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7400000004

第4章

自知欲情多  一向觀不淨  背捨得解脫  欲竭即得定  若當逐講論  念欲轉熾盛  是即非對治  下道入險徑

欲情下即多貪眾生貪於欲境佛令修不淨觀可以對治然貪境雖多不過四種一顯色(青黃赤白)二形色(長短方圓)三妙觸(身分細滑)四供奉(供承祇奉)治法亦四一青瘀(說文曰積血也)想(治顯色貪)二爛壞想(治形色貪)三蟲蛆想(治妙觸貪)四死屍想(治供奉貪)俱舍但作一骨鎻觀通治四貪背捨下二句指益當逐講論等者謂講屬散心未能防禦則欲情轉復熾盛要在修觀定力對治像法決疑經明法師過者所謂但外求文解而不內觀修心又曰非禪不慧偏慧不禪一翅一輪豈能遠運念下指過險徑喻但逐言論喪觀行也。

【科】

自知瞋恚多  一向修慈悲  毒火得清凉  成就善律儀  若當逐講論  非治徒勞疲  貪瞋更增長  重被煩惱羇

瞋恚下即多瞋眾生令修慈悲觀可以對治當以怨親處中(怨親各分三品并處中成七)運三樂等施(佛菩薩天樂也)從易至難令七品人皆獲三樂則調心平等此觀若成瞋病即遣毒火瞋心燥熱故如火也用觀息滅故得清凉若當下倣上而作下亦例然如唐傳感通曰明琛齊人少遊學西河以通鑒知譽然經論雖富偏以徵難為心甞造蛇熱論若葛亮陣圖常山蛇勢大業之季大有學之後因潞州僧講法華琛求捔試其僧知琛論道難抗乃以情告且贈絹十四琛受而不去欲聽一講此僧戰灼事不獲己如常消文琛後入堂齎絹於眾曰高座法師昨日遺絹請不論議然佛法宏廣是非須分高座爾時神氣奔勇泰然待問難雖重疊答無不通琛精神擾攘思難無從曰高座法師由來暗塞如何今日頓解若斯當是神助耶合堂大笑琛即出邑共伴二人投家乞食心氣滿噎而不下雖同伴解諭步步歎嗟登嶺困極止一樹下便解剔衣裳赤露而臥仍自動轉語伴曰我今煩惱意欲作蛇先造蛇勢論今報至矣卿可上樹蛇心若至則有吞噬之害言訖全身作蛇長五丈許趣谷而下其伴目驗至鄴說之貪瞋者貪應是令字以貪屬上科所治理非載言。

【科】

自知愚癡多  諦觀十二因  始悟輪迴苦  了知無我人  若當逐講論  見諍終日喧  放本求枝葉  不能拔斷根

愚癡下則多癡眾生令修十二因緣觀可以對治十二因緣者即無明等十二支也約三世因果治三世愚癡俱舍云說前後中際為遣他愚惑意云說前際遣過去愚(即無明行二支)說後際遣未來愚(即生支老死支)說中際遣現在愚(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八支)於中有逆順兩觀順觀無明至老死所謂無明滅故行滅等逆則觀老死至無明所謂老死支滅由生支滅等因此便能對治癡病始悟下亦指益由悟故不受流轉若泯流轉則無我人眾生見諍下即爭鋒唇舌之間鼓論不形之事也放本即不修因緣觀枝葉即逐講論根喻愚癡。

【科】

自知我慢多  諦觀十八界  方得無人解  吾我病即差  若當逐講論  反益三塗債  計我常求勝  名利自杻械

我慢下即著我眾生作界分別觀可以對治我者以主宰自在為義以眾生不了肉身虗假妄計有我因着我故其慢即生令觀十八界但是假緣而有於中利觀六界以迷少法鈍觀十八界為迷多法所謂外六境界中六識界內六根界行人若觀內六根界但有生長所依之義外六境界但牽心所緣之義中六識界但有緣慮了別為義則主宰自在之我復何所寄此觀若成則能覺悟了然無我故曰方得無人解又執吾我之病自然差矣杻械即桎梏(在足曰桎在手曰梏)喻名利二種拘禁於人不閑豫也。

【科】

自知亂想多  常數出入息  覺觀漸得成  加我戒定力  若當逐講論  喧塵未能息  遞互相是非  何時滅事識

亂想下即多思覺眾生亦名散亂眾生亦名尋伺眾生佛令修數息觀可以對治如下本篇自辨此不委明覺觀漸得成者成字誤當作滅字以覺觀即尋伺是所治病梵云毗恒迦此云尋毗庶羅此云伺舊云覺觀成論云若心散行數數起生是名為覺散心少微則名為觀是二法者遍在三界以是心之麤細喻如打鈴初聲為覺餘聲為觀加我下觀行若成散亂即滅則戒定慧俱勝故有力也遞互下即以己為是斥他為非自謂握靈蛇之珠抱荊山之玉也事識楞伽經說心有三種識謂真識(如來藏)現識(第八識)分別事識(前六識)又獨名意識為事識故起信云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藏師釋曰能分別去來內外種種事相故。

【科】此是毗曇中七方便法五停觀成名第一方便自餘別相念處總相念處煗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名七方便觀行成就得須陀洹果若初入道大小乘人通修此觀。

毗曇或云阿毗達磨或云阿鼻達磨皆梵言轉也此云勝法或云無比法以詮慧故即論也七方便者方便即因義以皆為趣後果故亦名七賢對後四聖故別相者別謂各別身心法不同故謂觀此四法作不淨等行相故念者明記為性由慧性輕躁今則用念記憶注境不忘故總相念者行人觀門漸熟於一剎那中通觀身受心法為苦空無常無我也(已上三位屬外凡資糧位)煗法者煗從喻得名如人近火得火之前相謂無漏智起能燒迷理惑薪名之為火此雖未起無漏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為煗此位所修觀行俱舍頌云從此生煗法具觀四聖諦修十六行相頂法者從上品煗善根後有善根生名之為頂頂者至極之義也此有二解一云煗頂有退動忍無退動今頂位至無退至極邊至極之處如人之頂是一身至極之處也二云煗位唯退忍位唯進今此頂位是進退兩際之中如山之頂在一上一下兩際之中故名為頂此位所修觀行俱舍頌曰次生頂亦然謂同前具觀四諦作一十六行相也但此位漸勝耳忍法者從頂善根後有善根生名之為忍忍亦二義一者印可義能印可四諦理故二決定義能決定無退動故此位所修觀行下忍作四諦十六行相中忍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上忍唯觀欲界苦諦一行一剎那所以俱舍頌云下中忍同頂上唯觀欲苦一行一剎那世第一者從忍善根後有善根生名世第一謂此行人於世間異生有漏位最第一故此位所修觀行亦同上忍位唯重觀欲界苦諦一行一剎那為等無間緣引入見道故俱舍頌曰世第一亦然(已上四位屬內凡加行位)須陀洹者此云逆流已斷八十八使見惑初見真諦逆生死流故亦名預流初預聖流故。

【科】偈曰。

【科】

何因說五停  復不逐講經  抱疾說藥方  祇欲取聲名  凡夫貪利養  無心治忘情  若修五停觀  決定修道成

何下二句合推上所因抱疾下四句頌不逐講論所以忘情忘合作妄若修下兩句頌修五停得益是知多說不如少行勵之以德斯為上矣。

【科】何故令修五停觀法止逐講論。

何故下徵辭與前偈文意同此合在前作長行偈居下作重頌似便恐後寫妄易對治。

【科】有二要法一者佛教次第入道對治麤重煩惱二者見解法義人知而故犯不畏佛戒不修威儀五篇淨戒悉皆破盡見他持戒復起憎謗唯貪財色瞋惱闘諍慳嫉憍慢無慚無愧身壞命終必墮地獄畜生餓鬼經歷多劫當觀此事現前驗知故修五停止過起道順佛教故名為淨心。

麤重煩惱者即上貪等五過用五停對治故勸令修二下所以止逐講論者為說法人多為名利故又知而故犯等五篇者夷殘提提舍尼吉羅古德曰三均具者名篇不具號聚今師不爾縱使聚從五位義具三均篇名在七本因雜攝義無不可現前驗知者驗知因果也犲狼正作豺狼之屬禮記云季秋之月豺祭獸說文云似犬銳頭而頰白高前而廣後以性多貪惏(王逸注楚詞曰愛財曰貪愛食曰惏)。

【科】偈曰。

【科】

貪如犲狼性  瞋如惡龍心  壞法故毀禁  污戒犯姦婬  識法望除毒  反更作罪深  造業心無悔  命過就刀林  墮大無間獄  佛性歷劫沈  如軄除名罰  失勢不堪任

惡龍者龍乃鱗蟲之長也以心多瞋毒故今取二類甚者為喻姦私也俗作姧刀林者指獄報之苦具也法苑曰刀林聳日劒嶺參天佛性者一切眾生本具一真覺性也由逆造罪故至沈淪如軄者白虎通曰各量其軄盡其才也即公卿大夫等除名者在官有過則除名而遭罰喻眾生雖具佛性乃有過而沈淪乎。

【科】

云何破戒口  噉人食憍恣  云何破戒手  受人財物施

云何下以破戒故財法兩亡佛藏云不除我倒者不聽受一柸之水一衲之衣況恣受信施厚利乎。

【科】

云何破戒身  坐臥好牀褥  云何破戒業  受佗禮己足

好牀褥今時不肖者華牀重褥恣意高臥而略無慙色也且如四分菩提王子請佛從於階階布衣令佛蹈上過世尊不受令却之為未來故也況復毀破淨戒而輙便安受大經所謂寧處鐵牀斯言可省破戒業業謂業體婆娑曰至三羯磨其業滿足是也。

【科】

云何破戒行  默受稱揚讚

戒行者大受隨二戒遮約外非方便善成故名戒行今不能全護故言破也當知上據受體此約隨行默受下律中有過須發露令眾委知今默應於則則人謂清流故有稱讚之事也。

【科】

若犯此五事  諸天共悲歎

五事即上口手身業行也。

【科】佛教新受戒者五年學律然後學經律有五部一四分二五分三十誦四僧祗五解脫此五部律同一毗尼大藏文相廣博卒難悉識。

言律者梵言毗尼義翻為律律者法也裁量輕重等非法不定律有此能故以法訓經者梵云修多羅正名為線義曰契經線能貫華經能持緯謂所詮之義似緯似華能詮之文能持能貫今順此方典誥是以目之為經今雖舉經律而攝論焉謂戒定慧三學必須具矣又論通宗釋經律於義亦含五部者如來入滅百年毱多弟子競採大眾之文用集家之典也四分即曇無德部(今家所宗)五分即彌沙塞部十誦即薩婆多部僧祇是根本部(非百載五宗也)解脫即迦葉遺部(此有戒本)文少婆麤富羅部律未翻度故今不列且用僧祇在數故結云此五部律同下五部雖分異同屬一大毗尼藏也卒難下言律藏之深耳如唐義淨解云慧休瀛州人大小諸藏並通關鍵唯律部未遑精閱逐從洪律師聽來四分講肆三十餘遍日漸其致終未極言顧門徒曰余聽涉多矣至於經論一遍入神今遊律部愈增愈時豈非理可虗求事難通會乎。

【科】今欲知者財色為宗能斷財色即名奉律禁戒清淨發生定慧成就聖道知律綱要故名淨心。

財色為宗者謂戒律之意以斷財色為宗也前雖具誡今亦因而言之。

【科】偈曰。

【科】

五部戒律中  宗要斷財色  修禪觀不淨  對治自忍抑  林野歎死屍  內心懷悲惻  我身會當然  貪熱即時息

修禪觀不淨此約修不淨觀對治貪病即前五停中初位所誡今載頌者亦叮嚀之意蓋世多此病耳林野歎死屍西土葬法或棄之寒林或捐之中野鳥獸所飡誠堪傷歎故唐楊衡持云野干鳥雀喧爭處林下何人在定中悲惻惻愴也以見他屍壞反顧自身彼我同然豈無惻愴如此觀時貪心自息又修此觀時宜通修九想觀(一脹二青瘀三壞四血塗五膿爛六噉七散八骨九燒想)。

【科】

三毒甚強盛  摧之用智力  衣求破弊衣  食即一坐食  常行平等心  淨意怛質直  若不能如此  袈娑覆荊棘

三毒亦五停之數摧下如對瞋須修慈對癡須觀十二因緣並要假智慧觀力以摧挫之衣求下此破貪心求好財之患四分曰捨檀越施衣著糞掃衣十住婆沙中有十種利如律鈔頭陀篇所引一坐智論云先受食處更不復食三千云不得數數食應一食以長道多則長婬怒癡結不異俗人質直者離諂曲也經曰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馬鳴云示現本直心遠離諂曲煩惱障故。

【科】聖教萬差為根性不同病藥眾多愚者致惑雖用功力非正對治妄貪名利更增塵垢是以先修五停後學講論知道次第名為淨心。

【科】偈曰。

【科】

世人習多聞  未曾行一分  妄情取妄法  諍競起紛紜  入道依次第  戒定自資薰  淨命如迦葉  勿得同六羣

一分舉少以況也且一分之行尚不能行況餘修行者哉淨命如迦葉者具云摩訶迦葉波此云大飲光氏於佛會中常著糞掃衣清淨活命一日比丘起慢如來易衣分座大千震動豈非上行之所召乎六羣者佛會中起過之儔也即難陀跋難陀迦留陀夷闡陀馬師滿宿此六為羣黨故號六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红尘武尊

    红尘武尊

    败帝王,斗苍天,夺得皇位已成仙;弃江山,忘天下,千古留名传佳话……多少英雄豪杰,魂断他乡......一代天骄,红尘中为尊……
  • 吾宿命,音氏暖纪年

    吾宿命,音氏暖纪年

    音氏,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平等家族,即使是家里的大姐,在有一个重大决定时,都要召集全体姐妹共同商议。她们本以为可以一直这样生活下去,然而一场战争却打碎了她们的美梦……
  • 愿青春永驻

    愿青春永驻

    照亮一个人前路的是自信,要好好的坚持走下去......
  • 三界游戏

    三界游戏

    人类存亡的游戏。神魔参战的战场。智力极限的布局。这是真实的世界。我对这个世界现在又有了兴趣。
  • 转不出的爱

    转不出的爱

    男主角倪光遠的父母在早年救了柯語彤父親失業困難,柯兵為了感謝倪先生相救,不計酬勞打拚倪家事業,兩家人互許小孩終生,倪家事業蒸蒸日上,柯兵和倪光遠正回家路途碰上盜匪,因和盜匪混亂中柯兵被倪光遠殺死,從此柯家人即對倪家恨之入骨,倪父因此自責不己,後幾年當中都到柯家衷心祈求倪家人能諒解。過了20年後,柯語彤已長的落落大方亭亭玉立,跟表哥參加學校變裝舞會,不期而遇倪光遠,從此因為而改變一生.
  • 极道轻狂妃

    极道轻狂妃

    她拥有让所有男人倾倒的绝世容颜。却被姿色不及她的死对头与她的牛郎同伙摆了一道,灵魂穿越到古代一个不被父亲疼爱,又被太子欺负的可怜女子身上。她是什么人,哪会随便让人欺负?元帅老爹怎么样?太子殿下又怎么样?得罪她的人,统统都要付出代价!
  • 校园之异能崛起

    校园之异能崛起

    因为家里的打击,他慢慢变的嚣张,内心深处一直在对自己说,我要报仇。因为别人的设计,他掉落了山崖,或许你觉得他死定了,但这是他的转折点,异能嚣张之路开始旅行。
  • 长梦游

    长梦游

    思凤七年,大魏帝垂垂老矣而膝下无子,不顾祖制,欲传位于嫡孙女天牧公主,朝堂分为两派,相互攻讦。西方魔族蠢蠢欲动,女神教迷踪再现,泰西遗族暗中谋划。外有浴血奋战之将士,内有见风使舵之弄臣;上有搅拨风云之谋士,下有桀骜不驯之游侠。来自柳城的车夫易飞卷入以诺书的争夺,闯入天下这场舞台。究竟是时代决定人的命运,还是英雄创造历史?
  • 艺.心

    艺.心

    由于整天写小说,成绩下滑,本来妈咪对自己不务正业就反感,结果被我们伟大的班主任请去喝下午茶,回来当然要找我这个不务正业的小兔崽子算账了,哪知道那缺德的小偷偷了下水道井盖,结果的结果,当然偶就那样穿了,你要问后来怎样,总结一句就是脑壳被门夹了。
  • 冬天雪在飘

    冬天雪在飘

    你还是不相信我,不过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如果可以从来我不想再爱你了一次次的别离,一次又一次的痛心,你是否曾挽留过我再回首早已物是人非,再回到原地徘徊,那年的青春却早已不在,最好的你我迷失在茫茫人海……我等你,希望你能够陪我再看一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