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7000000012

第12章 见阿閦佛品

阿閦此云无动。虽复变化万形而实相常寂故名也。将证净名胜德。以即经故取佛而现土。因立品名耳。又据前半品应见如来。以后半品显迹证经故从后立名也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此品第二显净名身土以证经。夫人有胜德说必真当故印定也。文三。初明真身真土。二明应身应土。三欲闻经云利也。初文二。此初问也。前文殊入室论之以无来。身子求经训之以无求。今净名见佛见之于无见。此皆会真则言亡。相寂引物则示有去来耳。又二乘初心皆见相迹故因以诲之也。肇曰。向命文殊共来见佛。虽复举目顺俗而致观不同。如来逆睹其情。将显其来观之旨。以明佛事不可思议故知而问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二显法身。文二。一正答法身。二论以生灭。前文三。初总答实相。二别拣百非。三结成正观。此初也。肇曰。佛者何也。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称也。其道虚空固已妙绝常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像测。同万物之为而居不为之域。处言数之内而止无言之乡。非有而不可为无。非无而不可为有。寂莫虚旷物莫能测。不知所以名。故强谓之觉。其为至也。亦以极矣。何则夫同于得者得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是以则真者同真法。伪者同伪。如来虚照冥偕一彼实相。实相之相即如来相。故经曰。见实相法为见佛也。净名自观身实相以为如来相义存于是也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 此下二明别拣百非意。明诸相非相即实相也。法身非生灭故非三世。非有故非色。非空故非如。无自性故无性。肇曰。法身超绝三世非阴界入所摄故不可以生住去来而睹。不可以五荫如性而观也

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在三界。三垢已离顺三脱门。三明与无明等 金刚之体非四大起。本觉性故不积六情。法界同真不在三界性。离三垢常顺三脱。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法身性也

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观于寂灭亦不永灭 法身非聚散故非一异。亡彼我故无自他不同。太虚故非无相。不受着故非取相。生死即涅槃故无彼此岸。邪正道不二故无中流。虽众相都灭而不住灭故教化众生。是即常寂灭而无灭也

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法无彼此之相故不彼不此。圣无彼此之执故不以此不以彼。且二乘智所不测。岂凡识而能识哉

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 性不可蔽故无晦。离觉所觉故无明。不可以名乎。不可以相示。岂强弱净秽而分别哉

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 佛身住法性故不在方。庵园即法性故不离方。真身不生灭故非有为。丈六即真故非无为。应物而相非实相故不可示。应物而名非真名故不可说

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去不入。一切言语道断 法身真净不可以六蔽覆。不可以六度度。不可以善诚。不可以恶欺。感物而来非来。感谢而往非去。既无形于去来亦无心。出入斯言经自绝也

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 无心福物非福田。有求见益非不福。无证无得非应供。德洽无边非不应取之则失。真舍之则乖道。岂有相可见无相可无。斯同真际等法性越称量之境哉

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 不可以世界量。非大不可以微尘。比非小离六尘之境。不可以合觉。不可以离见。无漏之体体绝结缚等实相之智。同众生之性浑然无际。岂与法有别

一切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 肇曰。无得故无失。无清故无浊。事外之体何可恼乱。孰能作之。令起生之使灭。恬淡寂泊无为无囗。岂容忧畏喜厌于其闻哉

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既云三世之有都绝言说之路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也。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三结成观也。肇曰。穷言尽智莫能显示。来观之旨为若是也。又解。他观者谓二乘凡夫见生灭忧畏等背理为他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二论生灭文三。舍利弗问。二净名约幻况出。三释其生灭。前文又四。此初身子问也。离生灭见不生灭者。二乘之见非实相义。若即因缘生灭悟不生灭者。此法身义也。有此差别故再论焉。上虽具显百非。今但论于生灭。若悟生则无生。自然无生。无生自然。自然众非可见矣。肇曰。上云如自观身实相。实相无生而今现有生。将成其自观之义故以没生问也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 二反质也。肇曰。逆问所得以证无没生也。所得法即无为无相法也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 三答无没生也

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四呵也。若观诸法因缘生灭本无自性。云何乃问此没生耶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作男女。宁没生耶 二举幻况文五。此初举幻问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 二答也

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 三重问

答曰如是 四重答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云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五呵。若佛说诸法如幻相者。即幻生非生幻没非没。云何更问此没生也。肇曰。生犹化。存死犹化。往物无不尔。独问我为

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 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 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三解释。妄执虚诳有没有生。悟法真实无生无灭。幻灭非灭故不尽。善本幻生非生故不贪生长恶。此所以显即生灭悟无生灭成法身义也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此下二明应身应土文二。初论应事。二现身土。前文又四。一佛示国名。二身子生疑。三约喻质问。四解释应事。此初也。上既即生非生是真身。此明不生能生是应身。国土亦然。故佛示其生没也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二生疑。但可弃秽生净。曷有舍净来秽耶。肇曰。此土方余国怒害最多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答欲以明照为之除冥 三质问。初问答明曰。光自明闇不能蔽。喻真身处染不染。后问答明曰。光能破彼闇。喻菩萨化生杂染

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 此四合喻能释。二重亦然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不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 此二正现身土。文六。一时众渴仰。二佛命令现。三奉命移取。四劝修行。五大众发心。六利益还本也。此初也

佛知一切众会所念 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此二命令现土。肇曰。既睹大众渴仰之情。将显净名不思议德故告令现本国也

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三奉命。文六。此初念取彼佛国土及妙莲花宝。阶严饰尽皆现也

及菩提树诸妙莲花。能于十方作佛事者 肇曰。彼菩提树及妙莲华皆能放光明于十方作佛事。及华上化佛菩萨亦于十方作佛事皆通取来

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肇曰。欲天报通足能陵虚。然彼土以宝阶严饰为戏游之路。故同以往返也

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賦-止+(二/貝)]吒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入此世界犹持华鬘示一切众 肇曰。严净之土福庆所集。人天之报相殊未几。故同路往返有交游之欢娱。又解。忉利此云三十三也。阿迦[賦-止+(二/貝)]吒此云色究竟

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 二正取。肇曰。重为轻根静为躁。若非三昧之力无以运神足之动

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唯取我去。愿见救护 三得通惊觉肇曰。大通菩萨逆睹变瑞为众而问。其余诸天未了而问。恐畏未尽故求救护

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 四佛称净名作也

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智已之所往 五明不觉

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 六入不增减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佛言。若菩萨若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此四劝修行。文三。此初劝观也。二皆曰唯然答见。佛言已下劝修并可见。肇曰。登高必由其本。求果必寻其因

现此妙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 此五明众益。文三。发心发愿佛记如文妙喜现。此二意。一为证净名净土。二为若干有缘发心

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 此六利益已还本

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 此下第三明闻经益。文二。一身子发愿。二闻经利益。初文又三。一问。二答。三发愿。如文妙喜净土净名神道不思议事。二乘所无故启兹愿也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 此下二明闻经得利文二。此叹闻经益

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 此二叹诸众生闻经益。文三。此初叹闻经

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 二总叹受持

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 三别叹有六。此初也。八难众生尚不闻名。况乎得哉。深种信根值佛得经解脱宝藏即为已得

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即为诸佛之所护念 肇曰。行应于内护念于外。理会冥感自然之数

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 持法藏者。行如来事故如供佛

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则有如来 经是佛母故。经卷住处佛及弟子梵释龙天护如塔庙

若闻是经随喜者。斯人则为取一切智 千里之行难于发足。一切智果始于随喜。既能喜之必当克证

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人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十善五戒报在人天。大乘深经唯果菩提故始信四句便记成佛

同类推荐
  • 靖海纪事

    靖海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郊庙歌辞 禅社首乐

    郊庙歌辞 禅社首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灵灯仪

    万灵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窥园留草

    窥园留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再续前世情缘

    穿越之再续前世情缘

    她是来自22世纪的青春美女,他是凌国的冷酷王爷她和他会发生怎样让人羡慕的爱情故事呢...请看......
  • 玺欢原来很简单

    玺欢原来很简单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的偶然邂逅吗?记得那时天空很蓝很蓝,我躺在草地上,喊着我喜欢的你的名字,我知道那不会是最后一次。
  • 死亡游戏死迹

    死亡游戏死迹

    狂野之都(游戏开发圣地)的KIS公司研发了一种游戏叫做【死迹】,这个游戏开启了狂野之都前所未有的风波,一个近亿人在玩的游戏,成为了一个无形的杀器。。。
  • tfboys之梦处人心

    tfboys之梦处人心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 末世之霸气姐妹花

    末世之霸气姐妹花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只是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我就来到了这个遍地是丧尸,满街是变异兽的世界?看我们姐妹三人如何在末世闯出一片天地,看喜欢厨艺的大姐我如何玩转空间,在末世横行霸道!丧尸?一手灭一个;变异兽,一剑砍一个!好帅的男人啊,等等,这个不能杀~看女主如何在末世护妹妹,救爸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生命的颜色

    生命的颜色

    编入作者陶少鸿的二十一个短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内容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写了人与他者、与环境的关系,也写了人处在困境时的挣扎与自我拯救。
  • 传奇乐攻师:绝世神草与邪恶妖花

    传奇乐攻师:绝世神草与邪恶妖花

    传说,有一株象征吉祥的瑞草,名为“蓂荚”;传说,蓂荚近万年内会幻化成人形参与世间轮回,体会美与丑;传说,没人知道蓂荚会幻化成什么人,只知道她的出现会伴随着惊心动魄的成长经历和如梦似幻的传奇故事;传说,她,将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传说,有一朵代表邪恶的妖花,名为“黑色曼陀罗”;传说,黑色曼陀罗会在近几年幻化,以人形参与轮回,历经磨练;传说,黑色曼陀罗的人形样子没人见过,只知道他的出现会带来震惊世人的杀戮和无穷无尽的误会与误解;传说,他,将感受一次痛彻心扉的恋情。神圣的她,正义,俏皮,可爱又毒舌;黑暗的他,邪恶,美丽,腹黑又危险。他们,又将会谱写出怎样的篇章?
  • 婆娑树影

    婆娑树影

    那日:叛兵,攻皇城,斩君颅,示皇墙,国母随帝去,帝姬女,不闻踪
  • 复仇公主的复仇音律

    复仇公主的复仇音律

    第一次写小说还请大家原谅,写的不好请多留言我们会改进的。还希望大家向朋友们,多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