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4300000020

第20章

赞曰。十一行颂中分四。初三颂半颂前问中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三颂颂前四众咸皆有疑。一颂半颂我自昔来未闻自疑。三颂颂请唯愿世尊敷演斯事。初中分三。一颂半颂前佛自告申。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等法师妙。一颂颂前所得难解所说难知法妙也。一颂合颂叹法及法师妙。无问而自说。此初也。慧日大圣尊者。以佛智慧犹如日故。涅槃经言。譬如日初出光明甚晖炎。既能还自照亦灭一切暗。佛之二利亦复如是。增一阿含经说。日出有四事。一者日出之时众暝皆除。二农夫作务。三百鸟悉鸣。四婴儿啼哭。佛告诸比丘。若日出时众暝除者。喻佛出世除去痴暝靡不照明。农夫作务者。人民之类普共田作。此譬檀越施主随时。供给衣服饮食床廗卧具病缘医药。百鸟鸣者譬如高德诸法师等能为四众说微妙法。婴儿啼哭者。此喻弊魔见佛出世心大愁恼。亦如经中赞佛偈言。如来金色如山王。亦如日出照世间。能拔众生长夜苦。故我顶礼三界王。故今赞佛云慧日也。久乃说是法者。成道多年不曾显说。今方说之。故云久也。此上二句标。下一颂颂佛前说种种念观

经。道场所得法(至)亦无能问者

赞曰。上半颂颂前所得难解菩提涅槃智慧甚深。后半颂颂前所说难知智门甚深。以二乘不知故皆无能问者

经。无问而自说(至)诸佛之所得

赞曰。上半合颂叹二妙。无问自说从三昧起便即告故。第三句法妙。第四句法师妙

经。无漏诸罗汉(至)愿佛为解说

赞曰。下三颂四众疑有二。初一颂颂声闻无学有学之疑。二颂颂缘觉等众愿佛说。疑喻如网罗生难出。犹豫者说文陇西谓犬子为犹。犹性多豫在人前故。凡不决者谓之犹豫。尔雅云犹如麂善登木。郭璞云健上树也

经。于诸声闻众(至)为是所行道

赞曰。此颂自疑。自先得智为是果法。为是因道。若是果者所得已满今何所赞。若是因者更欲趣求因所成故。前说众人于自所得生决定心于佛说疑。今者鹙子无决定义。于自所得亦生疑惑。又前创闻于自犹定。今重思虑于自所得亦有疑生。故不相违

经。佛口所生子(至)时为如实说

赞曰。下颂请说。分二。初一颂颂声闻弟子请。后二颂颂余众请。此初也。禀佛言教圣道方起。教从口出故名口生。简异胎藏精血成故

经。诸天龙鬼神(至)欲闻具足道

赞曰。颂余众请。此土佛出无转轮王故说诸国转轮王至。具足道者大乘理故

经。尔时佛告(至)皆当惊疑

赞曰。下第二段有二。初止后请。此止也。论下第四解定记分。记谓记别。分明记别深密之义。名为记别。即十二部经中名记别经。记别经有三。一记弟子谢往过去德失差别。二授诸大人成佛记别。三分明记别深密之义。如下十二分教章中具说。此即第三记别经也。论云自下依四种事说。一决定心。二因授记。三取授记。四与授记。决定心者佛心本来已有决定所为之人。由此便有后止及说。是以决定心论不配属经。通下文意故。论云云何决定心。已生惊怖者令断惊怖。为利益二种人。故如来有决定心。惊怖有五。一损惊怖。如所闻声取以为实。谤无大乘而作是言。如来说言阿罗汉究竟涅槃。我毕竟取如是涅槃。是故阿罗汉不入涅槃。此即决定种姓声闻。声闻者所闻教声取之以证究竟实果。我毕竟已取如是涅槃。果已究竟谤无大乘。不堪闻今为说大乘。若闻今说彼非究竟。即惊疑阿罗汉皆毕竟无入涅槃者。反道疑生故名为损。二多事惊怖。以大乘众生生如是心。我无量无边劫中。行菩萨行久受勤苦。生惊怖心起取异乘心故。谓不定姓地前菩萨。住大乘中。已经多劫行菩萨行名为多事恐彼起心退趣异乘故。今为说令其不退。三颠倒惊怖。分别我我所身见不善法故。谓根未熟定姓凡夫。烦恼尤重不堪为说。若为说者更生烦恼。颠倒惊怖。四悔惊怖。谓若为说。大德舍利弗我不应证如是小乘法。自止小果归向大乘。即以悔心名为惊怖。五诳惊怖。谓若为说增上慢者作如是说。云何如来诳于我等自谓道满更无余故。声闻有二。一定姓二不定姓。凡夫有二一未得谓得二具重烦恼。菩萨有二一退位二不退位。定姓声闻即损惊怖。不定姓声闻即悔惊怖。未得谓得凡夫即诳惊怖。具烦恼凡夫即颠倒惊怖。退位菩萨即多事惊怖。不退位菩萨非此五中。舍权就实欣趣佛位。方为说一乘故。此说一乘不逗彼器。论云正为利益二种人故。如来有决定心。谓多事及悔。利益悔者引摄一类故。利多事者任持所余故。今此唱止及下正说。佛心先定为此二人。余非正为。即是十义说一乘中初二义也。观此文意多事。一种不说有惊。说即无惊。自余四种说即有惊。不说无惊。故论总言已生惊怖令断惊怖。因授记者。如经止止不须复说。乃至天人皆当惊怖。即下二止文等。是因应为闻者之二义。不堪为闻者之退廗故名为因。因授记皆生惊怖。有三种义。一欲令大众推觅甚深境界故。二欲令大众生尊重心毕竟欲闻故。此上是应为闻者之二义。三为令增上慢者离法座而去故。即是不堪为闻者之退廗。今此第二止。但为应为闻者之二义。第三止方为不堪闻法之退廗。其取授记如经。尔时世尊下即许可摄受许当为说是。与授记者如经佛告舍利弗下正为解释一乘等是。定记四中初决定心唱止及为说之所由。次因授记但是止其请之所由。取记许为开释。与记正示陈说。今言惊疑令为应闻者惊张疑惑。推觅深法尊重欲闻

经。舍利弗(至)唯愿说之

赞曰。下第二请。论云示现过去无量佛已教化众生。初长行后偈颂。长行有二。一总请二堪闻。此请也

经。所以者何(至)即能敬信

赞曰。此堪闻。有三因。一遇良缘曾见诸佛。二性聪睿诸根猛利。三解识真义智慧明了。故能闻信

经。尔时舍利弗(至)有能敬信者

赞曰。此颂可知

经。佛复止舍利弗(至)将坠于大坑

赞曰。下第三段。初止后请。止中有二。长行及颂。此初也。因不堪闻法者之退廗也。恐增上慢得世第四静虑。便谓阿罗汉果。而生诽谤。当堕地狱。名坠大坑。此皆凡夫故坠大坑。非圣有学。瑜伽论说。一切圣人知自得果。无自谓得后位圣果增上慢故无邪见。故更不造业入地狱。故诸论所言增上慢比丘得世第四静虑。后命终已。由谤解脱起邪见故生地狱中。即此类也

经。尔时世尊(至)闻必不敬信

赞曰。法妙难解。下愚闻之起谤。既不敬信。所以恐坠大玩

经。尔时舍利弗(至)多所饶益

赞曰。下第三请。初长行后偈颂。长行有二。初总请后堪闻。鹙子利根自知宿命。亦能晓他往世从释迦已曾受化。根成道满闻必能信。生死长夜安稳饶益。故今请说

经。尔时舍利弗(至)唯垂分别说

赞曰。下四颂中有三。初一颂自称长子以请决。次一颂半陈众久从佛化以请说。后一颂半兼陈自他闻法悟解即生欢喜以请说。此初也。佛于二足多足无足一切中尊。今云两足尊。于三类中两足为贵能入道故。谓人天类。佛亦两足故言两足尊。声闻众中鹙子第一故名长子

经。是会无量众(至)欲听受佛语

赞曰。此一颂半陈众久从佛化宿因今熟。故请佛说

经。我等千二百(至)则生大欢喜

赞曰。此一颂半兼陈自他闻法欢喜。以请佛说

经。尔时世尊(至)分别解说

赞曰。论第四段定记分中。自下第三取授记也。许可摄受而为说之。故论云取受记者。以舍利弗等欲得受记。如经佛告舍利弗汝已三请。岂得不说等。许摄受取故。若依自科。下第三段开斯实相。启彼权门。于中有二。初明二记。后五浊。下方破四疑。二记为二。初取记中有二。初许可摄受后恶人退廗。此初也。菩萨地云。夫听法者聆音嘱耳。扫涤摄持。智论亦言。听者端视如饥渴。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端直审也。若不诫彼群情令其审听。恐心不定慧解不生。故敕审听

经。说此语时(至)礼佛而退

赞曰。下恶人退廗。有四。一明去。二不止。三快敕。四敬诺。初中复二。初标后释。此标也

经。所以者何(至)是以不住

赞曰。下释起去所由。此自征云。难得有五。一得人身难。二生中国难。三具诸根难。四值佛出难。五闻正法难。五千之徒已具初四。何故将说妙法避廗而起去耶。此去之所以者何谓也。今释有二意。一罪根深重。二有增上慢。此辈者补配反。群党也。说文军法发车百两为一辈。广雅等翻辈亦类也。玉篇部比类也。罪者可毁可啧可怖可厌之义。若因若果可毁厌者皆名为罪。若依小乘此罪众多。重者有三。一烦恼障。二业障。三异熟障。一切烦恼总为二类。一数数起名勤。二起而猛名利。分为四句。一勤而不利。二利而不勤。三亦勤亦利。四不勤不利。今取初及第三句名烦恼障。五无间业名业障。三途八难名异熟障。此之三障障入圣道名为重罪。今依大乘障有二种。一烦恼障二所知障。所知障者随其所应障入大乘圣位。烦恼障者随其所应障入三乘圣位。依佛地论烦恼障有三。一者一百二十八烦恼并随烦恼。二所发业。三所得果。此意所说是彼品类总名为障。非据重者。依大般若。重障有四。一烦恼障。二业障。三异熟障。四法障。烦恼障者。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随其所应能障圣者。皆名此障。若具有者随其所应障彼圣故。业障者依萨遮尼干子经有五种逆。一破塔坏寺焚烧经像。窃盗及用三宝财物。二谤三乘法言非圣法。障碍留难隐弊覆藏。三于一切出家人所。若有戒无戒持戒破戒打骂诃责。说其过失禁闭牢狱。或脱袈裟逼令还俗。责役驱使债其发调断其命根故。大集经言说一破戒比丘过失。过出万亿佛身血。四杀父害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起大邪见谤无因果。长夜常行十不善业。此之五种唯于大乘名五逆业障。亦有说七等不过此五。所以不说。异熟障者谓能障圣道诸异熟果。即三恶趣。八无暇等。其间佛前佛后难应云法前法后。是佛法前后不得圣故。法障者谓于宿世障他作善造匮法业。于此生中不得闻法。匮乏正法。谓五果中等流增上二果所摄。罪根深重者感匮法业。是罪根故现不闻法。是罪体故即第四障也。慢者玉篇轻悔也。不畏也倨也。或为嫚字切韵欺为谩。缓为慢恃己陵他高举为相。瑜伽等说慢有七种。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初慢者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过慢者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慢过慢者谓于胜计己胜。我慢者恃所执我高举为相。增上慢者己实少德谓己多德。卑慢者谓他多分胜己计己少分劣他。邪慢者己全无德谓己有德。今增上慢即是第五已实少德。谓己多德。得世间涅槃禅定等。故未多得。谓多德。未多证。谓多证。得谓有为道.证谓无为灭。此是增上慢相。非全未得而今谓得。若不尔者。便非增上慢相。乃是第七邪慢相。故有此烦恼障及前法障二种力故不堪闻法。问五千之辈既不堪闻。何因目瞩神光耳聆妙唱。睹天华而晏默观地动而无惊。答放光动地未革庸心。演妙宣难便乖浅意。闻序中之问答为大渐之初因听宗内之深陈乃增迷而复谤。所以折摧枝叶扇拂糟糠

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赞曰。二不止也。默静也。俗作默。诸论皆云有二决定佛力不非。一受异熟决定。二作业决定。罪根深重者受果定类。增上慢者作业定类。由此五千从座而起。佛虽神力亦不止之。又乍可令去不坠大坑。不可止之令兴重业故不止也。彼若发心定业可转。其心不易佛力不排

经。尔时佛告(至)当为汝说

赞曰。三快敕也。风惊秕落。霜殒贞存。佛许说而惊其心。振威神而令起去。故以枝条退为佳。唱贞实住而许说。轻薄虚疏故譬枝叶。敦重坚固乃同贞实。佳音古鲑反善好也。鲑音户佳反。南人谓鲑脼也

经。舍利弗言(至)愿乐欲闻

赞曰。四敬诺也。唯音弋。谁弋水二反。敬诺之词。然音如延反。顺从称。愿乐为希解之意。欲闻亦冀听之心

经。佛告舍利弗(至)时一现耳

赞曰。此下明与授记为之解释也。论云有六种。一未闻令闻此等文是。二者说。舍利弗诸佛随宜所说下是。三者依何等义。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下是。四者令住。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下。是五者依法。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下是。六者遮。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下是。未闻令闻者叹法希有显令闻故。说者明所说法意难知事。依何等义者。谓未闻令闻。及方便所说。依何等义谓依佛所得深难解法。住者劝令来住一乘之中。法者十方三世佛所共行仪轨法式。初随宜说。意令久后取佛种智。遮者遮破二执遮遣二真令叹法希。未闻令闻有三。一叹希。二举喻。三劝信。此即初二。此若频说无智不欣。时乃说之愚智同乐

梵云邬昙钵罗。此云瑞应。金轮王出大海减少。金轮路现其华乃生。应金轮之御世名瑞应华。此法华经法轮王出生死海减。一乘道显方演说之。故举为喻叹法希有。鹙子往劫曾所未闻。今者令闻令渴仰故

经。舍利(至)言不虚妄

赞曰。此劝信也。智解局者未能证达。故标不虚劝其生信

经。舍利弗(至)意趣难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Demon殿下太妖娆

    Demon殿下太妖娆

    【Ace_森荠·出品】时尚华丽的神秘巨献,千回百转的补完迷局。当十二个完美男子困守在一座深宅,厚厚的高墙封闭住华灯美服,当有人和你说着无奈守候只是千年轮回中庸常的一瞬,当它们流转的深瞳底隐约的叹息欲言又止——当那扇封闭已久的大门慢慢打开,当那双莫测高深的眼睛躲在画面的角落里笑你——来,欢迎加入这场或许永无归期的聚会吧!
  • 梦回古都:夫人你别逃

    梦回古都:夫人你别逃

    钟瑾觉得老天爷就是看她不爽!非常的不爽!她不就手欠翻了一本书么!至于么?自此,钟瑾就在周公的折腾下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梦回大秦:论忠犬将军追妻史√】【辅佐江山:论清冷军师被扑史√】【褒国有女:论无情妖妃祸国史√】【九五至尊:论千古一帝奋斗史√】更多梦境正在加载中ing注:因选材问题,历史不会完全照搬,考据党慎入!文笔稚嫩请多包涵
  • 孤世傲凰

    孤世傲凰

    她是那只肯栖于梧桐的孤傲凤凰,前世憋屈的死让她在异世不断努力变得强大,只为能够飞舞于九天之外。她本以为她应该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一个人在云霄中孤独至死。但是遇见他之后,她所有的计划全都乱了。如果说她是凤凰,那么他就是苍龙,睥睨人间!这个她始终追不上的男人,这个霸道却柔情的人真的可以让她托付以终生吗?
  • 战火幻想乡

    战火幻想乡

    幻想乡,一个与世隔绝而又与世无争的人类、神明、妖精、妖怪和平共处的国度。所有的生命在乐园里波澜不惊地生活着。平淡、祥和、安乐。而看似和平的背后,隐患的种子就这样被埋下了。直到很久以后幸存下来的少女们才明白。悲剧的发生,正是因为太多有能力的人对隐患的不作为而导致的。但是,也许,已经太迟了……
  • 造神学院

    造神学院

    人类与动物唯一区别就是成功的运用了大脑,可是人类的大脑只有百分之十是活跃的,而百分之九十是没有得到运用的。假如有一天我们可以运用那百分之九十脑域,那我们就会拥有超人的能力,我们就会进化成神。造神学院一个让你成神的地方。新书《我老板是阎王》爆笑呈现
  • 极品神医在都市

    极品神医在都市

    清纯校花、极品护士、冷艳杀手。极品神医闯都市
  • 柔弱娇夫神探妃

    柔弱娇夫神探妃

    作为七皇子的侍卫,武功高强,反应迅速是必要的设定,然而孟慈两样都不沾,她唯一有的,就是超乎常人的淡然和智慧。一叶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清风县衙有个孟神捕,却无人知晓孟神捕这名头全部是靠他女儿孟慈得到的。七岁看完一百本书,九岁时写的文章被县里面举子连连称赞,口口相传,十一岁帮父亲破获了县里面一桩陈年旧案……十八岁,父亲被人陷害坐牢,青梅竹马惨死县衙门外,那个本应等着媒人来家中说嫁的女子不得不走上了为父亲洗冤的道路……
  • 快穿之美貌无敌:炮灰翻身记

    快穿之美貌无敌:炮灰翻身记

    一场流星雨引发的血案,唐一一将接受世人委托,踏上平反的征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不停地穿越成为炮灰逆袭的故事。茶余饭后消遣之作。
  • 轻易动心

    轻易动心

    这样轻易的心动,一生仅此一次。岁漫如此情长,只愿与你执手白头。
  • 箨氄记

    箨氄记

    上古时期,凶兽作乱,百姓民不聊生......一个出生异向的孩子,是生?是死?不可预知....但最想做的只是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换取大家的平安...佛曰:不可预知乃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