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4300000009

第9章

赞曰。此有二句。合为一句。十应作所作住持不退转。名称普闻无量世界。故能住持佛法令法不灭。众生闻名信向修学。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故名应作所作。菩萨所应作谓利众生故。上来上支下支门下。明摄取事门。论有二释。论摄取事门者。摄取诸功德事。初番释云。示现诸菩萨住何等清净地中。因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中作所应作故。此为总标。论下牒释十三句中。应分为三。于无上正等正觉不退转一句。是住何等清净地中。次有十句是因何等方便。后之二句是何等境界中所作应作故。论牒释中唯解初二句标不释第三句何等境界中作所应作。地清净者八地以上三地。无相行寂静清净故。此中以无相理名无上正等正觉故。后三地皆于无相行任运寂静离障清净名不退转。非诸垢染有相等之所退转故。第二句因何等方便者。有四种。一摄取妙法方便。任持妙法以乐说力为人说故。此摄三句。任持妙法者皆得陀罗尼。由得闻持任持妙法令不舍离。住在自心持之不忘故名任持。以乐说力者乐说辨才故。为人说者转不退转法轮。为人说此不退轮故。二摄取善知识方便。以依善知识作所应作故。此摄三句。以依善知识者。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作所应作者。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德本即善根。是所应作故。由此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三摄取众生方便。以不舍众生故。此摄一句。以慈修身。由以大慈悲熏习身心故。能不舍一切众生。常能救度。四摄取智方便。以教化众生令入彼智故。此摄三句。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由自有三智能令众生摄取三智故。自成三智者是诸众生摄取三智之因。初智知如实智。自利智也。次智是知事智。利他智也。后智是真理智。智实性也。论中唯解此初标二句不释何等境界中作所应作。此摄二句。名称普闻无量世界。是何等境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是所应作。由菩萨具三智等故。名闻远振十方世界。能于此无量世界境界中。度百千众生作所应作。度众生者是诸菩萨之所应作故。此初番讫第二复次云。复有摄取事门。示现诸地摄取胜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此二句为总标。下自别释二句者。一示现诸地。二摄取胜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十三句中初四句是示现诸地。后九句是摄取胜功德。初四句示现诸地者。皆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一句是。第八地故。次二句是第九地。次一句是第十地。故论下释示现诸地云。八地无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者下功用行不能动故。不同上者上无相行不能动故。自然而行故。上者胜行无相行也。下者劣行功用行也。唯识释不动地云相用烦恼不能动故。此论解不退转。谓功用不动。无相行不动。任运进修。空.有双证。不为二动名不退转。于九地中得胜进陀罗尼门。具足四无碍解自在故。九地得闻持等满名为胜进。具足七辨等为他说法。前第三地虽得闻持犹未圆满。今说满位。于第十地转不退转法轮。得受佛位如转轮王子。以八九十地同示现诸地故。论自结云。下之九句名摄取功德。上之三地皆同得之。释第二摄取胜功德者。示现依何处。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故。此有五句。论为初标。下自别释依何处摄三句。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论云依善知识处所故。依何心者摄一句。以慈修身。论云我依度众生心教化。毕竟利益一切众生故。诸菩萨所作皆云我以度众生为心故。言我依众生心。由毕竟能利益一切诸众生故。依何智者摄三句。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论云依三种智。一授记密智。为众生说深密义智。记者记别解释之义。即佛慧也。二诸通智。以大神通利益众生智。即通达大智。三真实智。证真如智。即到于彼岸。彼岸即真理故。能到者智证之义。依何等境界行者。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一句也。诸世界有二。一器二有情。皆是菩萨修行所行之境界。依何等能办者。能度无数百千众生。菩萨以三智于彼界中能办何等事。谓能度众生。随合别配后之二句。论乃解云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办者。即三种智摄应知者。文意谓以三智于世界境中能办利益众生事用故。言三种智摄。此翻意略不能具显。其意必尔

经。其名曰(至)得大势菩萨

赞曰。下列名为二。初列后结。合有十八菩萨。皆以愿行为名。分为七对。此中初三拔苦与乐对

曼殊室利云妙吉祥。与众生乐。是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闻名能灭四重等罪。又云过去为龙种上智尊王佛。当来亦言成佛。华严经说在此清凉五台山。与一万菩萨俱

阿缚卢枳帝湿伐逻耶云观自在。观三业归依而拔众生苦。略云观音。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灭度后次当作佛。名普光功德山王佛。此佛灭已。大势至菩萨次当作佛。名善住功德宝王佛

得大势者。所至之处世界振动有大威势。众生遇者自然苦息。获大胜乐有前二能

经。常精进(至)菩萨

赞曰。此二自利他对。自行常勤他利不倦

经。宝掌(至)菩萨

赞曰。此三济贫救对。宝掌济贫苦众生。手中出宝囗药王为大药树救治王诸疾囗勇施一人通能二事。勇出财.药。财.药俱摄

经。宝月(至)菩萨

赞曰。此三导明破闇对。宝月能导智明如月可重囗月光破诸痴暗犹如月光囗满月能为二事

经。大力(至)菩萨

赞曰。此二神通小大对。由作神通警策有缘皆令发意。能动百千世界名大力囗能动无数世界名无量力

经。越三界(至)菩萨

赞曰。此二离染进善对。越三二界离染也。越者离度义

颰陀婆罗云贤护。护守善法令不失故

经。弥勒(至)菩萨

赞曰。此三世间出世间对。弥勒姓慈拔离生死世间

宝积.导师引至彼岸出世。宝积引至菩提。菩提法宝积而与之

导师为大导师引至涅槃圆寂。故此三别合成七对

经。如是等(至)八万人俱

赞曰。此结也。肇公云。此皆菩萨无生身。无生身者无处不生故言无生。无生故塞三界门。无处不生故。垂形六道

经。尔时释提桓因(至)二万天子俱

赞曰。上明内护五众。下明外护十众。于中人非人为二。非人中天非天为二。天中欲色界为二。欲界有三。一帝释。二四王。三自在。此初也。或地居.空居为二。地居中帝释.四王为二。此初也

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倒也。此在妙高山顶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过去字憍尸迦。此云茧儿。名阿摩揭陀此云无毒害。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彼国古名致甘露处。即劫初帝释与阿修罗战以山为[禾*(替-曰+貝)][禾*(替-曰+貝)]乳海。得甘露致于此地。因以为名焉。帝释往昔有三十二人以为同伴。有善法夫人.圆生夫人.欢喜夫人.设支夫人同修胜业。故生天中。有善法堂.圆生树.欢喜园.阿修罗女.设支夫人。此等因缘如宗轮疏

经。复有名月天子(至)万天子俱

赞曰。此四王众。三光乃是四王天摄。更无别天。有经观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即此宝光

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即此名月

虚空藏名宝光作星天子。此名普香。日宫火精作。径五十一踰缮那。月宫水精作。径五十踰缮那。星亦水精作。极大者十八乃至小者四俱卢舍。一俱卢舍三里余。此并空中旋绕四洲

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丑目。北方多闻。居妙高之半腹第四层级。亦住七金山之顶。三光四天高下去地四万踰缮那寿量形相如余处说

经。自在天子(至)三万天子俱

赞曰。下空居天囗夜摩天.睹史多天名自在天子。得异熟果随意所念胜下二天。下二天果依树而得今随欲得。名为自在。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名天自在天子。不乐异熟果乐自乐他变为乐具而受用之名大自在。又解他化天主名自在天。第四禅主名大自在天。又自在天是帝释臣。大自在天是帝释之师。若后二解无四空居欲界天也

经。娑婆世界主(至)二万天子俱

赞曰。此色界天。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初禅大小等于欲界一四天下。一千初禅始等二禅。二禅为火灾顶。一千二禅始等三禅。三禅为水灾顶。一千三禅始等四禅四禅为风灾顶。乃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也。故娑婆界主大梵王。即第四禅主

梵摩云寂静.清净.净洁皆得。亦云梵洁也。今唯言梵但略云尔

尸弃者火灾顶即初禅主.火灾尖顶故。光明者二禅主小光.无量光.极光净天主故。等表三禅主也。然大般若五百七十云。堪忍界主持髻梵王故。尸弃者顶髻也。即持髻梵王是堪忍界主。梵王之别名。光明是余禅主

经。有八龙王(至)眷属俱

赞曰。下明非天众有五。初龙众也。第一名喜。次名贤喜。此二兄弟。善应人心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初能令人喜。后性贤令喜。故以为名

娑伽罗者即碱海之龙

和修吉者此云九头。绕妙高。食细龙之类也

德叉迦者此云多舌。舌有多故。或由嗜语故名多舌

阿那婆达多者此云无热恼。无热恼池之龙。离三热恼故。一非火沙所烁。二无风吹衣露形。三无妙翅鸟所食。无此三种所生火恼名无热恼。华严经云。大地菩萨为此池龙。兴大悲云荫覆一切众生。离苦法门而得自在。于鳞甲中流出诸水日夜无竭。济瞻部洲诸有情类

摩那斯者此云慈心。华严经云。将降雨时先云七日待众事了。然后始雨。故名慈心

优钵罗者此云红莲华居池为名

经。有四紧那罗(至)眷属俱

赞曰。梵云紧捺洛此云歌神。紧那罗讹也。初歌四谛。次歌缘起。次歌六度。后歌一乘。或初三种歌三乘之教行。后一歌一乘之理果。故名持法。或歌一乘教.理.行.果如次配之。随佛所说一会之法所宜歌故。如世乐音歌君德故

经。有四乾闼婆王(至)眷属俱

赞曰。乐音五孝反。梵云末奴是若飒缚罗。此云可意音。亦名如意音。乐者令人爱乐也。正法华云。一名柔软天子。二名和音天子也。梵云健闼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闼婆讹也。西域由此呼散乐为健闼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乐中有二类。一非丝竹也。鼓磬之类。二是丝竹。箫筝之辈。非丝竹之下者名乐。上者名乐音。丝竹之下者名美。上者名美音。或此同前歌神音曲。如次同彼

经。有四阿修罗王(至)眷属俱

赞曰。梵云阿素洛。此云非天。索洛者天之异名。阿之言非。以多谄诈无天行故。名曰非天。如人不仁亦名非人。瑜伽.佛地论说为天趣摄。杂心名鬼趣。正法念经是鬼畜趣。伽陀经说鬼畜天三。有云罗睺阿修罗是师子儿。畜生所摄。今依大乘瑜伽为正。此有五类。一极弱者在人间山地中住。即今西方山中有大深窟。多是非天之宫。以下四类十地经说。二妙高山北大海之下二万一千由旬有罗睺宫。三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勇健宫。四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华鬘宫。五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毗摩质多罗宫。准此已下八万四千深于须弥矣。与起世经相违。彼说须弥东西去山一千由旬外有毗摩质多宫。纵.广八万由旬。七重城等是别聚落。亦复无失。罗睺此云执日。非天与天斗时。将四天王天先与其战。日月天子放盛光明射非天之眼。此为非天箭锋。以手执日障蔽其光。故云执日。今为第四。应知。初列婆稚者。旧云被缚。非天前军为天所缚。正云跋稚迦。此云团圆。正法华中最胜是。即当勇健。次执日后与天斗。时有勇健力。跋陀缚义此非被缚

佉罗骞驮者佉骞皆去声。驮平声呼。古云广肩膊形貌更大。次勇健后当华鬘是。梵云吠摩质呾利此云绮画。明文其身。或云宝锦用冠其服。云毗摩质多罗讹也。此为最大天帝释之妇公。舍支之父。说此因缘如宗轮疏

经。有四迦楼罗王(至)眷属俱

赞曰。梵云揭路荼此云妙翅鸟。羽色妙不唯全金故。旧云迦楼罗翻为金翅鸟皆讹谬也。增一阿含说。佛告诸比丘有四生妙翅鸟。谓卵.胎.湿.化。有四生龙亦卵.胎.湿.化。比丘当知。若卵生鸟欲食龙时。上铁叉树自投于海。是时此鸟以翅辟水令两向分。而取卵生龙出而食之。设欲取胎生龙等鸟即丧亡。如是胎生鸟唯食胎.卵二生龙。湿生鸟食前三生龙。于化生龙。设欲食者鸟即丧亡。化生鸟能食四生龙。设使龙身。而事佛者。是妙翅鸟不能食啖。所以者何。如来恒行慈.悲.喜.舍四等之心。是四等心有大筋力有大勇猛。不可阻坏。故妙翅鸟不能食之。故诸比丘当行四等之心。今此次第即四生鸟。亦云大威德者。诸龙怖故威德广大。大身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大满腹恒食饱。如意颔下有珠

经。韦提希子(至)眷属俱

赞曰。此人王众。佛以住此王城说法故独举之。梵云吠题呬弗呾多。古云思惟子。今云吠是胜义。题呬云身。即东毗提诃之名。彼毗提诃男声中呼。此吠题呬女声中呼。此是山名。亦是彼山中神名。从彼乞得因以为名。韦提希讹也。梵云阿社多设咄路。此云未生怨。阿阇世讹也。未生以前已结怨故。亦名折指。由造逆业闻小乘经忏悔已后。犹堕拍鞠地狱。后得独觉果。涅槃经云阇王不遇耆婆来月七日当堕地狱。闻大乘经忏悔已后不堕地狱。又有经云。忏悔已后得柔顺忍。以母标名故言韦提希子阿阇世王。加涅槃经等具陈其事

经。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赞曰。列众中第二明其仪轨。尊敬情深各礼佛足方受正法退坐一面

经。尔时世尊(至)尊重赞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仙侣志

    仙侣志

    两个人的爱情起源于意外。别人看来,天造地设。爱情和生命一样,起起伏伏,意外连连。本来与世无争,却偶然错过。锄强扶弱,抵抗邪恶,却被命运捉弄,生离死别。
  • A Ride Across Palestine

    A Ride Across Palest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两二三事

    一两二三事

    你经历过绝望吗?【不定期更√】【拒绝任何形式的抄袭和模仿√】【不同不养不以爱情为主√】【人物均为化名√】【作者最大开心就好√】【我最可爱√】【一切均为事实√】【全文来自作者日记√】【拒绝任何建议和批评√】
  • 冤家路窄:我的腹黑女总裁

    冤家路窄:我的腹黑女总裁

    她新一代霸女,他新一代霸王,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他俩会擦出怎样的爱的火花。剧透一点,“女儿啊!快起床吧,不然就迟到了。”没错这位女儿正是我们的艾大小姐,“妈,我不要上学,我都自学完了。”揉了揉双眼,搓了搓头发,“苍天啊!大地啊!我不要~”。而楼下的老妈可幸灾乐祸了。“我说老公啊,咱女儿要是知道了会不会像悟空那样来一个大闹天宫吧”某老妈悄悄地说到,镜头转换,“爸,我非要上那什么学院么?”没错,这位正是我们的张总裁,“嗯,必须去。”某老爸心里暗暗的想,“希望成功吧”。艾爸和张爸是世交,但张爸和艾爸正在筹划什么呢?
  • 云幻歧途

    云幻歧途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片世界,我们从来没有将自己心中的世界呈现出来。这个世界很大,规则很多,黑暗面很广,每个人的思维都很奇特,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连起来就是一个世界历史。或许我不在写小说,而是在写我的心路历程。-----------或许更新很慢,或许文笔不够好,但是你会看到我的心声。
  • 命运交错之机战交错
  • 邪王盛宠:废柴弃妃很猖狂

    邪王盛宠:废柴弃妃很猖狂

    现代顶级杀手,她是汐茜儿;异世草包废物,她亦是汐茜儿。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她接手了她的人生。废材,又何妨?弃妃,又何妨?那些自称为天才的人还不是被她耍的团团转,玩游戏是要靠脑子的!人尽皆知的废柴名号,呵,废柴,那她偏要站在众人仰望的高度!孤独一生也罢,桃花朵朵也罢,她都不在意,只要自己活的逍遥就好!可是为什么那个王爷非要与她携手一生并掐灭她所有的桃花?ps: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宠的上天~
  • 我也侃侃苏东坡

    我也侃侃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传记作品《我也侃侃苏东坡》,带给你不一样的东坡感受……
  • 在樱花树下长久的等待

    在樱花树下长久的等待

    青春,是一场盛宴,总有人为它把酒言欢;青春,又是一座坟墓。总有人会为它祭奠。时间,让我们学会了珍惜;岁月,又让我们互相蹉跎。没有如果,不是因为时光无法倒退,而是因为,我们都没有资格后悔。飞蛾扑火又有何妨,没关系,我可以在回忆里等你。无爱无伤,无欲则刚,倘若注定结束,不如从未开始……
  • 穿越母系社会

    穿越母系社会

    意外重生到远古,阿妈是威严睿智的部落族长,阿姐是彪悍拽霸天的女汉子,外加一只偶尔中二的小舅舅,方瑶表示族二代神马的感觉着实不错。不时还有族人送个花献个草啥的,只是,你那一副“求生娃”的表情真的没走错剧场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