒。公拊膝曰。這裏是甚麼所在。圓拍手曰。也不得放過。公大笑。復問。專使還記得唐明和尚當時悟底因緣麼。圓曰。也曾見舉來。公曰。請不吝慈悲。圓遂舉。聞僧問首山。如何是佛法大意。山云。楚王城畔。汝水東流。公曰。只如此語意旨如何。圓曰。水上挂燈毬。公曰。恁麼則辜負古人去也。圓曰。疑則別參。公曰。三脚蝦蟆飛上天。圓曰。一任[跳-兆+孛]跳。公哂之。取辭日。公曰。某有一轉語。寄上座往唐明處。還得否。圓曰。明月照見夜行人。公曰。却不相當去也。圓曰。更深猶自可。午後更愁人。公曰。開寶寺前金剛。近日為甚麼汗出。圓曰。知。公曰。上座臨行豈無為人底句。圓曰。重疊關山路。公曰。恁麼則隨上座去也。圓噓一聲。公曰。真師子兒。大師子吼。圓曰。放去又扶來。公曰。某適來失脚倒地。又得家童扶起。圓曰。有甚了期。公大笑。因微恙。問環大師曰。某今日忽違和。大師慈悲。如何醫療。環曰。丁香湯一椀。公便作吐勢。環曰。恩受成煩惱。環為煎藥次。公叫曰。有賊。環下藥於公前。叉手側立。公瞠目眎之曰。少叢林漢。環拂袖而出。又一日。問曰。某四大將欲離散。大師如何相救。環乃槌胷三下。公曰。賴遇作家。環曰。幾年學佛法。俗氣猶未除。公曰。禍不單行。環作噓噓聲。公尋書偈付左右。令來早送達李都尉。偈曰。漚生與漚滅。二法本來齊。欲識真歸處。趙州東院西。李見。遂曰。泰山廟裏賣紙錢。亟跨馬至。公始熟睡。李撼之。已逝矣。朝野聞之。莫不歎慕。後廣慧於公諱日設位供養。爇香次。有僧問。從來弟子供養師。今日為甚麼師供養弟子。璉曰。恩來義住。僧曰。恁麼則令人轉憶龐居士也。璉曰。兩彩一賽。僧噓一聲。璉乃奠茶。顧其僧曰。鈍置老僧驢漢。自餘機語見乎它集。

清獻公趙抃居士

字悅道。年四十餘。擯去聲色。系心宗教。會佛慧法泉禪師(號泉萬卷)來居衢之南禪。公曰親之。泉未甞容措一詞。後典青州。政事之餘多宴坐。忽大雷震。驚即契悟。作偈曰。默坐公堂虗隱几。心源不動湛如水。一聲霹靂頂門開。喚起從前自家底。泉見。笑曰。趙悅道撞彩耳。富鄭公初於宗門未有所趣。公勉之。書曰。伏惟執事富貴如是之極。道德如是之盛。福壽康寧如是之備。退休閑逸如是之高。其所未甚留意者。如來一大事因緣而已。能專誠求所證悟。則它日為門下賀也。公年七十有二。以太子少保致仕而歸。親舊里民遇之如故。作高齊以自適。題偈見意。曰。腰佩黃金已退藏。箇中消息也尋常。世人欲識高齊老。只是柯村趙四郎(復曰。切忌錯認)。臨夢。遺泉書曰。非師平日警誨。至此必不得力矣。泉悼以偈曰。仕也邦為瑞。歸歟世作程。人間金粟去。天上玉樓成。慧劒無纖缺。冰壺徹底清。春風瀫水路。孤月破雲明。

郎中張僅居士

甞戲問桂府義禪師曰。某如今剃却頭。還做得長老也無。義以手摩頂。召曰。郎中。公應喏。義曰。會麼。公曰。不會。義曰。干頭甚麼事。公恍然有得。

太傅高世則居士

字仲貽。號無功。初依芙蓉道楷禪師。求指心要。楷令去其所重。扣己而參。一日。忽造微密。呈偈曰。懸崖撒手任縱橫。大地虗空自坦平。照壑輝巖不借月。庵頭別有一簾明。

太史黃庭堅居士

字魯直。號山谷。以般若夙習。雖膴仕。澹如也。出入宗門。未有所向。好作艶詞。甞謁圓通秀禪師。秀呵曰。大丈夫翰墨之妙。甘施於此乎。秀方戒李伯時工畫馬事。公誚之曰。無乃復置我於馬腹中耶。秀曰。汝以艶語動天下人婬心。不止馬腹。正恐生泥犂中耳。公悚然悔謝。由是絕筆。惟孳孳於道。著發願文。痛戒酒色。但朝粥午飯而已。往依晦堂祖心禪師。乞指徑捷處。心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論。公擬對。心曰。不是。不是。公迷悶不已。一日。侍心山行次。時巖桂盛放。心曰。聞木犀華香麼。公曰。聞。心曰。吾無隱乎爾。遂釋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麼老婆心切。心笑曰。只要公到家耳(有本小異)。久之。如雲巖。謁死心新禪師。隨眾入室。新見。張目問曰。新長老死。學士死。燒作兩堆灰。向甚麼處相見。公無語。新約出曰。晦堂處參得底。使未著在。後左官黔南道。力愈勝。於無思念中。頓明死心所問。報以書曰。往年嘗蒙苦苦提撕。長如醉夢。依稀在光影中。蓋疑情不盡。命根不斷。故望崖而退矣。謫官在黔南道中。晝臥覺。忽然廓爾。尋思被天下老和尚謾了多少。惟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為也。不勝萬幸。後作晦堂塔銘曰。某夙承記莂。堪任大法。道眼未圓而來瞻窣堵。實深宗仰之歎。乃勒堅珉敬頌遺美云。先是。晦堂訃音至。公設伊蒲塞供。拈香說偈曰。海風吹落楞伽山。四海禪徒著眼看。一把柳絲收不得。和風搭在玉闌干。

中大吳中立居士

字德夫。居晦堂。入室次。堂謂曰。平生學解記憶多聞即不問你。父母未生已前。道將一句來。公擬議。堂以拂子擊之。即領深旨。連述三偈呈之。其後曰。咄這多知俗漢。齩盡古今公案。忽於狼藉堆頭。拾得蜣蜋糞彈。明明不直分文。萬兩黃金不換。等閑拈出示人。只為走盤難看。咦。堂答曰。水中得火世還稀。看著令人特地疑。自古不存師弟子。如今却許老胡知。

荊公王安石居士

字介甫。丁母難。讀書定林。往來蔣山。從贊元禪師游。一日。問元祖師意旨。元不答。公益扣之。元曰。公於般若有障者三。其近道之質一。更須一兩生來恐純熟。公曰。願聞其說。元曰。公受氣剛大。世緣深。以剛大氣。遭深世緣。必以身任天下之重。懷經濟之志。用舍不能。則心未平。以未平之心。持經世之志。何時能一念萬年哉。人多怒而學問。尚理於道。為所知愚。此其三也。特視名利如脫髮。甘澹泊如頭陀。此為近道。且當以教乘滋茂之。可也。公再拜。後於首楞嚴深得其旨。又甞問真淨克文禪師曰。諸經皆首標時處。獨圓覺不然。何也。文曰。頓乘所演。直示眾生。日用見前。不屬古今。老僧即今與相公同入大光明藏。游戲三昧。互為主賓。非關時處。又曰。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而圭峰易證為具。謂譯人之訛。其義是否。文曰。圓覺可易。則維摩亦可易也。維摩曰。亦不滅受而取證。證與證義有何異哉。蓋眾生現行無明三昧。即是如來根本大智。圭峰之說。但知其具耳。公即領解。

提刑郭祥正居士

字功甫。號淨空。喜泉石而不羨紛華。因謁白雲守端禪師。值端說法。以上大人一篇示眾。公切疑。後聞小兒誦之。有省。書報白雲。雲答偈曰。藏身不用縮頭。斂跡何須收脚。金烏半夜遼天。玉兔趕他不著。元祐中。往衢之南禪。謁泉萬卷。請陞堂。公趨前拈香曰。海邊枯木。入手成香。爇向爐中。橫穿香積如來鼻孔。作此大事。須是對眾白過始得。雲居老人有箇無縫布衫。分付南禪禪師。著得不長不短。進前則諸佛讓位。退步則海水澄波。今日顰伸六種震動。遂召曰。大眾還委悉麼。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泉曰。遞相鈍置。公曰。因誰致得。崇寧初。到五祖拜演禪師。命演舉揚。演就座。公復趨前拈香曰。此一辨香。爇向爐中。供養我堂頭法兄禪師。伏願於方廣座上。擘開面門。放出先師形相。與他諸人描邈。何以如此。白雲巖畔舊相逢。往日今朝事不同。夜靜水寒魚不食。一爐香散白蓮風。演拍禪床一下。僧出問云云。

丞相富弼居士

字彥國。由清獻公警勵之後。不舍晝夜。力進此道。聞證悟脩顒禪師主投子法席。冠准甸。往質所疑。會顒為眾登座。見其顧眎。如象王回施。公微有得。因執弟子禮。趨函丈。命侍僧請為入室。顒見即曰。相公已入來。富弼猶在外。公聞。汗流浹背。即大悟。尋以偈寄圓照本禪師曰。一見顒公悟入深。夤緣傳得老師心。東南謾說江山遠。目對靈光與妙音。後奏顒得證悟師名。遣子普送至。顒上堂謝語。有曰。彼一期之誤。我亦將錯而就錯。公偈偈贊曰。萬木千華欲向榮。臥龍猶未出滄溟。彤雲彩霧呈嘉瑞。依舊南山一色青。

內翰蘇軾居士

字子瞻。號東坡。宿東林。日與照覺常總禪師論無情話。有省。黎明獻偈曰。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未幾。抵荊南。聞玉泉皓禪師機鋒不可觸。公擬抑之。即微服見皓。皓問。尊官高姓。公曰。姓秤。乃秤天下長老底秤。皓喝。曰。且道這一喝重多少。公無對。於是尊師。之後。過金山。有寫公照容者。公戲題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一作眼似初生犢牛)。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慧州瓊州。

黃門侍郎蘇轍居士

字子由。元豐三年。以罪謫高安。會黃檗全禪師於城寺(全嗣老南)。熟視公曰。君靜而慧。苟存心宗門。何患不成此道。公識之。因習坐。數求決於全。無契。後有省聰禪師來居壽聖。公以此事往間。聰不答。公又扣之。聰徐徐謂曰。吾圓照未甞以道語人。吾今亦無語子。公於是得言外之妙。有偈見于家集云。

正言王居士(名犯欽宗廟諱)

依晦堂心禪師數載。無所入。元祐中。漕江西。辭晦堂。乃問。嗣師得甚深法者何人。曰。雲巖死心新老。因即之。問曰。某常聞三緣和合即生。又聞即死即生。何故有奪胎而生者。某所疑也。望師明決。新曰。且如正言作運使。所到處即居其位。還疑之否。曰。不疑。新曰。復何疑也。由是頓去封滯。

樞密徐俯居士

字師川。號東湖。每侍先龍圖謁法昌及靈源。語論終日。公聞之藐如也。及法昌歸寂在笑談間。公異之。始篤信此道。後丁父憂。念無以報罔極。即命靈源至孝址說法。源登座。問答已。乃曰。諸仁者。只如龍圖平日讀萬卷書。如水傳器。涓滴不遺。且道尋常著在甚麼處。而今捨識之後。這著萬卷書底又却向甚麼處著。公聞。灑然有得。遂曰。吾無憾矣。源下座。問曰。學士適來見箇甚麼便恁麼道。公曰。若有所見。則鈍置和尚去也。源曰。恁地則老僧不如。公曰。和尚是何心行。源大笑。靖康初。為尚書外郎。與朝士同志者挂鉢於天寧寺之擇木堂。力參圜悟。悟亦喜其見地超邁。一日。至書記寮。指悟頂相曰。這老漢脚跟猶未點地在。悟[((白-日+田)/廾)*頁]面曰。甕裏何曾走却鼈。公曰。且喜老漢脚跟點地。悟曰。莫謗他好。公休去。

丞相張商英居士

字天覺。號無盡。年十九入京。赴春闈。抵向氏家。向預夢神人報明日接相公。凌晨公至。向異之。勞問勤腆。後妻以女。一日。入寺。見僧拂拭藏經。梵夾肅莊皆金字。公乃怫然曰。吾孔聖之教。反不如胡人之書。夜坐書室。吟哦至三鼓。向呼曰。夜深何不睡去。公以前意對曰。正此著無佛論。向曰。既無佛。何用論之。公疑其言。遂已。後訪一同列。見佛龕前經。乃問何書。云。維摩詰經。公信手開閱。至此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處。嘆曰。胡人之語能爾耶。因借歸讀之。向問。看者何書。公曰。維摩詰所說經。向云。可熟讀。然後著無佛論。公知其為誚。始留心祖道。元祐六年。奉使江左。由東林謁照覺總禪師。敘論久之。乃曰。南昌諸山。誰可與語。總曰。兜率悅。玉溪喜。公下車。至八月按部過分寧。諸禪迓之。公請俱就雲巖寺陞堂。有偈曰。五老機緣共一方。神鋒名向袖中藏。明朝老將登壇看。便請橫戈戰一場。悅最後登座。其提綱語要。盡貫穿前列。公大喜。遂入兜率。抵擬瀑亭。公問。此是甚處。悅曰。擬瀑亭。公曰。捩轉竹筒。水歸何處。悅曰。目前薦取。公佇思。悅曰。佛法不是這箇道理。及夜話。悅曰。某無夢十年矣。前五夜夢身立孤峰頂。有日輪出于東方。而公之來。豈東方慧輪乎。徐以所見真淨及素首座事語公。公罔措。悅因舉德山托鉢話。令熟究之。公悵然不寐。至五鼓。忽垂脚飜溺器。猛省。即造悅寢。召曰。某已捉得賊了也。悅曰。贓物在甚麼處。公扣門三下。悅曰。且去。來日相見。翌旦。投偈曰。鼓寂鐘沈托鉢回。巖頭一拶語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記來。悅首肯。書長偈付之。囑曰。參禪為命根未斷。依語生解。如是之法。公已深知。然有至微極細之魔。使人不覺不知。墮在區宇。更宜著便。公感甚。邀至建昌道中。求悅一一窺察之。成十偈。以誌其事。悅依韻酬之。是歲書雲日。悅澡浴示徒說偈而化。訃至。公哭而慟。及大拜。乞諡悅號真寂禪師。遣親持文祭其塔。崇寧中。寓江寧戒壇。重閱雪竇拈古。至百丈再參馬祖因緣。云。大冶精金。應無變色。投卷曰。審如此言。豈得臨濟法道有今日也。以偈寄智海普融平禪師曰。馬師一喝大雄峰。聲入髑髏三日聾。黃檗聞知驚吐舌。江西從此振宗風。仍舉似圓悟克勤禪師(時住碧巖)。勤為點破。公喟然曰。始知宗師垂手處。果不可以意得肯哉。即下拜。政和乙未秋。大慧禪師宗杲自龍安謁公(時為湛堂侍者)。公立。問曰。上座只恁麼著草鞋遠來。杲曰。某數千里行乞而至。公曰。年多少。曰。二十四。公曰。水牯牛年多少。曰。兩箇。公曰。甚麼處學得這虗頭來。杲曰。今日親見相公。公曰。念汝遠來。且坐喫茶。纔坐。復問上座。此來有何事。杲起稟曰。泐潭和尚示寂。茶毗。睛。齒。數珠不壞。舍利盈溢。山中耆宿皆願得相公大手筆為作塔銘。激礪後學。得得遠來。冐瀆鈞聽。公曰。某被罪于此。未甞為人作文字。今有一問問上座。若道得。即與做塔銘。若道不得。贈公裹足。歸龍安參禪去。杲曰。請相公垂問。公曰。聞準老眼睛不壞。是否。杲曰。是。公曰。我不問這箇眼睛。杲曰。未審相公問甚麼眼睛。公曰。金剛眼睛。杲曰。若是金剛眼睛。在相公筆頭上。公曰。恁麼則老夫為他點出光明。令他照天照地去也。杲趨階曰。先師多幸。謝相公作塔銘。公大笑。以宣和四年十一月黎明。口占遺表。命子弟書之。俄取睡枕擲門窗上。聲如雷震。眾驚。眎之已薨矣。享年七十有七。

文定公胡安國居士

字康侯。號草庵。久依上封。得言外之旨。崇寧中。過藥山。有禪人舉南泉斬猫話問公。公以偈答曰。手握乾坤殺活機。縱橫施設在臨時。滿堂兔馬非龍象。大用堂堂總不知。又寄上封。有曰。祝融峰似杜城天。萬古江山在目前。須信死心元不死。夜來秋月又同圓。

大夫王居士(遺其名)

以喪偶厭世相。即慕南宗。於元豐慧圓清滿禪師言下知歸。滿一日謂曰。子乃今之陸亘也。公便掩耳。既而回壇山之陽。縛茅自處者三十載。脇未甞至席。偶歌曰。壇山裏。日何長。青松嶺。白雲鄉。吟烏啼猿作道場。散髮採薇歌又笑。從教人道野夫狂。

左亟范冲居士

字致虗。由翰苑守豫章。過圓通。謁圓機道旻禪師。茶罷。曰。某宿世作何福業。今生墮在金紫囊中。去此事稍遠。旻呼內翰。公應喏。旻曰。何遠之有。公躍然曰。乞師再垂指誨。旻拊膝一下。公擬對。旻曰。見即便見。擬思即差。公乃豁如。

中亟盧航居士。與旻禪師

擁爐次。公問。諸家因緣。不勞拈出。直截一句。請師指示。旻厲聲揖曰。看火。公急撥衣。忽大悟。公謝曰。灼然佛法無多子。旻喝曰。放下著。公應喏喏。

左司都貺居士

問旻禪師曰。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當如何湊泊。旻曰。全身入火聚。公曰。畢竟如何曉會。旻曰。驀直去。公沈吟。旻曰。可更喫茶麼。公曰。不必。旻曰。何不恁麼會。公契旨。曰。元來太近。旻曰。十萬八千。公占偈曰。不可思議。是大火聚。便恁麼去。不離當處。旻曰。咦。猶有這箇在。公曰。乞師再垂直指。旻曰。便恁麼去。鐺是鐵鑄。公頓首謝之。

郡王趙令衿居士

字表之。號超然。任南康。政成事簡。多與禪衲遊。公堂間為摩詰丈室。適圓悟禪師奉旨來居甌阜。公欣然就其鑪錘。悟不少假。公固請。悟曰。此事要得相應。直須是死一回始得。公默契。甞自疏之。其略曰。家貧遭劫。誰知盡底不存。空屋無人。幾度賊來亦打。悟見。囑令加護。紹興庚申冬。公與汪內翰藻。李參政邴。曾侍郎開。詣徑山謁大慧禪師。慧聞至。令行者擊鼓。為眾入室。公欣然袖香趨之。慧曰。趙州洗鉢盂話。居士作麼生會。公曰。討甚麼碗。拂袖便出。慧起搊住曰。古人向這裏悟去。你因甚麼却不悟。公擬對。扣揓之曰。討甚麼碗。公曰。還這老漢始得。

給事馮楫居士

字濟川。自壯扣諸名宿。最後居龍門。從佛眼清遠禪師再歲。一日。同遠經行法堂。偶童子趨庭吟曰。萬象之中獨露身。遠拊公背曰。好聻。公於是契入。紹興丁巳。除給事中。會大慧就靈隱開堂。慧下座。公挽之曰。和尚每言。於士大夫此生決不作這蟲豸。今日因甚麼却納敗闕。慧曰。盡大地是箇杲上座。你向甚麼處見他。公擬對。慧便打。公曰。是我招得。越月。特匃祠。坐夏徑山。榜其室曰不動軒。一日。杲陞堂。舉。藥山問石頭和尚云。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承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伏望慈悲示誨。頭曰。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你作麼生。山罔措。頭曰。子緣不在此。可往江西見馬大師去。山至馬祖處。亦如前問。祖曰。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教伊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教伊揚眉瞬目者不是。山大悟。杲拈罷。公隨至方丈曰。適來和尚所舉底因緣。某理會得。杲曰。你如何會。公曰。恁麼也不得。囌嚧娑婆訶。不恁麼也不得。[口*悉]唎娑婆訶。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囌嚧[口*悉]唎娑婆訶。杲不顧。後出知卭州。移帥瀘南。所至宴晦無倦。甞自詠曰。公事之餘喜坐禪。少曾將脇到床眠。雖然現出宰官相。長老之名四海傳。至二十三年秋。乞休。致預報親知。期以十月三日報終。至日。令後廳置高座。見客如平時。至辰巳間。降堦望闕肅拜。請漕使攝郡事。著僧衣履。踞高座。囑諸官吏及道俗。各宜向道。扶持教門。建立法幢。遂拈拄杖。按膝蛻然而化。漕使請曰。安撫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頌。以表罕聞。公張目索筆。書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盡。龜哥眼赤。復斂目。竟爾長往。建炎後而名山巨剎。教藏多不存。公累以己俸印施。凡一百二十八藏。用祝君以康兆民。門人蒲大聘甞誌其事云。有語錄。頌古行於世(公施經有偈曰。我賦躭痂癖。有財貯空虛。不作子孫計。不為車馬連。不充玩好用。不買聲色娛。置錐無南畝。片瓦無屋廬。所得月俸給。唯將殰梵書。萬里遣迎介。崎嶇涉長途。奉安大剎中。開示諸迷徒。庶機披閱者。咸得入無餘。古佛為半偈。尚乃捨全軀。我今以財施。痛楚不侵膚。以我較古佛。苦樂萬倍殊。所以不惜財。非是稟性愚。借問借財人。終日較錙銖。無常忽地到。寧免生死無)。

龍圖王蕃居士

字觀復。留昭覺日。聞開靜板聲。有省。問南堂元靜禪師曰。某有箇見處。纔被人問著。却開口不得。未審過在甚處。靜曰。過在有箇見處。却問公。朝斾幾時到任。曰。去年八月四日。靜曰。自按察幾時離衙。公曰。前月二十。靜曰。為甚麼道開口不得。公深領。

教授謝鳳居士

字子儀。號休休。未詳參問。因疾甚。子弟舄遺像。公見。援筆題曰。我心之憂。日月如流。仰箭必墜。覆水難收。蝮毒在手。火然著頭。天下輕於兩臂。此身同乎一漚。身與物孰重。心與身孰優。兼儒釋老之學。非內外中之求。一既不著。三何由收。殊途同歸。萬壑交流。道並行而不悖。聊卒歲以優游。一藥對病。豈問乎君臣狼虎。一味適口。豈擇乎藜藿珍羞。孰為瞿聃。孰為孔周。雖任重而道遠。未甞休而未甞不休。故曰休休。停筆而逝。

待制潘良貴居士

字義榮。年四十。回心祖闈。所至挂。鉢隨眾參扣。後依佛燈守珣禪師。久之。不契。因訴曰。某只欲死去時如何。珣曰。好箇封皮。且留著使用。而今不了不當後去。忽被他換却封皮。卒無整理處。又以南泉斬猫兒話問曰。某看此甚久。終未透徹。告和尚慈悲。珣曰。你只管理會別人家猫兒。不知走却自家狗子。公於言下如醉醒。珣復曰。不易。公進此一步。更須知有向上事始得。如今士夫說禪說道。只依著義理便快活。大率似將錢買油餈。喫了便不飢。其餘便道是瞞他。亦可笑也。公唯唯。

侍郎張九成居士

字子韶。號無垢。未第。因客談楊文公。呂微仲諸名儒所造精妙。皆由禪學而至也。於是心慕之。聞寶印楚明禪師道傳大通。居淨慈。即之。請問入道之要。明曰。此事唯念念不捨。久久純熟。時節到來。自然證入。復舉趙州栢樹子話。令時時提撕。公久之無省。辭謁善權清禪師。問曰。此事人人有分。箇箇圓成。是否。清曰。然。公曰。為甚某無箇入處。清於袖中出數珠示之曰。此是誰底。公俛仰無對。清復袖之。曰。是汝底。則拈取去。纔涉思惟。即不是汝底。公悚然。未幾。留蘇氏舘。一夕如廁。以栢樹子話究之。聞蛙鳴。釋然契入。有偈曰。春天月夜一聲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麼時誰會得。嶺頭脚痛有玄沙。屆明。謁法印一禪師。機語頗契。適私忌。就明靜庵供。雲水主僧惟尚禪師纔見。乃展手。公便喝。尚批公頰。公趨前。尚曰。張學錄何得謗大般若。公曰。某見處只如此。和尚又作麼生。尚舉馬祖陞堂。百丈卷席話詰之。敘語未終。公推倒卓子。尚大呼。張學錄殺人。公躍起。問傍僧曰。汝又作麼生。僧罔措。公歐之。顧尚曰。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尚大笑。公獻偈曰。卷席因緣也大奇。諸方聞舉盡攢眉。臺盤趯倒人星散。直漢從來不受欺。尚答曰。從來高價不饒伊。百戰場中奪兩眉。奪角衝關君會也。叢林誰敢更相欺。紹興癸丑。魁多士。復謁尚於東庵。尚曰。浮山圜鑑云。饒你入得汾陽室。始到浮山門。亦未見老僧在。如何。公指侍僧曰。蝦蟆窟裏討甚蛟龍。丁巳秋。大慧禪師董徑山。學者仰如星斗。公閱其語要。歎曰。是知宗門有人。持以語尚。恨未一見。及為禮部侍郎。偶參政劉公請慧說法于天竺。公三往不值。暨慧報謁。公見。但寒暄而已。慧亦默識之。尋奉祠還里。至徑山。與馮給事諸公議格物。慧曰。公只知有格物。而不知有物格。公茫然。慧大笑。公曰。師能開諭乎。慧曰。不見小說載。唐人有與安祿山謀叛者。其人先為閬守。有畫像在焉。明皇幸蜀。見之怒。令侍臣以劒擊其像首。時閬守居陝西。首忽墮地。公聞。頓領深旨。題不動軒壁曰。子韶格物。妙喜物格。欲識一貫。兩箇五百。慧始許可。後守邵陽。丁父難。過徑山飯僧。秉鈞者意與慧議及朝政。遂竄慧衡陽。令公居家守服。服除。安置南安。丙子春。蒙恩北還。道次新淦。而慧適至。與聯舟劇談宗要。未甞語往事。于氏心傳錄曰。憲目嶺下。侍舅氏歸新淦。因會大慧。舅氏令拜之。憲曰。素不拜僧。舅氏曰。汝姑扣之。憲知其甞執卷。遂舉子思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三句以問。慧曰。凡人既不知本命元辰下落處。又要牽好人入火坑。如何聖賢於打頭一著不鑿破。憲曰。吾師能為聖賢鑿破否。慧曰。天命之謂性。便是清淨法身。率性之謂道。便是圓滿報身。修道之謂教。便是千百億化身。憲得以告。舅氏曰。子拜何辭。繼鎮永嘉。丁丑秋。匃祠。枉道訪慧於育王(作妙喜泉記)。越明年。慧得旨。復領徑山。謁公於慶善院。曰。某每於夢中必誦語。孟。何如。慧舉。圓覺曰。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公曰。非老師莫聞此論也。其頌黃龍三關語曰。我手何似佛手。天下衲僧無口。縱饒撩起便行。也是鬼窟裏走(諱不得)。我脚何似驢脚。又被呞膠黏著。翻身直上兜率天。已是遭他老鼠藥(吐不出)。人人有箇生緣處。鐵圍山下幾千年。三災直到四禪天。這驢猶自在旁邊(煞得工夫)。公甞設心六度。不為子孫計。因取華嚴善知識。日供其二回食。以飯緇流。又甞供十六大天。而諸位茶杯悉變為乳。書偈曰。稽首十方佛法僧。稽首一切護法天。我今供養三寶天。如海一滴牛一毛。有何妙術能感格。試借意識為汝說。我心與佛天無異。一塵才起大地隔。儻或塵銷覺圓淨。是故佛天來降臨。我欲供佛佛即現。我欲供天天亦現。佛子若或生狐疑。試問此乳何處來。狐疑即塵塵即疑。終與佛天不相似。我今為汝掃孤疑。如湯沃雪火消冰。汝今微有疑與惑。鷂子便到新羅國。

參政李邴居士

字漢老。醉心祖道有年。聞大慧排默照為邪。公疑怒相半。及見慧示眾。舉趙州庭栢。垂語曰。庭前栢樹子。今日重新舉。打破趙州關。特地尋言語。敢問大眾。既是打破趙州關。為甚麼却特地尋言語。良久。曰。當初只道茆長短。燒了方知地不平。公領悟。謂慧曰。無老師後語。幾蹉過。後以書咨決曰。某近扣籌室。伏蒙激發蒙滯。忽有省入。顧惟根識暗鈍。平生學解。盡落情見。一取一捨。如衣壞絮。行草棘中。適自纏繞。今一笑頓釋所疑。欣幸可量。非大宗匠委曲垂慈。何以致此。自到城中。著衣喫飯。抱子弄孫。色色仍舊。既亡拘執之情。亦不作奇特之想。其餘夙習舊障。亦稍輕微。臨行叮嚀之語。不敢忘也。重念始得入門。而大法未明。應機接物。觸事未能無礙。更望有以提誨。使卒有所至。庶無玷於法席矣。又書曰。某比蒙誨答。備悉深旨。某自驗者三。一。事無逆順。隨緣即應。不留胷中。二。宿習濃厚。不加排遣。自爾輕微。三。古人公案。舊所茫然。時復瞥地。此非自昧者。前書大法未明之語。蓋恐得少為足。當廣而充之。豈別求勝解耶。淨勝現流。理則不無。敢不銘佩。

寶學劉子羽居士

字彥脩。出知永嘉。問道於大慧禪師。慧曰。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但恁麼看。公後乃於栢樹子上發明。有頌曰。趙州栢樹太無端。境上追尋也大難。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門底透長安。

提刑吳偉明居士

字元昭。久參真歇了禪師。得自受用三昧為極致。後訪大慧於洋嶼庵。隨眾入室。慧舉狗子無佛性話問之。公擬答。慧以竹篦便打。公無對。遂留咨參。一日。慧謂曰。不須呈伎倆。直須啐地折嚗地斷。方敵得生死。若只呈伎倆。有甚了期。即辭云。道次延平。倐然契悟。連書數頌寄慧。皆室中所問者。其頌不是心。不是佛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通身一具金鏁骨。趙州親見老南泉。解道鎮州出蘿蔔。

門司黃彥節居士

字節夫。號妙德。於大慧一喝下。疑情頓脫。慧以衣付之。甞舉首山竹篦話。至葉縣近前奪得拗折。擲向堦下曰。是甚麼。山曰。瞎。公曰。妙德到這裏。百色無能。但記得曾作蠟梅絕句曰。擬嚼枝頭蠟。驚香却肖蘭。前村深雪裏。莫作嶺梅看。

參政錢端禮居士

字處和。號松窗。從護國此庵景元禪師發明己事。後於宗門旨趣。一一極之。淳熈丙申冬。簡堂行機禪師歸住平田。法席鼎盛。公遂與往來。丁酉秋微恙。修書召機及國清。瑞巖主僧。有訣別之語。機與二禪詣榻次。公起趺坐言笑。移時出萬緡遺三剎。即書曰。浮世虗幻。本無去來。四大五蘊。必歸終盡。雖佛祖具大威德力。亦不能免這一著子。天下老和尚。一切善知識還有跳得過者無。蓋為地水火風因緣和合。暫時湊泊。不可錯認為己有。大丈夫磊磊落落。當用處把定。立處皆真。順風使帆。上下水皆可因齋慶贊。去留自在。此是上來諸聖開大解脫一路涅槃門。本來清淨。空寂境界。無為之大道也。今吾如是。豈不快哉。塵勞外緣。一時掃盡。荷諸山垂顧。咸願證明。伏惟珍重。置筆顧簡堂。曰。某坐去好。臥去好。堂曰。相公去便了。理會甚坐與臥耶。公笑曰。法兄當為祖道自愛。遂斂目而逝。

內翰曾開居士

字天游。久參圓悟。暨往來大慧之門有日矣。紹興辛未。佛海慧遠禪師補三衢光孝。公與超然居士趙公訪之。問曰。如何是善知識。遠曰。燈籠露柱。貓兒狗子。公曰。為甚麼贊即歡喜。毀即煩惱。遠曰。侍郎(時未除翰苑)曾見善知識否。公曰。某三十年參問。何言不見。遠曰。向歡喜處見。煩惱處見。公擬議。遠震聲便喝。公擬對。遠曰。開口底不是。公罔然。遠召曰。侍郎向甚麼處去也。公猛省。遂點頭說偈曰。咄哉瞎驢。叢林妖孽。震地一聲。天機漏泄。有人更問意如何。拈起拂子劈口截。遠曰。也只得一橛。

知府葛郯居士

字謙問。號信齋。少擢上第。玩意禪悅。首謁無庵全禪師。求指南。全以即心即佛因緣令究之。久無所契。請曰。師有何方便。使某得入。全曰。居士大無厭生。已而。佛海來居劒池。公因從游。乃舉無庵所示之語。靖為眾普說。海發揮之曰。即心即佛眉拖地。非佛非心雙眼橫。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留旬日而後反。一日。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霍爾頓明。頌曰。非心非佛亦非物。五鳳樓前山突兀。艶陽影裏倒翻身。野狐跳入金毛窟。金肯之。即遣書頌呈海。海報曰。此事非紙筆可既。居士能過我。當有所聞矣。遂復至虎丘。海迎之曰。居士見處。止可入佛境界。入魔境界猶未得在。公加禮不已。海正容曰。何不道金毛跳入野狐窟。公乃痛領。甞問諸禪曰。夫婦二人相打。通兒子作證。且道證父即是。證母即是。或庵體禪師著語曰。小出大遇。淳熈六年。守臨川。八年。感微疾。一夕。忽索筆書偈曰。大洋海裏打鼓。須彌山上聞鍾。業鏡忽然撲破。翻身透出虗空。召僚屬。示之曰。生之與死。如晝與夜。無足怪者。若以道論。安得生死。若作生死會。則去道遠矣。語畢。端坐而化。正月二十七日也。

侍郎李浩居士

字德遠。號正信。幼閱首楞嚴經。如游舊國。志而不忘。登第後。聞應庵曇華禪師(時住明果)與大慧之道為二甘露門。乃造明果。投誠入室。華揕其胷曰。侍郎死後向甚麼處去。公駭然汗下。華喝出。公退參。不旬日。竟躋堂奧。以偈寄同參嚴康朝教授曰。門有孫儐鋪。家存甘贄妻。夜眠還早起。誰悟復誰迷。華見稱善。有鬻胭脂者。亦久參應庵。頗自負。公贈之偈曰。不塗紅粉自風流。往往禪徒到此休。透過古今圈繢後。却來這裏喫拳頭。華益稱之。

通判趙善期居士

未詳參問。甞舉。韶州乳源和尚示眾云。西來的的意也不易舉唱。時有僧出。源劈脊便打云。如今是甚麼時節。汝出頭來。便歸方丈。公頌曰。西來的的意何如。舉唱多憐在半途。勾賊到門還破賊。信知身佩辟兵符。

朝奉俞南仲居士

字彥若。號大山。乾道間。子澂仕三山。公與偕往。聞乾元安永禪師為眾衲所歸。欲謁之。會永遷黃檗。來辭。公就以平日咨參求決。永曰。所言皆當。止欠一味藥耳。既去。公甚以為疑。永甞賸稱寄居李倅楶造詣高妙。因修敬李舉南泉斬貓話示之。仍為頌曰。提處分明斬處親。落華飛絮撲行人。頭戴草鞋出門去。四月圓荷葉葉新。公究數月有省。謂其子曰。我和得此偈了也。子請其所以。公極力拊掌三下。李聞之。曰。且喜打透漆桶。自爾智證成就。年七十有二。屬疾。有至省問。則隨機開諭。一日。邀僧。命看華嚴。僧欲歸請經。公曰。此自有經。僧取經。擬展卷。公笑曰。幾時得了。且只誦多心經。僧方誦心經。公起趺坐。泊然而逝。公之高祖守尚書屯田郎中汝尚。字退翁。元豐七年秋。與其室黃氏相期先後亡故。墓表有曰。夫人則沐浴而化。退翁則隱几而終。甞作發願偈曰。我死願作修行僧。出處常與善知識。生身永斷塵中緣。世世踐履菩薩道。其契悟機緣未詳。附見于此。

音釋

懵莫孔切瞠音撑薨呼肱切瀫音斛孳音茲黔音鉗窣蘇骨切蜣去羊切蜋音良舍與捨同浹子恊切姓秤去聲藐亡角切[卑*頁]匹米切向式亮切腆它典切怫扶弗切誚才笑切溺與尿同伻普耕切黎音犂搊楚尤切揓於許切豸池爾切瀘音盧痂音加蕃音藩蝮孚六切悖音勃叛音畔淦音紺啐子律切揕知鴆切楶音節膴音武與音預

同类推荐
  • 赤雅

    赤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文道灿禅师语录

    无文道灿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溪试茶录

    东溪试茶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岳华山志

    西岳华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戒子通录

    戒子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墨侠

    墨侠

    我想了很久才决定把这个故事说出来,不然我的经历一切都没人见证怎么可以。
  • 五大玄通

    五大玄通

    本小说讲述五种玄之又玄的力量,掌控这种力量的人是五个拥有特殊命运的人,而这五个人之间的关系又错综复杂,耐人回味;面对杀戮,死亡,毁灭,是放弃还是隐忍,是背叛还是以杀止杀,我命由我不由天......
  • exo之你是我们的命

    exo之你是我们的命

    大家好,小幽第一次尝试写小说,请大家多多关照,谢谢(⊙o⊙)哦
  •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1840年前那些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以战争为切入点,以以弱胜强为主线,展现了自西周至清代数千年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
  • 武苍穹

    武苍穹

    一个成长在普通人家的少年,本以为自己会平平稳稳的度过自己的人生,但怪事却接踵而来:林中救人,拜师学艺,战火燃烧!使得他本应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为了复仇,他选择了一条艰难之路,国家的弱小使得复仇变得异常艰难,但他却从未放弃。“在你决定要进攻我们的时候,你的生命就已经要被终结了!”杨天看着被自己杀死的皇帝面前,淡淡的说道“我失去了一切...........”
  • 放弃爱你

    放弃爱你

    她为了心爱的人,破坏了别人的幸福。他心灰意冷,决定契约结婚。却不知这中间只是个阴谋。惊天的秘密下,相爱的人从此形同陌路。她离去,他报复,无奈,命运的线始终将他们牵到了一起。他护她于雪地之中,她守他于仇人之间。
  • 前方高能!总裁大人羊皮兽心
  • 我本大神

    我本大神

    三十余年前,引领天下众生的神霄宫举派消亡,神霄宫宫主叶神陨落举世震惊!从此大陆势力陷入一派混乱之中,龙鱼混杂!三十载后君归来,断因果,成就无上神位;逆轮回,斩尽世间奸枭!吾本大神,无惧仙邪!吾本大神,护佑天下!吾本大神,无限张狂!
  • 回首清官

    回首清官

    大宋王朝的绝世清官——包拯。被后人亲切的赞誉为“包青天”
  • 真实奇闻异录

    真实奇闻异录

    转自百度贴吧吧友【芬兰的小城】的故事,真假未知,或许是真的吧(此处语气放缓带有一点恐怖色彩),故事是一环扣一环的,会有一些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