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300000163

第163章 戶政五賦役二(1)

配丁田法辨

董以甯

田有定者也。而丁無定者也。古者計口受田。大約田多于丁。而有萊有易。至後世生齒日盛。而丁率多于田。總不能各配以一頃也明矣。明邱文莊濬。患民貧富不均。議以丁配田。使丁占一頃。即以定差。且欲一年為限。論者以為良法。惜其不行。而愚則非之。夫田而既不能授之於官。則凡丁多田少者。非不欲買也。必其欲買而不能者也。而一年之間。欲令買足其數得乎。至丁少田多者。許賣而不許增是[已](己)。但彼固連阡累陌。而丁多者又或苦于貧寠。不能各出其貲以易之。但可禁之勿增。其可奪之使減乎。即曰田多者。以二頃視一丁。出錢僱役。田少者。以二丁視一頃。出力當差。亦具通變之法。然必使丁少者所餘之田。與田少者所餘之丁。合一縣計之。適如其數。而後可行也。不則難配也。若隨其多寡以配。不必盡出於一頃乎。以有定之田。配以無定之丁。是一戶增丁。即將一縣所配之田數。每歲必為一易。而後常均也。不則仍非配也。不可行也。況行之數歲。版籍相淆。推排無術。田少丁多者。勢必隱匿其丁。而不肯出自有之身。以代勞于甲戶矣。而田多丁少者。又樂得偽增其數。以竊保未鬻之田。而徐待之子孫。縱役均而天下之為貧為富。終未常均也。亦視田起役。視丁起徭。而毋配焉可矣。欲民之富者速貧。管商勿忍。欲民之貧者忽富。堯舜不能。恐文莊復起。亦難置辨也。

江北均丁說

盛楓

經國之大計曰財賦。財賦之所出曰江淮。江淮之所以甲於天下者。士沃饒而人能盡地利也。人知盡地利之職在於農夫。而不知通催科之法在於富民。故天下之富民陰受其利。而陽辭其害。此其弊莫甚於丁。而丁之害莫甚於江以北淮以南。何者。區方百里以為縣。戶不下萬餘。丁不下三萬。其間農夫十之五。庶人在官與士夫之無田。及逐末者。十之四。其十之一。則坐擁一縣之田。役農夫。盡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稅者也。今田稅而外。舉一縣之丁課。徵什一於富民。寬然而有餘。其十之九。非在官則士夫也。否則逐末者也。其最下。則農夫之無田者也。彼既以身役於官。焉能復辦一丁。士夫既委身  朝廷。亦當不附此例。逐末者貿遷無定。且骫於法外以求倖免。勢必以十九之丁。盡徵之無田之貧民而止。貧民方寄食於富民之田。值豐歲。規其贏羨以給妻子。日給之外。已無餘粒。設一遭旱潦。盡所有以供富民之租。猶不能足。既無立錐以自存。又鬻妻子。為乞丐。以償丁負。為吏者。上格於國課。下迫於考成。且為刳肉補創之計。鞭箠囚繫。忍見其轉死流亡。故逋賦愈多。而貧民愈困。或曰如子言。將令朝廷盡蠲丁課耶。曰。非也。今試總一縣之田稅。按畝為科。會要之得若干。又總一縣之丁課。編戶為籍。人賦之得若干。其丁課之數。常不及田稅三十分之一。又以一縣之丁課。均之田稅中。常不及五釐。以上農夫一畝之所獲。通豐耗而權之。富民之入。恒不下一石。即於稅外稍為溢額。不為大病。而使貧民盡免一切之供輸。豈非窮變通久之道耶。或曰審爾。古之人何不為此。日晉時計丁戶調並行者。以有限田之法。天下無無田之人。以丁耕田。即以田之所入輸調。故兩不相左。五季大亂。江淮以北。轉徙而南者。不知幾千萬戶。故江南置僑郡甚多。而淮北河南。至數百里無人煙。此時患在土滿。土滿之患。惟恐愚民之為游惰。嚴其課。其賦自最。於是不得不行計丁之法。重口稅以督其盡地力。強壯者或占田至一頃。而尚有汙萊未闢者。乃盛開屯田。以兵為農。元魏由此法以致富強。開皇以後。生齒日增。人滿之患。甚於土滿。其弊由於富民獨居厚實。責課於舊籍之貧民。而賦益虧。田畝之在人者。不能禁其賣易。而輸調者多無田之人。乃按籍而徵之。令其與豪強兼併者一例。今鼎建以來五十餘年。自西蜀而外。戶口皆有增無損。況在淮揚四達之都。既無尺寸之荒蕪。人不勤則不得食。故不待教而自務農桑。此時貧民。惟恐不得富民之田而耕之。故豪家之田不患無十五之稅。而貧民丁課。并不能辦當時戶調二十分之一。此豈可與古同日而論乎。或曰是則然矣。何為江以南有丁課。而不至大困。曰。江南之丁寓於田。賣田則丁隨田去。故貧民之丁。俱歸於富民。是有丁之名。而無丁之實也。故不大困。或曰子所為溢額於田稅者。即是法耶。曰。善變法者不若併丁之名而去之。條目歸於一人。既易知而事不繁。何用巧立諸科以滋文案乎。且仍立丁名。則富民意中若代貧民償丁課者。故去之善。或曰若然。得無於古計口授田之義。大相齟齬。且富民之兼併益甚矣。曰。此迂儒之談也。今欲為井田可乎。欲官授田可乎。既不可而慕其名。是陽遵而陰違之。智者不為也。且田歸於民久矣。三代以下。無養民之權。而徒有取於民之名。亦既取於民矣。顧不取於富而取於貧。此經世者所宜熟審也。

丁役議

邱家穗

周官之制。以歲時定民之眾寡。辨物之多少。入其數於小司徒。以行徵令。三年則天下大比。按為定法。而其民無常業者。罰之使出一夫力役之征。故其時戶無脫漏。人無游惰。比閭族黨。相友相助。而不病其役之不均。後世田不井授。戶口流離。徭役不平。小民重困。將籍其數而悉役之。則逐末者多。而轉徙無常。聽徙而不為之究。則僑戶甚逸。而無以寬土著之民。皆有不可得而盡行者。 國家定為五年一編審之令。稍得以視其稅糧之高下。而酌其戶口之登耗。庶幾丁役可均。而有司復不能究其實。徒與二三書役。按冊唱名。參以口語。截日限期。務在速定。或以意見為去留。或視貨賄為增減。而其登耗之大數。卒不敢越乎前人所已上之籍。則豪強倖免。而貧弱受累者。終亦莫能祛其弊也。然議者不察。徒見貧富之不均。遂欲以糧配丁。併丁於糧。而創為一定不易之額。則又大不可。愚嘗攷論古今。三代粟米布縷力役三征。至唐名之為租庸調。各不相併。所輸猶輕。自楊炎始取大歷十四年賦歛最多之數。併租庸調而為兩稅。是丁口之庸錢。已歸入兩稅中矣。而自宋以來。復算丁口以定役法。而所謂兩稅者。猶如楊炎之舊不少減。至前明定賦。又或舉一切無名雜征而併之正供。是力役一征。既先混入於常稅之中。而復使其重出於常稅之外。其視楊炎之舊法。抑又重矣。然猶幸國家編審之令。丁自為丁。糧自為糧。糧固隨業推收。無可易者。而至於丁之多寡不一。未嘗如秦人虐政。頭會箕歛。亦未嘗如南未金元推排之法。復於田稅外。校其浮財物力。以為輕重。第於編審之年。有司稍以糧之損益而均其丁。其間有不能無輕重者。猶冀五載一編。通檢貧富。斟酌行之。要使客戶土著。隨時通融。貧者得以少紓。富者不至苟避而止。雖有糧之丁不如無糧之丁為可憫。而糧之富者實兼丁。丁之貧者不兼糧。貧富無常。更迭為之。終不至以無定之糧而累有定之丁。且使一時游手末作之民。猶有所縻而不得肆。此誠髣周官之意。臣民所當共遵之令典。而不容輕有變焉者也。奈何復創為以糧配丁併丁於糧之議。至使游惰無罰。脫漏不禁。而又貽後世以糧去而丁獨存之累乎。余頃遊秦中鄠縣。士大夫每言其邑併丁於糧之弊。起自明季某令。至今卒不可變。遂使富戶坐困於輸丁。而一切游手末作者。皆相率而為化外之民。雖或逃丁以鬻販邀厚利。而官曾莫得歛而役焉。彼併丁於糧之患猶如此。則以糧配丁者又可知也。夫人無貧富。莫不有身丁可役。而一邑之中。有田者什一。無田者什九。乃欲專責富戶之糧。包賠貧戶之丁。將令游惰復何所懲。而通計戶口之脫漏。又已不啻過半。幸而安常無事。而多欲橫歛之官。猶將排門點。別科貧戶。不幸而有水旱盜賊之變。富戶之糧盡去。而額丁不免獨存。將仍責之富戶。而富戶已不能輸。將復攤之貧戶。而貧戶去籍已久。莫可究詰。是又踵兩稅舊弊之外。而復生無窮之弊也。豈國家編審之本意哉。竊見宋南渡後。士大夫於鄉里間。頗倣朱子社倉遺意。有自為義役之規。大約會集宗黨。以力厚薄。割租若干畝。使應役之人。更收其歲入以充役費。而官無所與。宋甯宗元英宗及泰定帝時。皆嘗以其法頒行天下。民稱其便。既至正中劉輝尹上海。亦勸豪右達官出粟。為義役常平本。於是賦役以均。此皆往事有可行者。近順治中。先王父逸六公為闔族戶長。嘗深悉賦役之苦。而患吾族之官丁。有加而無已也。乃捐金寄子母錢家。為免役計。曾不二十年。既用其利千金。建祠供祭。而所為納丁之費。亦率稱是。族之一二好義者。皆聞其風而踵捐之。至今以為永利。是則遠追周人相友相助之俗。而近符宋元義役之遺風。舉世所可推而行之。以救丁糧之窮者乎。吾願有官君子。依宋元舊法勸民。沿鄉多歛財穀。各立義役。而擇富而賢者主其出納。別加旌獎。以風勸之。庶足以佐編審之所不及。如徒患徭役之不一。而欲以糧配丁。與併丁於糧者。愚未見其可也。他若近日吾邑之變法者。始附蔣令之十段錦。而寄米之弊。變速而禍小。終附楊令之一條鞭。而加賦之弊。變遲而禍大。是皆人士之無識者為之。抑又出鄠令下矣。

畿輔戶口志序

李紱

賦以田科。役由戶制。力役之征舊矣。周禮制役之法。任以地之媺惡。辨以國野之遠近。均以歲之上下。而實則以家為率也。顧其役甚繁。或於鄉。或於官。或於兵。他若追捕守衛。治城郭溝渠涂巷。共牛馬車輦委輸。六鄉皆然。而大司徒掌稽國之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數至冗雜。則畿輔戶役為尤艱矣。漢唐以來。名稍更而實同。名錯出則吏易緣為奸。自明定條鞭之法。然後名簡而弊清。而地媺惡國野遠近歲上下之別。則後世無聞焉。我 國家愛民如子。恐民力不齊。貧戶丁錢。不能時輸。乃酌盈劑虛。視地緩急。稍均丁於地。以紓丁困。天下有貧丁無貧地。役科於田。則地與國野與歲之別在其中矣。而直隸猶未被其澤也。雍正初元。  皇上從督臣之請。畿輔丁役。悉均於糧。於是戶役之征。下丁弗擾。視條鞭之法愈益簡明。雖然。民者天之心也。戶口之繁。以徵昌運。非徒制役而已。周禮王拜民數。聖人式負版。明初法。每郊祀。中書省以戶籍陳壇下。薦之天。祭畢而藏之。其重若此。我   聖祖仁皇帝膺圖既久。念生齒益繁。  特降德音。丁口編審如例。而丁錢永不加增。數千年以來所未有之盛事。煌煌  聖典。垂為世法。庶幾天下後世。知戶口之重不專在力役之征。而民數之稽不可以已夫。作戶口志。

戶口說豫乘識小錄

朱雲錦

周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生齒以上。皆書於版。獻其數於王。王拜受之。民為邦本。故綦重之。皇甫士安帝王世紀。歷紀自古至漢戶口。遐哉邈乎。不可稽已。惟豫為土中。在周禮為二男三女之地。 國家深仁厚澤。煦育者殆二百年。蕃殖既久。口數滋加。是不可不詳考以志其盛。按通志順治十六年。見在丁九十九萬三千一十七丁。至康熙五十五年。編審額管人丁。並收併衛所一百八十四萬一千四百五十五丁。 盛世滋生人口。又五萬五千二百餘丁。凡丁按三門九則定等。每丁歲徵銀自八分至三兩四錢有零。通徵丁銀十二萬七千四百餘兩。自康熙五十二年。奉  旨徵收錢糧。但據五十年丁冊。定為常額。續生人丁。永不加增。欽此。雍正四年。

同类推荐
  • 灵宝大炼内旨行持机要

    灵宝大炼内旨行持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梵天择地法

    梵天择地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David Elginbrod

    David Elginbr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律条公案

    律条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张氏可书

    张氏可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九灵玉情缘

    九灵玉情缘

    前九世的重生只为这一世的相伴圣约风波导致帝都云家三百年来未曾踏出帝都半步,却不料被云家长子打破了这一僵局。后在逃难过程中遇得前八世的情侣,在一起展开了生死爱情之旅。
  • 斗战圣雄

    斗战圣雄

    盘古开辟,世界初划神州之时,浩瀚的沙漠里有妖山突起,为解天地劫难,道祖在离恨天上取下一团清气,压在山崖下,化气培胎,受天真地之秀,吸日月精华,久而久之,内受仙胎,生出一个小灵孩。后来得到玉鼎真人的真传,身怀八九玄功,玉帝封他为乾坤护使,人称他太平小圣,一条神枪纵横宇宙,保天护地,斩妖除魔……宋朝因何崇道;小圣因何没留仙名……一切自有定数。
  • 倾世妖妃:邪魅王爷请让道

    倾世妖妃:邪魅王爷请让道

    一昭穿越,她是痴傻丑嫡女,专搭俊男为任,吓得三王爷急急退婚。殊不知,再次回眸她却已经锋芒万丈。他是冥府三王爷,真正的身份却是来自地狱的冥王,无人见过他,民间传言冥王如神般的存在,练武天赋无人能比。而这样的他却遇见了她……
  • 风之剑仙

    风之剑仙

    文章简介:《风之剑仙》是一款网络游戏利用现代最新科技将全球人类的脑电波NDA集中起来建立的一个系统,起初的设计是为了世界和平便于警察抓捕罪犯!但是此系统运行5年以后效果太好导致世界出现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局面!联合国决定将此系统升级、做成一款世界顶尖的网络游戏。大致分为3个大区亚洲区、欧洲区、和无人区无人区现在不详细解释以后会让大家了解!本书主人公桀骜灬熊猫是一个出身低微的打工一族在中国H市为了生活而奋斗!因为恋爱不是很顺利!对感情的事情有点心灰意冷的时候偶然接触到《风之剑仙》开始了一番不平凡的游戏之旅……
  • Poem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Poem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枪飞剑之武道

    万枪飞剑之武道

    一个隐晦的秘密,一代剑王,含恨斩天破地,只为这个秘密!一场战争,剑帝至亲命丧黄泉,那一日,剑帝入魔,疯狂屠戮!一道怒天吼,一曲往生咒,只是生命的相连。一个少年,却是两个王者,看少年是否能再登巅峰,破解所有,铸就不朽传奇!
  • 仙运千古

    仙运千古

    新旧纪元更迭,亘古未有之变。无尽大族、悠悠道统,重奏战歌。天骄并起,诸雄争霸,弹指间天翻地覆。帝路寻仙,圣人布道,踏歌千古,沧海桑田一念间……
  • 梵音小李飞刀同人

    梵音小李飞刀同人

    林诗音一个让人倾尽一生想要呵护的女子。举世无双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为他远走天涯伤心一生﹔一代枭雄龙啸云为她背信弃义残害兄弟。一声诗音言犹在耳,一柄小刀刻尽情殇。穿越版林诗音,誓死不嫁龙啸云。。。女主加强版变种菟丝花,本书以电视剧小李飞刀(焦恩俊版)为载体,结合原著加以修改。年份事件或有改动,考据党勿揪。如有不悦先行致歉,一切为了剧情需要。不会盲目脱离现实,会对人物加入自己的理解,不喜勿喷。
  • 缘你而来,不曾离去

    缘你而来,不曾离去

    你若在碧落,吾必奏琴相随;你若在黄泉,化作彼岸相望。谁人道天道有情?吾看是天妒有情人。。
  • 偏偏年少生了情

    偏偏年少生了情

    相爱本就不容易,何其有幸,可以遇到一个陪你走过童年,走过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