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000000107

第107章 工政二十各省水利一(2)

涇渠志後序

王太岳

溝洫廢而後水利急。水利之為言。非古也。余觀秦漢以來。言水利者。鄭白渠最著。少時讀司馬遷班固所記。意甚偉之。已而見涇陽志。則二渠者壞廢已久。後有繼作。勞費尤鉅。至乃農民呼號陳訴。願棄利以弛役而不得者。何也。比年吏關中。嘗一再至中山下。行求鄭白之故蹟。而觀宋元明所穿鑿。則夫成毀之繇。工拙之效。誠不待考而知。縣志所言。皆有驗不妄。然後歎古今相傳。耀於其名而不察其實。徒見其利而不知其害者。何多也。遷固所記。自鄭國白公鄭當時外。尚有河東守番係請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引河溉汾陰蒲下。度可得五千頃。穀二百萬石以上。天子發卒數萬人作渠田。數歲河徙。渠不利。田者不能償種。久之河東渠田廢。其後又有莊熊羆請穿洛溉重泉以東萬餘頃故鹵地。可令畝十石。於是為發卒萬餘人。穿渠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頹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里。作之十餘歲。渠頗通。猶未得其饒。由是觀之。渠之難成。亦可知矣。兩史具書其調發之眾。興作之久。言事者之無效。所以深致其意。以戒人之妄言興利。何其婉而彰也。後之讀史者。不能曉知古人著書之微旨。獨好偏舉一時之利。以相夸慕。於是鄭白渠遂為喜事者之口實。而豈知天下之利。難成易毀。尚有出於史傳之外者哉。曩者畿輔旱。部使者下令勸民穿井灌田。郡縣官吏分出督視。往來趾錯。吾鄉胡氏獨為大井甃者以十數。井值三萬錢。既成。而灌利良沃。而他井皆穿土善崩。竟廢無用。後皆督治之。而民以假貸穿井。前困久矣。及是相率乞免。乃止。夫井利人人知也。一鄉之人非其知盡出胡氏下也。然而為之不成。則官事之與民事難易相百也。故為政者。舉動不可不慎也。且夫利所在。雖立法禁限之。猶且不能止遏。若其熟視而莫肯趨者。苟非其土之所不宜。俗之所不習。則其力之所不膽焉耳。而上之人噭噭焉。朝下一令曰。力爾菑畬。莫下一令曰。勤爾蠶織。彼民者未見有絲髮加益於吾事也。而徒見符檄之驚怛。召呼之促數。酒漿贈賄。日有百需。而百姓固已怨矣。若此者非徒不適於眾情也。則又不度己力之所任。蓋漢之時嘗傳循吏矣。農桑教化。其民親之如父母。豈有他謬巧哉。愷悌出於性成。而經營之才。足以副之也。然亦幸其時去古不遠。法令省約。訟獄稀少。吏得從容一意。以自親於民。而周知其便利隱曲之事。又自丞尉以下。若曹掾書史馭吏亭長門榦街卒游徼嗇夫。皆以儒生學士為之。行可以備察舉。而才可以至公卿大夫。以之分務宣化。而無壅閼撓抑之患。是故上之誠意足以及民。而民之奉令。無不曉然明白。以悅從其上。夫是以教易行而事辦治也。後世不然。官政紛於簿領。吏能疲於聽訟。州縣之吏既不能日與百姓相見。凡所舉事。一以文具相承接。而所任使。乃不出乎經承隸皁與鄉里保甲之長。類皆閭里小人。悍黠嗜利。頑詬無恥。日同官府點僉。與其輩曹舉手相慶。符紙一下。驚擾四起。如是而欲與之共民生之大計。則亦何澤之能究。何功之能集哉。是古之言清靜甯一之治者曰。去其害人者而已。以為無害。斯所以利之也。又曰去其太甚。則雖祛害猶莫敢輕遽爾也。至於興利。則曰利不百不變法。非惡利也。誠以利在而害將隨之也。抑又以為生民日用之事。而恃以官符之法。則亦鮮有不害者。故慎之也。利民之事。誠無若鄭白大也。司馬班氏之書。與千載之口相傳者甚著也。然而故蹟之日非。與繼作者之勞費。世未有知之者也。崩隤接於前。而鑽鑿尋續於後。大役頻興而困黔首。既盡其力。又耗其財。何其忍而不德也。至於渠堰必不可固。涇水必不可引。而三原有妄男子者。方且詣闕上書。亟以鑿銚兒觜是請。向使其說果行。則亦不數年而又且議改矣。不務適水之宜。而亟移其地以事穿引。北山之石。庸可盡乎。

今夫龍洞非瓠口之故區乎。其視鄭國白渠為之難易。利之暫久。豈不較然易見乎。然必待之今日。而後農民得釋其勞費之苦。而安于灌溉之樂。而不知昔之人。實嘗親出此泉於手足之下。而莫能專收其用。是何也。狃于秦漢引涇之舊而不思變計也。此徇名而不求實。見利而不計害者故也。嗟乎。盡心民事。而孳孳興利去害之是急。此宜非賢豪者不能。然而不知清靜無擾之理。以不審於利害之數。弊常與俗吏等。而況挾其喜功好名之心。輕以民力為嘗試。矯伐一時莫就之功。而貽他日無已之累。若明之項襄毅。此其可以為戒者也。嗚呼。余於涇渠利害。論之詳矣。後之君子。可以攷焉。

修理鄭白渠石隄檄

陳宏謀

涇陽之龍洞渠。即秦時之鄭渠。漢時之白渠也。當日原係將涇河渾流。引入渠內。由高而下。灌田甚多。迨後涇水激湍。河流日下。漢唐宋以及元明。遽于上流鑿石引灌。明初渠口屢改。涇水不能仰注。水利漸微。成化間。始於王御史渠之上。從山根鑿成一渠。深者百餘尺。淺者五六十尺。歷十有七年乃成。全仗沿山大小泉眼數十。從石縫噴湧而出。下注渠中。本朝于龍洞之後。築隄截水。乃名曰龍洞渠。自此以後。不但田不能藉資涇水。并須處處防護涇水。不使入渠。方免沖塞。雍正乾隆年間。請動帑修築石隄。挑濬渠身。無非防涇水入渠為患之計。自築石隄以後。涇河水漲。仍有沖隄塞渠之患。危險堪虞。本部院親臨查勘。現在渠身。已非復鄭白之舊。渠中一泓清水。與涇河渾流。僅隔一線。渾水一入渠中。清濁不敵。立見淤塞。為今之計。涇水不能引灌。毋庸計議。石岸之易于沖陷。首宜嚴防。現在石岸僅堪容足。有如築牆堵水。高亦難免水漫。不但渾水有時內沖。渠中清水。尚且外滲入河。危險之形。宛然在目。倘此一線石隄。稍有疏失。源頭阻塞。全渠即歸無用。趙家橋之沖成深坑。亦將阻塞渠流。數千年之水利。相傳至今。四州縣之民田。久資灌溉。歷年修築。已費多金。前功盡棄。可惜可慮。查現在石岸外。尚有灣曲坦坡。又係亂石。形非陡立。勢非頂沖。就勢加築。便可堅固。渠中泉眼。加以疏濬。渠身淺處。加以挑挖。則渠水尚可比前旺盛。點滴皆為民利。事關經久水利。難任因循坐廢。仰司官吏遴委熟練之員。會同西安府暨水利廳。逐節查勘。細加相度。將石岸單薄之處。加幫寬厚。卑矮之處。加高數層。渠水滲漏之處。細加堵塞。泉眼所在。加以疏通。渠身汙淺之處。再加挑濬。幫築之處。或用石條。或用碎石。或加土築。挑濬之處。或用民力。或動歲修。趙家橋作何鑲護。逐一估計。繪圖貼說。確切定議通詳。以憑核奪請修。此時估定請項。秋冬之間。正可興修。庶免臨汛危險。四州縣民田。又得早資灌溉。均毋勿視。

漢中修渠說

嚴如熤

西北渠利。其為水田種稻。惟甯夏漢中。若秦之鄭白渠。灌麥粟而已。今亦無存者。甯夏地極高寒。漢唐兩渠所藝稻。灑種以利速成。收穀甚薄。漢中之渠。創之蕭曹兩相國。諸葛武侯宋吳武安王兄弟先後修治。法極精詳。漢川周遭三百餘里。渠田僅居其半。大渠三道。中渠十數道。小渠百餘道。歲收稻常五六百萬石。旱潦無所憂。古之有事中原者。常倚此為根本。屯數十萬眾。不事外求糧。其治渠之善。東南弗過也。嘗講求其故。一則在擇水。稻田水宜清宜煖。濁不宜秋苗。冷則苗不長發而遲熟。漢中水漢江為大。然用之溉田者。則湑水水濂水烏龍江數水。皆注漢支河。漢流大而難用。支河小而易於隄防也。畿輔大河。桑乾滹沱漳衛。發源山西塞外。至畿輔流已大。然各小河之委輸大河者。支派繁多。凡山向陽者。水性不甚寒。泉脈從石隙出。其流必清。畿輔大山。陰面在山西塞外。本境為東南面。山皆迎日出。擇其源旺脈清。得十數處。作渠數十道。可溉田數千畝頃。又沙河為沙中浸出之水。性亦不甚寒。淘出作渠。溉田甚可耐旱。漢中有南沙河響水子各渠。歲收稻不下十萬石。其明驗也。其一在擇土。五方之土。黃壤白壤青黎黑墳赤埴。色各不同。性亦互異。種殖各有所宜。種稻則宜塗泥。沿海沮洳。固多塗泥。順津保河之間。地多泉脈。塗泥亦自不少。大約種稻之土。泥壤為上。泥多帶沙者次之。泥沙相半者次之。黃壤帶沙。沙細雜少泥亦可用。若純是黃壤白壤青壤亮沙。則決不可用。宜稻之地。沃野畝六七石。次畝四五石。不宜稻之土。歲豐不過一二石。渠修而土不宜稻。徒費工本。不可不慎也。其一在修渠身。墾田之地低。作渠之地高。高則可由上灌下。渠身擇土性稍堅者治之。渠身一道。盤紆常百里數十里。擇引水之地。尤必求洩水之地。引水之地得而渠有頭。洩水之地得而渠有尾。所引之水。或即還本河。或徑歸大河。在相地勢。通盤預為籌定。而後可興工。如漢中湑濂各渠之水。有仍歸湑濂。有徑放漢江。要之所引之水。不可太迫。渠身往往行數里十數里。方始灌田。則可免灌沙衝筒之患。渠身宜廣宜深。如溉田至五六萬畝。則渠身須廣三四丈。深一丈四五尺。進渠之水。常有二三尺。方可敷用。渠隄即用挖出土築之。必須堅築。其隄當在溉田一面。分水筒口。就渠底穴隄砌之。無田一面。空之以收野潦助溉。築時遇對面有潦溝。尤須加功。一在分筒口。渠所灌溉。有近渠身之田。有隔渠身半里數里之田。凡大渠一道。必分堰口數十道。灌田數百畝千畝數千畝不等。堰渠一道。又必分筒口十數道。灌田十數畝數十畝百畝不等。堰口寬長各有尺寸。啟閉各有日期。計所進之水足灌其田。不至乾涸而止。灌田足用。餘水囗之下游。下游又作水田。雨多之歲。亦可有收。故凡囗水田。於大渠工作。不派夫費。不入常額。堰筒分水。有周官川澮溝洫遺意。但彼以溝洫之細。洩之川澮以為蓄。此則以正渠之大。洩之堰筒而蓄之田。額田有餘。囗之餘田。而仍歸之河。井然不可亂。孟子所謂經界之必先正者此也。一在修龍門。渠與溪河相接。引水進渠處為龍門。乃一渠之咽喉。不能迎水。則水不入渠。迎水而太當溜。則漲發時有決衝之患。故作龍門。必得借小阜石确硬土為要。旁吸河流。以辟正溜。門須狹於渠。譬之門為口。渠為頰。口之所入。頰大始能容之。門兩囗岸。用灰土堅築。鍊成一氣。各包十丈為上。用磚砌四五進亦可。砌石為下。石縫過大。剝落易於浸水。如河流過大。龍門下數十丈百餘丈。作減水壩。則隄身不至沖塌。龍門得法。為旱為潦。有水之利。無水之害矣。一在作攔河。龍門既用旁吸。則水非直入。必於正河截之。水方能以進渠。則攔河為要。南中攔壩。往往用石。石砌斷河中流。而蕭曹遺制不然。用木椿長四五丈。縱橫植水中。磊以亂石。似近乎疏。不知南中土薄。挖數尺即見根。連根砌灰石可堅。西北土厚。挖至數丈不見根。砌以灰石。水遏不得過。搜根沖湍石下。則空而必傾。不如磊以亂石。截其流之大者入渠。而仍聽石隙之水下流。則勢不急而無搜根之患。此似疏而實密。常法之可久也。至水涸之時。需水孔亟。則用板用蓆。令其點水不滴可也。或作攔河之處。而有湍激之勢。則必用木圈竹龍盛石。椗以巨椿。工費所不可惜者。凡此六事。皆漢中作渠溉田。行之數千年。而有利無害者。西北可以相通。倣而行之。利濟無窮矣。

漢中水利說

嚴如熤

漢中山河大堰三道。攔烏龍江水作堰。烏龍江即讓水也。頭堰繞褒城城下至新集入漢。已久圮。第二堰由褒城之金華堰入南鄭。經上漢衛高橋三皇川。激入漢川。環繞百餘里。灌田八萬餘畝。第三堰在二堰下。五里至沙河下九真壩入漢。溉田二萬餘畝。相傳為蕭酇侯曹平陽侯所創。考史漢高祖元年四月至漢中。七月即由故道出取三秦。是時曹平陽侯從征。而酇侯於三秦既定。即以丞相鎮撫關中。其在漢南。為時無幾。茲往來堰上。查其堰身廣六丈至三丈。深一丈七八尺。分水之堰。計數十處。大者亦廣一丈有餘。深至一丈。其由堰而灌田者。每堰又各有小渠數十道。類古川澮溝洫之制。至用攔河縱橫釘巨木椿。磊以亂石。不不密。攔河收水。入大渠灌田。由下而上。下壩水遠。一日灌至六日。上壩水近。七日灌至十日。下壩用水。將上壩各堰口封閉。水漲之時。則由各激口洩水。蓄洩均有成法。又有糾合以司其總。堰長分管三壩。小甲各管小渠。冬春鳩工。起沙培堤。上下三壩。各分段落。一應堰工事宜。井井有條。數千年來循之則治。失之則亂。雖酇侯元勳才大。恐亦倉卒不能定也。竊以商鞅廢阡陌。漢中尚為楚地。至楚漢之際。猶有存者。劗侯因川澮溝洫之遺濬而為渠。故無事開鑿之勞。而收灌溉之利。其後武侯武安。則又因酇侯之舊加以修治。漢中水利遂為東南堰渠所不能及。觀此益嘆先王立法之良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青春若雨纷飞

    青春若雨纷飞

    上世纪90年代,黑涩会横行,有的人为了混口饭而出入社会。新政二中一名普通学生被混混堵到班级角落,在食堂被人用饭盖到头上,在厕所受尽屈辱,想要不被欺负就要比别人更狠!
  • 死海文书

    死海文书

    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洞悉自己灵魂中的深邃与黑暗,唯有不断地追寻自我的根源,深化自我的性质,才会在无限广博的世界中感知到真正的睿智以追求真正的真实。
  • 月山鬼谈

    月山鬼谈

    一件又一件的诡异事件发生,让我的心中产生一种不安,鬼庙的钟声,精神病院里的死老头,他们都是谁?是谁想要我的命?七星塔?到底有什么作用?太极?八极?巫术?方术?我的脑袋快要奔溃了……
  • 金媚娘

    金媚娘

    这是个荒唐故事,乐盛朝仁和年间喜州通判之子唐仁和因仰慕金家小姐金媚娘的才貌,求父亲前去提亲,金媚娘也仰慕唐仁和的才华便欣然同意。唐仁和金榜高中状元,皇上有意将八公主嫁与他,招他为驸马,被他拒绝,龙颜大怒,罢了他的翰林院编修一职,贬为庶民,他回乡后和岳父学习经商。金媚娘有一个表哥东方昭乃是商业奇才,因只表妹喜好文人,便放弃商业,参加科考,和唐仁和同届高中探花,被封为喜州知府,待到了喜州才知唐仁和已于表妹定亲。八公主蕊婉得知唐仁和为了一个女子拒绝自己不禁好奇,私自出宫前往喜州一看究竟,谁知遇上了东方昭,他该如何应对?碧玉庄庄主鲜若,仅和东方昭一面之缘便放心暗许,定要嫁东方昭为妻,弄得他是手足无措。
  • 超级腐败

    超级腐败

    那场大爆炸给人类社会带来改变,技术的爆炸、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贪婪,以及腐败,人们总是把美好的愿望留给未来,殊不知未来给予人类的是绝望、残酷、腐败,这一切尽在超级腐败!
  • 许你千世痴守

    许你千世痴守

    一眼执念,一念执着,注定纵使飞蛾扑火。明知是祸,却也不以为错。你遇见我时,我还是个无情之人,再见,我爱上了你,而你却早已将我忘记……我的无助,我的伤……那么深……任谁也走不进的世界,有一角的安宁终究是留给你!当那个单纯的早已我千疮百孔,遍体鳞伤……再也回不来时……
  • 天尘幻

    天尘幻

    一个孤儿年幼被一位残废医者收养,一老一少的幸福生活某天被一场阴谋打破,遗愿,嘱托,教诲,幼孤迷离的身世,远大的目标,残酷的人心,温馨的人性,看一位少年怎样利用一次意外的奇遇,带着恩师的嘱托踏向这群雄争起世界巅峰的宝座。
  • 惊魂六记之水晶人

    惊魂六记之水晶人

    龙飞精心雕琢的水晶美人像忽然失踪后,多名黑道高手离奇被杀,江湖传言乃水晶人变成精灵杀人之所为。龙飞经过连番追踪后,终发现水晶人乃日后训练之杀手。而江湖廝杀之真正幕后人,实为……
  • 奋斗在远古

    奋斗在远古

    安溪魂穿未来酋长之女,梦回远古大陆。萝莉养成期间带领族人一步步摆脱死亡危机并一步步走向繁荣,期间目睹一对对情人终成眷属,同时也收获了一批得力助手。事业腾飞,部族发展如火如荼,弱弱问一句,安溪的男神在哪里?
  • 六道轮回之不灭魔神

    六道轮回之不灭魔神

    何为佛?何为魔?一念之间,何为善?何为恶?心中自知,一代佛中至尊厌倦了佛的虚伪,舍身成魔,只为一个自由,只为揭露佛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