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82400000002

第2章

释义品第四

佛告敬首菩萨。汝先言义相云何者。所谓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义相今当说。佛子。是金刚海藏璎珞经中。释贤圣相义。义出体。体者菩萨体。义名功德如是二法。一切菩萨为体为义。故名体义

佛子。发心住者。是人从始具缚凡夫。未识三宝圣人。未识好恶因之以果。一切不识不解不知。佛子。从不识始凡夫地。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想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其人略行十心。所谓信心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复行十心。所谓十善法五戒八戒十戒六波罗蜜戒。是人复行十善。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报。上善有三品。上品铁轮王化一天下。中品粟散王。下品人中王。具足一切烦恼

集无量善业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识学佛法。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若不尔者常没不出。住退分善根如上说。佛子。发心住者。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三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一切行一切法门皆习受行。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多闻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空理智心习古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为地但得名住。佛子。治地住者。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清净白故。名治地住。佛子。长养一切行故。名修行住。佛子。生在佛家种性清净故。名生贵住。佛子。多习无量善根故。名方便具足住。佛子。成就第六般若故。名正心住。佛子。入无生毕竟空界。心心常行空无相愿故。名不退住。佛子。从发心不生倒。不起邪魔破菩提心故。名童真住。佛子。从佛王教中生解。当绍佛位故。名法王子住。佛子。从上九观空。得无生心最上故。名灌顶住

是故佛子。从灌顶心进入五阴法性空位。亦行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故名中十行佛子。就中始入法空。不为外道邪论所倒入正位故。名欢喜行。佛子。得常化一切众生皆法利众生故。名饶益行。佛子。法实得法忍心无我无我所故。名无嗔恨行。佛子。常住功德现化众生故。名无尽行。佛子。命终之时无明鬼不乱不浊不失正念故。名离痴乱行。佛子。生生常在佛国中生故。名善现行。佛子。于我无我乃至一切法空故。名无著行。佛子。三世佛法中常敬顺故。名尊重行。佛子。说法授人动成物则故。名善法行。佛子。二谛非如非相非非相故。名真实行

是故佛子。从真实心。入众生空无我空。二空平等无别。一观相一合相。学习百万亿般若波罗蜜空观故。回易前后心心。观唯明明寂灭。长养上地明观法故。回因向果。复以无量心不舍不受故。十向法如是。佛子。常以无相心中。常行六道而入果报。不受而受诸受。回易转化故。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佛子。观一切法但有受但有用但有名。念念不住故。名不坏回向。佛子。三世诸佛法。一切时行故。名等一切佛回向。佛子。以大愿力入一切佛国中。供养一切佛故名至一切处回向。佛子。以常住三宝授与前人故。名无尽功德藏回向。佛子。习行相善无漏善而不二故。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佛子。以观善恶父母无二。一相一合相故。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佛子。常照有无二谛一切法一合相故。名如相回向。佛子。以诸法无二般若无生二谛平等。过去一合相现在一合相未来一合相故。名无缚解脱回向。佛子。觉一切法第一义谛中道无相一切法皆一照相故。名法界无量回向。佛子是三十心义释无量无边。非一切凡智所能思量。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之所游路

佛子。汝先言云何名地。佛子。地名持。持一切百万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佛子。舍凡夫行生在佛家。绍菩萨位入圣众中。四魔不到。有无二边平等双照大信始满。习学无生中道第一义谛观。上至二地三地乃至十一地。明观法门心心寂灭法流水中。一相无相二身无方通同佛土故。名欢喜地。佛子。以正无相善入众生空。现万佛世界六通变化空同无为故。名离垢地。佛子。光慧信忍。修习古佛道。所谓十二部经。修多罗。祇夜。毗伽罗那。伽陀。忧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忧波提舍。以此法度众生。光光变通故名明地。佛子。大顺无生起忍。观一切法二谛相。上观佛功德。下观六道众生。大慈观故说法授乐。大悲观救三苦众生。大喜观喜前人受乐。大舍观一切众生。皆入平等入七观法。故名焰地。佛子。顺忍修道。三界无明疑见。一切无不皆空。八辩功德入五明论。所谓四辩因果内道外道辩。五论者内外方道因果鬼师无不通达。故名难胜地。佛子。上顺诸法。观过去一切法一合相。现在一切法一合相。未来一切法一合相。法界因缘寂灭无二。故名现前地

佛子。无生忍诸法。观非有烦恼非无烦恼。一生一灭一果。三界最后一身一入一出。集无量功德。常向上地念念寂灭。故名远行地。佛子。是故菩萨无生观。舍三界报变易果。用入中忍无相慧。出有入无化现无常。自见己身当果。诸佛摩顶说法。身心别行不可思议。故名不动地。佛子。复入上观光光佛化无生忍道。现一切佛身。故名妙慧地

佛子。菩萨尔时入中道第一义谛。大寂忍下品中行。行佛行处。坐千宝相莲华。受佛记位学佛化功。二习伏断大信成就。同真际等法界。二谛一相。具一切功德入众生根。无量璎珞功德。一时等现一切形相。故名法云地

佛子。菩萨尔时住大寂门中品忍观。功行满足登大山台。入百千三昧。集佛仪用唯有累果。无常生灭心心无为。行过十地解与佛同坐佛坐处。其智见二常无常一切法境。当知如佛名为学佛。下地一切菩萨。于此菩萨不能别知。于佛名菩萨。于下菩萨名佛。所以者何。是菩萨以大变力。住寿百劫万劫现作佛化。初生得道转法轮。入无余灭度。说八法轮。似佛非佛。一切佛等故。威仪进止一切法同。住是百千三昧中。如是佛行。故入金刚三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故名无垢地。佛子。妙观上忍大寂无相。唯以一切众生缘生善法。亦自持一切功德。故名佛藏而寂照一切法。自佛以下一切菩萨照寂。是故佛子。吾昔第四禅中为八亿梵天王。说寂照如来无心。无色而寂照一切法。佛子。吾今略说义句。为此大众开善法行

佛母品第五

尔时敬首菩萨白佛言。佛及菩萨二。初照智从何而生。寂照寂照之义复云何。二谛法性为一为二。为有为无。第一义谛复当云何。佛言。佛子。所谓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是一切诸佛菩萨智母。乃至一切法。亦是诸佛菩萨智母。所以者何。诸佛菩萨从法生故。佛子。二谛者。世谛有故不空。无谛空故不有。二谛常尔故不一。圣照空故不二。有佛无佛法界不变故不空。第一无二故不有。无佛有佛法界二相故不一。诸法常清净故不二。诸佛还为凡夫故不空。无无故不有。空实故不一。本际不生故不二。不坏假名诸法相故不空。诸法即非诸法故不有。法非法故不二。非非法故不一。佛子。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而二相即圣智无二。无二故是诸佛菩萨智母。佛子。十方无极刹土诸佛。皆亦如是说。吾今为是大众略说明月璎珞经中二谛要义

尔时敬首菩萨白佛言。诸佛菩萨大方便平等慧照诸法界。为顿等觉。为渐渐云何。无明藏与心。为一为异。劫量久近复当云何。佛言。佛子。汝于过去七佛法中一一已问。非为不知。直为此大众十四亿人。于此法中便欲令得决了故问。佛子。吾今为十四亿大众。以金刚口说决定了义。佛子。我昔会有一亿八千无垢大士。即坐达法性原。顿觉无二一切法一合相。从法会出各各坐十方界。说菩萨璎珞大藏。时坐大众见一亿八千世尊。名顿觉如来。各坐百宝师子吼座。时无量大众亦坐一处。听等觉如来说璎珞法藏。是故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三世诸佛所说无异。今我亦然

佛子。汝先言。无明心一者。是事不然。苦解与无明诸见一相者。应无缚解凡佛非二。所以者何。烦恼同一体相故。何以故。而共一心生灭一时。不别不异故。佛子。若缚解一相者。四大可为一。六味应不异。而大异而味异故。缚解亦如是。佛子。一切菩萨为凡夫时具足一切结。而断时粗分先去细分后除。若一心烦恼一者。不应明闇有二。佛子。复以近况远。凡夫善心中尚无不善。何况无相心中而有无明。佛子。而言善恶一心者。是洴沙王国中外道安陀师偈。明闇一相善恶一心

佛子。我法正义。而可得言善恶同一行者。有缚有解有凡有佛。相续百劫同一行者。而不得善恶同一心。古佛常说。无相智火灭无明闇。而善恶二别。而言同一果者。亦无是处。一切善受佛果。无明受有为生灭之果。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故名善不受生灭之果。唯受常佛之果。佛子。若凡夫圣人一切善。皆名无漏不受漏果。而言受漏果者。佛化众生行善背恶故。缘因而发有为果报。非为无漏。因者无明业受果故。是名三受三苦。苦苦行苦坏苦。苦受乐受舍受。二受善缘因果。苦受恶因果。一切皆苦无明为本。佛子。汝先言。一切菩萨行道劫数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广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铢。即梵天中百宝光明珠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广亦然。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千宝光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故名一大阿僧祇劫。佛子。劫数者。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尽。名五十里劫。百里石尽名百里劫。千里石尽名为千里劫。万里石尽名为万里劫。佛子。一切贤圣入是数量。修一切法门。时节久近得佛果。其数百劫乃得等觉。若一切众生入是数者得佛不久。若不入者不名菩萨。佛子。法门者。所谓十信心。是一切行本。是故十信心中。一信心有十品信心。为百法明门。复从是百法明心中。一心有百心故。为千法明门。复从千法明心中一心有千心。为万法明门。如是增进至无量明。转胜进上上法故。为明明法门。百万阿僧祇功德。一切行尽入此明门

因果品第六

敬首菩萨白佛言。贤圣正法已说具足。因果二相复当云何。佛言。佛子。三世诸佛所行之因。所谓十般若波罗蜜是百万阿僧祇功德本。佛及菩萨亦摄在中。是故十法为金刚智慧海藏。出一切光明功德之行

佛子。十般若波罗蜜者。从行施有三缘。一财。二法。三施众生无畏。戒有三缘。一自性戒。二受善法戒。三利益众生戒。忍有三缘。一忍苦行。二忍外恶。三第一义谛忍。精进有三缘。一起大誓之心。二方便进趣。三勤化众生。禅有三缘。一定乱相不起。二定生一切功德。三定利众生。慧有三缘。一照有谛。二无谛。三中道第一义谛。愿有三缘。一自行愿。二神通愿。三外化愿。方便有三缘。一进趣向果。二巧会有无。三一切法不舍不受。通力有三缘。一报通。二修定通。三变化通。无垢慧有三缘。一无相智。二一切种智。三变化智。佛子。从十智生一切功德行。七财。信施戒闻慧惭愧。资用成佛故说财。四摄。利益濡语施法同事。法辩义辩语辩乐说辩。于此四辩法中无障无碍。故名无碍。从无碍智生智名依故。依了经不依不了经。依法不须人。依义不须语。依智不须识。从智生十力四无畏六通三明百万亿阿僧祇功德。次第生智。能缘八世谛一切法四谛二谛十二缘。诸法缘成。假法无我。有法相待。一切相虚。相续名一。空不可得。因生集起。即法非缘。实实集有名生成法。法假造法。受名起用名聚法。是故八有为法。一切法本智所照处。复从是智能除五盖贪嗔睡掉疑。四食触识思段食。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十恶五逆。八倒三障。八难十三烦恼。六道三界。六十二见。四流四缚四取。九烦恼七识住四结。一切所除皆名不善。佛子。十智境所除一切功德。皆名佛因。汝应受应行。佛子。汝先言果者。是五贤菩萨修诸道法。证一大果为法性体。其体者。非有非无非大非小。非身非心非相非三世。非天非人非名字。非常乐我净。非六道非六识入。非数量法过一切法相。非福田非鬼神。非动静非生灭。非第一非五色。非六大非土田。非法界非三界。非缚解非明闇非得法。寂然无为一切法外。心行处灭其处难量。就有谛中修劫量行而有果报。佛子。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其应化法身如影随形。以果身常故应身亦常。佛子。古昔诸佛二身道同。佛子。一切菩萨二身俱是无常身。佛子。一切凡夫亦有二身。一报身二方便身。报身不共有。方便身共一切众生有。佛子。一切菩萨一切众生皆有二身。一切诸如来常作如是说。故名决定了义。佛子。佛义功德身者。诸佛道同果法不异。所谓十号。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七无上士八调御丈夫九天人师十佛陀。具向十德故。为一切众生所供养。复次十八不共法。所谓身无失。念无失。口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已舍。心念无减。欲无减。精进无减。智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身业随智慧行。口业随智慧行。意业随智慧行。智知过去未来现在无碍无障。复有十力。是处非处力业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果力天眼力宿命力结尽力。慈悲喜舍我是一切智人。我漏已尽无漏。出烦恼道烦恼障道。天身天眼天耳漏尽宿命他心。五眼五分法身。无罪三业佛宝法僧。灭谛解脱灵智一乘。金刚宝藏法身藏自性清妙藏。三达三无为三明。一谛一道独法大乐无为。佛子。一切圣果无量功德藏中。不可说不可说果。是果一道。佛子。果体圆满无德不备理无不周。居中道第一义谛清净国土。无极无名无相。非一切法可得。非有体非无体。其一照相一合相一体相一觉相。净明无二。佛子。是果独法圆满常住。一果体相有无量义。义有无量德。德有无量名。义果者。所谓灭谛常乐我净。十八不共一切功德。皆名义果。故名果果。佛子。义德名是三。皆教化故。有如是三句之义。若贤人一切众生。有解是三句者。是人已为三世诸佛受佛职位。佛子。其果不可说不可知。而就名相法中说名相法。是故一果名体。义名果果。是义果者。出圆果故。名果果。佛子。吾说此因果。百千劫说不可尽。汝诸大众。善自受持

大众受学品第七

尔时敬首菩萨敬礼于诸佛。奉承大众教。略问于要义七会之所说。信顺三宝藏。为法法不绝。不为世名利。愿令法久住。白佛言。世尊。佛上已说若因若果若贤若圣一切功德藏。今此大众有十四那由他人。谁能不起此坐受学修道。从始至终一一具行次第。入菩萨位者。时释迦牟尼佛顶髻。放一切佛光一切菩萨光。复集十方各百亿佛土其中佛及菩萨。一切皆集已。即于是众中告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法慧菩萨。功德林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藏菩萨。善才童子菩萨言。汝见是大众中敬首菩萨。能问三观法界诸佛自性清净道。一切菩萨所修明观法门。汝等七菩萨。各领百万大众。应受观学如是法门。佛子。我今更重说如是明观法。所谓六入次第道。谛听善思修诸智慧。戒敕于众受用伏行。佛子。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佛子。始行菩萨若信男若信女中。诸根不具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变化人受得戒。皆有心向故。初发心出家欲绍菩萨位者。当先受正法戒。戒者是一切行功德藏根本。正向佛果道一切行本。是戒能除一切大恶。所谓七见六着。正法明镜。佛子。今为诸菩萨结一切戒根本。所谓三受门。摄善法戒。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摄众生戒。所谓慈悲喜舍化及一切众生皆得安乐。摄律仪戒。所谓十波罗夷

佛子。受戒有三种受。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说。佛子。是三摄受三种受戒。过去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

过去诸菩萨已学。未来诸菩萨当学。现在诸菩萨今学。是诸佛正法戒。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入此法戒门。得无上道果虚空平等地者。无有是处。佛告诸佛子。今正说正戒。善男子善女人当受戒时。先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佛。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佛。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佛。如是三礼已。法僧亦然。佛子。复敬受四不坏信。依止四依法。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佛归依法归依贤圣僧归依法戒。如是三说已。佛子。次当教悔过三世罪。若现在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若未来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若过去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如是悔过已。三业清净如净琉璃内外明照。即与授十无尽戒。汝等善听。佛告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杀生。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妄语。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淫。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盗。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沽酒。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说在家出家菩萨罪过。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悭。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嗔。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自赞毁他。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谤三宝藏。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

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佛子。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不受是菩萨戒者。不名有情识者。畜生无异。不名为人。常离三宝海。非菩萨非男非女非鬼非人。名为畜生名为邪见。名为外道不近人情。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受。又复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况复二人三人乃至百千。福果不可称量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是故菩萨十重八万威仪戒。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戒。八万威仪戒尽名轻。有犯得使悔过对首悔灭。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亦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六道众生受得戒。但解语得戒不失。佛子。三世劫中一切佛常作是说。我今在此树下为十四亿人说。住前信想菩萨初受戒法。佛子。是信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住心。佛子。当先为诸大众受菩萨戒。然后为说璎珞经同见同行。尔时众中有百亿人。即从坐起受持佛戒。其名梵陀首王共无数天子修十戒满足。入初住位

佛子。复从是住修行百法观门所谓十信十进十发趣十乘十金刚十随喜十戒十愿十护十回向。以是百法观达三界空假名皆空。一切法无我无人无受无因皆无定性。即灭十三缚。所谓七见六着。如实相入初行位。佛子。复从是行观修千法明门。所谓十信乃至十向。转转入法。法无我法集法起法道法灭皆无人受法法如虚空如幻如城如焰。一切法无相百千生灭皆不可得。入初回向位。佛子。复从是向明明转照。照智学相似平等观。观名无得。无得假得。喻如然灯有炷。非初焰者非初焰有时中有烧。非离初焰者非初焰无。时中有烧。后亦如之。直以有为诸法二谛皆迭迁。假号故烧故知始焰非今。今燋非始。今燋非始故。于今方有。始焰非今故。于今无烧。无烧于今今烧假烧得平等观亦复如是。非初心有中有得。亦非初心无中有得。后心亦然。是故始心非今心。今起非始起。今起非始起故。于今方有。始心非今心故。于今无得。无得于今。今得假得。中道第一义谛心。念念寂灭入万法明门。从十信乃至十向。自然流入平等道。无得一相真实观。一照相入初地道

佛子。复从是地正观一照智中。入百万阿僧祇功德门。于一相观中一时行。乃至第十地。心心寂灭自然流入无垢地。佛子。复从是地以一照智。了一切业因业果法界无不一观。以智知一切众生识始起一相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名惑。以此二为住地故。名生得善生得惑。因此二善惑为本。起后一切善惑。从一切法缘生善惑名。作以得善作以得惑。而心非善惑。从二得名故善惑二心。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故名无色界住地。以此四住地。起一切烦恼故。为始起四住地。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金刚智知此始起一相有终。而不知其始前有法无法云何。而得知生得一住地作得三住地。唯佛知始知终。是无垢菩萨一切智齐知自地。常住第一义谛中。自然流入妙觉海地。佛子。住是妙觉地中。唯现化可名。有无量义有无量名其出一体所谓妙果常住清净至若虚空。不可思议不可说不可名数。不可名入界分可得

佛子。我说菩萨次第六入法门无量功德如是六入法门一切菩萨无不入者。我今此座有十四亿人。不离本座入此六入法门。佛子。我本初得道时。在此树间说十世界海法门。有九十亿人亦入此六入明门。复至普光堂说十佛国土。有百万亿人入此六入明门。复至帝释堂说十。住有五百万人入此六入明门。复至焰宝堂说十。行有千万人入此六入明。门复至第四天法光堂说十回。向有十河沙人入此六入明门。复至第六摩尼堂说十地。有百万河沙人入此六入明门。复至祇洹林说入法界品。有十二河沙人入此六入明门。今复至此第八会座。为十方无极大众敬首菩萨一切众。说六入明门一切大众受持若一无二无别

集散品第八

佛告敬首菩萨及此会十四亿那由他人大众。汝闻上四十二贤圣因果明观法门。一切大众皆应发三菩提心。如是三告佛子。应受应持应发心时诸大众中有百千天子。闻是法门发初住心。舍凡夫法修行伏忍。得入十住明观法。复有十千信男信女。入清净十行法门。复有八万大梵天王。得初地明观法。复有八部阿须轮王。各舍本形入十信心行十善行。复有八万第十地人现成正觉。佛子。尔时十方无极佛刹一切大众。闻佛说璎珞中六入法门所谓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各各发无上菩提心还归本国。复有色界无色界。各各还修神通归本所住处。转宣菩萨璎珞法门化授天人。复有六欲天人还归本天。广为诸天人说本行无量。时诸大众各各受持读诵解其义味。还本土说菩萨之本行诸佛之本业受持已竟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慧海金刚藏道华等八千菩萨。皆为十方诸佛国中第一弟子。汝应为十方无明众生。受持读诵解其义味。为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开空慧道入法明门。尔时有五十万大菩萨皆一生补处。从座而起受持佛语经劫不灭。复有万梵天王亦即从座起受持佛语。复有无量天女从座而起受持佛语。尔时他方无极刹菩萨此国菩萨。已变化神通入如幻三昧。踊在虚空欢喜无量。得闻受持璎珞功德经。心心受行成佛不舍众贤圣门。时佛复现百万变化神通无量光无量清净身。重嘱此金刚藏海璎珞经。汝诸大众。受持受此经法。是经是过去无量百千佛心中所行法。汝等受持供养。是时一切大众。一时从座放千光明照三千大千世界。欢喜受持菩萨不可思议璎珞经。顶受供养礼佛而退。复有六欲天子十千国王闻佛法座离散。一时号泣涕出流恸声满三千。无不悲泣从座而去。复有八十亿大菩萨。皆以四无量心有无一等无为无相受持佛语。各入无尽法化三昧欢喜而退。复有十千始行贤者。入九观定四禅四空定尽灭定七净十戒心入定见道度疑。正道行知见行断知见。得入法故礼佛而退

尔时座中有八千菩萨各从座起。一金刚华菩萨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说经菩萨法轮下。其听法者受化奉行法用。复当云何。佛言。佛子。快发斯问。佛子。先当为听法者与授菩萨法戒。然后为说菩萨之本行六入法门。佛子。次第为授四归法。归佛归法归僧归戒。得四不坏信心故。然后为授十戒。不杀不盗不妄语不淫不沽酒不说在家出家菩萨罪过不悭不嗔不自赞毁他不谤三宝。是十波罗夷不可悔法。佛子。受十戒已。复为听者教供养法师。常以天上无量华香。百千灯明百千天衣璎珞。百千妓乐百味饮食屋宅经书。一切所须之物皆悉给与。弘通法师。当如敬佛如事父母。如事火婆罗门法。佛子。如事帝释父母师僧。日日三时礼敬为法舍身没命。乃是佛子。如是求法之人。乃可为说菩萨之本行。百千万佛转授璎珞法门。时十亿大众叹言。未来世中无法无三宝无贤人。时劫从恶世起故。其说法者其听法者甚难甚难。复从坐起各各悲泣。号声大恸地转海波。三千倒覆。二十八宿日月不现。是时大众还摄神力佥然而敬。受持读诵解说义句。十劫不灭无穷无尽。各各欢喜奉行。作礼而退

同类推荐
  • 小儿推拿广意

    小儿推拿广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人主客图

    诗人主客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Grass of Parnassus

    Grass of Parnass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集譬喻王经

    大集譬喻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一解卮醮仪

    正一解卮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的幸福我的你

    我的幸福我的你

    记忆中的画面,让我思绪万千,脑海混沌一片,只有思念情牵,此刻紧闭双眼,那熟悉的身影又在脑海浮现。画面转换不停,身影渐渐的模糊又逐渐清晰,我却发现那熟悉的身影已经变成了苏倩倩。
  • 穿越异世之废柴凰妃

    穿越异世之废柴凰妃

    一千年前,凤星陨落,凰后随之而去。从此凤凰只存在于传说。一千年后,她一朝穿越,在充满怪力乱神的世界里,身份迷离。他和她的相遇,是偶然还是早已注定。她伸出的双手不停颤抖,抚上面前人的面颊:“一千年了,我终于找到你了。”他笑容倾世,光华流转的一双凤眼里满是深情:“我回来了,这一次,我们会一直在一起。凤求凰,凤求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凛冬兽人

    凛冬兽人

    风雪之巅遥望故土,背井离乡生死存亡。来自东方的阴影与日俱增,中土诸国刀光剑影,寒冬肆虐北方,精灵与凡人的海外战争也拉开了序幕。行走在光暗交错,善恶难分的中土,仰望天堂俯视地狱,当命运来时该如何面对。杀戮尽显才华,狂暴彰显本性,死亡谱写成就,力量即真理,真理即命运。
  • 医者

    医者

    袁苍穹的医者修炼之路起伏不断,何为医道。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但医生也是人,也会有七情六欲,所以到底怎样才算一个好医者,袁苍穹的路还很长很长。
  • 隔离进化

    隔离进化

    2030年,人类数量突破110亿。2031年,资源极度匮乏,隔离计划开始实施,末日还是进化?灾难,瘟疫,死亡...一切从这里开始......
  • 三生三世:王妃不简单

    三生三世:王妃不简单

    她,异于常人的能力注定她会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一朝穿越,感受亲情,体验爱情,然而,身份与爱情摆在面前,她又将如何抉择?他,皇上的亲弟弟,权势浩大的夜王,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命中注定是对方的另一半,当他与她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三生三世的缘分又是否会再续?某女翘着二郎腿:使点劲儿,唔,爽,继续,别停!某男踢门而入:林筱筱!某女,这声音好熟悉啊!不会是···某女立刻回头:hi!王爷,今天天气真不错!呵呵,我就是待在府里太闲了,所以出来转转!某男:本王的王妃真有活力!不如本王这就陪本王的王妃做点有意义的事?说罢,扛起就走。某女:救命啊!我不就按个摩嘛!招谁惹谁了!求分享~求收藏~各种求~
  • 穿越千年只为寻你

    穿越千年只为寻你

    以为现代女特工,穿越带古代变郡主,寻真爱……
  • 权倾之绝色幻音师

    权倾之绝色幻音师

    她以乐为杀,誓要颠覆这天下,不再成为被捕食者,不再被掠夺。蛰伏丞相府中十数载,甘当一个不受宠的嫡女。他骁勇善战,在狩猎场遭人暗算,差点丢了性命,负伤无意闯入她的地盘,有意杀她却被她所救,从此成为奴隶。是劫数还是宿命?她淡然却又狡黠,他精明但也狂傲。她救了他,威胁他,却也帮他成就了一番霸业。他不甘心,誓要翻身,却又甘愿为她出生入死。他有生杀权,她有主宰力。天下,我主沉浮!(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成为女学霸

    重生成为女学霸

    片段一:“诶呀妈呀!我去!这么狗血的事,竟然发生在我身上。”黎言默默的吐槽......片段二:“黎言啊,不是老师说你,你真的要把所有的心,放在学习上啊……”老师一脸慈爱地说,而此刻的黎言只能默默地吐槽“快点啊,快要开奖了……”片段三:“黎言,我……我……”安墨轩结结巴巴向黎言说。“我什么我,你要说什么,快点……”
  • 第一族长

    第一族长

    为了小萝莉的口粮,懵懂的少年必须亮出自己的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