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2000000113

第113章 刑政二律例上(1)

因時論七論律法

吳鋌

古之立法。第論其大者。而損益調劑屬於人。不以著之於律。後世之法。論其一端。推之千百端而不止。論其一事。推之千百事而不止。論其一言。推之千百言而不止。畫一明備。舉纖委毫黍而無一不具。可謂煩且重矣。唐宋罷肉刑不用。第事鞭扑。如是。則法輕矣。而吾謂煩且重者。何也。蓋用法之具則輕。而所以立法之意則煩且重也。一舉手不當則有刑。一舉足不當則有刑。一舉耳目不當則有刑。如是。則民安所措其身。一人之身。自耳目以至手足。而入於法者常八九。不獨小人。君子亦有。一或不當。刑輒及之。孔子曰。君子懷刑。蓋謂此也。先王嚴以待天下之君子。寬以待天下之小人。故立法一以中人為準。今之法。不論其為何人。而一以君子之道待之。君子不得於什一。而為中人與小人者以什九數。強天下之中人小人而俱為君子。是猶盲而欲知黑白之情。聾而欲審清濁之聲也。必不可得矣。刑一人。天下孰不可刑。天下無不可刑之人。而人皆有可刑之法。從而誅之。是殘也。且有不可勝誅。黠者巧為之避。愚者輕為之犯。如是。則天下之民不亂於避法。則亂於犯法矣。犯法者多。不能不有所縱舍。多縱舍則誅不必。誅不必則法弛而民玩。而玩之所及者無幾矣。法之煩且重也。固期於必行也。及其敝。不至於無法不止。予謂立法惟依舊律。一以中人為準。情罪俱重者仍之。情罪俱輕者刪之。法輕而情重者酌之。如是。則法輕矣。法輕則民寬。民寬則誅必。夫誅必非獨罰罪也。又使未誅者畏懼。未誅者畏懼。是刑一人而一國之人皆勸也。國奚為而不治。今之議者。皆曰法一輕。則吏易為奸。夫法煩且重。則上下軒輊皆可以求諸法而無不得。吏之為奸。豈必獨在法之輕也哉。三代時。仲春會男女。奔者不禁。夫死聽其嫁。由今而論之。則固不合於理道之言也。而先王且著為法而不改。其故可思矣。

崇囗篇

宗稷辰

古之明政教於天下者。以乾道運天下。必以坤道靜天下。易繫辭傳曰。坤以囗能。又曰。囗則易從。易從則有功。蓋欲天下之久安長治。非行囗不為功矣。昔唐虞治惟尚囗。夏忠商質。皆因之。至周而法制典章。浸以繁焉。然其洪綱巨目。與百姓見者。落落可數也。春秋時。強國謀兵刑。弱國謀絲粟。其上盛辭命。其下著經論。蓋駸駸乎勢日趨於煩矣。洙泗之閒。聖若賢思救一時偏勝之敝。而復古帝王致治之要道。遂商囗之可否。雖少偏於囗如子桑伯子。亦覺其大有濟於濁世。而不以為非。故及門狂囗並稱。是孔子所以力矯夫習俗者也。顧其閒有務寬繟而任率略者。即孔子所謂太囗也。有務凝斂而昭省約者。即孔子所許內敬外囗也。戰國紀綱陵。秦始一切為制坊之。違坤道之自然。而以密網繩天下。法極煩。而天下之人。已囂然其不靜。漢高帝作。去亡秦之煩苛。而闇合二帝三王之囗易。讀約法三章。倜乎遠矣。後儒多病漢以黃老為治本。然黃帝文不漓質。囗而純者也。老氏儉不傷慈。囗而澹者也。其道元不為天下害。漢君臣略用其疏節闊目。以乂安一朝。後之南面鄉明者。舍囗豈有它道哉。隋初懲六朝之失。刻意綜覈。有追證百年舊案之事。時老吏尚以抱案為苦。劉炫所言省官事而後可以望從容。唯憂不囗也。唐高祖至長安。與民約法十二條。悉除隋世苛禁。天下既定。所修典律。皆囗明有要。初政故與先漢庶幾。宋祖之詔。首言臨下以囗。明祖之訓曰。立法貴囗當。使人易曉。若條緒繁多。一事兩端。吏得因緣為姦。由是而等百世之王。同千聖之揆。其治曰必囗可知也。後世政刑之煩。多由條例之囗。濫觴始於北宋。而流失沿於累朝。朝行一事。夕增一例。積數百年。遂汗牛充棟而不勝計。上下其手者。甚樂其遮蔽之便。而黠胥倚法以脅官。官輒倚法以制朝廷。吏治日趨於偷薄。人心日淪於詐偽。而顛倒是非。屈抑良弱。日不知其數千百端。職為亂階。釀成亂釁。不囗之為病似甚微。孰意其浸尋滋長乃至於此。我   列聖所以有歸併例文銷除舊案之令。防閑煩擾。不啻再三。而各部臣無囗設誠致行。日聽其顛倒屈抑於猾吏之手。而不知改。是深望  主上乾綱獨攬。舉支離蒙雜之例文而一掃空之。使廓然見刑清政囗之休也。息天下之亂道。無急於此矣。

讀律說上

包世臣

南朝有律學。唐沿隋制。公式首載講讀律令之條。至今因之。軍民能熟誦律文。深明律意者。准免犯過失因人連累流罪一次。說者謂律意精深。故設此條以勸講讀。所以重民命者似已。然於先王治天下微權之所寄。蓋猶未見也。僕於友生之績學工文者。無不勸其讀律。或以為知其必將出而問世。故預習法家。以免受欺幕客。而不知非也。吾人既多見聞有文采。則父兄鍾愛。友朋欽服。放曠襟懷。易涉邪僻。其所學又足以拒諫飾非。誰復能匡救其惡者。唯讀律而內訟行習。或麗科條無可自欺。則必慚懼交迫。是省身之要術也。故先檢核二死。苟有犯焉。雖未敗露。實已罔生迫生。非力求所以自贖。則不可以立人世。自贖之道。唯在隨時隨地以濟人利物耳。次及五軍三流以至五徒各條。身果無犯。則可囗鄉黨自好之列。以老死牖下。如有犯焉。求贖又豈可緩哉。若其杖笞瑣碎。概無誤。則古之所謂成人矣。已犯既力求自贖。未犯夫豈敢輕蹈懷刑之訓。殆謂此也。至律許免過失連累者。以深明律意之人。自不犯法。至過失出於思慮不及。連累不由自主。故許免一次。而不及有心正犯。蓋以有心正犯。則為知法犯法。豈得妄援免科乎。自省既久。一旦出身加民。自必慎恤並至。為地方造無窮之福。此僕勸人讀律之指也。  今上御極之初。曾以大臣言。 飭查各處陋規。明以予之。一時都下譁然。以為必不可行。唯僕歡喜踴躍。頌為至善之政。然心終疑封圻大吏。莫肯一心奉公而自替威權者。未幾而覆奏入。竟如所料。而建言者亦不能堅持其說。遂使天下無一不犯法之官。至可悼惜。蓋為民上而身先犯法。何以令眾。吏治之不揚。民生之不遂。所從來者遠矣。此則非匡居讀律之所能為功也。

讀律說下

包世臣

讀律以省身。前說盡之。至於出身加民。則尤當詳審律式輕重。以救時弊而挽頹風。經所謂明刑教。世輕世重者也。時弊至重者。在廉恥道喪。而廉恥之衰。唯士人為尤甚。仕途今為極寬。而惟出身考試者。名曰正途。士人倖獲兩舉。上者隮侍從。下乃主一邑。其重如此。顧自其為童子時。已不憚以身試法。及乎立朝。豈可望其慷慨引大體。臨民。豈可望其深求民閒疾苦。是猶以利刃資劇盜。其為害可勝言哉。世所最不齒者。曰當娼。曰行竊。而娼與竊。罪止論杖。至於考試舞弊。重則殊死。輕則外遣。律式之懸殊甚矣。考試之弊百出。大要有三。曰辦夾帶。曰倩槍手。曰打關節。數十年前。為此者尚知諱飾。近則明白告人。而不愧不怍。且有假託以自詡者。娼與竊雖隨處有之。然未聞有面人自承者。是士人之於廉恥。尚遠出倡竊之下也。近年試弊頗有敗露。雖十不及一。而亦足以示懲創。無如敗露之案。主者意在保全。以為忠厚。莫肯窮究根株。彼作弊者固志在求利。然未嘗不畏法。而前車始覆。後車接囗者。知主者之必不執法也。父師訓子弟。不與講貫經史文法。而專為之訪求遺文。覓書手。作方寸千言細字。掌握之閒。輒可萬篇。槍手且有攬頭。皆於試期前先集面試。以定賄價。拜門遞條。略不避人。以上三事而得手者。指不勝屈。果能從敗露之案。逐節研究。上及其父師。旁及居閒說合造作之棍徒。依律重究。必可稍挽狂瀾。使後來者畏威遠罪。維將喪之廉恥。絕流傳之謬種。其有益於世道人心者大矣。不此之務。而惟曲全是事以為積福。其弊不使天下士人皆喪盡廉恥不止也。較之縱盜殃民。其效實有倍蓰千萬者。若謂試弊必除。而真才始見。八比八韻。曾何關世道人心之數。而詡為真才。嗟其屈抑乎。唯舞弊者。波靡而不知止則害廉恥。以害政事。實有算數譬喻所不能盡者。故腐心切齒而詳說之。世豈無有心世道人心之君子乎。當不以僕言為謬誕也。

唐律疏議跋

俞正燮

唐律。為舊律之最全者。有疏議。又有王元亮音釋。附宋金元法。元泰定四年江西刻本也。明洪武時。命儒臣同刑官講唐律。日進二十條。定大明律。篇目一準於唐。此法家最可寶貴之書。若明律疏議。不及明會典之詳矣。此書名疏者。申明律及注意。云議者。申律之深義。及律所不周不達。若董仲舒春秋決獄應劭決事比及集駮議之類。明律疏議。議則無之。徒冒其名耳。律自當有學。漢志不收漢律者。以律不在中祕。刑法自有志。而法經漢律。馬鄭諸儒皆有章句。魏太和三年。置律博士。時儒說十餘家。劉廙傳劉劭傳盧毓傳。皆事在太和前。詔但用鄭氏章句。不得雜用餘家。魏志囗覬傳云。明帝太和時。覬言九章之律。自古所傳。斷定刑罪。其意微妙。百里長吏。皆應知律。刑法者。國家之所重貴。而私議之所輕賤。獄吏者。百姓之所懸命。而選者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請置律博士。轉相教授。事遂施行。漢昭烈亦言少從鄭康成論說治道備矣。獨不及赦。諸葛丞相文集。荅惜赦引。是鄭注最備。唐律之注。不能純用太和制。然鄭義多在其中。不可廢也。晉用武帝外祖王肅之言。盡廢鄭義。張斐杜預各有律注。一章之中。兩家所處。生死頓異。齊永明中。參議一之。蓋南北各議。如尚書北朝鄭本江南梅本。唐律本隋。由魏而周而隋。有淵源也。南朝孔稚圭言。古之名流。多有法學。今之士子。莫肯為業。縱有習者。世議所輕。將恐此書永淪胥吏之手。請立律學助教。不果行。至隋經籍志。並漢志法家李子亦無之。豈非儒者讀萬卷書不讀律乎。唐置律學取士。有明法科。士稍習之。五代史刑法志云。周顯德五年七月。大周刑統勒成。其有文理深古。慮人疑惑者。別以朱字訓釋。其用意甚厚。今唐律疏義有釋文。亦是此意。宋元祐二年。司馬光言。律令敕式。當官所需。何必置明法一科。使豫習之。蓋失言矣。司馬學通古今。作此言者。蓋惡律深刻。然不豫習之。當官所需。取給一時。貽害益大。金史張汝霖傳云。有司言民閒收藏制文。恐因而滋訟。汝霖言。法制欲使易避難犯。私家收之。則曉然不敢為非。亦助治之一端也。且隋煬帝紀。殺人至三日。明人年譜。猶記劉瑾三日四千七百刀鄭鄤三千六百刀之法。鄧士龍國朝典故後鑒錄記劉瑾。沈德符野獲編記徐正。俱云凌遲三日。魏志有配樂戶。明時猶發教坊。則唐時實行之。而律無其文。然則誠讀律慎守之。陷網之民猶有所措手足。且周興來俊臣之杖棒枷鑽。劉守光之鐵籠鐵囗。均出律制之外。以唐律論唐事。已如此其可慨也。朝野僉載言。趙公長孫無忌奏別敕長流。以為永例。後趙公犯事。亦敕長流嶺南。至死不復迴。此亦為法自弊。趙公即進疏議者。值武后得志。專正人。又不當置論也。

律心序

何秋濤

是書本顏以律例纂修表。前經李錫民大司寇及鐵梅師皆極印可。復考乾隆年閒有律表之作。書名稍覺相混。爰改名律心。蓋篇內皆載纂修沿革之由。在帝王定律。皆以欽恤為心。凡我曹司兢兢奉法。在官吏讀律者。宜以寬平為心。刑官議辟者。宜以明允為心。獄官恤囚者。宜以仁慈為心。故名曰律心。庶乎顧名思義。惕然於中。而惻隱之深情。與是非之公見。於是乎在。不令人以申韓之學為詬病也。

辨似之書。宜曰律目。摘要之書。宜曰律眼。抉微之書。宜曰律髓。雜敘之書。宜曰律話。

刑部說帖揭要序

鄒鳴鶴

律例之學。汗牛充棟矣。百千萬言不盡。識者病之。取其精。不取其博。取其畫一。不取其異同。刪之減之。惟囗乃孚。庶合乎有倫有要之旨也。然則刑部說帖之梓。何為者也。余曰。不然。漢初約法三章。風最古也。晉隋以來。賈充蘇威高熲之徒。釐定再三。為文漸廣。非好事也。世愈降則風愈變。情愈偽。累百千萬言以防之範之。且惟恐防範之未盡。而何能囗也。近世變益甚。偽益滋。律所未備者。例以條分件繫之。例所未備者。案以旁推交通之。而律與例時不符。例與案多各異。并有律例與案之所未及者。毫釐之失。謬以千里。一髮之牽。動關全體。其將何所折衷乎。說帖一書。為刑部堂屬商確及三法司會議底本。同一罪而出入異。同一案而准駮異。同一罪案而加減赦留各異。其精核足以宣律例之奧。其明辨足以晰成案之拘。有是書而變無慮其益甚。偽無慮其益滋。百千萬眾之紛歧。可以百千萬眾之論議防之範之。而無或踰無或遺焉者也。然則惟囗乃孚之說。其無當乎。余又曰不然。夫治律猶治經也。經以正文為宗主。注即注是經者也。疏即疏是經者也。推之名儒學案。諸家薈說。皆發明是經羽翼是經者也。本此意以治律。不充其類於至繁至多。不足以闡律學之至精。不參其解於至深至淺至奇至正至無常至有主。不足以得律學之至當。而所謂至精至當者。本天理。筦人情。仍可以惟囗乃孚之一言蔽之也。然則是書之要。誠大有裨於律學者也。是書纂於胡鑑卿太守。鑑卿。皖省循吏也。梓於張問槎參軍。問槎。吾鄉以申韓名而有根柢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芜灵哀

    芜灵哀

    “路见不平,我为何拔刀相助?锄强扶弱,如何不是肆意妄为?事君,事父,命运岂能为了他人。我本是红尘一粟,也有满腔热血,奈何,奈何?”
  • 梦幻诛魔传

    梦幻诛魔传

    这是一个梦想中的世界,天生拥有恶魔血统的两个兄弟,金魔银鬼,将在这片大陆大展拳脚。正义的恶魔与邪恶的恶魔展开激烈的斗争。他们出生在一个凡人的家庭,以后究竟会怎么样呢?交流QQ:314048161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大家指点。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相公太撩人:霸道千金攻
  • 吾道梦天

    吾道梦天

    欲成魔,屠尽诸仙,欲成天,掌握苍生……繁华世间,转眼间的虚无,血肉亲情,刹那间的消散,少年李浩,与仙争,与天斗,只为………
  • 魔禁之蓝

    魔禁之蓝

    亚雷斯塔:她是我的养女。爱华斯:她是我的徒弟。上条当麻:我是她的监护人。一方通行:别离开我!滨面仕上:......我还是喜欢兔女郎。茵蒂克丝,御坂美琴,神裂火织:算是那只LOLI的朋友吧。罗马教皇,后方之水,前方之风:很“可爱”的LOLI啊!!史提尔,三皇女,骑士团长:让人想杀了她!本书和谐(兴趣写作,期待养肥。)
  • 武家剑

    武家剑

    一把传说中的剑开辟了混沌世界,无数人的追寻,无数人的寻找,终究没有人找到。这把剑究竟是否存在!而新世界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究竟发生了什么,地球为何会衰败。毒蛇到达21世纪地球又将发生什么?新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几个青年因为一系列的原因恢复了遥远记忆,战斗永远不会结束吗?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焚神系统

    焚神系统

    一代天骄李凌峰,被其暗算,葬生焚炎崖。一代宅男李凌峰,因为意外,重生焚炎崖。两个不同世界的灵魂巧合的融合在了一起。。。。。。。。。。。手拿赤火焚天薄,身穿孤星战月铠。脚踏雷龙紫翼兽,头顶阴阳造化钟。麒麟灵宠陪征战,灭圣焚神万万千。一场命运的安排,注定会铸就一代焚神。(注明:焚神不是火神的意思,是杀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