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3400000002

第2章

太宗曰:“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今诸将之中,但能言背实击虚,及其临敌,则鲜识虚实者。盖不能致人,而反为敌所致故也。如何?卿悉为诸将言其要。”

靖曰:“先教之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语之以虚实之形可也。诸将多不知以奇为正,以正为奇,且安知虚是实,实是虚哉?”

太宗曰:“‘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此则奇正在我,虚实在敌欤?”

靖曰:“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以奇。苟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臣奉诏,但教诸将以奇正,然后虚实自知焉。”

太宗曰:“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耳。”

靖曰:“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

太宗曰:“朕置瑶池都督,以隶安西都护,蕃汉之兵,如何处置?”

靖曰:“天之生人,本无蕃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而生,由此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陛下置此都护,臣请收汉戍卒,处之内地,减省粮馈,兵家所谓治力之法也。但择汉吏有熟蕃情者,散守堡障,此足以经久。或遇有警,则(虞)[汉]卒出焉。”

太宗曰:“《孙子》所言治力者如何?”

靖曰:“‘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略言其概尔。善用兵者,推此三义而有六焉:以诱待来,以静待躁,以重待轻,以严待懈,以治待乱,以守待攻。反是则力有弗逮。非治(之)[力]之(求)[术],安能临兵哉?”

太宗曰:“今人习《孙子》者,但诵空文,鲜克推广其义。治力之法,宜遍告诸将。”

太宗曰:“旧将老卒,凋零殆尽,诸军新置,不经陈敌。今教以何道为要?”

靖曰:“臣尝教士,分为三等:必先结伍法,伍法既成,授之军校,此一等也。军校之法,以一为十,以十为百,此一等也。授之裨将,裨将乃总诸校之队,聚为陈图,此一等也。大将军察此三等之教,于是大阅,稽考制度,分别奇正,誓众行罚。陛下临高观之,无施不可。”

太宗曰:“伍法有数家,孰者为要?”

靖曰:“臣按《春秋左氏传》云:‘先偏后伍’;又《司马法》曰:‘五人为伍’;《尉缭子》有《束武令》;汉制有尺籍伍符。后世符籍,以纸为之,于是失其制矣。臣酌其法,自五人而变为二十五人,自二十五人而变为七十五人,此则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之制也。舍车用骑,则二十五人当八马,此则‘五兵五当’之制也。是则诸家兵法,惟伍法为要。小列之五人,大列之二十五人,参列之七十五人。又五参其数,得三百七十五人。三百人为正,六十人为奇,此则百五十人分为二正,而三十人分为二奇,盖左右等也。穰苴所谓五人为伍,十伍为队,至今因之,此其要也。”

太宗曰:“朕与李勣论兵,多同卿说,但勣不究出处尔,卿所制六花陈法,出何术乎?”

靖曰:“臣所本诸葛亮八陈法也。大陈包小陈,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古制如此,臣为图因之。故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是成六花,俗所号尔。”

太宗曰:“内圆外方,何谓也?”

靖曰:“方生于正,圆生于奇。方所以矩其步,圆所以缀其旋。是以步数定于地,行缀应乎天。步定缀齐,则变化不乱。八陈为六,武侯之旧法焉。”

太宗曰:“画方以见步,点圆以见兵。步教足法,兵教手法,手足便利,思过半矣。”

靖曰:“吴起云:‘绝而不离,却而不散。’此步法也。教士犹布棋于盘,若无画路,棋安用之?孙武曰:‘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皆起于度量方(国)[圆]也。”

太宗曰:“深矣!孙武之言。不度地之远近,形之广狭,则何以制其节乎?”

靖曰:“庸将罕能知其节者也。‘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加)[如][弓广]弩,节如发机。’臣修其术,凡立队,相去各十步,驻队去前队二十步;每隔一队立一战队。前进五十步为节。角一声,诸队皆散立,不过十步之内。至第四角声,笼枪跪坐。于是鼓之,三呼三击,三十步至五十步以制敌之变。马军从背出,亦以五十步临时节止。前正后奇,观敌如何。再鼓之,则前奇后正,复邀敌来,伺隙捣虚。此六花大率皆然也。”

太宗曰:“《曹公新书》云:‘作陈对敌,必先立表,引兵就表而陈。一部受敌,余部不进救者斩。’此何术乎?”

靖曰:“临敌立表,非也,此但教战时法耳。古人善用兵者,教正不教奇,驱众若驱群羊,与之进,与之退,不知所之也。曹公骄而好胜,当时,诸将奉《新书》者,莫敢攻其短。且临敌立表,无乃晚乎?臣窃观陛下所制《破陈乐舞》,前出四表,后缀八幡,左右折旋,趋步金鼓,各有其节,此即八陈图四头八尾之制也。人间但见乐舞之盛,岂有知军容如斯焉。”

太宗曰:“昔汉高帝定天下,歌云:‘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盖兵法可以意授,不可语传。朕为《破陈乐舞》,唯卿已晓其表矣,后世其知我不苟作也。”

太宗曰:“方色五旗为正乎?幡麾折冲为奇乎?分合为变,其队数曷为得宜?”

靖曰:“臣参用古法,凡三队合,则旗相倚而不交;五队合,则两旗交;十队合,则五旗交。吹角,开五交之旗,则一复散而为十;开二交之旗,则一复散而为五;开相倚不交之旗,则一复散而为三。兵散则以合为奇,合则以散为奇。三令五申,三散三[合],(然)复归于正,四头八尾,乃可教焉,此队法所宜也。”

太宗称善。

太宗曰:“曹公有战骑、陷骑、游骑,今马军何等比乎?”

靖曰:“臣(案)[按]《新书》云:‘战骑居前,陷骑居中,游骑居后。’如此则是各立名号,分为三类尔。大抵骑队八马,当车徒二十四人,二十四骑当车徒七十二人,此古制也。车徒常教以正,骑队常教以奇。据曹公,前后及中分为三覆,不言两厢,举一端言也。后人不晓三覆之义,则战骑必前于陷骑、游骑,如何使用?臣熟用此法,回军转陈,则游骑当前、战骑当后、陷骑临变而分,皆曹公之术也。”

太宗笑曰:“多少人为曹公所惑。

太宗曰:“车、步、骑三者一法也。其用在人乎?”

靖曰:“臣(案)[按]按春秋鱼丽陈,先偏后伍,此则车步无骑,谓之左右(拒)[矩],言拒御而已,非取出奇胜也。晋荀吴伐狄,舍车为行,此则骑多为便,惟务奇胜,非拒御而已。臣均其术,凡一马当三人,车步称之,混为一法,用之在人。敌安知吾车果何出?骑果何来?徒果何从哉?或潜九地,或动九天,其知如神,惟陛下有焉,臣何足以知之。”

太宗曰:“太公书云:‘地方六百步或六十步,表十二辰。’其术如何?”

靖曰:“画地方一千二百步,开方之形也。每部占地二十步之方,横以五步立一人,纵以四步立一人。凡二千五百人,分五方,空地四处,所谓陈间容陈者也。武王伐纣,虎贲各掌三千人,每陈六千人,共三万之众,此太公画地之法也。”

太宗曰:“卿六花陈画地几何?”

靖曰:“大阅,地方千二百步者,其义六陈,各占地四百步,分为东西两厢,空地一千二百步为教战之所。臣尝教士三万,每陈五千人,以其一为营法,五为方、圆、曲、直、锐之形,每阵五变,凡二十五变而止。”

太宗曰:“五行陈如何?”

靖曰:“本因五方色立此名,方、圆、曲、直、锐,实因地形使然。凡军不素习此五者,安可以临敌乎?兵,诡道也,故强名五行焉。文之以术数相生相克之义,其实兵形象水,因地制流,此其旨也。”

太宗曰:“李勣言牝牡、方圆伏兵法。古有是否?”

靖曰:“牝牡之法,出于俗传,其实阴阳二义而已。臣按范蠡云:‘后则用阴,先则用阳。尽敌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此兵家阴阳之妙也。范蠡又云:‘设右为牝,益左为牡,早晏以顺天道。’此则左右早晏,临时不同,在乎奇正之变者也。左右者,人之阴阳;早晏者,天之阴阳;奇正者,天人相变之阴阳。若执而不变,则阴阳俱废,如何?守牝牡之形而已。故形之者,以奇示敌,非吾正也;胜之者,以正击敌,非吾奇也。此谓奇正相变。兵伏者,不止山谷草木伏藏。所以为伏也,其正如山,其奇如雷,敌虽对面,莫测吾奇正所在。至此,夫何形之有焉?”

太宗曰:“四兽之陈,又以商、羽、徵、角象之,何道也?”

靖曰:“诡道也。”

太宗曰:“可废乎?”

靖曰:“存之所以能废之也。若废而不用,诡愈甚焉。”

太宗曰:“何谓也?”

靖曰:“假之以四兽之陈,及天、地、风、云之号,又加商金、羽水、徵火、角木之配,此皆兵家自古诡道。存之则余诡不复增矣,废之则使贪使愚之术从何而施哉?”

太宗良久曰:“卿宜秘之,无泄于外。”

太宗曰:“严刑峻法,使人畏我而不畏敌,朕甚惑之。昔光武以孤军当王莽百万之众,非有刑法临之。此何由乎?”

靖曰:“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如陈胜、吴广败秦师,岂胜、广刑法能加于秦乎?光武之起,盖顺人心之怨莽也,况又王寻、王邑不晓兵法,徒夸兵众,所以自败。臣(案)[按]《孙子》曰:‘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此言凡将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以严刑也。若爱未加而独用峻法,鲜克济焉。”

太宗曰:“《尚书》言:‘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何谓也?”

靖曰:“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是也;若威加于前,爱救于后,无益于事也。《尚书》所以慎戒其终,非所以作谋于始也。故《孙子》之法,万代不刊。”

太宗曰:“卿平萧铣,诸将皆欲籍伪臣家以赏士卒,独卿不从,以谓蒯通不戮于汉。既而江汉归顺。朕由是思古人有言曰:‘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其卿之谓乎?”

靖曰:“汉光武平赤眉,入贼营中按行。贼曰:‘萧王推赤心于人腹中。’此盖先料人情本非为恶,岂不豫虑哉?臣顷讨突厥,总蕃汉之众,出塞千里,未尝戮一杨干,斩一庄贾,亦推赤诚,存至公而已矣。陛下过听,擢臣以不次之位。若于文武,则何敢当!”

太宗曰:“昔唐俭使突厥,卿因击而败之。人言卿以俭为死间,朕至今疑焉。如何?”

靖再拜曰:“臣与俭比肩事主,料俭说必不能柔服,故臣因纵兵击之,所以去大恶不顾小义也。人谓以俭为死间,非臣之心。(案)[按]《孙子》,用间最为下策。臣尝著论其末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用间以成功,或凭间而倾败。若束发事君,当朝正色,忠以尽节,信以竭诚,虽有善间,安可用乎?唐俭小义,陛下何疑?”

太宗曰:“诚哉!非仁义不能使间,此岂纤人所为乎?周公大义灭亲,况一使人乎?灼无疑矣!”

太宗曰:“兵贵为主、不贵为客,贵速、不贵久。何也?”

靖曰:“兵,不得已而用之,安在为客且久哉?《孙子》曰:‘远输则百姓贫。’此为客之弊也。又曰:‘役不再籍,粮不三载。’此不可久之验也。臣较量主客之势,则有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

太宗曰:“何谓也?”

靖曰:“‘因粮于敌’,是变客为主也;‘饱能饥之,佚能劳之’,是变主为客也。故兵不拘主客迟速,惟发必中节,所以为宜。”

太宗曰:“古人有诸?”

靖曰:“昔越伐吴,以左右二(师)[军]鸣鼓而进,吴分兵御之。越以中军潜涉不鼓,袭败吴师,此变客为主之验也。石勒与姬澹战,澹兵远来,勒遣孔苌为前锋,逆击澹军。孔苌退而澹来追,勒以伏兵夹击之,澹军大败,此变劳为佚之验也。古人如此者多。”

太宗曰:“铁蒺蔾、行马,太公所制。是乎?”

靖曰:“有之,然拒敌而已。兵贵致人,非欲拒之也。太公《六韬》言守御之具尔,非攻战所施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的老公不帅但很美

    我的老公不帅但很美

    自从结婚后,云银银就后悔了。自己的老公简直就是“女人”吗。当时不怎么样,但出去逛街还是去哪,人们都误以为是云银银的闺蜜。这个烦恼一直都在云银银的脑海中,在学校上课都心不在焉,好多题都讲错了。云银银最近担心一件事,自己的孩子如果是儿子,会不会和爸爸一样像女人?生出来之后误以为自己有两个妈妈……
  • 异能焚天

    异能焚天

    两个世界相融,冒险不断发生,生命不断进化,最终会走向哪里,那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 英雄联盟之荣耀觉醒

    英雄联盟之荣耀觉醒

    电竞时代来临。神秘玩家力挫韩国顶尖大神,成名之战一触打响!他身披华夏战袍,荣耀归来。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归来归来,是为了遗失的荣耀电竞之心,荣耀觉醒我心不死,荣耀不灭!
  • 异世狼修

    异世狼修

    这可能是史上最努力接地气的都市传说……这是一部关于狼人吸血鬼的烂俗题材小说,这是一部虐主千万遍,还是如初恋的小说……茫茫世界,人类真的孤独吗?在永恒生命面前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叶天明一步步被牵扯进纷争,又不断成长强大是真的巧合还是冥冥中的设计?看叶天明与伙伴们如何挑猎人四主,抗命运之争。丁香花待放的季节,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的人……牙伯亦师亦友耿直豪爽,叶天明小农心里懦弱颓废有时甚至自私,但从不放弃要做有理想对得起自己的人,秦月活泼开朗永远是叶天明最后的阳光,傲天一个不愿提及自己姓氏憨实善良,李勇刚外冷内热,成熟稳重……但他们所拥有能力呢?
  • 简单的谎言

    简单的谎言

    介绍渣渣。。因为演员这首歌写的这本小说,写的不好轻点喷,作者心脏不好。b( ̄▽ ̄)d。抽风的介绍:袁颜刚刚跟男朋友和平分手,遇见了自己多年以前的玩伴简易,后来陆续遇到故人,发现原来岁月磨灭了太多太多,可是岁月却没带走有些人,有些事。简易:喂,妖妖灵么,这有个作者疯了。袁颜:记得收藏哦,么么哒。。
  • 瓦洛兰遗迹

    瓦洛兰遗迹

    站在阳台上发着呆的白恒突然间就穿越了,更离谱的是他居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一个刀塔与英雄联盟合二为一的世界。这个世界怎么诞生的?刀塔和英雄联盟相爱了?他们生的宝宝?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刀塔和英雄联盟谁是公的,谁是母的?这也不是重点,那刀塔里面的三项属性怎么办,英雄联盟里面的法术强度怎么搞?好吧,其实那些都不是重点,这尼玛从屁股上抽出一本书是要闹哪样?
  • 续红楼之水润玉心

    续红楼之水润玉心

    林黛玉在宝玉和宝姐姐成亲的晚上,伤心欲绝,投入了潋滟湖,被刘家村的一对老夫妇救起,巧遇北静王爷水溶,从而又引发了一段缠绵温馨的恋情。
  • 蜜宠亿万娇妻

    蜜宠亿万娇妻

    他是商业巨子,爱他如命,宠她入骨。她胆小有些自卑,乖巧可人,性格温柔。他单膝跪地,让她成为唯一的真命天女。她,为他生了孩子,在他身边,像是最卑微的小保姆。但是一场风暴来临,他怀疑孩子不是他的,怀疑她在外面有很多男人,她只能选择做个落跑新娘。
  • 定情古堡

    定情古堡

    一个古老的家族,为了长久的发展,抛去亲情,一切唯金权为力,男女主人公生活在这样的框架下,身份悬殊遭人唾弃却不依不舍,借在古堡分立的争夺掌权人下,朋友相助,成为了古堡主人真正掌权了一方,有了婚姻自由的权力。本故事由小巫…?(安可巫)提供.
  •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是中国人的《圣经》。自问世以来,便被古代的读书人视为必攻的经典书籍,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