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6500000026

第26章

囗囗囗院辑靖海纪一编,梓行于世,诚以彰圣主任贤囗囗,名臣效忠之绩,俾后之为子若孙者,感国恩,仰囗囗,囗绳绳无替也。囗君亲囗囗囗江右、滇南、西蜀,携其板之任,摹印者囗囗剥蚀不完矣。学出守郢郡,取其旧编校而刻之,于原叙、原跋各酌存其二,以御制八旗通志所载名臣传易族祖闻于公所撰家传,而旧编所载乡先生评论以及颂扬诗赋,悉从删焉。非敢僭易而妄削也,以国史告成,不敢以私废公;而疏章事实,昭然耳目,无事于评隲也。呜呼!戴囗囗囗囗囗囗囗德囗囗囗囗,我后人尚其竭忠尽孝,守是编而永矢弗囗!曾孙奕学谨跋于郢中郡署。

钦定八旗通志名臣列传

嘉庆丁已重镌靖海纪目次

钦定八旗通志名臣列传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汉军镶黄旗人。父达一,世居福建晋江。生子三,琅其仲也。少倜傥有膂力。明末,泉郡山寇四起,当事稔其能,命领兵剿捕,廓清山寨三百余所,以功授游击将军。复追贼潮阳,招降贼魁数十辈,屡着战功。

国朝定鼎后,伪唐王朱聿钊据福建,僭号隆武。琅以功多,为同辈所忌,乃从海道出粤东,集劲卒八百人,憩黄冈镇。郑成功者,郑芝龙之子也,托故明藩封,栖海上,数为边患。素知琅名,欣倚以为重,遮入海,礼遇甚渥。会以粮匮,议剽掠广东,琅正言阻之,拂其意。有标弁得罪,恃郑亲昵逃于郑所,琅申军法擒斩之。郑怒,遂执琅,而分禁其家属。琅以计得脱,其父与弟俱遇害。

琅既北渡,时武毅伯施福系琅族父,以明将归本朝,驻平安,琅从之。顺治四年,同总兵官梁立随广东提督李成栋、监军戚元弼等剿顺德县海寇,多所斩获。十二年,海氛洊炽,命定远大将军世子济渡征之。济渡以装素习海上情形,命为前部,扬旗出乌龙江口,贼屯尽解。福建总督李率泰上其功,授副总兵。遂领前锋薄闽安镇、罗星塔诸城,所向皆克。旋移同安,与厦门贼垒相对,前后擒获、招降无算,濒海少安。兵部侍郎苏纳海至福建清海疆界,奇琅,荐之朝,加都督佥事,补同安总兵官。

十六年,郑成功据台湾地为寇。台湾,故红毛番耕种之所,至是郑逐去红毛,设为东都,恃其巢穴,益肆为患。康熙元年,擢琅福建水师提督。琅乃密陈金门、厦门诸岛可取状,奉俞旨遂刻期进兵。陆师出金沙,遇贼,少失利。督臣欲止。琅鼓励将士,乘风波直薄金门、厦门、铜山,连战克之。贼帅遁归台湾,其文武诸伪职领楼船接踵归诚者万八千余众,郑氏积年所据东南诸岛悉平。册功授右都督。明年,挂靖海将军印,统诸镇征剿台湾,为飓风阻,未克济师。

六年,密陈边患宜靖疏,言:「郑贼负嵎海上,遁窜台湾,虽戢翼歛迹,未敢突犯,而蜂虿有毒,沿海将为不宁。今万国宾服,岂容此余灰以滋蔓患?日者朝廷广开洪仁,遣官招抚,两次到彼,并无的当伪员同来输诚。倘顽梗如故,事难中止。臣荷恩深重,与贼仇不共戴,虽身犯波涛,必期灭此朝食。伏思贼党盘踞台湾,沃野千里,粮食匪缺,上通日本,下达广南等处,火药军器之需,布帛服用之物,贸易备具,兼之林木丛深,采造舟楫为易,若恣其生聚教训,是养痈为患也。臣愚,以为不如乘便进取,以杜后患。夫兴师所难,在于招兵措饷,制器造船。今闽省水师官兵一万有奇,就中选拨精锐者可得六七千,海澄公黄梧标下可选择二千,投诚兵内可选择数千,再有未敷,就陆师中酌选,共得二万余,便可合为劲旅;兵在精不在多也。闽省全辖大小戈船共二百只,选拨一百七十只;小快哨一百只,选拨七十只;再造大水艍船十余只,渡马船二十余只。此所造船只,为费不多。将豫备之兵粮船器,充东征之用,无烦征召,不事浪费,戳力讨平,永清海甸,诚长便之策也。复思澎湖为台湾四达之咽喉,先取澎湖,势已居其半。大兵压近,贼胆必寒,势必革心归命。然后善为过渡安插,可不劳而定。倘执迷不悔,甘自殄灭,乃提师进发,可一鼓全收矣。贼一日未灭,臣一日未安。筹度时势,定当扫清余孽。且数年来,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防费可裁,地方益广,岁赋可增,边疆永奠,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圣祖仁皇帝览疏,召诣阙面陈所见。七年四月至京师。朝议循于招抚,不事轻剿,乃撤水师提督,授内大臣,晋伯爵,从容丹禁者十余载。

后闽省以逆藩作乱,海氛乘之复炽,东南亿万户渔盐耕织失业,圣祖恻然念之。二十年,进诸廷臣诏询剿取台湾方略,咸循前议。琅独毅然身任,具陈海上情形,度己度彼,条奏甚悉。圣祖大悦,加太子少保,复畀节钺提督全闽水师。十月至任,练兵整船。调兴化、江东等处陆路官兵协同进剿,议乘南风直捣澎湖。而同事者多枘凿。总督姚启圣疏言:「海贼刘国轩遣官黄学齎书至,请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之例,称臣进贡,但不薙发登岸,应否如其所请,请旨定夺」。圣祖谓:「台湾贼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如果悔罪,薙发归诚,该督抚并遴选贤能官前往招抚。或贼闻知大兵进剿,计图缓兵,亦未可料;其审查确实。倘机有可乘,可令提督即遵前旨进兵」。二十二年五月,姚启圣奏称:「已遣福州副将黄朝用往谕刘国轩等,仍如前言」。圣祖乃趣琅进兵。

琅既奉专征俞旨,遂克期进剿。先聚米作地势示诸将曰:「如此入港,如此泊船,如此进击;不用命者必按军法」!因大书诸将姓名于各船飞篷之上,以便进退。六月十四日乙酉,由铜山进发,丙戍夺猫屿、花屿,晚泊八罩。逆贼伪侯刘国轩侦知我兵将乘南风进剿,倾巢而来,坚守澎湖。凡沿海之处、小船可以登岸者,尽筑短墙,安置腰铳,添筑炮城十余座,蜂集大小战船于天妃宫上下。丁亥,琅率舟师进发。先锋署右营游击蓝理等以鸟船首先攻敌。时值南潮正发,舳舻乘疾流逼压贼垒,被贼围困。琅亲驾楼船,冲杀入围。贼望见旌麾,皆环迫钩舟接战。琅伤目,以帕渍血示无恙。诸将校皆奋勇击杀,贼败退。兴化镇臣吴英继后夹攻,焚杀伪将军沈诚等大小贼目七十余员,贼〈舟宗〉兵三千余名。戊子,全〈舟宗〉复收八罩。已丑,取虎井、桶盘屿。癸已,遣兵官陈蟒、魏明等领船五十只为奇兵,直入鸡笼屿、四角山夹攻;又遣随征总官兵董义、康玉等驾船五十只为疑兵,直入牛心湾牵制;又将大鸟船五十六只居中,分为八队,每队驾船七只,各作三叠;留船八十只为后劲。琅居中指挥督率,直进扑剿。贼舟四路齐出迎战。炮矢雨集,烟焰蔽天。我师奋勇,呼声震撼波涛。总兵官林贤、朱天贵等继进夹击。自辰至申鏖战。贼被焚杀,浮尸满海。击沉大小贼船一百九十四只,焚杀伪官三百余员,贼兵一万二千有奇,猎楼橹甲仗不计。刘国轩力不能支,乘快船从吼门潜遁。伪将军杨德等一百六十五员率贼兵四千八百余名倒戈投降。报捷疏至,言是役以七昼夜破数十年盘踞之贼。抵澎之后,海不扬波,进师之时,潮涨四尺,以佐成功,此皆天威所致云。

琅不念旧仇,尽释所俘放归台湾。逆渠郑克塽势已穷蹙,又觇无屠戮意,七月丙申,遣伪官郑平英等齎降表至琅军前。总督姚启圣奏请招抚。圣祖命撰敕发姚启圣同琅酌行。八月甲寅,琅奏言:「七月十五日,郑克塽遣伪官冯锡珪等,伪侯刘国轩、伪伯冯锡范遣其弟伪副使刘国昌、冯锡韩等齎降表文稿诣臣军前,请缴伪印册,率众登岸,以求安插。臣随遣侍卫吴启爵、笔贴式常在同冯锡圭等持榜示往台湾晓谕伪官兵民,验视薙发。即令郑克塽等缮写降表,并伪册印一并齎送,以便代奏。至台湾虽在海外,地方千余里,户口数十万,或弃或守,仰候圣裁」。得旨:「海洋远徼,尽入版图,积年逋寇,悉皆向化,具见卿等筹画周详,剿抚并用,克奏肤功,朕心深为嘉悦。在事有功人员,该部从优一并议叙。会议政王大臣会议以闻」。寻议政王大臣等议:「台湾应弃应守,俟郑克塽率众登岸,令侍郎苏拜与该督抚提督会同酌议具奏」。己已,琅疏言:「臣于八月十一日率领官兵自澎湖进发,十三日入鹿耳门至台湾。十八日,郑克塽伪文武官俱已薙发,宣读赦诏,郑克塽等欢呼踊跃,望阙叩头谢恩。所有郑成功之子伪辅政公郑聪等六人、郑锦之子郑克塽及其弟伪恭谨侯郑克举等九人、伪武平侯刘国轩、伪忠诚伯冯锡范等子弟、及明裔朱桓等十七人,并续顺公下官兵家口、海澄公家口,俱拨船配载官兵陆续护送移入内地,并移咨侍郎苏拜及督抚听其安插。其余伪文武官员家口,现在趣会起行。兵丁有愿入伍及归农者,听其自便。至于江、浙、闽、粤各省被获男妇,仰体圣主仁恩,悉令回籍。其伪册印劄付已次第追缴,仓库人民户口册籍、船艘、军器,俱令巡海道线一信等查收」。先是报捷疏至,适值中秋令节,圣祖大悦,即解赐是日所御袍,并褒以诗。至是疏至,亲洒宸翰赐之。

九月戊寅,圣祖特谕吏兵二都:「向来海寇窜踞台湾,出没岛屿,窥伺内地,扰害生民,虽屡经剿抚,余孽犹存,沿海地方,烽烟时警。迩者滇黔平定,逆贼削平,惟海外一隅,尚梗王化。爰以进剿方略,咨询廷议,咸谓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朕念海氛不靖,则沿海兵民,未获休息,特简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前往相度机宜,整兵进征。该提督忠勇性成,韬钤夙裕,兼能洞悉海外形势,力任克期可奏荡平。遂训练水师,整顿战舰,扬帆冒险,直抵澎湖,鏖战力攻,大败贼众,克取要地,立奏肤功。余众溃遁台湾,慑服兵威,乞降请命,已经纳土登岸,听候安插。自明朝以来,逋诛寇贼,始克殄灭,濒海远疆,自兹宁谥。此皆该提督矢忠报国,大展壮猷,筹画周详,布置允当,建兹伟伐,宜沛殊恩。施琅可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世袭罔替,以示酬庸。前进剿云南官员曾各加一级,兵丁赏赉一次,顷因该提督所统官兵,出海进剿,勤劳堪念,已经照云南例加级赏赉;复思官兵远抵海疆,冒险剿寇,非滇黔陆地可比,在事官员,可再加一级,兵丁再赏一次,以示特加优渥至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君道

    君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兽炉香消君不归

    兽炉香消君不归

    远古时期,洪荒伊始,有四大兽,为神,其中青龙高傲,白虎鲁莽,玄武阴毒,唯朱雀最为残忍,日日以人为食……昔有共工怒撞不周山,女娲炼石补天,后斩玄武,收青龙,除白虎,降朱雀……吾乃上古神兽朱雀,谁人敢造次?你即是重生千万次也丝毫逆不了你这残忍性子。御烬已死,昆仑泉竭,只愿你我永世不复相见……
  • 武道尽

    武道尽

    伏尸百万非我意,流血千里弗吾心,我本仁慈,奈何人心不仁,神魔不义……
  • 阴影下的神明

    阴影下的神明

    在咖啡馆做兼职的林杉替咖啡馆老板拿了一封信,但是当他不小心打开这封信的时候却发现,信的背后有着这么一群人,不是一群神······
  • 神路漫漫无归期

    神路漫漫无归期

    六界中,有属于上九天的永虚界,为神十分之九的永生界,为魔上三天的仙界,是属于仙人的世界十分之四的幽冥十分之六的妖地三界后杂乱人界只管理九个县城的困龙州,她复苏了前世记忆,却又忘了自己是否只曾一世身在俗世沙漠深处野玫瑰隔绝的地方,有两个国家,一个名为望月一个名为落日,两国关系即淡如水又亲如蜜,是友或者亦是敌百花朝待的古镇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有一女,六岁后就不会说话,却因满身馨香貌若天仙,被自己国家的君主当做国家的三年朝贡,献予上古一帝——源落而行者,上古一界,多少夙愿未了
  • 流年逝去

    流年逝去

    80年代的出生的一个小城镇少年,历经社会变革,物价飞涨。迷茫、颓废、一事无成到成家立业。对社会的反抗和从来不认命的顺从。反应一小部分80年代出生的人的现实情况。
  • 降妖除魔

    降妖除魔

    这是一片妖魔与人的世界。强者为尊,弱者为食。只有变强,才能在这片残忍的世界更好活着。夏羽,一名普通少年修者,肩负着师傅临死前交托的意愿。活着!成为一名降魔师,降妖除魔,匡扶正义。夏羽为将师傅的遗骸埋葬回玄天教,步步变强,一路走来,斩妖除魔,以传奇的人生,谱写一段降魔师的神话。降妖除魔,只为生存而存在的世界,一本与众不同的小说。
  • 战火幻想乡

    战火幻想乡

    幻想乡,一个与世隔绝而又与世无争的人类、神明、妖精、妖怪和平共处的国度。所有的生命在乐园里波澜不惊地生活着。平淡、祥和、安乐。而看似和平的背后,隐患的种子就这样被埋下了。直到很久以后幸存下来的少女们才明白。悲剧的发生,正是因为太多有能力的人对隐患的不作为而导致的。但是,也许,已经太迟了……
  • 幻梦烟柳画桥

    幻梦烟柳画桥

    明朝末年,大明王朝的颓势已经显现。洛思道,柔弱却幽默机智,因前缘,来到在蜀山,不是修仙,也没修得一身强健的体魄。学到仙术,只为斩妖除魔。在蜀山的修行让他明白了读书人的担当,他有浩然正气,有凌云壮志。一面他是柔弱温文尔雅的书生,另一面他是正义的化身——道统者。笔者融入儒道的思想,为您打开一个古代社会,真正的文人世界,用好看有趣的章节为您讲述文人的修炼。古风,是一种淳朴的风气。
  • 幻域三国

    幻域三国

    三国在世,现到今世,为君一战,就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