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2400000032

第32章

弱,不盛也。极沉细而软,怏怏不前,按之欲绝未绝,举之即无。由精气不足,故脉息痿弱而不振也。为元气亏耗,为痿弱不前,为痼冷,为关热,为泄精,为虚汗。老得之顺,壮得之逆。左寸弱,阳虚心悸,自汗。关弱,筋痿无力,妇人生产后客风面肿。尺弱,小便数,肾虚,耳聋,骨肉酸痛。右寸弱,身冷多寒,胸中短气。关弱、脾胃虚,食不化。尺弱,下焦冷痛,大便滑。

动,其状如大豆,厥厥动摇,寻之有,举之无,不往不来,不离其处,多于关部见之。动为痛,为惊,为虚劳体痛,为崩脱,为泄痢。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伏,不见也。轻手取之,绝不可见;重取之,附着于骨。为阴阳潜伏、关膈闭塞之候。为精聚,为瘕疝,为食不消,为霍乱,为水气,为荣卫气闭而厥逆。关前得之为阳伏;关后得之为阴伏。左寸伏,心气不足,神不守常,沉忧抑郁;关伏,血冷,腰脚痛,及胁下有寒气;尺伏,肾寒精虚,疝瘕寒痛。右寸伏,胸中气滞,寒痰冷积;关伏,中脘积块作痛,及脾有停滞;尺伏,脐下冷痛,下焦虚寒,腹中痼冷。

促,阳脉之极也。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曰促。阳独盛而阴不能相和也。或怒气逆上,亦令脉促。促为气涌,为狂闷,为瘀血发狂。又为气,为血,为饮,为食,为痰。盖先以气热脉数,五者或有一留滞其间,则因之而为促,非恶脉也。虽然,加即死,退即生。亦可畏哉!

结,阴脉之极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曰结。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也。为症结,为积聚,为七情所郁。浮结为寒邪滞经,沉结为积气在内。又为气,为血,为饮,为食,为痰。盖先以气寒脉缓,而五者或一有留滞于其间,则因而为结。故张长沙谓结、促皆病脉。

芤,浮大而软。寻之中空旁实,旁有中无。诊在浮举重按之间,为失血之候。大抵气有余血不足,血不能统气,故虚而大,若芤之状也。左寸芤,主心血妄行,为吐,为衂;关芤,主胁间血气痛,或腹中瘀血,亦为吐血,目暗;尺芤,小便血,妇人月事为病。右寸芤,胸中积血,为衂,为呕;关芤,肠痈瘀血,及呕血不食;尺芤,大便血。又云:前大后细,脱血也,非芤而何?

革,沉伏实大,如按鼓皮曰革。气血虚寒,革易常度也。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又为中风寒湿之诊。

濡,无力也。虚软无力,应手散细,如绵絮之浮水中,轻手若来,重手却去。为气血俱不足之候。为少气,为无血,为疲损,为自汗,为下冷,为痹。左寸濡,心虚易惊,盗汗短气;关濡,荣卫不和,精神离散,体虚少力;尺濡,男为伤精,女为脱血,小便数,自汗多。右寸濡,发热憎寒,气乏体虚;关濡,脾软不化物,胃虚不进食;尺濡,下元冷惫,肠虚泄泻。

牢,坚牢也。沉而有力,动而不移,为里实表虚。关中气促,为劳伤痿极。大抵其脉近乎无胃气者,故诸家皆为危殆之脉。亦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

疾,盛也。快于数为疾,呼吸之间脉七至,热极之脉也。在阳犹可,在阴为逆。

细,微渺也。指下寻之,往来微细如线。盖血冷气虚,不足以充故也。为元气不足,乏力无精,内外俱冷,痿弱洞泄,为忧劳过度,为伤湿,为积,为痛在内及在下。

代,更代也。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由是复止,寻之良久,乃复强起,为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若不因病而人羸瘦,其脉代止,是一脏无气,他脏代之,真危亡之兆也。若因病而气血骤损,以至元气不续,或风家痛家,脉见止代,只为病脉。故伤寒家亦有心悸而脉代者,腹心痛。亦有结濇止代不匀者,勿以为凶。盖九痛之脉不可准也。又妊娠或有脉代者,此必三月余之胎也,亦无虑焉。

散,不聚也。有阳无阴,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谩无根柢。为气血耗散,腑脏气绝。在病脉主虚阳不敛,又主心气不足。大抵非佳脉也。

辍耕录【元陶九成】

论脉

人禀天地五行之气,以生手三阳三阴、足三阳三阴,合为十二经,以环络一身,往来流通,无少间断,其脉应于两手三部焉。夫脉者,血也。脉不自动,气实使之,故有九候之法。《内经》云:脉者血之府。《说文》云:血理分袤行体者,从(派去氵)从血,亦作脉。《通释》云: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体也。《释名》云:脉,幕也。幕络一体,字从肉从(派去氵),(派去氵)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脉字从(派去氵),取脉引之象。无求子云:脉之字,从肉从(派去氵),又作衇。盖脉以肉为阳,脉以血为阴。华佗云:脉者,血气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血热则脉数,血寒则脉迟,血微则脉弱,血气平则脉缓。晋王叔和分为七表八里,可谓详且至矣。然文理繁多,学者卒难究白。宋淳熙中南康崔子虚隐君嘉彦,以《难经》于六难专言浮沉,九难专言迟数,故用为宗,以统七表八里而总万病。其说以为浮者为表为阳,外得之病也。有力主风,无力主气。浮而无力为芤,有力为洪。又沉为实,沉者为里,为阴,内受之病也。有力主积,无力主气。沉而极小为微,至骨为伏,无力为弱。迟者为阴,主寒,内受之病也。有力主痛,无力主冷。迟而少快为缓,短细为濇,无力为濡。数者为热,主阳,外得之病也。有力主热,无力主疮。数而极弦为紧,有力为弦,流利为滑。他若九道六极之殊,三焦五脏之辨,与夫持脉之道,疗病之方,其间元妙俱在。《四脉元文》及《西原脉诀》等书,世以为秘授,始由隐君传之刘复真先生,先生传之朱宗阳炼师,炼师传之张元白高士。今往往有得其法者,学者其求诸?

东垣十书【元李杲】

辨脉

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但其说有所未尽耳。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不节,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故外感寒邪,则独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者,急甚于弦,是足太阳寒水之脉。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见手少阴心火之脉。丁与壬合,内显洪大,乃伤寒脉也。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两倍三倍。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亦来薄肺。经云:侮所不胜寡于畏者是也。故气口脉急大而濇数,时一代而濇也。濇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脉。洪大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如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沈而滑。经云:脉滑者,有宿食也。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但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诊候?故复说病证以辨之!

论荣卫色脉参应之法

夫天地之道,曰阴与阳。阴阳在人,曰血与气。盖血者荣也,气者卫也。荣者荣于中,卫者卫于外。所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脉者,血气之先也。血非脉则焉能荣于中?气非脉则焉能卫于外?二者相资而行,内则通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外则濡于九窍四肢百节毫毛。昼夜循行,如环无端,以成其度,会于寸口,变见于脉。故曰:气血者,人之神也;脉者,气血之神也。所以治病之始,五决为纪。盖五决者,五脏之色脉也。脉应于内,色应于外。其色之于脉,当相参应,故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也。凡为医,先须调明色脉。若于此不精,虽聪慧辩博,亦不足委也。

论持手诀消息法

夫诊候之法,常以平旦为纪,阴气未散,阳气未动,饮食未进,血气未乱,经脉未隆,络脉调匀,故乃可诊有疾之脉。若遇仓卒病患,不拘此论。《内经》所谓持脉有道,虚静为保。但可澄神静虑,调息凝心,视精明,察五色,听音声,问所苦,方始按寸尺,别浮沉,以此参照,决死生之分矣。复观患人身形,长短肥瘦,老少男女,性情缓急,例各不同。故曰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谓如室女尼冠,脉当濡而弱,婴儿孺子之脉细而疾,三四岁者,呼吸之间,脉当七八至为平,比夫常人,特不同耳。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子先诊右手;男子左脉大则顺,女子右脉大则顺。大凡诊脉,先以中指揣按掌后高骨,骨下为关。得其关位,然后齐下左右二指。若臂长人疏排其指,若臂短人密排其指。三指停稳,先诊上指曰寸口,浮按消息之,中按消息之,重按消息之;上竟消息之,下竟消息之;推而外之消息之,推而内之消息之;然后先关后尺消息之,一类此。若诊得三部之中,浮沉滑濇迟疾不调,何病所主,外观形色,内详脉候,参详处治,以忠告之。不可轻言谈笑,乱说是非,左右瞻望,举止忽略。此庸医也。

三部所主脏腑病论

同类推荐
  • 洛阳记

    洛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案奇闻

    花案奇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净土救生船诗

    净土救生船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平盖观

    平盖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滋兰树蕙山房同心录

    滋兰树蕙山房同心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最强无解神龙之克劳拉斯

    最强无解神龙之克劳拉斯

    过去曾经被称为“暴君”的克劳德·阿卡迪亚如今复苏了,他势必要把黑暗连根拔起,塑造光明!
  • 冷帝的倾城宠妃

    冷帝的倾城宠妃

    他与她本是青梅竹马,拥有别人都羡慕的真挚感情,可为何..传说圣武帝专宠倾妃,为她一人,散尽后宫佳丽三千,令天下女子无不羡慕,嫉妒。可只有她一人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另一个,女子。那个冷情的男子一生挚爱的女子。而她?不过是个可悲的笑话..........终有一日,她那样绝代风华的立于城墙之上,问了一句:”阿尘,你可有爱过我?哪怕一分?”换来男子淡漠一视。她倾城一笑,罢了,终究是她痴心妄想的缠了他那么多年,如今该放下了...阿尘,我多想与你相守到白头,可你,是否在意过我?......如若不在那桃花树下相逢,你我是不是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 魂魄无敌

    魂魄无敌

    人人都与登高山,谁人能知高山寒?千锤百炼成神魄,百次不悔终情魂,魂魄合一定乾坤。
  • 鬼石:虾米小将命中百分百

    鬼石:虾米小将命中百分百

    在搜刮某黑帮老郭的枪支仓库,结果却将计就计被暗算了。轰炸的满天光片中,天空正位的抬眼显得特别奇怪。穿了,穿到了一本叫《金莲花》的GAY里了,啥我素炮灰男,结局死路一条?!可是在军队拼杀的某个夜里,他们在争什么?在争一块破石头,我很不感兴趣。嗬哟,嗬哟继续挥舞着长矛。等等!那石头被我吞了····要开肠破肚!啥,啥!谁敢来,机关枪见!!
  • 四人魔法使

    四人魔法使

    希音从小就与人不同,被妈妈禁止与外人来往。进入高中之后,希音的生活才有所改变。然而,随着事件的接连发生,似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向希音一步步靠近。
  • 少年铁丐传奇

    少年铁丐传奇

    海宁之夜,雪大如掌,一少年奇丐,一孝廉。豪饮数十盏,孝廉醉卧于堂上,丐则单衣立于檐下。演绎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一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奇,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传说故事。常常在想,如果吴六奇没有见到查孝廉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轨迹。然而,历史是没有任何的假如的,从此之后,中国的历史之上,永久的留下了这个时刻,留下了这个雪大如掌的夜晚。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之中,留下了二个人的名字,铁丐吴六奇,孝廉查继佐。从此之后,中国的历史中,出现了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吴六奇。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独孤魔神

    独孤魔神

    独孤飞扬留残影,逍遥天地一书生。魔神问鼎震天啸,飞扬跋扈为谁雄?道魔大战,封尘万年,魔道式微,道分两级,灵台气紫,逆天而存!不求长存天地,只愿逍遥乾坤。天魔圣体动荡大陆,化仙渡劫飞升再战,一路枯骨血洒魔道,古道古魔纷至沓来,战九天,胜仙皇!立九幽,成魔神!魔道无尽不回头,改天换地掌仙神。少年无罪,血泪交迫,舍身入魔只为报活命之恩,无尽魔道一个人的战役、、、
  • 佛说阿耨颰经

    佛说阿耨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余妙绕梁

    余妙绕梁

    秦冕的力作【余妙绕梁】“当我决定放弃你的时候真的很难过,可是却又很轻松”她淡淡的开口。“你不是说过怎么赶你你都不会走吗?”他试图做最后的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