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000000118

第118章 工政二十二各省水利三(2)

然北土未嘗不盡宜桑柘也。明史河渠志。永樂十四年。河決開封州縣十四。經懷遠由渦河入淮。宏治二年。河決開封。白昂言河水南決者。自中牟楊橋至祥符界。析為二支。一經尉氏等縣。合潁水下塗山入淮。一經通許等縣。入渦河下荊山入淮。又一支自歸德州通鳳陽亳縣。亦合渦河入淮。今潁渦二水入淮者。各有灘磧。水頗緩。宜疏濬以殺河勢。嘉靖七年。胡世甯言河自汴以來。南分二道。一出汴城西滎澤。經中牟陳潁至壽州入淮。一出汴城東祥符。經陳亳州。至懷遠入淮。今諸道皆塞。宜濬孫家渡抵壽州以殺上流。二十年。命王以旂總理河道。先一歲。黃河南徙。決野雞岡。由渦河經亳州入淮。舊決口俱塞。鳳陽沿淮州縣多水患。乃議徙五河蒙城避之。萬歷四十四年。河決開封陶家店張家灣。由會城大堤下陳。入亳州渦河。終明之世。河之分流入渦者不絕。今雖已堵閉。亦時有決溢。而淮水以敵黃之故。蓄之高堰者日高。則淮水之出不暢。而濱淮之地常苦潦。夫講溝洫於懷遠。淮以南當興其利。淮以北當除其害。利莫大於郭陂諸塘。今之所以廢者。龍王壩之不築也。塘下諸溝之不開也。築之開之則利興矣。其餘傍山之處。不患無水。如盤塘女環塘之類。各循舊制而修復之。則利興矣。又其餘如馬廠湖孔冊湖之類。亦仿諸塘之制而為之。度其地形。堤者堤。濬者濬。則利無不興矣。而久而莫之議者。工役畚挶之需。縣官無以給之。一也。蕪廢日久。民或侵佔。狃于目前。莫為長慮。二也。水旱頻仍。不暇兼顧。三也。害莫甚於沬河口。水漲則倒灌為害。水落則停瀦為害。害及田稼。且害及廬舍。始也或間歲一被其害。今則無歲不被其害。田廬如浮漚棲苴。流離昏墊。十室而九。今欲除倒灌之害宜於防。而沬河口縱橫散漫。不可得而防也。即防之矣。而當盛漲之時。淮且逆渦而灌肥。仍不得而盡防也。除停瀦之害宜于疏導。而疏導之法。必下流暢遂。勢如建瓴。沬河下流。淮為歸墟。今洪澤淤墊。淮水亦鬱。當其消落之時。其卑於沬河口。僅以尺計耳。導之而不能行也。且恐其口門通暢。而倒灌之害益甚也。貢震靈璧縣志曰。淮水之在靈璧南境者。西自懷遠縣交界之蚌埠集。東至鳳陽縣交界之西門渡。中間二十餘里。每歲夏秋水發。濱淮之地。悉成巨浸。深且逾丈。此非溝渠所能宣洩。隄堰所能捍禦也。所以然者。淮水發源桐柏。挾七十二道山溪之水。東趨入海。唐宋以前。漲溢為患。史不絕書。宋以後黃河南徙合淮。或由潁至壽春入。或由渦至懷遠入。其後專奪泗。由徐邳至清河。距海三百里。淮水之尾閭。強半為河所占。淮漲。則扼於黃而不得暢流。淮消。則黃且乘其虛而倒灌。治河者。慮黃之倒灌。而又欲借淮之清。以刷黃之濁也。則束以清口。鄣以高堰。且於徐邳黃河南岸多設閘壩。以分黃助淮。由是而洪澤滿。泗州沈。臨淮沒。下愈壅則上愈潰。必至之勢也。靈璧南鄉數十里。安得不常為沼乎。又曰肥河洩宿州龍山湖及懷靈兩境窪地之水。南入于淮。年久淤塞。不能暢流。以至汎溢。固已。然他處溝渠宜疏而此獨否。何也。從前淮水。不似近年之大。故內水得出。今則黃水逼於清口之外。高堰鄣於洪澤之東。睢湖諸水。又改從歸仁而出。淮之大十倍於前。夏秋水發。內水未來。而淮之倒灌者。已先至八集。周迴數十里。水深逾丈。居民村落。無異波上浮鷗。若肥河再濬深通。則淮水倒灌更易。此不可不慮也。貢氏所言。與今日事勢。若符節矣。貢氏書成于乾隆二十三年。而其言如此。況閱今又六十年耶。是以縣之患水者。且不第北肥而已。凡天河洛河欠河。當淮水長時。無一不彌漫四溢也。即懷遠以上之壽州鳳臺。凡濱淮之地。其彌漫無不相似也。民生日耗。維正莫供。蠲緩之令日下。賑貨之請歲告。長吏蒿目而束手。亦何以為心哉。

復高太守詢六安州水利書六安州志

楊友敬

昨承問州境水利。州高原多而下隰少。向惟憂旱不憂澇。周禮稻人掌下地之稼。以瀦蓄水。以防止水。初欲使水有所歸。而田疇免澇。既則資以灌溉。而禾苗不困亢暘。此殫人力以相天時。大都塘堰之制。小且淺者。務擴而濬之甚深。大而未完固者。惟增築隄壩。導引上流。酌立涵閘。均派妥貼斯可矣。其要公塘在慎選塘頭。逐時修築。私塘在責成業戶。逐歲挑濬。勿令淤淺。此其常也。至若恒雨兼旬。川流暴漲。又或蟄蛟作崇。忽懷襄。則變出意外。丁未水災。竟成澤國。州之水分界毫豬嶺。東南入江。西北歸淮。今南條如舊。而西北沿河十三灣災後。仍頻年被澇。且及七家畈官田畈。昔時西去萬山。草樹蒙茸。虎狼窟宅。近則人輻輳。崇山悉開。熟地土鬆雨滌。逐漸歸河。又丁未之變。山石落。淤塞河道。水多旁溢。旁溢則河行反緩。行緩則泥沙隨滯。河面日淺。榦河淺則支河亦淤。水行地上。能勿澇乎。今種山既無禁理。長河亦無濬法。惟冀數年之後。各山種久土結。河泥遇驟水衝洗。可倖復舊。昔管子論水曰。曲必退。滿則推前。可悟河道通塞之故矣。山中蟄蛟。數年一發。不大為害。自丁未萬蛟盡起。遽成昏墊。男婦漂溺無算。田廬俱成砂礫。人始畏蛟。傳此為雉與蛇交。遺卵入地所成。其處常有霧。又雪後視其地。必先消。或掘物混沌如巨瓠。堪烹飪。亦可煎膏。山氓冬暇。逐薰貉。每具纔三二百錢。若號召掘蛟。依值以酬。當有應者。終難遍及。姑存此迂說可耳。嘗計州之水利水患。皆與他方迥別。他處水患。或因沖決。可議堵塞。州則淤淺旁溢。難言疏導。他處水利。多藉溝渠。引致河流。州則專恃塘堰。宜勤濬築。今州之西北。近河則獨畏澇。去河遠則憂旱倍於東南。然陂堰亦多。但欠人工修築。方今農隙。又適水涸。宜遍喚塘頭。令勸使水人戶。及時增修隄壩。田主稱事給資。各佃分疆致力。塘陂完固。雨雪滿盈。灌溉有賴。諸官塘準此。至各私塘亦嚴諭鄉保。勸勉挑濬。值茲儉歲。窮佃就便用工。藉資餬口。及至灌田。主佃交益。縱雨澤愆期。亦不至全無倚恃。此人事所能自必者。君子亦道其常而已。昔鄧艾大治諸陂於潁南北。而資食有儲。杜當陽則盡壞兗豫諸陂為田。而民亦受其益。白香山濬錢唐湖。溉田千餘頃。王荊公急興水利。究迂闊少效。適以厲民。大約各因地勢。相厥時宜。務取便民。期收實效。此則宜更廣延英。講求良畫。未敢膠執臆見。以辱明問也。

圩田圖記

韓夢周

來安東南多圩田。夾列水口沙河東西岸。沙河發源於盱眙之爐山四十里。逕縣東門。又三十里逕水口。又三十里入烏衣河。又東匯於滁河。河水自發源行七十里。流溝注。交會於水口。於是始大。足灌溉。故圩田居焉。列西岸者。曰羅沈圩河西圩范家圩三城圩勸墾圩塘南圩固鎮圩天圩凡八圩。列東岸者。曰瓜圩扁圩胡母圩黃青圩大雅圩董青圩江青圩西廣大圩東廣大圩北廣大圩凡十圩。共十有八圩。凡圩之制。大者周四十餘里。次二三十里。次十餘里。四圍築堤。堤高二丈餘。厚四五丈餘。次高一丈餘。厚三四丈餘。堤外有夾河。有散水堤。內有月塘。有溝有渠。於堤半下作斗門。以石為之。小者為囗。以磚為之。時其啟閉。旱則引沙河之水入斗囗。流入塘渠灌田。澇則決圩內之水出斗囗。由夾河分入散水。達沙河。沙河不能即洩。在東岸又有汪波蕩兒蕩以匯之。在西岸有紅草黃線溝以出之。而汪波蕩為最大。蕩廣四十餘里。東南通烏衣河。水口以北諸岡埠之水皆聚焉。於來為巨浸。故凡圩田之設。其為利害於沙河者十之七。為利害於汪波蕩者十之三。此圩田規制之大略也。凡圩田宜稻。所穫視他田三倍。其值亦倍於他田。故諺曰圩田收。食三秋。其地利然也。比年以來。雨暘愆伏。旱澇過甚。旱甚則無水可資。澇甚則中外皆飽。圩反為澤。於是圩之民始病。然澇之中尤有甚病者曰破堤。河溢蕩湧。衝激所至。堤不能禦。則潰決而入。拔樹木。漂廬舍。圩之溝渠畦塍。盪滌變遷。失其故制。沙礫所淤。化為磽瘠。是以破堤之圩。三年不復。然來圩再被澇。而無破堤之患。視他邑為幸者。非其水勢弱也。圩之堤高且固。足與水敵也。語曰。人力足災為福。此其驗也。故凡營圩田者。莫先於固堤。欲固堤者在齊民力。齊民力者在通作。民力既齊。厚其力食。而堤自固矣。堤固。則小旱澇足以為備。而甚亦不為大病。夫而後圩民可得小安也。余三年以來。營度於此。考地勢。究利害。齊人功。凡所規建。頗有成效。因命工為圖。備具經制。及所以興作力食之條悉列焉。俾後來者有所考。毋以荒功遺害也。

開黑河議

韓夢周

來邑圩田之設。唐以前莫可考。志載始於宋代。至明而益盛。與來安接壤者。其南則滁州和州全椒。東南則江浦。東則六合。皆有圩。繹羅布五百餘里。而水患由始制以來。雖有甚有不甚。至於今未息。考其所自。圩田多居河濱。河不治則水溢而敗圩。其勢然也。河之在和州者曰後河。發源於合肥之黃山。黃山大百餘里。泉之水皆歸後河。東過含山。黃鶯山昭關諸水入之。又東過和州。雞籠山如方山諸水入之。又東過全淑。武進山龍山鄭山諸水入之。又東與襄水合。又東入滁河。在滁州者曰清流河。發源於州西北之清流沛。定遠之大橫山。來安之嘉山滁州豐山諸水入之。又東過烏衣。名烏衣河。又東入滁河。在來安則發源爐山過水口入烏衣河會滁河者是也。三河之水。總歸滁河。其交會之處。名曰三汊。三汊東流二十里。至張家堡。由張家堡而老鸛嘴。由老鸛嘴而皂河。由皂河而葫蘆套。經六合縣城。由瓜埠口入於江。自三汊至江口。縈紆盤折三百餘里。急流不可徑達。而瓜埠口壅沙逼阻。兩岸多葦蘆。上游水大。不能即洩。隘束奮怒。旁出四潰。沖圩破堤。實由於此。於是別開河道之議興。然卒亦無成功。先是。明嘉靖中。巡撫李公巡案曹公。以圩田被災。因河流細塞。別尋江浦縣浦口鎮黑水河。今名乾河沿西北至滁河。東至大江。長二十里。舊有河跡。中僅隔土岡四里。即朱家山嘴開濬通導。滁河之水。直入大江。無壅溢之患。則圩災可弭。未果行。三十年。巡撫夏公巡按楊公。遂開黑水河。以誤鑿石骨而止。及隆慶二年。來安人王來建議開黑水河。忤巡按張某意。欲難來。發帑金三十兩。令鑿井驗試。試如法。又發金二百兩。令其自開。來言費不敵功。來又無權。不可任。詞語激切。巡按怒。置來於獄。萬歷中。來復上言。事得行。尋以用非其人。冒侵帑金。懼謀。陰阻撓而罷。自是不復言開黑水河矣。我 朝康熙十九年。圩大災。復舉王來議。開朱家山二里未通。

雍正十二年。大開朱家山。用銀二千七百餘兩。旋淤塞。逮乾隆四年。滁州衛守備李之者。復建議開黑水河。計工條畫。視王來尤詳備矣。其略曰。開河之法。必先測量地勢高下。使源委均平。始蓄洩得宜。前人昧地勢。嘗試以為徼倖。故無功。今測滁河河底至岸高一丈六尺。自滁河之張家堡。南至塘營石橋。長七里餘。地勢漸隆。高五尺二寸。有河渠。水發可通舟楫。疏濬功省。自塘營至查家壩。地勢更隆起。高三尺。有河形。不能通流。自查家壩至徐家壩。地又高五尺五寸。河形泥淤。自徐家至李家壩。地又高二尺。通查家徐家李家壩。凡高一丈五寸。各宜疏深如高數。過李家壩而東。為朱家山。山脊長一里餘九十丈。地勢聳隆。高一丈四尺三寸。統計比滁河河底高四丈六尺。河形中隔。故朱家山尤為黑水河塞障。踰山而東。土岸危竦。夾岸中有乾河。廣僅二丈。上嶮下虛。易於崩裂。兼又異時挑河。負土附岸。一遇霖雨。仍委於河。水道阻塞。詢之土人云。雍正十二年。開河功竣。值夏日雨多。滁河岸及塘營道上。水高五六尺。中隔朱家山。高處里餘。涓滴不可通。倒流衝激。圩田皆破。以此考之。水漲高滁河岸五尺。而朱家山尚未通流。是朱家山又高於水漲之數數尺矣。與測量之數合。朱家山應鑿深四丈一尺。計高於滁河河底四丈六尺之數。所不盡者五尺。以蓄水。勿使盡洩。至河岸上應開廣六丈。下三丈。西岸乃高崖大路。不能展闢。惟東岸土岡。可以開廣。岡外有大。運土實其中。可免附岸塌卸之患。如此則朱家山可通矣。自朱家山東至馬家橋。地勢漸下。低一丈四尺九寸。應止濬一丈二尺。東岸開廣六丈。自馬家橋至宣化橋。地勢更下。低二丈八尺。泉水通流。無庸深濬。岸路加闊而已。從此江口廣衍。略無阻滯。凡功費計方僱役。得銀一萬六丈兩。誠能勿財費。擇能而使之。絕誅索。禁冒侵。庶黑水河可成。圩災可息矣。當事韙其議。然言如聚訟。無敢決行。十九年。總督鄂公容安憫圩災。詢於有司。或舉李議。乃親履勘。大興工。發淮上之夫數千。以其習河役也。閱兩月工竣。用銀四千四百三十兩。未久復湮塞。於是議開黑水河者。遂言沙土善崩。益畏難不敢置議矣。而論者皆咎任事不能盡如李法。費廉而工減。是以無成功。余嘗以事如金陵。數過所謂朱家山者。按其形勢。誠如李君所言。故採其說。俟習水利者考而行之。若乃議紛而力不繼。適足為後戒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心中的泪

    心中的泪

    爱,注定毫无所得。爱,注定最熟悉的陌生。
  • 后宫美男多多

    后宫美男多多

    江山如画,美人多娇!看我凤祥国皇太女--上官锦儿,如何智勇双全,征服众美男,坐拥江山美人。如水的他纯净可人,如泽的他轻灵脱俗,如火的他美艳妖娆,如风的他神秘难策。。。。。。还有他,他,他。。。。。。美男,要不要?我的答案当然是。。。。。。不要白不要~进来看吧
  • 重生之完美神皇

    重生之完美神皇

    重新归来,战神无敌!神王强者林萧,巅峰之上被人暗算,重生在一灵海破碎少年身上。前世一个天才少女赠送的灵魂紫玉,忽然发出了炫目光彩,由此一段强者崛起之路……开设了书友群333847579,欢迎交流。
  • 墨夏莫云约

    墨夏莫云约

    以此书谨记我逝去的初一的时光谢谢那些陪伴我的人
  • 凤凰涅槃之废柴紫郁誓逆天

    凤凰涅槃之废柴紫郁誓逆天

    她,沫紫郁。黑道中的神话,杀手界的传说,医学界的鬼才。最后却被她最重要的人背叛。她,沫紫郁。帝都四大世家之一的嫡出小姐,天生不能修炼,是公认为废柴,在家族中受尽了痛苦。凤凰涅槃,穿越重生,她沫紫郁不会是废柴,她要打破三生,再次站在世界的顶端。当谜底揭开,发现这只不过是一场天道的笑话,沫紫郁又会做出怎样的事情呢?
  • 重生之幸好遇见你

    重生之幸好遇见你

    重生前她是个随性的女汉子,男友惨变妹夫。重生后她是精明能干的职场御姐,虐渣男渣女毫不手软。本以为只是渣男劈腿了亲妹,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一切似乎都在偏离轨道,只有他不曾离开。
  • 九华仙路

    九华仙路

    这是一部按网络小说形式写成的仙侠剧本混元祖师,半阖眼眸,眼观三世,耳闻众生,心如明镜,众仙之首;世间王佛,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诸佛之尊;九幽魔祖,暴虐邪妄,睥睨众生,顺生逆死,唯我独尊,万魔之主。古神纪后,试问谁又能:闻道惊风雨,一剑斩鬼神,云雷法音传,一言止干戈?(简介说得好模糊,客官们就把这本书当成仙侠剧剧本来看看吧)
  • 小儿杂病门

    小儿杂病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称霸九州

    称霸九州

    灵薄狱号称地狱的边缘,魔族居住的空间,与现实世界无比的接近但是却是在另一个空间。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人与魔族没有丝毫的联系。但是,一个人类打破这一切。破空间,引入魔族……大陆沦为一片火海。这时候,预言中的救世主能否出现……
  • TFBOYS之我不后悔爱过你

    TFBOYS之我不后悔爱过你

    这本书如果有雷同再此抱歉三位女主去重庆玩,但碰见了三位男生哞哞的创生了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