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壮取友于吴江。得周子安期。及从弟季侯。皆珪璋特达君子雄骏人也。季侯与余偕举于乡。已而取科第。历雄职。臿牙拊颊。忤珰考死。易名赐祠。蔚为名臣。安期晼晚。不能取一第。与余交益亲。因得见其二弟安石安仁。所谓瑶环瑜珥。称其家儿者也。余每过吴江。泊舟垂虹亭下。安期垫巾扠衣。信步追蹑。若与长年要约。或舟未舣映望亭畔。招手叫呼。舟人讙笑。知为安期也。安期殁后。间复过垂虹。追忆安期步屧。登舟足迹。犹可指数。招邀笑语。咳吐宛然。辄潸然泣下。不忍久泊而去。衰年念故。辄作数日恶。以是故于安石兄弟。亦不促数相闻。今年征求内典。书尺往复。安石以修葺家谱示余。使为其序。余惟周氏南渡世家。恭肃为盛世名卿。远有代序。忠毅趾美。相继庙食。炳着琬琰。固无俟于余言。恭肃之诸孙。有叔宗季华两征君者。外服儒风。内閟梵行。执侍巾瓶于紫柏大师。为白衣弟子。而其母薛太君。精修赡养。端坐往生。于是周氏一门。承紫柏之付嘱。熏化母之教观。莫不持木叉。奉檀度。旁行插架。漉囊依户。吴中高门甲第。兰锜相望。未有是也。季侯解八识规矩。潜虚慈恩之一灯。安期定径山祖位。默护曹溪之一叶。愭拄末法。金汤俨然。安石辑古今禅门文字。州次部居。不下数百卷。珠林宝藏。于斯为盛。当世文人词客。著书满家。相与捜虫鱼矜篆刻者。亦未有是也。恶浊昏迷。残劫腥秽。阎浮提臭气上直光音天四十万里。如周氏者。斯可谓栴檀之林。香积之国也。昔者颜侍郎作家训。建立归心一篇。以告戒其子姓。然则广之推之意。其不欲以七叶之汉貂。六阙之唐尹。夸诩周氏之谱牒也。可知已矣。余老归空门。将与安石为梵侣。知其有异乎世之君子也。于是乎书。有学集卷四十九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清歌如梦
纵观历史,无非是所谓的帝王将相。而我写这个故事,凭着一点臆想,一份期盼,来写我心中大清,以及我心中的康熙和容若。或许我从来轻信,容若之于康熙就像千万忠心事国的良臣,生荣死哀后留在发黄的纸页里,成为一个冰凉凉的名字,或者是一个忧伤而寂寞的影子。他们若从不相逢,那么再明亮耀眼也只是天空下孤独的宸星,最后湮没于王朝的史书里。他们若是相逢,那便是太精彩,如同一副锦绣画面,即使只展开一角,也透露着太多太多的未知和可能,非寻常君臣能够比拟。康熙八岁继位,十六岁亲政,自幼未有严父慈母护佑。多少个破晓和月牙交替,教导他也是唯一陪伴他的是严苛的祖母,却燃起了乘火驭风的梦想,誓要一个壮丽山河。就是这样一个争千秋万世的君王,心计永远深沉于柔情的君王,几乎倾尽了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容若。我笔下的容若,他对感情是有期望的,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如圣人般高雅的画中男子。只是身陷宦海深宫,有太多的爱所不能,天地弄人了。虽然不完美,却倍感真实,亲切。在故事中的人,或挣扎,或放弃,或成全,不论最后的结局是喜是忧。半生险途,他们定会堪尽风流,一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