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0100000061

第61章

于此文中数有百句。检文缺一句。初一句是总。余皆是别。总中真性不异名如。自体妙轨称法。通智游入曰门亦是不同生灭门故名门也。至一切道者显其分齐。谓明理遍众行。无量无边善根回向者明行遍如理。谓称如而成回向。又释理实真如遍一切道无量无边差别之法则彼诸法为如诠门。真如于彼异异诠门而全体显现。门乃多途故云遍一切等。今且就百门明十十无尽。此则一切法是真如之门故云如法门也。此顺梵语故是倒也。义正应言如遍一切道无量无边彼一切法是如之法门。故云如法门此是标也。遍一切等释显。谓一切道者道是门也。以能显真如故。善根回向者谓明以同如普遍之善根随异门而成回向。下别显。一一句中皆有三义。一如如者标举如理谓如彼真如。二善根亦尔者举善同如。三回向等者以同如善根回成同如之益。是故所回善根及所向众生并所成益相俱是真如而有所成也。又此三中。初释如。二显如相。三释回向故名如相回向也。又初辨如体。二相。三用。则是真如三大也。下一一句皆亦如是。于此别中。英法师分为十分。谓初十明贤首位中如。二十明十住中如。三十明十行位中如。四十明十回向位中如。五十明净心地中如。六十明行迹地中如。七十明决定地中如。八十明究竟地中如。九十明等觉位中如。十末后十明佛地中如。此等分文亦未见其顺。又灵裕法师北台意法师炬法师等各分作十各悉不同。然于文势并皆不顺故不叙之。远法师云。此等何异异相难识。今且言之。初十句约就地前所行辨如。后八十八就初地上所行辨如。此判亦难。今谓诸门各是一法。并取真如体相用尽。亦不可相从科为分段。于中诸门真如皆体从缘异。谓性如非相如等。善根同如亦随门别。是故性如善根非是相如善根等。从异门体起用亦异。是故性门回向无性相门回向实相等。下诸门皆准知之。过去非同等者。相州大范法师云。此破小乘三世之执。谓彼执过去为有。若是有者便同现在。今既灭无故云非同。言未来非故者小乘亦执未来有法流至现在。若尔应是故法今既未来。缘未至故毕竟无法云非故。现在非异者彼执现在决定是有。今明待缘假合。推之则无故不异过未之无。故云非异。裕法师云。过去非同者集起而无集起。非故者转变而非转变。非异者相别而非相别。发起新新者称过去也。除灭生死者同未来也。清净生者似非异也。远法师云。过法无常。同归尽灭。于现本无故曰非同未法新生非本有性故曰非故。现法皆空故曰非异。各此三非。以之为如。炬法师云。过去非同者明如体。虽在过去而非迁灭不同于无。未来非故者虽复集起而无起相。明已起之处非故。现在非异者虽在现在而无形处不异过未。英法师云。过去灭法与无相似。名之为同。今明依如起新行愿不同彼无故曰非同。谢落故业当报方受。名之为故。今明证如舍彼故业故云非故。现造业结不同过未名之为异。今观业结本无造起毕竟清净故云非异。发起新新等释过去。除灭等释未来也。清净等释现在也。今更释泛论三世法有二门。一性空门。二成有门。性空者谓过去已灭故空。未来末至故空。现在不住故空。今此文内约成有门。谓前念法是过去灭。以能引起后念法生。是故过去非同。一往唯断灭也。后念是前念家。未来虽由前念灭令此后念生。然今无前念法可传至后念故云未来非故也。是故前念中旧法今无后也。现在法望前念同未来。望后念同过去故云非异。是故前念流灭虽非同烬。然无法至后后念续前。虽依前起然法新非故。是故回向中发起新新菩提心者。以前念非同令后念续起令菩提心不断也。由后念非故所以念念新新令菩提心不常也。除死净生显心作业。文意如此思之可见。又现在念念成正觉者谓了达现在亦平等故见理名觉。上来四段总是第二正回向竟。自下第三结回所成德。如是回时者牒前起后也。谓由前善根同如回向是故得一切法即平等而利用也。十句分五。初二约处。一即等而成严。二即等而于中转法轮。二次二约人。一菩萨即等而出彼愿。谓起一切智愿者是菩萨也。二观多佛体不殊。三次二约法。一约法性。二约法相。又一真二俗。四次二约行。一菩萨行。二佛行。五后二约德。一约佛体等。二约佛用等。是名下结名可知。上来位行竟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得十果。一得佛法果。谓得无边净法门者证法多也深也是得佛体也。为人雄者成佛相也。无畏吼者得佛说也。成就菩萨者得佛所化也。不休息者得佛化时也。又初证法深也。二成人高也。三化益广也。四化时常也。此上是总句。下九句别显。一得佛圆身。二得佛圆音。三得佛圆力。四得佛圆法。谓超出众生故云胜。而即赴机故云示现一切也。五得佛圆通。六得佛圆用。谓不思解脱是也。七得佛圆定。八得佛圆辩。九得佛圆觉。谓现佛等觉于众生也。下结

第二偈颂中二十九颂分五。初二颂前行体。二菩萨思惟下四颂回向众生及菩提。三以此下二颂实际回向。四深乐下十六颂纯熟无碍自在回向。于上百门略颂不尽。又不次第也。于中初七正颂前纯熟同如回向。后九兼颂后位果。思之可见。五末后五偈颂回所成德可知。第九回向作四门分别。初释名者。此无缚无著解脱心回向约无等大行立名。无缚无著有六种。一由离凡故不缚生死。以出小故不着涅槃。二离六识取外境不缚。离第七执于内不着。三离现行缚无种子着。四不取有缚不执空着。五无惑障缚无智障着。六无粗使缚绝习气着故名无缚无著。此明行体。解脱是大用无碍。非但脱离诸障。此是行用也。心者是行体。用所依之心。谓菩萨大智之心是善根所依。以此心中所摄善根皆用持回向。成于普贤深广之德故以为名。此从能回向立名。问下文亦有无缚无著解脱等所摄善根。亦成回向。何故标名唯就心立名。答理实通余。但彼下文十门之中。此无缚无著解脱心内百门。回向文处广辨。余并准通。是故就此广处为名

二来意者。前会相从体。今依体起用。显纯熟自在故。此位来

三法体者以普贤三业无边自在甚深广大无碍大用为此位法

四释文者。就长行中亦二。初位行。后彼果。前中释内有一千门释分二。初无缚无著解脱心内百门广释。余九百门准例通释。就前中百门内复分二。初二十门辨能回行体。余八十门显所向行用。就前中亦二。初十以不轻心摄善根。二常乐下十积集长养拟将回向。前中初一心是总辨。余九心是别显。别中准总具言应云于出生死善根不生轻心。故云不轻出生死心。下皆准此。何故不轻者二义。一以从佛果流故。二堪成无上大菩提。如法华经中乃至一小音皆以成佛道等。如尼俱陀子小果大等。如上贤首品中扫塔等善成佛果中端严光等故不可轻也。问理应更有胜妙善根。何故下一约合掌等而明不轻。答此最微少世人所轻。菩萨收摄下至于此尚尔不轻。况余一切。故约此等辨也。别中。一离恶。二摄善。三广修余可知。二积集中十句。初一总由不轻前诸善根故。是故常乐摄受彼善。下九句别。一摄令不失明。二契合相应故云安住。三思念不断。四巧便更增名长养。五不以染心污彼善根故云不着。六纯以正心而成彼故云具正等。七无过失可简却故云不选择。又亦有善斯收故云不选也。八堪成佛果故云随顺。九能得佛果故云得自在。前句顺向佛果。此句正得佛果。举所回善竟。自下第二正回向中二。初六十门明广大回向。二从不妄世间下二十门明甚深回向。深广无碍为大回向。又亦初是菩提众生回向。后是实际回向。前中有六十门。内广显普贤自在德用。于中初一门是总。谓无缚无著解脱心是能回之心。彼善根者彼前所摄诸善根。回向具足等正是所向也。问此中不言回向众生何耶。答但令成就普贤三业。方能尽穷众生界而摄化也。是故亦是回向众生等也。下别显普贤三业德用。于中但知一一门皆摄法界自在德用。或理或行或智或境或自利行或化众生或体或用或因或果或人或法。皆各总摄一切法故不可相从别科。今粗分二。初二十四门显普贤因位究竟。二从于一一境界下三十五门显普贤果位究竟。以普贤门内通因果故有此二门也。又释前约自分后胜进。以二分无碍是普贤德故。前中亦二。初十四门明普贤自在三业。二复作是念下十门明普贤广大三业。前中初一是行所依。谓由勇进令行德成。下明所成德。初四门明总持无碍。是意业自在。次六力用无碍。是身业自在。次一明圆音无碍。是语业自在。后二门于众生世间器世间自在。第二明广大三业中十门分四。初三门明普贤广大语业。一说声遍。二持所说。三说无休。次二门明广大身业。一体。二用。次二门明广大意业。一因智。二果智。后三通结三业。一明三业广勤。二明身语深广。三辨意业摄法。上来普贤因竟。自下第二明普贤果德有三十五门。随相分三。初十门明得普贤摄法广大德。二于一念顷悉能下十五门明摄法自在。三妙智知色微细下十门明普贤微细智。又初是一重平漫知法二相即相入重重知法。三微细容持甚深知法。此亦是渐次之相也。前中一巧智自在名方便王。二无明住地尽名离痴法王。三慧照行法名法明。四巧成所化名为方便。于中列十。如是等下总结无尽。问前段明普贤因。何故彼中亦有佛行。此中明果。何故亦有菩萨行耶。答辨公释前举果显因。此举因显果。又云菩萨修行与佛等名普贤行。佛行大行名为普贤行。今更释经云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谓因满成果用。得果而不舍因。又以因果二位即入无碍各收法界。谓因穷法界具于果也。果摄法界合于因也。五身业令见喜。六知语净口业。七知一切法智。八得佛法身自体相用。九得圆满根根有二义。一生后义谓出生无尽。二受法义谓根器领法。无限量故约所出所领说。及自体差别列十五种。可知。十得无尽神力。于中初一句总后十句别。依此等力修普贤行也。自下十五门明重重摄法无碍自在。于中初一无碍身智。谓身能外遍而内含容智入无生而生大行。二生如来家修法界行智。三以普眼见自在法界故云于一毛道等也。容一毛之路名为毛道。于中二法圆满。一容一切刹约事。二一切法界约理。三究竟空界就事空。何故尔耶。谓有二义。一以法性融通事随理融故。二以缘起相由无碍即入容持自在故。此有同体异体。准上思之。四入劫智自在谓长短无碍。五身业自在谓令一身即多多内各容。六见佛闻法自在谓不着佛不倒法。七入世界自在智谓回动转变随智无碍。八知想自在智。谓一切法皆是想念中而成立故。是故一切悉是想也。于中有三。初一句是总。二列三十八种所知之想。三如是下显能知之德。先明离障德。后一切如来下明知心所成德可知。九知心自在智。谓诸心相入及业依心异。十知处自在智谓一即一切等。十一知业自在智。十二知法自在智。十三知语自在智谓得无碍净耳。十四得知根说法智。十五知根自在智。上来十五并是一中一切而了知耳。自下十门明普贤微细智自在。初一明知世间法微细智。于中有三。初一句总举能知之智。二列十一种微细之法。衍法师云所知之事幽微故。能知之智微细也。辨公云此等并难知故名微细。今准上下经文于一法中有一切法。齐头炳然同时显现。是微细义也。三如是下明能知之德。二知众生微细智。初列十种所知。后结能知之德。三知菩萨行德微细智谓举初发意等取一切菩萨也。列二十一种所知微细也。四知菩萨位德大用智。先列四十二种所知。初十一明行位成满。生兜率天下明位满大用。谓八相等也。二如是下明能知之德。谓成普贤自在行德。五知众生性智。先列十种所知。后如是下能知之德。六知世界智。初一总。次列二十种别有三世间自在。后如是下结能知之德。又此等皆云微细智者是智从境名也。又此微细在智中故智即细也。七知法界智先举所知。一总十别后结能智之德。八知入劫智微细。初一句总。无量下别列十种。后如是下结能知之德。成十种心可知。九知法智微细。先列十种微细法智。后如是下结能知成德。前中法义有四重。一法体具德。二一切即一等明法用相即。三入非法等明理事相即。四入方便无余是体用善巧。十知无余智微细。先列十种所知。后如是下结能知之德。皆出生者谓量智从理起名出生。知无不尽名无余。此门亦是总结故云知无余也。上来广大回向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斗零

    斗零

    古来世界,自古而来便遵循着丛林法则,虚伪之中,来自彼方的少年能否成为变数?
  • 盛世宠婚:小妻不乖要惩罚

    盛世宠婚:小妻不乖要惩罚

    某夜,男人将她堵在床角,时安言戒备地看着他:“混蛋,说好的不会碰我。”男人勾起一抹笑:“时安言,你似乎忘了,你现在是我妻子,也该履行妻子的义务,不是吗?”一朝惨死重生,时安言发誓要将前世所受的一切加倍还给他们!可是,怎么就又栽在了他手上?!苍天呐,大地呐……(作者萌新,求轻虐~)
  • 谁“偷”走了老师的健康

    谁“偷”走了老师的健康

    本书针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常见的健康问题,详细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合理的保健方案,具体涉及健康卫生知识、运动保健、心理保健、饮食保健等方面,按二十四节气分章节娓娓道出实用的养生注意事项,以改善教师的生活方式,使教师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促进健康。
  • 生死狙击之戎马半生

    生死狙击之戎马半生

    地球遭受异族的侵扰,末日爆发了,绝大多数人类都被感染成变异体,并且变异体还在不断进化,人类似乎已经陷入绝境。初中生秦峰从梦中得到了世界宿主系统。他能否在末日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呢?故事的最后究竟是变异体全民统治地球,还是人类绝地反击,夺回属于自己的家园呢?
  • 扶摇叹

    扶摇叹

    扶摇,东海之神木也!玉扶摇重生了,结束了上辈子的米虫生涯。她发誓只做自己的神木,绝不做使玉家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垫脚石!
  • 妃常了得之穿越之妃

    妃常了得之穿越之妃

    21世纪的天才美少女慕雪溪因一枚神秘玉镯意外穿越,成了天宇王朝的待选秀女慕容雪曦,原本只想顶着秀女头衔进宫混吃混喝玩趟古代自由行,却福星高照,不仅成了太后身边地大红人,还赢得了天下第一高富帅--皇帝帅哥的"芳心",于是成为重矢之的,卷起了后宫乃至前朝的惊涛骇浪……
  • 皇朝平吳錄

    皇朝平吳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痴相公

    痴相公

    玉夏国最大绸缎商罗子缣长女罗缜,自幼随父打理商业,养成精明个性。十三岁时,更是被无良父亲委以大任,全权接手家族生意,为罗家赚下不尽银钱,始称罗家“摇钱树”。隔壁良家,鬻药起家,亦为富鼎之户,两家交好,定下姻亲。但良家长子长至三岁,始知天性痴傻,由此罗、良两家断却交情,良家转迁杭夏国。十八年后,杭夏国国君亲笔致函玉夏国君,为旗下皇商良德长子向玉夏国皇商罗子缣爱女求婚……
  • 新帝传奇

    新帝传奇

    龙马载河图,神龟背洛书。河图盛万界,洛书负乾坤。九九归一后,苍穹自此游。年幼孩童被神秘势力掳走,品尽苦难,尝遍艰辛......看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揭开河图洛书的神秘面纱,成就苍穹之巅不朽的新帝传奇。
  • 女仆重生之青丝面纱

    女仆重生之青丝面纱

    是一阵光,来的突然。再次醒来,身处异世。是一个人,走得匆忙。想要挽留,却来不及。是阴凄凄的天,冷飕飕的雨,一个人躺在血波中,眼望前方的男子,一步步离开……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