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200000004

第4章 茹穹子入道始终

入手

属性:诸真人说玄说妙,真个玄妙,然皆命宝凝性珠明,譬之秋成以后,谷谷咸熟,粒粒有味,百千真人,玄门家诸书,言言道妙,如百谷不可缺一,其所以得成熟者,莫不由春耕夏耨,及时培养得来。今学人不知真人入手一着,妄冀道妙,从半空而入,备极艰苦,以为道在是,是何异不耕耨而求秋成者?所以初学道者,妄冀有神仙之事,才坐思报,此理必不能深,未始有功囗之修,虽得必失,此功囗囗能久。入手者先有善根,后坚道念,何患不成?

身法

属性:凝神定气,闭目合口,盘足而坐,右足叠外,两手安两足曲处。从囗伸腰背,用力提两手起,平肩分开一字,掌仰上伸,至顶合掌,分开弯抱怀中,右手叠左手,掐纯阳诀,叠脐下,则一阳生于阴,而阴阳互包。先旋左肩,次旋右肩,贵圆,转三十六数。

提撮前后道如忍大小便状,尾闾左右转亦如转左右肩数。然后叩齿,齿合定,舌向下搅中线,自左至右,复至左为一转,开齿,舌向外唇,自下线卷至左,向上线,从右复下线,为一转,津液满口,漱吞下。以上俱三十六数,是为身法。

有生以后,人身出孔皆有液,皆不可复归,惟舌下津液可饮,复归五脏,故曰道水也。在人身曰气也、液也,气衰则液不起,液少则命不长。命之系在三线。舌下线为脏腑泉脉,线两旁为阴之都,为百川四海之统汇,外唇上线为年寿,下线为疾病,三线左右无时不湿。万物之生化,从阴入阳皆以湿生,则可知人生矣。真人以舌为赤龙,搅神水,吞精液,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液复化为精,精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神,轮转无穷,营运无极,天地不足为久寿矣。《九皇上经》曰:始青之时月与日,两半同升合成囗,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弹丸黄如橘,中有佳味甜如蜜。玉池者,舌下线两旁之液。液与神气一合,谓两半合也。玉醴金浆原是大药,而人身亦有之。假如习不唾法,有唾则咽之,令人精气常存,面目光彩。又况液之涌为醴泉,液之聚为华池,液之降为甘露,液之灵为神水,随搅随服,无时不然。养精源于脏腑,宣百脉以长春,玉醴金浆莫过是矣。

舌下津液为在天所以与我之粮,而搬运不穷,资饮不涸,故曰粮泉。每一日可搅得十六两,一昼夜计二斤。服津液归脏腑,归而复出,散而复归。津液之菁华入丹田,每斤得一毫。勤学之士除饮食游卧荒废六个时,计一昼夜只得六个时服液,是每日有一毫至丹田。由外入内之功一年,计液入脏腑之数有三百六十斤,计液之菁华入丹田之数止三分六厘。行之一年,溉脏润身;行之二年,化养万神;行之三年,与天地齐。其径又况抱药飞身,昼夜咽升,得十二卣,全在于此。故曰:神水不离身,华池日月亲,若能常得饮,便是大罗人。

由外入内之功(此功行一年)《易》曰:一合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合辟往来见之鼻息,故曰氤氲开辟,其妙无穷。凡人胎中随母呼吸,气足受生,一点元阳聚于脐下,而上通于鼻,是云呼吸。

呼吸者,气之最先者也。气之在人身,有八百十丈,经络相缠,靡刻不运。朱紫阳曰:天地间只是一气。自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只是一呼吸,大则为天地一岁之呼吸,小则为人身一息之呼吸。天地人身万物、精气神合聚,去所不过呼吸两字,然则入道者安得不于此处下手也?古真人多言服气,是以有闭息至十至百至千者,世人不知其窍,亦效之。岂知闭息者,先吸多呼少,渐有吸无呼,后并呼吸俱无。故有一坐数日,一睡数年,即千百年犹是也,此已至仙之化境也。初学人不可效,何也?盖闭息之功,妙在不动心,若忍住不出则心气阻抑,神先嚣矣。已动之心而复阻其息,内气既乱,必招之疾。人心上千头万绪便是千生万死。无生子仙师开示由外入内之功:由外者,由鼻息入也。吞液以来,将诀囗顿在心上,数息一百以调和气息,然后将前所顿在心上之诀囗取出,安在两鼻孔内,每一吸有五诀囗,绵绵而进,至于呼则听其自出。行之纯熟,此时之心但能领略惟是皈依道诀,自无暇作别想,不收心而心自收。其妙在顿,初犹知有五进,已觉气脉和畅,及至融贯,竟似不出,渐至不知有进,并不知有诀,乃是合外于内,而内之莹然者出焉。五数,且二五,渐至三五、四五、五五,自然而进,毫无勉强。有从此得忘者,是云坐忘,静极则忘,道根乃生;有从此得睡者,是云坐睡,精气不倒,魂魄乃灵。忽然有气自丹田起,涌至喉间为橐,渐至泥丸,气冲下为龠。橐龠既见,其声如雷,是云内呼吸。内呼吸已至,便不用鼻息,并无暇用诀。以由外入者,以外呼吸触取内呼吸,今内呼吸已至,则外者可废矣。世人无一事不用心,自用诀顿心,此如炉中火焰正飞,忽以一物顿于其上,焰自不起,而火之力皆为所顿之物之所用。顿心亦犹是,其以五数送入,如有声者,即以鼻为口;其以五数轮转,悉能照者,即以鼻为心。心死而神生,譬之汞然。汞之体无刻不动,有法以死之,汞死而宝成。此数在身为五官,在天为五行。儒体天之教,而以五伦治天下;佛出天之外,而空五蕴见吾心。不观之易数乎?一三五七九,阳数也,天数五五二十有五;二四六八十,阴数也,地数六五得三十。天地之数,合五十有五。盖以干二五成十者,一九合也,坤二五成十者,四六合也;巽兑二五成十者,二八合也;震艮二五成十者,三七合也;离单得五,坎二五成十,坎离无偶。总之五十有五,不离五数也。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大易衍五,天地之数,咸备人身。五官在父母胎中,官官皆囗象。

今诀以一囗还一囗,每一吸还五官,原自囗之数而还之,既久仍自归一,如大易五数之相生是为真息。故曰:息心明理儒之极,息气凝神道之玄,息玄达本禅之机。古诗曰: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直,若于息上做工夫,为佛为仙不劳力。其归一者,一水也,道水一也。水之数原是五数,观之土德一气,火德三气,金德七气,木德九气,而水德五气,其数皆以单行,要不外二五成十之数。

寂兮寥兮,恍兮惚兮,杳兮冥兮,此何物也?囗也。囗内取真汞,囗内采真阳。炉何在?太极是也;丹母何在?清净是也:龙虎鄞鄂何在?无所为而为,不期然而然是也。行住坐卧皆可见此囗。行之时,形动神凝,住之时,休静神照;坐之时,心死神生;卧之时,气精神一,是之谓真息。

鼻气之入,止一寸二分而即出,出一尺二寸而未尽。人身之气,大抵入数少出数多,此其验也。诀之妙,只取其入而非苦于入,其入也,悠焉长焉。五进,非真以五吸而进也,绵绵耳;出,亦非听其出而不之照也,出乃所以入耳。曷为其然?假如入数止一寸二分而即出,则虽有五入,而未能达于重楼,直至一出乃得下降,恍有一股暖气自喉引至脐下,此时之心,领略出之妙胜于领略入之妙,是出非出也,出乃所以入也。

得手

属性:由外者,取天地之气也,外呼吸也,以外取内,橐龠已到,喜怒哀乐见未发矣,风火雷电云见已发矣。橐龠升降,肢体动荡,无为而为,不期然而然。此时鼻内竟无呼吸,所谓内呼吸也。

人既得此,其乐无比,其喜无极,其变百出,一年来亦尽受用矣。然得手以后,大通原无可喜,虽已得手,有未得者,有得之更无穷者,喜乐之念亦隔碍念也。

由内入内之功(此功第二年)得手所喜,在内呼吸,然犹有出入,在由内者,无出入而有上下。盖天地之所以长久,惟中气不息。人秉中气以生,因有官骸魂魄是为命。有生以后,能不失中气,以合于天地之中气,是为理。在开关时,此理入于脏腑肢窍而得极乐。为理与欲战,欲不能胜理,久之而理着,又久之而理融。虽曰心死神生,然死者妄也,妄死而真生,真即为理。理即为神,既得真心,则万化从心,心忘其心,惟有神行,而存于中,此“中”非中外之“中”,四维六合之“中”,中央之“中”,两肾中间之“中”,心下肾上肺左肝右之“中”。静中观照,内呼吸渐生渐长,渐融渐细,上至泥丸,下入海源,而以心领略其妙,无弗会于中宫。尘心杂念一毫不起谓之中,四大五行一毫不着谓之中。吾神吾气有持行之道,不可太过;有补亏之道,不可不及。故曰:寂然不动者,中之体;感而遂通者,中之用。就形以求之,心之上尽处为天,脐之下尽处为地,上尽处至下尽处计八寸四分。

自上下四寸二分,自下上四寸二分之中为中,即玄门所谓规中也,规者尺也。地之去天八万四千里,而以规合之,人处其中,为三才,人一身咸备之,天地之中气在人身也。无呼吸而有上下者,益融益细,每一气从中而上,有五囗送上,每一气从中而下,有五囗送下,上至于心尽之天,下至于脐尽之地。行之既久,自觉忘气合神,欲尽理见。始也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既也精神魂魄意各安其居。中之两头,上下皆囗,或以上囗作头,或以下囗作头,分道而行,油然融然。

其以上作头者,囗贯上泥丸,从重楼直达而不由夹脊。其以下作头者,囗贯下涌泉,从气海直达而不由胫骨。囗所到之处便是玄关,至此不复用诀囗上下,只以诀囗安中处,如玄门存想法。是时受用,又非复开关时景象矣。其所以致此囗者,大道犹大路也,由内之路,不以路为路而以水为路,水路既足,任其上下,当在一年之后,粮泉足乎一千八十时也,若初入手开关即思行此,则未有水路,舟安从行?故曰:经营鄞鄂体虚无,便把元神里面居,息往息来无间断,全胎成就合元初。天地之中气在此,人体天地之中气以为气在此,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之中气靡不在此。

由内化内之功(此功第三年)入道之妙,至无呼吸,天身、地身、人身,三身浑然一片,莹然在中矣。犹有上下,则是有中间,而后有两头。两则不一,上头多囗,下头亦多囗,未还于太极之囗象,原未有上下之至一处也。无天无地无人则一矣,有天有地有人,历不一而无不一则化矣。一从何生?生于无,自无生育,太极中一画是也。上一画天,下一画地,中一画人,画三为干。

三身露矣,六画成坤,三身之配,生二生三生万,身愈多配愈多,不可复归于一矣。然而无处非一何也?动静一交而两仪生,阴阳一交而四象生。一之见于老阳者,干一兑二;一之见于老阴者,艮七坤八;一之见于少阴者,离三震四;一之见于少阳者,巽五坎六。卦之化生无非一之分现,故曰:一者天地之根,阴阳之祖,万物之首,乃生神也。天地以一之根,生人而为神,人复以神之灵,生天生地生万而归于一,得一毕万,确有其验也。由内入内后,亦既得一而未化也。化者即从前之“中”,今去其上囗、下囗、并去其囗,竖者作横,以一顿于中,而用诀囗五数,自左之一头,以诀运转,自左下转至为上,四五诀,五囗也。运转行诀,微微绵绵,纯一不已,此其时也。一者刚也,阳也。五诀运动,而柔之,而阴之,忽焉五囗初如豆,渐如日如月,久得天左旋之体,自然而然,运转如车轮,分头入五脏六腑九窍四肢,遍历毛孔,迨其止也,忽然不见,而不知何所去。千变万化,其妙不可言,又非复由内入内时快活矣。和合三家,混一三元,攒簇五行,凿开七窍,调和五脏,返气三田,周流六虚,一得永来,与玄门家到头化境,总之一理。道家三乘,禅家五派,儒家五教,见为分别,实无分别。譬之灯然,处处光照,千灯万灯,共成一火,是为历不一而无不一,则化一之说也,故曰道一生,盖水藏也。由外由内,两年足乎七百二十斤之数,然后者,可得运转,其化如龙,龙不得水,何以神其变化耶?

进步

属性:入内化内,行之三年,足乎粮泉。此时静中受用,静中体认,于极乐无比处,见阴阳之根,于极乐无比浑忘处,入混沌之窍。周身是理,不战而胜,三尸六贼,不杀自杀。不灭自灭矣。然采取时,一千八十是液之精华;烹炼时,一钱八厘为丹之糟粕。其分头入五脏六腑九窍四肢,遍历毛孔,千变万化者,液也,即丹也。而非丹之化而神,神而生,生而复化,化而复神者也,夫阴之气,至亥而极,一阳乃生,故曰活子。人一身之气之神,由午历亥,阴浊不堪用,子时乃清。是时清神静坐,清也,活也,皆水也,虑有道外之想,棼吾静念,故曰息棼。息棼之息即胎息之息。息棼饮泉,行三线之功,向者但卷赤龙,今则舌至在线,略存一存,存而后搅,搅而复存。此时之液,即一千八十菁华所升,其液较向时每一钱加重一分,是以当伸颈仰面,以力送下,向用吞,如日用饮食;今用咽,宜然有声。已清之神,神之最灵动处为意,存诚神化之意,原非从心上起的,是为死心以后,去妄存真之意。意即道水,水活意活,水清意清。以此意送所搅之水,由重楼规中,从容送入脐下丹田,随于丹田中,略存一存,运诀囗,自左至右囗五数,觉有暖气发动,然后以诀将囗者拽横分开为两头,向后分入两肾,复合为一,穿入命门,略存一存,然后以诀囗作囗五数,引直而上,历辘轳、夹脊、玉枕上泥丸,以诀囗作囗五数,觉有冷气旋转,意以为有水下至上 ,以舌顶上 ,迎入三线为一转,又照前行起。初行九转为率,后至二九三九至九九,其数以行功三日,乃如一九。初以意为有水下至上 者,非真有也,诀也。行之九九,液中有菁华,菁华中有神化,入内化内之入丹田者,一千八十灌满丹田,太极圈中不容空缺也,九九之入丹田者,一钱八厘犹嫌其多,损之又损,混沦圈中不着一毫也。三年所积,自一毫至十至百至千,而今九九功成,多者少之,少者微之,微者神之。去其千百十而复归于一毫,此一毫为水中金,他处容不得,故仍归气海之母,乃丹田中,并此一毫容不得毛,犹有伦是也。又炼之至于微,微而无,无而神,神而复生,生而复化,丹之中,实无有丹,而真丹成矣,是之谓圣胎宝珠。其珠上升泥丸,有真水一点。香美不可名言,下于上 ,为真玉醴真金浆,即以此一点入三线,又搅又炼,此时有自然而然之功,不复用意与诀,而自然有声,达至丹田。所至之路,其路以水为路,小则五湖,大则四海;而百川细流无不具。其声以空为声,五音八音,大块噫气,迦陵梵声无不具。行之九九,以丹之中为无物,而物外有物,以丹之中为有物,而不物于物。无无有有,生生化化。神乎!神乎!言仙必加神,故曰神仙。人生甲子当去世,成丹以后,多留数十年,谓龟身难得,从此当愈加修炼也。

进步之说,去凡步而仙步也。进则不复退转,无上之门也,前篇服活时之旨,原该浃死昼在内,复申言之。六阳至巳而绝,至午则梏亡而化为烟。烟从火,午者,火尽炽,既炽不名为火,名为烟。子之水不收拾而涸,午之火不收拾而烟,一也,其法亦照活时,清神静坐,搅三线,水含于口中,未即行咽,而以意引起规中以上,至于心尽之天之火,其火之化而烟者,原是死心以后未尽灭之根,其火之可不化为烟,而仍还于水者,即是化内以来所最真之息。此火引起上重楼,而顿于中线,以一火而与三线之水交,水火济,阴阳生,渐至少阴少阳,复归老阴老阳。三水亦化为火,而纯阳成,梏者浃之,死者生之,烟尽火明,是炼火之法也。火含口中,与三线交,约用诀囗五五之数,然后以意送下, 然有声,照前以意送所炼之火,由重楼规中,从容送入丹田,略存一存,运诀囗自左至右囗五数,觉有冷气发动,然后以诀将囗者横分为两头,向后分入两肾,复合为一,穿入命门,略存一存,然后以诀囗作囗五数,引直而上至泥丸、以诀囗作囗五数,觉有暖气旋转,意以为有火下至上 ,以舌顶上 ,迎入三线,水火相见为一转,至九九为率。

此法与服活时,子午每日兼行,俟其自然而然,不见为水,不见为火,并不必行活时死昼之功,斯入圣矣。

玄门下手时,即搅华池,抵上 ,用子午功,鼻吸清气,咽下有声,以意会及心,送至脐下,穿肾堂,过夹脊、陶道、天柱、风府、玉枕,透入泥丸,与服活时气亦用意相似。而今用意何以在三年化境之后也?盖玄门家所以误人,在初下手即用意。意者火也,火动阻气,气郁生疾,不开关犹可言也,若开关则夹脊一路,通道泥丸,天一之水,混沌已破,从此闭精,可得中法,倘欲念一动,其水已不能自安,加之媾淫一泄,其脑髓即从夹脊直流,下至肾堂,一泄无余,为患将不可言矣。无生仙师道妙,在三年化境以后,始用此意,是为死心来、去妄存之意。意即道水,以诀囗行之,诀不过引路,初犹有诀,水之既行,并从前诀一毫不用,存诚神化,可以了生死矣。

故不死者死者也,死者不死者也。可以在家,享用一切,而为不损其真之至人;可以出家,抱药飞升,而成金身不坏之仙子。

入手

属性:直体正坐,平手顶天。抱胎叠手,用力贵圆。捏纯阳诀,垂帘勿愆。旋左右背,提撮谷便。尾闾摆折,叩齿漱玄。行是数者,六六皆然。维虚与静,鼻息绵绵。风火雷电,云开气旋。橐龠已见,却病延年。

进步

属性:清神静坐,息棼饮泉。服活时气,浃死昼烟。见祖在脑,云升惟渊,多行善事,渐寡世缘。胎成果结,魔阎避焉。后天而老,蜕形化仙。

数息

属性:凡数息乃初入之工夫。人为物诱已久,一旦离境,不能自主,未凝而复散,故用心息相根据法,拴系此心。由粗入妙,自一息数至百千息,方得此心离境,渐渐纯熟,而息自调矣,此法最快捷方式,最容易,最无病,与守丹田、守泥丸、守黄中者不同。

调息

属性:凡息有四种:曰风,曰喘,曰气,曰息。坐时鼻息有声谓之风,往来频促谓之喘,出入不细谓之气,绵绵密密谓之息。风则散,喘则戾,气则劳,息则定。所谓调者,但欲其不风不促不喘不劳而已,与数息不同。调息无意,数息有意。绵绵密密,若存若亡,息调则神自归根,所以谓之胎息。

胎息

属性:夫调息久,而神愈凝,而息愈微,又久则鼻中全无呼吸,只有微息在脐上往来,如婴儿在母腹中一般,所以谓之胎息。息者,心无思,目无视,耳无闻,四体无动,如种火相似,真意燔结,雌雄相聚,微息绵绵,与虚空同体,自然与虚空同寿。

丘真人呼吸歌

属性:呼吸歌,呼吸歌,呼吸原来是橐龠。呼吸上下闲来往。呼吸升降有着落。呼吸采药知老嫩,呼吸法度不要错。呼吸中间有一窍,呼吸惟恐无声乐。呼吸以喉风顺去,呼吸以踵圣逆夺。人人尽把呼吸过,不认呼吸空打坐。呼字坐在北斗下,吸字住在南宫角。呼字搬上昆仑顶。吸字运入三清阁。呼字洪 开至窍,吸字未生弄橐龠。不是口鼻呼吸处,实笑愚人大弄错。人死若得真呼吸,复旧如初又在世。有人识破呼吸处,拜访明师说仔细。

桑榆漫志(陶辅)鼻阳也,饮天之六气;口阴也,食地之五谷。气以滋元,谷以养血。气附血而固,如天之附地,血根据气而荣,如地之根据天。血气和而精生,精神坚而神爽。一不能招存,两不能禁止。能禁者久视,能存者神乎。

推蓬寤语(云间李豫亨)丹书曰:五行顺行,法界火坑;五行颠倒,大地成宝。夫地至广大,何以能成宝也?盖五行相生,俱自土中,而形见于外,故生金生水生木生火,而坤土之气遂泄。如水不外流而藏体于金,火不外扬而藏体于木,金木交并复归真土,则气不散逸,为人物、为草木禽鱼,而坚固不散,尽成黄金。气不败朽矣。故曰:遍地俱黄金也。知此,人能内固精神,不外施用,身中三宝亦如金之不败朽矣,其长生久视奚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痴恋十八岁

    痴恋十八岁

    你有没有曾经深爱过一个人,然后在计划两人将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做的一切在别人看来都是多余?你有没有那么一刻看着自己深爱的人,只想他永远不曾出现在你的生命?你有没有那么一刻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可是自己想改却无能为力?……年少的我们总是以为,爱情,是生命中的全部,其实,我们到底是爱那时的他,还是爱着他时的那个时光,那个自己?时光是琥珀,因为它会把最美的时光留在记忆里,但是谁又说过,时光留下的就没有伤痛?成长总是伴随着疼痛,不管是表面安静内里热情的王荔妍,还是自卑温柔的严芳华,亦或是痴心绝对的叶臻,亦或是怒其不争的曹粲,还是开朗机灵的花花……在这样似水的年华里,我们是渐行渐远还是相拥在未来?
  • 幽兰风

    幽兰风

    幽兰花香风吹过散过,留下的只是一股淡淡惆怅.......她明明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无所有,可是…为什么…心…会那样的空。当笑容全部都给了别人,那自己还剩下些什么。曾经的努力,都成了梦想破灭的理由,难道这本就是条不归路……
  • 忧忧碎月,错听风木

    忧忧碎月,错听风木

    忧忧碎月,错听风木,人事更迭,我和南羽冥的故事早就结束……“木辛,事已至此,你还要怎样才肯放过自己?”“你滚吧!带着你的雨灵,这辈子不再见。”再温热也暖不到心血流那刻谁烟波相随着……“月挽离”人,我的良人会是他吗?
  • 读《周易》悟养生

    读《周易》悟养生

    《易经》中蕴含的养生思想至今仍然散发着不朽的光辉。本书即是对《易经》中提出的养生思想进行摘录、解读、剖析,并和现代养生思想结合。本书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原文、译文、阐述、养生之道、养生典范,循序渐进,让读者在了解古人养生思想的同时,知道流传至今的养生方法,掌握其思想精髓,边看边学,运用在平时的生活健身锻炼中。为了增加其可读性和趣味性,在书中添加绘画、书法等。
  • 守望纯真

    守望纯真

    他与她是青梅竹马,因为家庭的变故,她失去了父亲,跟着妈妈被迫远走他乡,去到一个陌生的大都市,在那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临别时,他对她说:我一定会等你回来。十五年后,她历经种种不幸与磨难,终于回到了阔别的故乡,但发现家乡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模样,它荒芜,沧桑,凋零,衰败,所有爱恨情仇,随着这片故土,重归荒野。阅尽繁华,不忘初心。
  • 魔之炽炎神

    魔之炽炎神

    你知道吗,世上曾有过炽炎神。他善良,勇敢,正直,无所畏惧,只是最后死了。你知道吗,原来神也是会被打败的。他会被同僚相逼,退至涯海,然后坠入深渊。你知道吗,深渊并不可怕。因为有人会战胜它,并且用实力谱写他的正义。你知道吗,当你翻开羊皮古卷的那一刻。故事就已经开始了……
  • 复仇公主VS拽王子

    复仇公主VS拽王子

    暂无......................................................................................................................................................................................................................................................................................................0000
  • 不西书

    不西书

    天魂、命魂、隐魂(书魂),枢,即是“大龙”。古历706年,星陨,地裂,百家灭亡,列子著作十不存一。这是一个没有斗气没有修真的世界,有的只是天然呆少年的不西之路。“天教长少年,从此不西行。”
  • TFBOYS之仲夏繁星靛蓝

    TFBOYS之仲夏繁星靛蓝

    十年:十年,一个短暂又漫长的数字:短暂,如闪电般,当人们反应过来时它就已经悄然离去;漫长,像等待着一个似有似无的透明人,他也许不存在了,可早已深入人心,即使他永远不会再来,可是却还是让人难以忘怀。十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最终坚持下来的有几个?谁也无法知道,可能那时已无人认知,也可能那时他们正在被四叶草捧向最高峰。即使一不小心跌落了,也有四叶草在后头接住。彼若成皇,此便作衬,一直遮风挡雨,决不得让任何人伤害。(本文纯属虚构,切勿与真人相比)
  •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篇)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篇)

    健康,不只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是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