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0300000114

第114章

明天启中,魏阉生祠遍天下,人皆知之。而万历中,张居正卧病,京朝官建醮祷祀,延及外省,靡然从风,则已开其端。盖明中叶以后,士大夫趋权附势,久已相习成风,黠者献媚,次亦迫于避祸而不敢独立崖岸,此亦可以观风会也。案《明史》,居正病,四阅月不愈,百官并斋醮为祈祷,南都、秦、晋、楚、豫诸大吏无不建醮,而《明朝小史》所载更详。万历十年,居正病久,帝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六部大臣、九卿、五府、公、侯、伯俱为设醮,已而翰林科道继之,部属中行又继之,诸杂职又继之,仲夏赤日中舍职业而奔走焉。其同乡、门生、故吏有再举三举者。司香大僚执炉日中,当拜表章则长跪弗起,至有贿道士数更端以息膝力者。所拜章必书副本,赂其家人,达之相公,或见而颔之,取笔点其一二丽语,自是争募词客为之,冀其一启颜。不旬日而南京仿之,山、陕、楚、闽、淮漕、抚、按、藩、臬无不醮者。于慎行《笔麈》又记,建醮时,有朱御史于马上首顶香盒诣醮所,已而奉使出都,畿辅官例致牢饩,则大骂曰:“尔不知吾为相公斋耶?奈何以肉食馈我!”此等情状,其去魏阉之生祠亦岂有异耶?

明言路习气先后不同

明制,凡百官布衣皆得上书言事。《邹缉等传赞》谓,太祖开基,广辟言路,中外臣僚建言,不拘职掌,草野微贱亦得上书。沿及宣、英,流风未替,虽升平日久,堂陛深严,而缝掖布衣,刀笔掾吏,朝陈封事,夕达帝阍,所以广聪明防壅蔽也。(各列传,如《练纲》以监生言事,范济以谪戍人言事,聊让以仪卫司余丁言事,张昭以前卫吏言事,贺炀以布衣老人言事。其有职官员如侍讲刘球谏征麓川,讥切王振,郎中章纶、大理卿廖庄请复沂王储位,翰林罗伦劾李贤夺情,修撰舒芬等谏南巡,杨慎等争大礼,员外郎杨继盛、经历沈炼等劾严嵩,皆非言官。《明史》列传不可数计。)而科道之以言为职者,其责尤专,其权尤重。《职官志序》谓,御史,天子之耳目,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者劾;凡上书乱成宪者劾;遇考察,则同吏部司黜陟;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则同刑部、大理平谳之。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隐。又有六科给事中,凡制敕有失则封驳,至廷议大事,廷推大臣,廷鞫大狱,皆得预。此可见言官之职掌也。然统观有明一代建言者,先后风气亦不同。自洪武以至成化、弘治间,朝廷风气实,建言者多出好恶之公,辨是非之正,不尽以矫激相尚也。(如刘球、章纶等所奏,固关国计民生之大。他如天顺中十三道御史张鹏等共劾石亨、曹吉祥;成化中给事中李俊等劾佞幸李孜省、僧继晓;御史姜洪、曹鼐等劾大学士万安、刘吉,而荐王恕、王、李秉等可大用;御史毛宏以钱太后将别葬,邀百官伏哭文华门,卒得葬英宗陵之类。《张伦等传赞》谓,是时门户未开,名节自励,未尝有承意旨于政府,效搏噬于权,如末造所为者,故其言虽有当否,而其心则公,上者爱国,次亦爱民。)正德、嘉靖之间,渐多以意气用事。(如正德中谏南巡,罚跪午门,被杖者百余人;嘉靖中议大礼,伏哭左顺门者亦百余人;李福达之狱,劾郭勋被罪者四十余人之类,已多叫讠奴之习。)张璁所谓言官徒结党求胜,内则奴隶公卿,外则草芥司属,任情恣横。此固台谏恶习,然亦有未可概论者。如刘瑾乱政,御史蒋钦疏劾之,廷杖三十,再劾又杖三十,越三日又草疏灯下,闻鬼声,钦知是先炅劝阻,奋笔曰:“业已委身,不得复顾。死即死,此疏不可易也!”遂上之,又杖三十而死。许天锡欲劾瑾,知必得祸,乃以尸谏,夜击登闻鼓缢死,而以疏预嘱家人,于身后上之。(见各本传。)世宗时,杨最等既以谏斋醮杖死。严嵩当国,又杀杨继盛、沈炼等,而御史桑乔、谢瑜、何维柏、喻时、童汉臣、陈绍、叶经、邹应龙、林润等,给事中王韬孟、陈岂、沈良才、厉汝进等,犹先后疏劾,廷杖谪戍,至死而不悔。(俱见各本传。)且帝深疾言官,以杖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如沈束在狱凡十八年,传赞谓主威愈震而士气不衰。可见诸臣虽不免过激,而出死力以争朝廷之得失,究不可及也。万历中,张居正揽权久,操下如束湿,异己者辄斥去之,科道皆望风而靡。夺情一事,疏劾者转出于翰林、部曹,(翰林吴中行、赵用贤、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进士邹元标等。)而科道曾士楚、陈三谟等且交章请留。及居正归葬,又请趣其还朝。迨居正病,科道并为之建醮祈祷。此言路之一变也。继以申时行、许国、王锡爵先后入相,务伏队正所为,以和厚接物,于是言路之势又张。张文熙、丁此吕等即抗章劾阁臣,而阁臣与言路遂成水火。万历末年,帝怠于政事,章奏一概不省,廷臣益务为危言激论,以自标异。于是部党角立,另成一门户攻击之局,(《叶向高传》,帝不省章奏,诸臣既无所见得失,益树党相攻。未几争李三才之案,党势遂成。)此言路之又一变也。(如熊廷弼、王化贞一案,朝臣各有所袒。江秉谦谓,今日之事非经抚不和,乃好恶经抚者不和也;非战守之议不合,乃左右经抚者之议不合也。《满朝荐传》亦谓,是时辽左尽失,国事方殷,而廷臣方植党逞浮议,全不以国事为急。)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书院,士大夫多附之。既而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纷如聚讼,与东林忤者,众共指为邪党,天启初,赵南星等柄政,废斥殆尽。及魏忠贤势盛,被斥者咸欲倚之以倾东林,于是如蛾赴火,如蚁集,而科道转为其鹰犬。(《魏忠贤传》)周宗建谓汪直、刘瑾时,言路清明,故不久即败。今则权反藉言官为报复,言官又借权为声势,此言路之又一变而风斯下矣。(诸附者在《阉党》条内。)崇祯帝登极,阉党虽尽除,而各立门户,互攻争胜之习,则已牢不可破,是非蜂起,叫呶蹲沓以至于亡。(袁继咸疏云,三十年来,徒以三案葛藤,血战不已。《吕大器等传论》谓,自万历以后,国是纷呶,朝端水火,宁坐视社稷之沦胥,而不能破除门户之角立。故至桂林播越,旦夕不支,而吴、楚之树党相倾,犹仍南京翻案之故态也。熊廷弼疏言,朝堂议论全不知兵,敌缓则哄然催战,及败始愀然不敢言,及臣收拾甫定,则愀然者又哄然矣。又疏言,臣以东西南北所欲杀之人,诸臣能为封疆容则容之,不能为门户容则去之。卢象升亦疏云,台谏诸臣,不问难易,不顾死生,专以求全责备,虽有长材,从何展布?观此数疏,可见明末言路之恶习也。

明末书生误国

书生徒讲文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宋之南渡,秦桧主和议,以成偏安之局,当时议者无不以反颜事仇为桧罪,而后之力主恢复者,张德远一出而辄败,韩胄再出而又败,卒之仍以和议保疆。迨贾似道始求和而旋讳之,孟浪用兵,遂至亡国。谢叠山所以痛惜于兵交数年,无一介之使也。有明末造亦然,外有我朝之兵,内有流贼之扰,南讨则虑北,北拒则虑南,使早与我朝通和,得以全力办贼,尚可扫除。且是时我太宗文皇帝未尝必欲取中原,崇祯帝亦未尝不欲与我朝通好。大凌河之役,祖大寿降于我朝,后虽反正,而其子侄已仕于我朝,是宜案以通敌之罪,而帝仍用之,是固欲藉大寿为讲和地矣。(见《邱禾嘉传》。)迨大兵入墙子岭,卢象升入援,杨嗣昌阴主互市策,象升见帝曰:“臣主战。”帝色变,良久曰:“款乃外廷议耳,其出与嗣昌议。”(见《卢象升传》。)是和议之策,帝已与嗣昌谋之。(《何楷传》,嗣昌方主款议,历引建武款塞故事,楷与御史林兰友驳之。)及陈新甲为兵部尚书,以南北交困,遣使与我朝议和。傅宗龙奏之,大学士谢升在帝前曰:“倘肯议和,和亦可恃。”帝遂以和事谕新甲密图之,而戒其勿泄,是帝更明知时势之不可不和矣。言官方士亮、倪仁祯、朱徽等谒升,升告以上在奉先殿祈签,和意已决,诸君幸勿多言,士亮等辄群起劾升去。(见《谢升》及《二臣传》。)新甲所遣求和之马绍愉,以密语报新甲,新甲家人误发抄。(《二臣传》如此,《明史》则云,帝手诏为其家人误发抄。)于是言者大哗,交章劾奏,帝迫于群议,且恶新甲之彰主过,遂弃新甲于市。(《新甲传》)自是帝不复敢言和,且亦无人能办和事者,而束手待亡矣。统当日事势观之,我太宗既有许和意,崇祯帝亦未尝不愿议和,徒以朝论纷呶,是非蜂起,遂不敢定和,以致国力困极,宗社沦亡。岂非书生纸上空谈,误人家国之明验哉!

案明季书生误国,不独议和一事也。如万元吉疏言,孙传庭守关中,议者谓不宜轻出,而已有议其逗挠者矣。贼既渡河,诸臣请撤关宁吴三桂兵迎击,而已有议其蹙地者矣。及贼势燎原,群臣或请南幸,或请皇储监国南京,皆权宜善策,而已有议其邪妄者矣。即此一疏观之,可见诸臣不度时势,徒逞臆见,误人家国而不顾也。

明代宦官

同类推荐
  • 吾吾类稿

    吾吾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rayers Written At Vailima

    Prayers Written At Vailim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素灵上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n Old Maid

    An Old M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通俗编

    通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逐夜

    网游之逐夜

    古逐风,12岁以前他是一个幸福快乐的男孩,18岁那年他失去了自己最后一个亲人,从此,他的人生只为了复仇。他武功高强,无人能敌。他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他对待敌人,心狠手辣,重不留情。他对感情专一执着,却又惨遭背叛。他冷漠如冰,却充满正义感,遇见不平事,总要管上一管。他的复仇之路,他坚强的走下去,无论多么艰辛,他重不低头。
  • 琴灵途

    琴灵途

    万灵之途,群雄逐鹿。证灵之道,乾坤颠倒。看少年如何一步步,龙腾出海,执掌九天。
  • 小白青梅:竹马,我们恋爱吧

    小白青梅:竹马,我们恋爱吧

    他,对人冷酷无情,但对她温柔体贴。她,又呆又萌,对谁都很友好。那一年,他16岁,她14岁,她向他告白,他说现在不是时候,我们都太小了。这一年,他20岁,她18岁,他向她告白,她说不好意思先生,我已经有男朋友了。他霸道的吻上她的唇说分了,跟我结婚!请加群:423540325
  • 英雄联盟之乱我为王

    英雄联盟之乱我为王

    一个气候突变的十一月,一间熟悉的网咖,一道熟悉的声影,然而却是一次又一次通往最强王者之路的defeat。如同舞王又一次倒在了S系列赛上,吴皓阳再一次倒在了晋级之路上。不甘,愤怒,绝望......充斥着他的心田,他摔坏了鼠标,敲掉了键盘,砸坏了屏幕,如同一只丧家之犬逃窜向了雨夜。这一逃,却是逃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一条不亚于最强王者的主宰之路。
  • 桃仙令

    桃仙令

    蟠桃佳会,神离绛阙,仙出穹宇,来此相逢。上席圣人上清灵宝天尊,酒酣意满,一抚手中桃核,心意一动,遥举琼浆玉液。得一诗曰:天开灵根见生化,敬父孝母道意深!三花聚顶得寿果,不老长生岁同庚。吞红咽玉天心醉,千杯饮尽酒复斟。沟壑得悟山川意,万载逍遥再求君!语尽,掷桃核,笑饮杯中玉液,御紫莲而去。殊不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圣人言出法随,桃核得法语于心,随圣人法驾之飞升之意,降于九霄云外。是夜,有大星陨于荒野。野妇得桃核而食之,遂孕。次年三月初三,梦食蟠桃而生一子。出生时琼香缭绕,瑞霭缤纷。野民无姓,取一小名:桃子
  • 浪人诡道

    浪人诡道

    五行阴阳,咒术大典。而我,选择这手中刀剑。纵与世相争,那又何妨?武者魂,浪人道,常伴身旁。
  • 战国之长平屠

    战国之长平屠

    公元前263年,秦攻韩,韩王拟将上党郡献秦,郡守冯亭抗命降赵,赵国出兵。秦国的古风服劳役随大军出征韩国。赵国的蔡毅作为劳役随大军前往上党。古风等路遇韩国散兵袭击,祝虎中箭死,宋俣战斗威猛。蔡毅在长平修筑大营。宋俣遇以前军中结怨的同僚方侩,被阴谋加害,成为长戈兵作战。廉颇派赵茄试探进攻秦军失败。古风首战。宋俣被孟剀欣赏。陈林战死。廉颇制定据险防守的军略。秦军处境艰难。古风、蔡毅各自回忆蔡毅救古风的往事。赵国换帅赵括,秦军白起为将。赵括改守为攻,秦军诱赵军出击包围赵军,赵军突围兵败投降。宋俣战死。古风遇见俘虏蔡毅照料,后为救蔡毅,被出卖而抓,与蔡毅等一起活埋。
  • 我的Crazy青春

    我的Crazy青春

    谁的青春不疯狂,在不狂我们就老啦!她曾经是一个钟情的女孩,她要感谢曾经的他,要是没有他,她还不会认识这世间的肮脏。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萤火夜雨江湖谭

    萤火夜雨江湖谭

    云游的道人有说不完的故事,幽幽萤火,冥冥之中,世有桃花,无非良人……天大地大也只是一双破屐踏过,满腹的故事不晓得是亲历的还是道听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