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之道其猶張弓乎。{乎傅奕作者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一作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主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惟有道者。{二句。各本大同小異。傅奕作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其唯有道者乎。}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傅奕作不居。}其不欲見賢邪。{王弼無邪字。}
{{此承上章柔弱處下强大處上之意。而舉天道以申之也。老子云。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則張者是剛强之意也。天之道惡盈而好謙。猶弓之張者。不久則廢弛。弛者有時而張。是故凡高者必至於自抑。而自下者必舉。有餘者必至於自損。而自屈者必伸。天之於物每每然也。人則不然。損天下之不足。而奉一己之有餘。失天意矣。有道之聖人。雖有至賢之行。而不欲以自見。此爲道日損。必至於損之又損也。蘇氏轍曰。張弓上筋。弛弓上角。故以況天之抑高舉下。天無私。故均。人有私。故不均。有道者贍足萬物而辭。旣以爲人。己愈有。旣以與人。己愈多。非有道者無以堪此。爲而恃。成而處。則賢見於世。賢見於世。則是以有餘自奉也。呂氏惠卿曰。天之道非故以抑高而舉下也。無爲則無私。無私則均。是故任物之自然。有餘者不得不抑而損。不足者不得不舉而益。所謂蒲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人之道不能無爲。不能無爲則不能無求。不能無求則至於損人以益己矣。惟有道者知未始有物。凡有爲之功名。皆我所餘。而天下之所不足而爭之者。故損之以奉天下而不有也。吳氏澄曰。抑之舉之二句。言張弓。損之補之二句。言天道。陸氏希聲曰。陽升極天則降。陰降極地則升。此則抑高舉下。張弓之象也。天道盈虚。一章七閏。損日之有餘。補月之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之民而奉有餘之君。孰能法天道以爲人道者乎。在易損下益上曰損。損上益下曰益。以下爲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