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7200000004

第4章 革教育的命(4)

这种教学新体制自确立后,中间几经周折,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当然这时它已被打了很多折扣。从总体上看,这一体制是“左”的错误和极“左”思潮的产物,它的基本点都是“左”的或极“左”的,它是江青、张春桥、姚文元鼓吹极“左”思潮、阴谋篡党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鼓吹阶级斗争为纲,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政治统帅、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以学校为阵地迫害知识分子,打击一大批从事教育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攻击周恩来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它歪曲了教育与生产的关系,用所谓“厂带专业”否定以教学为中心,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它篡改、歪曲毛泽东有关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论,把直接经验等同于实践,把实践的决定作用歪曲为人们必须事事直接经验,从而否认书本知识和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用“干啥学啥”和以干代学取消了学校的基础教育,等等。另一方面,这一体制中也有一些在文化大革命前学校中就已采用并取得成效的方法,如开门办学、厂校挂钩、下乡下厂等等。但江青一伙却把它们当作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最新发明,并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旗号下,把它们发展到否定课堂教学、否定“以学为主”的荒谬地步。他们歪曲了毛泽东有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把大学降低到中等技术学校的水平,实际上取消了普通高等教育。

很快,这种体制内在的脱离实际、压制知识分子、违背教育与生产规律的问题便暴露出来。自1970年底以后,许多学校反映,由于校办工厂属非生产部门,原材料供应因未列入计划而往往得不到充足供应,难以维持正常生产。一些中学反映,校办工厂往往满足不了学生学工的需要。如北京市中学校办工厂规模一般为四五十人左右,而北京市中学学生大多在千人以上,一般学生要2~3年才能轮到学工一次,而到工厂去劳动的学生,往往由于所需劳保用品,粮食补助,住房等问题不易解决及工厂要考虑自身生产任务等因素,工厂不太欢迎,不愿接待。就是到了工厂,也因无法操作机器而只被当作劳动力使用,达不到厂校挂钩、厂带专业的目的。特别是这个体制内在的排斥文化知识、贬低课堂教学的倾向,更是受到广大师生越来越明显的抵制,1972年起,各种各类的学校普遍开始强调以课堂学习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那些不顾客观条件、违背教育规律、轻视理论学习、简单化、绝对化的开门办学的作法和形式实际上已被程度不同地打了许多折扣,有的也只是徒具形式。许多学校和教师提出,学生的升留级和毕业,在政治上、文化上要有个标准,不能一刀切,不分好坏全部升级,全部毕业,这样做不符合学生目前的客观实际。他们认为,在学生的自觉性还不是那么高、学习目的还不是那么明确的时候,还应保留升留级制度和对学生的一定考试制度。

1972年5月10日至6月20日,在国务院科教组召开的综合大学和外语院校教育革命座谈会上提出,进一步提高质量的问题值得认真注意,要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会议指出,理科的基础课一般宜单独设课,系统学习,基础知识面要适当宽一些,保证必要的教学时间;文科要使学员在实践基础上着重向理论方面学习。外语院校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要重视基础科学的发展,重视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努力开展科学研究,贯彻“双百方针”;理科要加强理论研究,抓紧实验室、研究室的改造与建设,等等。会议提出的这些意见,反映了广大师生的迫切要求,部分地否定和纠正了教学体制改革以来的“左”的或极“左”的错误。

1972年7月3日,周恩来在会见美籍中国学者杨振宁时,表示赞赏他关于加强我国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和研究人才培养的看法和建议,并要求会见时在座的北京大学教授、革委会副主任周培源“提倡一下理论”。他对周培源说:“你回去把北大理科办好,把基础理论水平提高”。“有什么障碍要扫除,有什么钉子要拔掉。”周培源认真地考虑了周恩来的指示,7月20日,他给周总理写信,汇报了自己对我国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此,周总理写信给郭沫若、刘西尧等人,信中说:“把周培源同志来信和我的批件及你们批注的意见都退给你们好作根据,在科教组和科学院好好议一下,并要认真实施,不要如浮云一样,过了就完了”。此后,周总理又多次指示要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指出“这件事不能再拖延了”。针对教育革命中的极“左”思潮,周总理指出:“现在强调实践,对理论提倡不够,学校里的基本理论课也少了”。他还提出:“对社会科学理论和自然科学理论有发展前途的,中学毕业后,不需要专门劳动两年,可以边学习,边提高”;“大学毕业生不一定100%的回到原单位,有些人可以留下来深造”,“从理论上提高。”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光明日报》1972年10月6日发表了周培源的文章,《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文章批驳了“理向工靠”,“理工不分”,“以校办工厂代替实验课教学”,“按产品划分、设置专业”等取消和削弱理科的倾向。提出“理与工、应用与理论都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不能偏废”;“改造和建设实验室,加强实验训练”;“对基本理论的教学、研究应予足够的重视。”周培源的文章在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受到广大师生的衷心拥护。

1973年下半年至1974年问,教育界中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又受到江青等人的猛烈攻击,被诬为“右倾”、“复辟”、“修正主义回潮”,一些极“左”的做法再次抬头。

废除考试的招生制度

“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与其他许多方面的工作一样,大、中、小学的毕业生分配工作和招收新生的工作被迫停止。局势稍有稳定后,1968年4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批转黑龙江省革委会《关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报告》要求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各学校”对大、中、小学一切学龄已到毕业期限的学生,一律及时地做出适当安排,做好分配工作。”自此,大量实际未完成规定学业的大、中、小学学生毕业离校,各类学校的招生工作也由此提出。

196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文汇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的调查报告《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该报编者按中转述了毛泽东7月21日的一个重要指示:

“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谈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毛泽东的这一指示,反映了他教育思想中一些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如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在工农基本群众中普及教育、缩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等等。这里,因为是针对一个具体经验而发,很难说这段指示就是他对招生制度改革思想全面、系统的表述。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特别是由于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的歪曲,这段指示的精髓被忽视了,而其中的一些个别论断则在被形式主义、绝对化地歪曲之后广为宣传、普遍贯彻。

《调查报告》所总结的上海机床厂的主要经验有: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大学毕业生应先到工厂、农村参加劳动,当普通劳动者;由有经验的工人担任教师;由基层选拔经过劳动锻炼的初高中学生人大专院校,等等。上海机床厂的经验和毛泽东的批示——已经被形式化地处理过的,为“文化大革命”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定下了基调。正如《人民日报》编者按所说,这个《调查报告》“提出了学校教育革命的方向。”

1968年9月,为贯彻毛泽东的“七二一”指示,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这个大学的学员由车间推荐,厂革委会批准,招收本厂工人52名入学。学员平均年龄29岁,文化程度从小学到相当于高中不等。学制为2年(后延长10个月)。学员全脱产学习,但仍参加工厂的政治运动,定期回车间劳动,毕业后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七二一工人大学”的经验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大、中型企业纷纷办起了自己的“七二一大学”外,一些大专院校也开始尝试举办各种试点班。广东省一些大专院校自1969年起,举办了各种试点班24个,从工人、农民、复员退伍军人、下乡知识青年中招收学员1000多名。“探索如何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经验”。其他一些省、市的大专院校也大多如此。农村中很快也出现了类似的经验。1968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红旗》杂志第五期发表的江苏省靖江县的调查报告:《“土专家”和农业教育革命》。《报告》提出:要从“土专家”中招生,到学校学一两年后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中小学的招生工作,在1968年以前基本处于停顿状态。1968年底,随着全国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的出现,许多地区因初中生全部下乡而停办了高中,而初中和小学要么是采取依据年龄自然升学的办法维持,要么就是处于停滞状态。自1970年起,中小学开始全面、大批地招收新生,新生入学的首要条件是政治表现——这在当时被称作“路线斗争觉悟”或“阶级觉悟”,一切文化考核均被取消,这种状态在1971年以后有所改变。当时,一对十分突出、荒谬的矛盾直接影响着中小学校的入学率,一方面,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轻视教育、鄙薄知识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入学、求学的热情,这在中小学中比较突出,直接导致了中小学入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毛泽东和党中央对教育普及的重视和强调,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教育普及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一尽管它同时存在着粗糙、质量低下、形式主义等各种问题,这一因素又导致了入学率的上升。这两种因素作用的方式、层次及其结果各不相同,但后者起码在形式上占了上风。所以,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学生的入学率始终保持在上升的趋势,而与这种上升趋势同时存在的却是教育质量的明显下降。

在“文化大革命”“斗、批、改”阶段的教育革命中,高等院校招生工作中的问题表现得格外突出、集中。

在许多大专院校举办各种类型的试点班、教改小分队约一年多的基础上,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供各地参照执行。《报告》认为,经过三年来的文化大革命,两校已具备了招生条件,因此,计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报告》中有关“学生条件”的规定为:“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还要注意招收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报告》规定的“招生办法”为:“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分配原则”为:“学习期满后,原则上回原单位、原地区工作,也要有一部分根据国家需要统一分配。”

1970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的署名文章《大家都来关心高校招生》中,进一步阐发了以上《报告》所提出的招生设想。文章指出:

“招生制度的改革是整个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学校这个阵地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首先集中地表现在招生上。

“过去,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统治下,高校在招生中,大搞‘分数挂帅’,鼓吹‘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是对劳动人民实行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工农兵一针见血地说:“分数线,分数线,工农兵的封锁线。”这次高校招生,要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招生工作的全过程,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放手发动群众,实行群众路线,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真正把工农兵和上山下乡以及回乡知识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推选出来。”

1970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介绍江西省教育革命的文章认为:“旧招生制度是‘高分录取’,‘不分阶级’,‘一张考卷定终身,工人农民莫进门’。这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题、打分、说了算的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彻底废除。”《人民日报》发表的另一篇同济大学五七公社的文章把这场改革的意义提得更高:“招生工作,是教育革命的一个重要部分,实质上是一场社会革命。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还是由少数人包办代替?这是招生工作中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

不难看出,所谓招生制度的改革,所谓新的招生制度,其基本点主要有二:一是停止了从高中直接升入大学的传统做法,代之以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知识青年中招生,二是废除升学考试制度,代之以“群众推荐”,“领导审批”。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我随便来玩玩

    三国之我随便来玩玩

    说起三国,可能大家都熟悉的不得了,不管新的老的没有100也有80本,我的三国也不可能和别人的就不一样,但是还是有一点区别的,本文不会根据真实历史来写,可能有点虚假,或者很假,但是反正就是还看的过去。至于简介说的再漂亮也比不上去看一眼真实,欢迎来看我的第一部作品,保证你看了以后再也不想看了,因为不是一般的差,是差到爆了,好了,说了这么多,一起去看看吧!
  • 极品师爷

    极品师爷

    一壶酒,万卷书,宦海沉浮任漂流。官印在你身,学问偏我有。这首词说的就是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个特殊职业——师爷;师爷是明清时期官场幕僚的代名;肇始于明,盛行于清,没落于辛亥革命前,自始至终,再我国历史上活跃了三四百年,声名延及国内外,成为中国封建官衙幕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一个在读大学生,意外穿越到了清末年间,该怎样去面对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北洋舰队的命运会怎样?《马关条约》还会不会签订?割地赔款是否还在继续?主角怎样凭着一腔热血和一份上苍的眷顾,去洗雪百年屈辱。甲午之耻,永不能忘!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
  • 征服世界之中世纪

    征服世界之中世纪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新的国家。公元九世纪,查理称帝,查理曼帝国诞生,843年查理曼帝国被查理的三个孙子分裂成三个国家
  • 空蒙赋

    空蒙赋

    世事漫随流水,总是一梦浮生。命运像梦一般空蒙,缥缈。不论是你我的梦,还是一代帝王苻坚的梦。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光与暗的痕迹

    光与暗的痕迹

    阿斯兰大陆,一个拥有神奇的力量,悬浮在天空之上的大陆。这是神奇的世界,生活在大陆上的子民们,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不是死了吗……重生在阿斯兰大陆的夏凌落,开始了新的冒险。能量觉醒,竟是史无前例的属性,相识新的朋友,一次次危险而热血的任务,以及,与命中注定的她相遇……在奇幻的大陆上,他们拥有着自己的故事,无法言喻的爱情,一步步从天真的少年到拯救世界的英雄……该怎样,才能以最完美的结局结束这一段梦境?光与暗的结合,是否能在这世界上,留下希望的痕迹?
  • 花街心事

    花街心事

    一次意外,让大龄单身颓废男青年张小帅回到了十年之前,从青春的头上开始重新来过。做出了一连串在外人看来无比大胆而出格的事情,悲催青年的重生之旅到最后会有何结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误惹邪王:废材嫡女很妖娆

    误惹邪王:废材嫡女很妖娆

    她,令人闻风丧胆的二十一世纪世界第一杀手“幽魂”,一朝穿越,成为了人人唾弃的废材嫡女,看她怎么甩掉废材变天才,,,他龙炎大陆人人敬畏,北冥国战神,夜王,,当她遇见他……———————————————————片段;女;“滚!”,男;“好的,听小水儿的”,把若水抱上床……女;“你干嘛”,男;“小水儿,你不是叫为夫滚吗,为夫这就滚”女;“死不要脸”,男;“为夫只对你不要脸”。
  • 生活知识百科4

    生活知识百科4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 十方战神

    十方战神

    一年前,天界浩劫,至尊染血。一年后,凡尘俗世,江寒崛起!
  • 大牌经纪人:墨少宠妻入骨

    大牌经纪人:墨少宠妻入骨

    “来,签了这份协议,美女随你挑。”“不要,我要小鲜肉。”“你确定要……小鲜肉?”“废话,我混这一行就是为了能近距离接触小鲜肉啊!”“是吗?那么,来签了这份协议,小鲜肉随便你哦!”“真哒?拿来,我签。”“你骗人,我要小鲜肉,不要你这块老腊肉!”“乖”。
  • 再婚蜜爱:军少请克制

    再婚蜜爱:军少请克制

    雨夜劫持,青梅竹马的丈夫搂着别的女人,对她置若罔闻。而他,一袭蓝色空军服,肩上上校徽章光芒闪耀,亲自狙击歹徒,救她与危难。三年前,她结婚时,他在门外,没有带她走,只希望她幸福。三年后,她备受冷落,凉了心,冷了情。他发誓不会再放手。她的仇,他来报!她的未来,他来宠!“四叔……”“我没你这么大的侄女儿。”“那四爷……”“你倒是给爷长了辈分,不过爷准了。”“四爷,你到底要干嘛?”“你!”“……”“四爷,不可以……我……“她拼命抵抗。怒气中,他闷声开口:“等你离婚,爷好好收拾你。”
  • 爱之光

    爱之光

    她以为,他们终于形同陌路了。她以为,他喜欢上别人了。她以为,她终于可以忘记他了。可是,他,偏偏在那个她想要放下的时候,转过身,看向了她。“我很高兴我们是朋友。”他说。只是,朋友吗?不,不能。她爱他,“求求你,让我做你的,另一半。”那一天终于到来的时候,他告诉她:“是你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丽。”但是她却说,“你,就是这个世界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