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8100000048

第48章

今人心清明时少散乱时多虽欲格物致知亦无其地故程子曰入道莫如敬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是言以敬为本也又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是言二者各做工夫也大抵日用间须时刻照管收敛精神务令专一心常有主则不为事物所侵乱朱子言自家既有此身必有主宰理会得主宰然后随自家力量穷理格物而合做底事不可放过些子

天理平铺于人情物理之间但人往往当面蹉过故随其所在即事即物皆格之之地辨其是非处其当否皆格也至于积累多后则事至理明方能顺应非理已明安能念之所在即格其不正以归于正乎

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可见道心兼体用该动静虞书未尝言性而道心一语已尽子思子始尽发其旨中和二字括尽道心

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择善则精固执则一

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时中一语圣圣相传之的子思子始拈出至孟子而尽发其藴非子思孟子孰知执中之为时中也

妄念一起觉念随之即当絶其根株勿使萌于再方是慎独

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人知未尝复行为颜子克己之力而不知其工夫又在有不善未尝不知上颜子之心如至清之水纎芥必见

正心颜子以上事明道定性之论是其理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是诚意以后事

精有余而心不动则气常和养生之要【上二句蘓子由老子解中语】

邓隐峯毕竟是负了人一命释氏之说岂可通于吾儒之说【谓解释】

凡事孰非以精神为主一或不足则日用饮食皆足为病应酬人事易以多错完养之道亦在戒谨两字而已戒其已然谓之戒谨其未然谓之谨

任道器不必材智过人且欲回光而内照日用间常使精神胜事可以全生而尽年

善类进用此天下太平之渐所患无人有人任事天下事可次第而举亦何必我为之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王介甫谓功以智崇业以仁广断以勇克舍志勤而言智仁以迁就三达徳之说殊非经意尝以实事证之如孔明以恢复汉室为志使其功获成则杜少陵所谓伯仲之间见伊吕指麾若定失萧曹者良非过许也地虽狭国以勤俭富民虽寡兵以节制强业广惟勤可见至于当几而克果断亦惟孔明有之其出师伐魏皆有成算故断而不疑后出师表言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羣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不果断之失此可见矣

人与万物盛衰消长其理一耳自少而壮气至而滋息之时也及壮而老老而衰则气将反而游散矣譬之日斜不可再中一有病乗之元气与客邪相持元气如膏客邪如火所以未灭者以膏未尽耳则所以养其将衰岂可不豫乎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朱子乞修三礼奏札曰臣闻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遭秦灭学礼乐先壊汉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义等篇乃其义疏耳 与吕伯恭商订三礼篇次仪礼附记上篇冠礼至觐礼凡十篇礼记冠义等篇附仪礼附记下篇丧服至有司彻凡七篇礼记丧服小记等篇附其余如曲礼内则等篇分为五类仍曰礼记 答潘恭叔书曰仪礼附记似合只依徳章本子盖免得拆碎记文本篇如要逐段参照即于章未结云右第几章仪礼即云记某篇第几章当附此礼记即云当附仪礼某篇第几章又如大戴礼亦合收入可附仪礼者附之不可附者分入五类其它经传类书说礼文者并合编集别为一书周礼即以祭祀宾客师田丧纪之属事别为门自为一书 语録礼记乃秦汉上下诸儒解释仪礼之书又有他说附益于其间今欲定作一书先以仪礼篇目置于前而附礼记于后如射礼则附以射义似此类已得二十余篇若其余曲礼少仪又自作一项而以类相从若疏中有说制度处亦当采取以益之旧尝以此意授潘恭叔渠亦曽整理数篇来 答余正甫书曰周礼为周道盛时圣贤制作之书若国语等书皆衰周文字正子贡所谓不贤者识其小者其间又自杂有一时僭窃之礼益以秉笔者脂粉涂泽之缪辞是所以使周道日以衰下不能振起之由也至如小戴祭法首尾皆出鲁语以为禘郊祖宗皆以其有功于民而祀之展转支蔓殊无义理凡此之类弃之若可惜而存之又不足以为训窃意一种繁冗破碎假托不真今都写入类将来却别作一等外书以收之庶几稍有甄别不至混乱 按朱子绪正三礼之大例具此数札

吴草庐叙云小戴记三十六篇澄所叙次汉兴得先儒所记礼书二百余篇大戴氏删合为八十五小戴氏又损益为四十三曲礼檀弓杂记分上下马氏又増以月令明堂位乐记郑氏从而为之注总四十九篇精粗杂记靡所不有秦火之余区区缀拾所谓存什一于千百虽不能以皆醇然先王之遗制圣贤之格言往往赖之而存第其诸篇出于先儒著作之全书者无几多是记者博搜旁采剿取残编断简会萃成篇无复诠次读者多病其杂乱而无章唐魏郑公为是作类礼二十篇不知其书果何如也而不可得见朱子所与东莱吕氏商订三礼篇次吕氏既不及答而朱子亦不及为幸而大纲见于文集犹可考也晩年编校仪礼经传则其条例与前所商订又不同矣其间所附戴记或削本篇之文而补以他篇之文今则不敢故止就其本篇之中科分栉剔以类相从俾其上下章文义聨属章之大指标识于左庶读者开巻了然若其篇第则大学中庸程子朱子既表章之以与论语孟子并而为四书固不容复厕之礼篇而投壶奔丧实为礼之正经亦不可以杂之于记其冠义婚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六篇正释仪礼别辑为传以附经后此外犹三十六篇曰通礼者九曲礼少仪玉藻通记大小仪文而深衣附焉月令王制专记国家制度而文王世子明堂位附焉曰丧礼者十有一丧大记杂记丧服小记檀弓曽子问六篇记丧而大传间传问丧三年问丧服四制五篇则丧之义也曰祭礼者四祭法一篇记祭而郊特牲祭义祭统三篇则祭之义也曰通论者十有二礼运礼器经解一类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一类坊记表记缁衣一类儒行自为一类学记乐记其文雅醇非诸篇比则以为是书之终

朱子大意仪礼附记一也礼记分类二也其它经传及注疏类书但说礼文者并编集别为一书三也周礼全书虽不可分拆若欲便于考阅亦即以祭祀宾客等项事别为门目自为一书四也此外杂书若国语孔丛子之类别为外书以收之庶无所弃遗又不至混乱五也若依此法成书永无遗憾矣

朱子语録子升问仪礼传记是谁作曰传是子夏作记是子夏以后人作子升云今礼书更附入后世变礼亦好曰有此意按仪礼士冠礼篇末别有记冠义疏曰凡言记者皆是记经不备兼记经外逺古之言丧服记子夏为之作传不应自造还自解之记当在子夏之前未知定谁所録按此随经之记也二戴所传亦谓之记则初不随经者也汉艺文志云礼古经五十六巻经七十篇记百三十一篇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不随经之记自朱子始欲取以附经葢以经多缺亡取彼此参照易于诵读此自有深意非后学所当轻议其欲附入后世变礼他日又尝深有取于杜氏通典五礼中诸议使朱子得成此功闗系甚大惜乎其未及为也仪礼经传王朝礼中有王制自甲至癸凡十篇葢因汉人王制之篇而广之然此制度也非仪节也朱子欲备王朝之典则分土制国与师田刑辟孰非礼哉

礼乐废壊二千余年若以大数观之亦未为逺然已都无稽考处后来须有一个大大底人出来尽数拆洗一番但未知逺近在几时今世变日下恐必有个硕果不食之理 汉儒说礼制有不合者皆推之以为商礼此便是没理处 南北朝是甚时节而士大夫间礼学不废有考礼者说得亦自好 通典亦自好设一科又曰通典中间数巻议亦好 古者礼学是专门名家始终理会此事故学者有所传授终身守而行之凡欲行礼有疑者輙就质问所以上自宗庙朝廷下至士庶乡党典礼各各分明汉唐时犹有此意如今直是无人 某尝说有圣王复兴为今日礼怕必不能悉如古制今且要得大纲是若其小处亦难尽用 河间献王得古礼五十六篇想必有可观但当时君臣间有所不晓遂至无传 上古礼书极多如河间献王收拾得五十六篇后来藏在秘府郑玄辈尚及见之今注疏中有引援处后来遂失其传可惜可惜 鲁共王壊孔子宅得古文仪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髙堂生所传十七篇同郑康成注此十七篇多举古文作某则是他当时亦见此壁中之书不知如何只解此十七篇而三十九篇不解竟无传焉 今仪礼多是士礼天子诸侯丧祭之礼皆不存其中不过有些小朝聘燕享之礼自汉以来皆是将士礼来増加为之河间献王所得礼五十六篇却有天子诸侯之礼故班固谓愈于推士礼以为天子诸侯之礼者班固作汉书时此礼犹在不知何年失了【右俱朱子之说】

程子曰学礼者考文必求先王之意得意乃可以沿革又曰礼之本出于民之情圣人因而道之耳礼之器出于民之俗圣人因而节文之耳圣人复出必因今之衣服器用而为之节文其所谓贵本而亲用者亦在时王斟酌损益之耳按礼书朱子编类之意主于存古然存古之意亦欲可以行于今也古今之风气不同而其理则一故古之节文度数必可以行于今而后为合宜今之斟酌损益必因乎古而后能不失乎先王之意程子所谓得意乃可以沿革是也若叔孙通曹褒与开元开寳之礼则岂足以语此哉

周盛时洛邑与宗周通封畿宗周镐京也为方百里者六十四洛邑成周也为方百里者三十六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千里是周之王畿千里兼有闗洛之地葢以闗中为根本据形势以临天下以洛邑为陪辅宅土中以朝诸侯后世两都并建葢始于此然周人镐京与洛实一封畿此则非汉人以下所能知也前此则周召分陜而治已有此意后此则周公君陈毕公相继分正东郊葢非止为殷民亦以庭户锁钥之寄非重臣不足以任之尔故毕命曰申画郊畿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此非通封畿之明验乎康王之诰云太保帅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帅东方诸侯入应门右此非分陜之微意及二伯之明验乎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歳复合合七十七岁而霸王出当时人固有窥见此意者矣

姊妺之孙为从孙甥称于父之舅氏曰弥甥见左氏春秋传

明王奉若天道树后王君公必承以大夫师长设官分职其来尚矣故以唐虞之盛必稽古建官夏商虽因时繁简官数加倍而稽古之意亦因乎唐虞葢体统相承上下为臂指内外为肺腑自上世以来皆有意义不可易也然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官之皆得其人尔苟非其人则虽稽古建官犹无益也成王此数言包尽曲折道尽要领大抵建官以周制为定汉官多因秦置乃傅说所谓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者也其间如中书尚书浸用事沿流至今更不可动殊不可晓宇文周虽尝仿周设官正与王莽之更改郡县事同何足道也 天子必有相百官必有总故在唐虞则有百揆在商则伊尹傅说皆为冢宰周成王时周公以太师为冢宰康王时召公以太保为冢宰政出于一而上下内外洞然无间三代致治之本正在于此范氏以为后世多疑于人宰相之职分而不一君以为权在于己臣以为政在于君国之治乱民之休戚无所任责故贤者不得行其所学不肖者得以苟容于其间愚谓汉初以丞相总百官以九卿分理天下之事此意犹为近古其后中书亲近而丞相疎外丞相失权而九卿更进用事古制于是始乱至唐而三省并设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施行欲相检制防其专而分其权也然李林甫杨国忠为相何尝三省不鼎立耶而弊乃如彼我朝罢丞相之官天下之事必归于六部而总于朝廷不使相压实合成周六卿分职之意使遂正其名而修其实古治岂不可复太祖既有所未遑而六部之外有内阁者为谋谟代言之任隐然有内相之意人皆以为不予之以名而予之以实也不予之以名俾无前代专权之患阴予之以实俾朝廷腹心喉舌得有所寄自是之后内阁则中书矣六部则尚书而六科则门下是三省之遗意犹存但唐宋之弊则革之已尽所以百年相承遂不复易

太学当如程子之议推访凡有明先王之道徳业充备足为师表者其次笃志好学材良行修者厚礼延聘萃于京师以大臣之贤者典其事俾相与讲明正学上者以为太学之师次以分教天下之学者如此方可以望古人育材善俗之成效 古者世子亦教于太学故有齿于学之礼有入学亲师受业之节世子与众国子不异师也东宫与太学不异官也 古者太学之教乃天子公卿自为之师而有司为之行其事授其业者尔业有四曰诗书礼乐是也故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成周大司乐掌成均之法教国子以乐徳乐语乐舞师氏居虎门左司王朝诏王媺而教国子以三徳三行保氏掌谏王恶而教国子以六艺六仪葢以师道之难故师不设官而无往非教故教亦不属于一官后世太学始有专职而不免为具员礼乐之官不复与乎教事葢礼乐徒制数既无闗于身心性情之养教亦徒虚文故不足以成乎徳行道艺之实士之四业独有诗书在又徒诵说而已此古今人材之所以异也

太学祀孔子为先师而三皇五帝三王别与汉唐诸帝为帝王庙似乎未尽窃谓太学宜祀及三王以上妄拟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髙辛氏髙阳氏宜为一庙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宜各为一庙周武王周公孔子宜为一庙皆立于太学其郡县学止祀孔子以颜曽思孟四子配享惟阙里徧及七十子如此方于礼为称于义为尽矣

同类推荐
  • 真龙虎九仙经

    真龙虎九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瘫痿门

    瘫痿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苏州竹庵衍禅师语录

    苏州竹庵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湖二集

    西湖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暮晚胡不归

    暮晚胡不归

    我名唤姜若,是个为女子作画画师。确切来说,是个爱打听故事的画师。凡尘的寻寻觅觅中,每一抹丹青余韵,浸染的,都是谁与谁的风华?有幸提笔,绘下一段段的纷扰,一段段的缱绻。彼年韶华,暮色微迟。
  • 九转轮回天

    九转轮回天

    轮回之道通天彻地。我只是一个平常人要行这通天之事。
  • 云霞七重诀

    云霞七重诀

    没有外挂的男主,天生龙骨有疾的少爷,莫名卷入纷杂斗争的凡人。遇到敌人太过强大,想要外挂续费?抱歉没有;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想找靠山大人?抱歉没人。这里有热血的战斗,连绵的智斗,复杂的人心,端看凡人云天卿如何斗智斗勇,小心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
  • 火影之星辰天迹

    火影之星辰天迹

    身为皇子,被迫踏入火影世界,失去记忆的他,是否可以掀起巨浪——以我的方式回忆火影
  • 我的向阳花开

    我的向阳花开

    世界上最悲伤的事莫过于,你走了我却留着,我走了你却留着。
  • 達方鎮年表

    達方鎮年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残暴后的温柔

    残暴后的温柔

    苏醒的变异僵尸,开始祸害人间。学会现代的文明,懂得七情六欲。从祸害到善良的路程,和被他伤害过的女人。从女人的爱人,到女人的杀父仇人。从兄弟的信任,到兄弟的杀父仇人。从自己善良的哥哥,到杀人狂魔。她在想,是自己放他出来的吗?
  • 恶魔校草壁咚100次

    恶魔校草壁咚100次

    一个玩世不恭的豪门少爷看上了一个普通的小丫头,在校园门口把她给壁咚了,走前说了一句话:“你被本少爷看上了,小心一点哦。”可是他们的生活却并没有那么顺利中间还跑出了好几个爱慕者,他们最后能走在一起吗?我们拭目以待。
  • 旧爱来袭,老公太霸道

    旧爱来袭,老公太霸道

    三年后,她是盛大婚礼的女主角,他强势闯入,裤脚边还粘着一个奶娃娃……原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幸运的新娘,却发现,一切都是蓄谋已久,这个霸道又嚣张的男人,毁了她的婚姻,还要腻着她一辈子?!
  • 天才毒妃:逆天四小姐

    天才毒妃:逆天四小姐

    震天帮的第一女杀手,在一次重要任务中被伙伴背叛,死于枪下,醒来竟发现自己穿越成了简太师府最不受宠的庶女四小姐。什么?几个姐姐欺负她?没关系,她要让她们知道什么叫以牙还牙!什么?要她嫁给残废王爷?嫁就嫁,反正王爷残废了,她正好可以逃之夭夭。可是,这个残王,好像有点厉害……宇文徵掐住她的下巴:“嫁给本王这个残废,你是不是很不甘心?”简云苓讥笑:“王爷是残了,不过不是身残,而是心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