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6000000007

第7章

十地者。蘊積前法至於成實。一切佛法依此發生。故謂之地。經云。趣入菩薩諸地行。一切佛法所從生。十地法門。即第六會他化天說一品。他化天乃欲界之頂。依此說十地者。表十地之行依眾生應化無自化也。蓋前為三賢猶為自利。此為十聖純是利他。故無自化。此地以普光明智為體。所謂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前四位雖不離此體。但蘊積之功未全。不得名地。此則通初徹末功行已全。即前四位融為一法。故名諸佛智地。自此至十一地更無別法。論云。此十地法。通初徹末為一際法門。此諸菩薩皆當會雲集之眾。金剛藏為上首。承佛神力。為眾說十地名已不解其義。示諸佛智地法不輕授也。時解脫月與眾菩薩殷勤三請然後乃說。故曰請法主伴。此眾初三十七位同名為藏。獨後一位名解脫月者。表此位依金剛智蘊積前法。加以三十七道品助令充實廣大具足名藏。至獲滿果名解脫月也。經於諸地多云。菩薩住此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乃至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深心敬事供養。此乃功依地滿智以願圓。能於佛境互參徧徹。故得見如是多佛承事供養。剛藏身中現出智佛者。經至法雲地。說此地菩薩種種無量神通智力。大眾皆疑。於是金剛藏菩薩入一切佛國體性三昧。時會皆見自身在剛藏身中。又見其中菩提樹師子座上。有佛號一切智通王。諸相莊嚴說不能盡。論云。一切佛國體性即無作法性身也。菩提樹即法性中覺體。智通王即法性中妙智也。人人本具。唯不自加行顯發耳。愚謂行人苟自顯發。不獨不疑十地菩薩神通智力。足知華嚴所詮一切佛德皆吾性之常分也。剎塵同名等者。剛藏菩薩說十地已。十方各十佛剎塵菩薩同名金剛藏。從金剛幢所來為作證。表此地行法十方同道皆智地果摧伏一切而自體無動也(此品計六卷)。

十一地者即等覺位也。超出十地名十一地。即第七會三禪天說一品。以初禪離憂二禪滅苦。三禪惟是法悅妙樂。依此說十一地者。表進修功成迴超諸苦常享法樂也。其品名佛華。其文未來。謂之佛華者。初登佛地果行未滿故也。蓋華對果言。故繼此說佛果行也(此品梵文未來)。

約五位至此。答前所問者。十住答菩薩智海也。十行菩薩行海也。十向菩薩誓願海也。十地菩薩地海也。十一地菩薩出離海也。所謂菩薩波羅蜜菩薩神通菩薩乘菩薩助道等海。皆備於此。次自十定至壽量不思議普賢行十一品。答佛壽量海佛變化海佛解脫海。而所答盡矣。後法界品。圓彰重諭五位因果。則三十七答。亦依前圓彰重諭也。

夫說五位之法。始於忉利終於三禪。諸天延佛。始於置座終於敷座者。以住於佛住亦未離乎住。故十住之法。於地居之天忉利說之。其座則安置而未至於化也。行行皆真超然絕俗。故十行之法。於空居之天夜摩說之。其座則化之而未至於敷也。真則自利。非所以利他。化則依空非所以入有。必須迴真入俗運智行悲。使上可超乎欲境下可同乎萬物。故十迴向法。於五天之中兜率說之。其座則敷而布之。不止於能置能化而已。自是蘊功成實廣博如地。妙用發越不依漸次。故十地之法。越化樂而於他化天說之。過此則入等覺位。迥超諸苦常享法樂。故十一地法。越二禪而於三禪天說。其表法言意一字不虗。五位功圓佛果現前等者。論科此為等覺地。以住行向地位分賢聖行有淺深。其功未圓。其覺未等。雖曰登地。是菩薩果。非佛果也。兼前四法進入此位。乃圓乃等。而佛果可得矣。繼此說佛果位也。

佛果行者妙覺位也。自十信初因歷五位法。修治惑習。習盡智明。乃依此行以成佛果。即第八會普光殿說有十一品。乃十定十通十忍阿僧祇如來壽量菩薩住處不思議法十身相海隨好功德普賢行如來出現品是也。清涼謂前六品明等覺因圓。後五品明妙覺果滿。十信因行與此果行。皆依普光殿說者。示修華嚴行初依普光本智起信。而歷位昇進至行周果滿。未嘗離於本智也。此則因果不移本始不二。三世一念初後不遷。乃與不動智佛相應。而證不滅不生法界極果。實華嚴大旨也。

初十定品。示生佛共有根本智體。為寂用之源。唯果佛能盡其妙。德用無涯。寄圓顯十耳。一普光大定。二妙光大定。三徧往佛國大定。四清淨深心大定。五知過去莊嚴藏大定。六智光明藏大定。七了一切佛莊嚴大定。八眾生差別身大定。九法界自在大定。十無礙輪大定。謂十定者。古今諸佛寂用自在徧周之大體。所以參融五位成一法體。無始無終不遷不動。一多純雜同別自在。故佛將說十定之名。先於普光殿入剎那際三昧。明此定體全即普光智體。無復古今延促始終遷動之相。皆頓圓於一彈指頃。故云剎那際三昧。得是三昧者。皆可與毗盧同行。寂用自在矣。此即生佛共有本智之體寂用之源也。此品佛自說十定名。令普賢說十定用。明佛為根本智體。普賢為差別智用。二者相資。乃能寂用自在也。此眾有一百位。前三十位同名為慧。後七十各異名者。論以三十表三解脫。七十表七覺行。謂此位菩薩。依三解脫慧而行七覺行。覺利羣生。其慧則同。其行則異。然三空七覺。為進修初行而施於果位者。此聖人俯己同物之行也。故此品云。摩尼珠王能隨所求。與物同色。而不失自珠之德。喻得果寶王隨機利生俯同羣物而不失自果之德也(此品計四卷)。

次十通品。示從定起用十種智通。一他心通。二天眼通。三宿命。四知未來。五天耳。六往一切剎。七善別言辭。八無數色身。九達一切法。十入一切滅盡三昧。此即開六通成十通也。天眼天耳神足漏盡各分二。他心宿命不分也。天眼即二四。二約現在四約未來也。天耳即五七。五約善聞七約善別也。神足即六八。六約力用八約現身也。漏盡即九十。九約智中漏盡十約定中漏盡也。此皆以無障礙大智為體。非小聖所及也。此繼十定品明從定起用。故有此十種智通也。

次十忍品。示方便攝化隨行法忍。果行至此滿矣。以通成忍果行滿終等者。論云。十地已前以忍成通。十一地後以通成忍。前即隨位進修之伏忍。此即隨行利生之法忍。果行至此。為普賢行滿。純是妙覺如來。而不捨菩薩方便。故曰果行滿終妙覺菩薩行。法忍者。經云。菩薩有如響忍如影忍如化如空等十忍。謂以通事利生實非同異。譬如谷響從緣所起。而與法性無違無雜。又如日光影現一切。在油非油。在水非水。於川不漂。於井不沒。不異一體而有彼此。不隨於物而有遠近。菩薩於無二法中分別二相。善巧通達隨行法忍皆如是也。此前後數品無菩薩號。乃取經意補之(此品與前十通品共一卷)。

次阿僧祇品。及隨好功德品。明佛果所迷二愚之法。所謂廣大算數愚。隨好功德愚。此二唯佛明達。菩薩尚愚於此。故四十品經。唯此二品是佛自說。餘皆當位菩薩所說。所以明廣大算數者。為彰佛德非數量可盡也。故長行中辨能數之數無量。偈頌中辨所數之德無邊也。則僧祇品明徧一切數。壽量品明窮一切時。住處品明徧一切處也。論阿僧祇此云無數。此品皆舉不可數不可說法。而經云。如是三世無有邊。一切菩薩皆明現。此與隨好功德品明佛果所迷二愚之法。菩薩尚愚於此。唯佛明達。故曰佛地法門。此品因心王菩薩請問發起。自此至如來出現品。明佛果三業二智廣大自在。此則以通成忍。致心業廣大自在如王。故依心王菩薩發起也。

次壽量品。明佛地實報稱性之壽。窮剎海無盡時分。而出數域之表也。讚云。以日等劫無滅無生等者。經云。爾時心王菩薩於眾告言。此娑婆世界。釋迦佛剎一劫。於極樂世界彌陀佛剎為一晝夜。極樂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剎為一晝夜。如是舉十世界。各以前位一劫為後位一晝夜。而經云。如是次第過百萬僧祇世界。最後世界一劫。皆如前剎為一晝夜。普賢同行諸大菩薩充滿其中。意明佛地實報稱性之壽無盡根本智無生滅。此由心業廣大自在。以致命業廣大自在也。

次菩薩住處品。示無方攝化不捨世間。故舉八方若山若海皆有聖居無所不徧也。讚云攝化無方等者。爾時心王菩薩於眾告言。東方有處名仙人山。從昔菩薩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金剛勝。與菩薩眾常在其中說法。南方有處名勝峰山。西方有處名金燄山。以至北方香積山。東北方清涼山。海中金剛山。東南支提山。西南光明山。西北香風山。計九處。皆如上舉。後又廣舉成二十二處。唯此九處有菩薩名。此依一閻浮提略示耳。菩薩住處實徧法界無有方所論。云此。明佛菩薩行周徧揚化常行不斷不捨世間。此由命業廣大自在。以致行業廣大自在。命業行業皆本於心。故皆心王菩薩所說。清涼山即今五臺山是也(此品與前二品共一卷)。

次佛不思議品。明佛果法智德深廣超越。非識情思議所及。讚云根本智中不思議用等者。前明佛菩薩行攝化之事。此明佛不思議能化之智。非情識名言所及故曰不思議。此品乃佛神力加青蓮華藏菩薩演說。而告蓮華藏菩薩。論謂青蓮華藏。表本智無染具差別智。又告蓮華藏者。表本智別智二者相成。以顯心佛不思妙用。此則二智廣大自在也(此品計二卷)。

次十身相海品。明大智攝化所感正報有十種身。謂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復有十華藏世界海微塵數相莊嚴。故號十身相海也。常稱三十二相即化身也。觀無量壽佛經稱八萬四千相即報身也。今十華藏微塵數相即法身也。讚云萬德莊嚴不思議智等者。經舉九十七大人相至十華藏海微塵數身相。是謂十身相海萬德莊嚴。論云。前說心佛二智不思議用。此示心佛二智不思議報。故曰不思議智清淨果佛。

次隨好功德品。明隨塵數相有塵數好。相言其狀。好言其美也。一一好中有多光明。能淨無邊界脫無間罪。功德難思也。讚云光相莊嚴不思議行等者。經云。如來有隨好名圓滿王。出大光明名清淨功德。能照塵剎。隨諸眾生行業欲樂皆令成就。由以隨行正智破諸障惱。成此光明。自嚴其身兼以嚴物。故曰隨好莊嚴。隨好者隨形相好也。前明智報成大人相。此明行報成隨好相。故曰不思議行清淨果佛。此二品法總。彰三業二智之報廣大自在也。此品告寶手菩薩而說。表法身性光隨行接引。次二聖號乃品中敘事(此品與前十身相海品共一卷)。

次普賢行品。明佛行海融前智門廣施利行。讚云融前智門等者。此品廣陳普賢行法。融前果智。為入塵利物。諸佛同行如來果行至此極矣。故繼此說如來出現品。次普幢佛者。爾時普賢說是法已。十方剎塵菩薩同名普賢。各從普勝世界普幢自在佛所來詣此土作證。表佛普賢行之體用。以處道謙柔為普勝。摧伏自他為普幢。理智悲願具足隨緣為自在。昇進位極冥造此道為來詣此土。如是作證。表佛普賢行徧一切處十方同道無二無盡也(此品計一卷)。

次如來出現品。初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者。此即信首文殊異號。於此請問如來出現之法。示從十信依智進修。至此世出世間智悲行滿。則本智如來從自性起妙德圓具。故以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請問如來出現之法。此與前品。融會三業二智之成功廣大自在也。又讚云自性如來法雨所潤等者。經說如來出現有十種無量利行之相。至音聲第十相云。如來欲以正法教化眾生。先布身雲彌覆法界。示現種種光明電光。出生無量三昧雷聲。從無礙悲心起大智風輪。然後於法身雲廣雨法雨。所謂為坐道場菩薩。雨法界無差別法雨。為最後身菩薩。雨遊戲如來祕密教法雨。乃至為求獨覺乘者。雨深知緣起遠離二邊不壞解脫法雨。為求聲聞乘者。雨以智慧劍斷煩惱冤法雨。餘不勝舉。皆明自性如來功圓智現無作無限自在利行也。

次二位授記成佛眾者。普賢菩薩說如來出現法已。十方剎塵如來同名普賢來為作證。復作是言。今此會中十方剎塵菩薩。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我皆與記一生當得菩提。又有剎塵眾生發菩提心。我亦與記當來經不可說剎塵數劫皆得成佛號殊勝境界。此明自既修行得果。此所化眾亦當得果。於菩薩言一生。以根機已熟超達之易。於眾生言塵劫。以積迷之久超達之難。特對機言耳。於實性中古今一時三際一念。則以剎那頓證為一生。又以剎那三昧。顯出如來正智慧海。則無邊劫迷一時頓滅。為經不可說劫皆得成佛。號殊勝境界者。迥出情計之境故也。

夫始於文殊發信。歷位進修。至十一地佛果既成。又自本有定體。從定起用。隨行成忍。通達二愚。享實報壽。無方攝化。不捨世間。成不思之智。獲十身之報。又以普賢大行圓融廣利。則自性如來之德於是明極。昔為妄覆。至此乃現。故終說如來出現品。總該果行。又說離世間品。明果後利生之常道。而通為設法治習修證分也(此品計三卷)。

清涼科前三十一品。為修因契果生解分。離世間一品。為托法進修成行分。

上釋三周中第二周法竟。

同类推荐
  • 河南程氏遗书

    河南程氏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浒后传

    水浒后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窗炙輠录

    北窗炙輠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后汉文

    全后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女科证治准绳

    女科证治准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滨城海恋

    滨城海恋

    为了族人,他踏上了寻找对抗魔族的不归路。一路风尘,问谁能与我争?
  • 我是个僵尸

    我是个僵尸

    虽然我已经不是人了!但我还是我啊!所然我的结局已定!但我还有我的敌事!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对我而因的“因果了,因此敌事也已经翻了一章!”
  • 鬼焱

    鬼焱

    上古时代,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自此有了苍穹与大地,有了碧海与蓝天。而后又有女娲造人,世间有了这芸芸众生。那古老的岁月里,经历了许多惊天地之事,最终造就了正魔两道,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 绝世妖帝

    绝世妖帝

    称他为魔,他抚剑横空,一气荡苍穹,比仙更仙!道他是佛,他尽屠八荒,铸尸山血河,比魔更魔!以血洗身,以火炼骨。不死不灭,成鸿蒙大妖道!少年林枫自困境中崛起。偶得鸿蒙妖种,成为天地间唯一祖妖。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仙侠,尽在《绝世妖帝》!
  • 刺桐梦华录

    刺桐梦华录

    本书分为“过程:中古闽南的经济周期”、“空间:闽南的区域系统”、“结构:闽南经济的交易成本分析”三部分,共11章。
  • 不美就得死

    不美就得死

    BeautyorDeath在近未来,有一片封闭的大陆,叫做虚陆。虚陆被毒雾包围,几乎没有人去过大陆之外的地方。因为土地和资源的萎缩,虚陆不得不将陆民划分等级,以此作为划分居住地和配给生存资源的根据。而划分等级的根据是外表。外表是衡量人类价值的最高标准。在这里,美貌不是一种选择,美貌是生存法则。虚陆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外观衡准中心,以复杂精确的人工智能对陆民进行每年一度的外观评测,不合格的陆民将成为器官供体,即,死亡。(由于虚陆世界的科学/经验/规律/理念乃至细节名词和度量衡都有所不同,我们尽可能做了翻译和类比,使其能和这个世界平滑桥接。)
  • 恶魔王子远离我

    恶魔王子远离我

    因为一个人变得沉默寡言,值得吗?他问当然不值得啊,所以她懂了,以后不会再为他而改变。可是不要忘了,我们两个永远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说
  • 网游之耀世光芒

    网游之耀世光芒

    黑暗的爪牙正缓缓从大陆上退出,大陆上的原住居民慢慢迎来了光明的新纪元,数百年来虽然偶尔继续与黑暗的零星势力作局部的斗争,但黑暗终究无法阻挡光明的力量,终将光芒万丈!
  • TFBOYS之旅客

    TFBOYS之旅客

    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来到了这里,莫名的闯入了三个少年的世界里,却错错落落的离开,给每个人带来了难忘的回忆,是否又能回到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