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1000000002

第2章

三問答主伴別。此經總相具德有三。謂佛。文殊。普賢。佛表果德無言。當不可說不可脩不可得不可證。文殊因位可說。以說法身果德。普賢自行可行。行其行海。充徧法界。用此三德。利樂眾生。文殊成贊法身本智。普賢成差別智之行德。一切諸佛皆依二尊者以為師範。成就極果。或說普賢為長子。為建行成滿眾生故。又東方震為長男。為青龍。為春生。像日出堪施作務。隨緣運用故。普賢為行首故。文殊為小男。創證法身本智。初生諸佛家故。為啟蒙之首故。又艮為小男。在丑寅間。平旦創明。暗相已無。日光本著。像初住始見道故。又住東北方清涼山。託世間法。令易解故。又一切處文殊。法身智徧故。所從來金色世界。金體白而相黃。表法身無作唯無依智為白。無依智用無貪恚相。即有和氣為黃。為福慶色也。觀音在金剛山西阿。西為金為白虎為凶為殺。於不善處行慈運悲是觀音也。文殊普賢觀音三法。是十方佛所共行。觀音為善財十迴向中第七慈悲位中知識。主方便波羅蜜。以方便法行於非道。非權學六度菩薩有畏愛者之所堪也。

四因果圓滿別。如涅槃無行等經六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等。但明法身無作之果。以不具行故。權教積行滿三僧祇劫之果。言從行脩成。以不了無明本是法身智慧。厭而以空觀折伏現行煩惱。欣別淨門故。又化佛所有功德。總是脩生。如云然燈得光明。忍辱得端正等。華嚴則不然。一念頓證法界法門。身心性相本唯法體。任無依智施為運用。即是佛也。恒沙德用法爾具足。普門法界。諸障自無。用別對治別脩別斷。不見變化。變與不變。無別性相。普觀一切無非法門無非解脫。以是因果同時之法。為法界海中因果不可得故。不可得中因果同時無障礙。故位位中菩薩入定皆有十方同名佛來。菩薩是因。來佛是果。表體用相徹。因果無二故。以法界智。行菩薩行。設同凡事經過多劫。而於自見不移時故。

五地位行相別。依大乘根品有六種所乘之門。阿彌陀經念佛願生淨土門。為未見性有自他往來。是為一。無量壽觀經作淨土觀行所生淨土門。從心想生非了性故。是為二。般若經脩空無我觀門。以破凡夫實有。二乘我執。故多脩空法。空增勝故。雖行六度得六神通。然是析法明空。不見佛性。不生佛家。是為三。深密經和會有無觀智門。以般若脩空。壞緣生法故。說緣生自體涅槃。和會有無。不令互斥。但立十地斷惑行相。而無三賢十信。未是理事相攝法也。又仁王經說五位十地。多生積行脩假真如。又有教說地前伏惑。地上見道。並對權根。非為實說。是為四。漸見佛性進脩門。如仁王深密大品三經立假真如。以成十地。是為三種權教十地。涅槃經十住少分見性。乃至十地未能了了。是為分證十地。而牛食肥膩草純出醍醐。即為明證十地。并華嚴一乘十地。是為實教三種十地。權實十地凡有六種。是為五。頓證佛性理智萬行圓融門。如華嚴經法門是法界大宅。一切權教總居門外。中間安立軌像無一事空施。故子為佛位。丑為信位。寅為住位。卯為行位。辰為迴向。巳為十地。午為等覺。未為晦明入俗。申酉戌亥為所化。故易坎為君。離為臣。震為上相。為青龍。為吉慶。酉為上將。為白虎。為凶害。如來治坎而發明。普賢為智相。主萬行。觀音以大悲為上將。治凶危。文殊為覺蒙之師。互體交參。以持佛家之法。皆令眾生住於中道。以是身皆金色。其諸菩薩皆以自證果德為名。皆以自證本法為國。非眾生行業影像地水火風之國。皆以本智利生行果為所事佛。一一法像。帝網重重。是為六也。總論諸教地位行相有此六種乘。有脩真者勿滯權門虗煩多劫。

六重令善財證法別。如文殊覺首等說十信法門。善財於福城東見文殊而證信位。法慧等於須彌頂說十住法門。善財見德雲等十人而證十住。夜摩天說十行法門。善財見善見等十人而證十行。兜率天說十迴向法。善財見青蓮華等十人證十迴向。他化天說十地法門。善財至婆珊婆演底夜天等十善知識所。一一證之。三禪天說佛華三昧等覺位中普賢境界法門。善財參摩耶夫人已下十位。一一倣而行之。令成後則。於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時說佛果法門。善財於毗盧樓閣中參彌勒菩薩而證佛果。以至果同因。因果相徹。無先後故。彌勒還令善財見初友文殊。以由普賢行。得成正覺已。常以普賢行導利眾生。與普賢同故。便見自身入普賢身中。以令後學解證無疑。又文殊普賢彌勒三人一處。表通因徹果故。三人之道是三世之通途。源始之法際。古佛道法。本來常如。處迷者自沒輪迴。迷解即本來全得。無生無滅。無作無為。脩之者。放逸者。皆有所作。故曰欣寂不當放逸還非。以皆纏情。自乖聖性。當以定慧力善自觀之。勿滯其事。

七六位菩薩來眾別。如信位內文殊覺首等從金色等世界。不動智等佛所來。金為白色。明法身本體不動智。明法身之內無作性智是根本智。文殊即能證之因。不動智即所證之果。表從本智所來。來處是己身之智。所來是因。明因從本智果來。如全將金體以成鐶釧。全將佛體以成菩薩。全將佛果以作自身。舉此同體無二因果。以成十信法門。還令學者信果成因。還脩果法。以成因位。十住初心便成正覺。所謂以少方便疾得菩提是也。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等覺位中所有菩薩眾海。皆是佛果位海。非是凡夫。雖法界品逝多林舍利弗等影響聲聞。示同聾瞽。以令實聲聞人。回心向大。非劣眾也。

八所施法門事理別。權乘中說有情有佛性。無情無佛性等。華嚴即是越情實教。如十林菩薩以慧為國。明一切境界總為慧體。有情無情無二見也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又可作情無情計耶。故山河樹木皆能現佛菩薩身。及說法。與佛體同。能同能別。自在無礙。一一境中纖塵之內。佛身出現。剎海重重。佛身無盡。佛身毛孔。亦復如是。境界重重。互相徹入。不論如是情與非情。

九與諸三乘得果別。聲聞觀苦集二諦深生厭離。作無常不淨白骨等觀。知身空寂。智滅身亡。不生悲智。名之為滅。以此滅處名為涅槃。設從空起。亦無三毒。如呪毒蛇。呪力持故。毒不得起。以脩人無我法。三毒業空。滅伏諸苦。名為道諦。楞伽云。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言若知過回心。亦成佛也。緣覺人知十二緣自體皆空。身心無主。性恒無我。以無我故。十二緣滅。任性逍遙。不趣聲聞之寂。亦無菩薩悲智。權小菩薩但說六波羅蜜。未說方便等四波羅蜜。不能入生死海。猶脩假真如觀。破空有二執。成不生不滅法門。九地以來未明佛性。為脩假智乃成障故。此華嚴為上上根人頓示本法。十住初心便同諸佛。以依本智法。即無所脩故。本無障故。任運悲智。不作而成。隨緣六道。無非法界。了緣生法。自體恒真。更無脩作。所有念慮。皆從智生。但知任運對現色身。說法應機。如響相對。恒處生死流。法身恒寂。雖經多劫。體不移時。入死出生。非沒生也。故五地脩十種四諦觀。六地脩十種十二緣。故十方佛皆說四諦法輪。以知苦集元是根本智故。不同三乘有欣厭故。

十付法流通別。三乘之教付囑諸聖。及諸凡夫。以法未真。易信解故。且令聖凡共質令教流行。此法界根本法輪出情難信之教。要待入證。生在佛家。為佛真子。方是流通。但有聖說無入證者。不名流通。但有凡夫說教。無入證者。亦非流通。為自法不明。疑情猶在。不破自他闇。未能決定知佛意故。故付大心凡夫入證位者。令諸凡夫直下自信。證十住位。生在佛家為佛真子。有是流通。

第四成佛同別者。夫智身寥廓。總萬像以成軀。萬像無形。與智身而齊體。違真相隔。得本形同。只為乖本相殊。致使化儀差別。今約人天權實之流。分為十種。一佛身別。如經說有九十七種相。及無盡相身。非三十二相等。

二成佛時別。如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即是法界無始終前後之時。不出不沒不成不壞。如來常住在世常轉法輪。能如是知。即是佛出興也。非如化佛逾城出家成道等。

三菩提樹別。即高顯殊特莊嚴寶樹。如金剛藏身中所見之樹。意明徧一切處之樹。非化佛木樹高下但稱人間。

四座別。妙寶蓮華師子之座。非藉草也。

五大眾別。皆智圓多劫一際無前後時眾也。

六示相別。權乘中八相成道等。此一乘即以初發心住會法身本智以為正覺。情絕始終。不見時遷。及以不遷。不乖當念。蘊功即佛。應真自性常轉法輪。法華經云。吾從成佛已來經無量阿僧祇劫。此是迴彼三乘。就實而論。其實如來不出不沒不成不壞。常住在世。

七轉法輪別。毗盧遮那一乘法輪。所謂佛乘。法華經云。佛乘唯有一。無二亦無三。乃至乘如來乘直至道場是也。如龍女剎那成佛雖有轉相。亦是一乘之門。有說龍女是化者。苦哉飜成謗也。

八說法處別。化佛說法或塵苑或給園。皆有處所往來。此經十處十會及一切塵中。佛身佛國重重無盡常轉法輪。不去不來不出不沒。

九大會莊嚴別。十方來眾皆云十佛剎塵。位位地地十百千以次增多。為明無盡。一一眾會皆徧法界。一一塵中眾會重重。皆與法界虗空等。乃至於一小眾生身中成道說法眾海重重。其彼眾生不知不覺。如是眾會皆為諸佛菩薩性徧一切處。身土眾會皆徧一切處。

十所授法門別。為法界自體法身古佛迷在無明。頓以方便三昧而令現之。十住初心全得佛果。一念一時一際一法界門。頓収文殊普賢萬行理事。更無情量。卷舒延促。不廢隨俗時劫日月歲數。然其歲劫當自不移。了知苦諦本來聖諦。元無諸苦。亦無涅槃。如是信解。如是證入。以少方便。疾得菩提。即以智幻門幻生其身。等眾生界。同眾生事。即以無礙念門。了眾生根。即以師範門。以成軌則。即以眾藝門。訓誨眾生。即以無依道場門。法無所著。即以無念門。念而不著。即以淨智光明門。恒照無礙。安立諸法。度脫眾生。即以無盡相門。不壞色身。即以誠願語門。出言誠諦。即以幻住門。常住世間。成就眾生諸根解脫。此十法是善財等覺位內善知識利安眾生之門。令諸學者頓脩悟入。以此十法善住世間。非如三乘厭苦樂滅。亦非留惑樂空出纏。別求淨土。

第五見佛差別者。情存相隔。見絕體齊。身立影生。情留佛異。佛由情應。以此乖真。心盡情亡。智身自稱。隨緣無作。動寂俱真。如是相應。名毗盧遮那也。只可歸真去假。不可滯假亡真。略立十種差別。使創信者返末而還源也。

一人中見佛但有三十二相。

二諸天見佛八十種好。

三諸龍見佛或同人見。或見但為大龍王。餘畜例然。

四諸仙見佛但為大仙。

五外道見佛與己同類。

六八部神等見佛與己為王。

七小乘人見佛為大聲聞。

八緣覺人見佛還為緣覺。

九權教菩薩見佛。但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福智充徧大千世界。

十佛乘中見佛。為十佛剎塵蓮華藏世界海法界主。福智充滿一切諸剎。無盡相海重重故。如上見佛不同。皆由信樂差別。是故當發廣大心。信廣大教。發廣大願。行廣大行。人廣大智。利益成就無盡眾生。成大菩提。若不如是。終非究竟。勞而功少。何如直往一切智之本智中也。

第六說教時分者。夫道源虗寂。三世智圓。會萬像。齊有無。混去來。印今古。情亡智立。想絕悲存。一雨普滋。百卉齊得。圓音遐布。獲益隨根。略依權實分十種時。

一力士經說佛成道一七日即於鹿園說法。

二大品經說佛初鹿苑轉四諦法輪。

三法華經說三七日詣鹿園。

四四分律及薩婆多論云六七日方說法。

五興起行經云七七日方說法。

六三分律云八七日方說法。

七大智度論云五七日方說法。

八十二遊經云一年不說法。

九今唐朝藏法師判佛成道。定經二七日後方說華嚴經。

十今依法界門法身本智理事大悲之宗。不依情量時分之說。古今見盡。常轉法輪。無始無終。法如是故。情亡心盡。任智利人。即是佛出興轉法輪時。法華經云吾從成佛已來經無量阿僧祇劫。量既本無。擬將何為說法時也。

第七淨土權實者。夫遮那法界。體相括於塵沙。方廣靈門。淨穢互參於無極。但隨自脩業用見境不同。致使聖說乖違。依根不定。或權分淨土於他國。指穢境於娑婆。或此處為化儀。上方為實報。文殊住東國而來。觀音處安樂而至。如是權儀各別。啟蒙的信無依。今略會諸門。約申十種。

一阿彌陀佛淨土。為一分取相凡夫。未信法空實理。以專憶念。念想專故。其心分淨。得生淨土。是權未實。

二無量壽觀經淨土。為一分未信法空實理。樂妙色相者。令其想彼色像。想成就故。而生佛國。此權非實。

三維摩經淨土。佛以足指按地。加其神力。蹔現還無。是實報土。未具陳廣[弓*夾]。是實未廣。

四梵網經淨土。說千華并百億四天下等。為三乘菩薩見未廣故。分示報境。未成圓滿。是權未實。

五摩醯首羅天淨土。為權教菩薩染淨未亡者。說此欲界閻浮提為有漏。彼摩醯天為實報。亦權未實。

六涅槃經淨土。言有實報淨土在西方過三十二恒河沙國土外。此三千大千世界總是穢土。亦為權乘中一分染淨未亡者說。是權非實。

七法華經淨土。有移置天人三變之相。亦為染淨未亡者說。是權非實。

八靈山會所指淨土。令三乘人知此土即穢恒淨。諸眾信可。未能自見。是實非權。

同类推荐
  • 北京潭柘寺清拳

    北京潭柘寺清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朝金粉录

    南朝金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茶笺

    茶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晚朝仪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晚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流绪论

    九流绪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食鬼神君在都市

    食鬼神君在都市

    【本书已经升级为《我与总裁老婆捉鬼的日子》】老道宽衣解带,跳入一具女尸棺材,一番震动和低吼之后,老道印堂发黑爬出棺材,棺材内传来女人尖叫老道拍了拍身旁少年:“爷爷老了该你接班了,先下山历练半年吧,记住你是玲珑神族后裔。”天啦!山下校花、空姐、警花、美女总裁、丝袜老师都被鬼上身了夜小枪毫不犹豫扒开衣服,大吼一声,“放开那个女孩,要上上我!老子肚子正饿着呢。”
  • 破界之拳

    破界之拳

    失去记忆的男子降临到一个奇妙的世界,身边没有一个熟悉的人,我能信任谁?我自己又是谁?我经历了什么?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伴随着许多疑问开始闯荡之旅。
  • 95后脱口秀

    95后脱口秀

    与其像个思想者一样思考人生,不如点进来看看有没有你的人生。
  • 名门贵妻:神秘老公无底线

    名门贵妻:神秘老公无底线

    "听闻男友要结婚,夏云乔着急去抢亲。结果喝酒误事,夏云乔抢错了人,可是新郎扬言要她负责。只是夏云乔从来都没有想到这个长着一副好皮囊的男人,做什么事情都这么的无底线,实在让人头疼。可是当他揭开神秘的面纱,夏云乔才知道他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的人。“傻瓜,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的巧合。”唐逸轩说。“所以只有刚刚好?”夏云乔反问。“只有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暗幕杀机

    暗幕杀机

    暗幕之下,岂有真相?杀人的人不是罪人,被杀的人,才是罪人。
  • 二公主的锐变成女王

    二公主的锐变成女王

    等到结局的时候,简介我会写出来,这样会更好,会更容易理解
  • 星河巨擘

    星河巨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论在哪个时代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大星空时代,是要在竞争中迷失自我,在巨人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如同蝼蚁般被华丽碾过?不!拥有一颗强者之心,手持神兵,驾驭天骑,也可以披荆斩棘,傲视群雄!浩瀚星空,看我征服!
  • 艾情锁困

    艾情锁困

    她不过现世一名女警,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古国,重生在了一位同姓名的姑娘身体里,她名叫艾瑞霞,她是金凤国使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她身受重伤,被他所救,他对她日久生情。怎耐她患上失忆,当得知自己杀手身份的时候,她也无可奈何,只好欣然接受,为了他的安危,她不敢接受他的爱。几经波折,她接受了他,又因背叛帮主,树敌太多遭遇追杀。危难之际,太子出手救了她,更对她一见钟情,但她无心太子的厚爱,怎奈太子用尽手段。她为救心爱的他,委身进入皇宫帮太子铲除宰相余党重任。几年后,当她再见到他,见他妻儿围绕,她伤心欲绝,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太子妃她不屑一顾。她挥挥手,选择了为爱死守……
  • 守护甜心之遇见

    守护甜心之遇见

    守护甜心亚梦因为背叛,心中充满怨恨,殊不知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却无比强悍,腹黑的女王与冰山恶魔会有什么样的爱情火花
  • 我欲成峰

    我欲成峰

    星斗初开,相传这人世间本不属于人类。自由残老卷轴中曾提到,在茫茫山海之间,八种奇石散落在不同绝境中。千百年中只有一人曾收得过八种奇石,辉煌一生,名扬百年。......百年之后,世间安泰,沉寂了千载的大陆世界,无数奇石缤纷涌现重见天日,争锋之夺,谁将是这世界的真正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