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5400000008

第8章

三界章

三界者。众生果报分段依处。分齐有三。从阿鼻狱至他化天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曰欲界。从初禅梵天至阿迦腻吒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宫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色界。从无边空处至非想非非想天。但有四心无色形质。故名无色界。于此三界。凡圣粗细出没不同。有其四种。一者系业分段三界。二者不系业分段三界。三者余习变易三界。四者不舍世间变易三界。问变易及不舍世间同无流法。因何在三界。答变易等身。为慈悲故在于世间。如涅槃经说。常乐我净。能以大悲还入世间故在三界。此三界中。大分天位有二十八。欲界六。色界十八。离广果天。出无想天。成十八。无色有四。此中义相名数粗细。并皆不同。当知。一乘三乘小乘等义。并皆差别。如华严经。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身天。梵辅天。梵眷属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密身天。少密身天。无量密身天。密果天。此中不开无想天。不烦天。不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加其四天。总三十二天。又正法念经云。从阿鼻狱至非想天。于中粗细众生。次第相叠间无空处据此因缘。一类众生。即不可说其分齐。法华经云。此土常安稳。当知。三界内有粗细众生。粗者见劫坏。细者常安稳。佛所以不同说。欲显众生界无尽。乃至因陀罗微细等义。并皆不同。小乘三界唯一同坏。初教三界其义即空。终教三界即如无分别。一乘三界所谓无尽无分别。余义如别章

四辩章

无碍辩者。谓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知名字智名法无碍。知义之智名义无碍。言音辩略名辞无碍。令他乐说无碍。通达无滞故名无碍。以后得智为体。若约小乘。四无碍辩。是其实慧。大乘初教其慧即空。若至终教其慧即如。若至圆教即四十无碍。如下经第九地中说。四无碍智。依十种差别。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依行相。四依说相。五依智相。六依无我慢相。七依小乘大乘相。八依菩萨地相。九依如来地相。十依作住持相。后五是净相。此据教辨。若据实德。即普贤门中无尽辩也。余义如别章

道品章

道品有三。一小乘道品。回心亦同。二直进道品。谓但六波罗蜜。三一乘道品。谓无尽道品。小乘道品名。与回心初教同。何以故。二处见修不别故。名虽不异。义即全别。小乘道品。唯在观中。大乘道品。通其观外。理智复别。小乘道品。为人无我智。回心道品。为法无我智。问何故直进菩萨道品不与回心同。答回心道品。为引愚法小乘故。名同小乘。直进菩萨。若同小乘分别更增。于理不便故省之耳。道品者。初四念处。谓身受心法。四正勤者。谓未生之恶。方便令不生。已生之恶。方便令断。未生之善。方便令生。已生之善。方便令增长。四如意者。谓欲定.精进定.念定.慧定。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者。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者。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舍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八正道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体归于十。谓净信精进念智慧及喜猗觉品相应舍思戒三摩提。信分为二。谓信根信力。精进分八。谓四正勤为四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念分为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智慧分八。四念处为四。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喜为喜觉支。猗为猗觉支。舍为舍觉支。思是觉数。谓正思惟。戒分为三。谓正语正业正命。三摩提是定。定分为八。谓如意为四。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尽无生智是菩提。随顺彼法。势用胜故名助道。亦可。大乘助道当法而成。不以十义相摄。何以故。缘起各别故。直进菩萨。用六波罗蜜以为道品。六行至果名波罗密。六行助果名为道品。直进与回心。俱异于声闻。何以故。道品即空故。终教即如。一乘道品。如经下文离世间品二千答者是。所以知之。由离世间重问行法。复经文中义。义皆有劝进之辞。既普贤愿行。广大无边。道品亦不得少。义归于此。广如别章

十二部经章

一修多罗者。此方名线。亦名契经。亦名涌泉。祇夜经者。此云重颂经。伽陀者。此云不重颂经。和伽罗那者。此云受记经。忧陀那者。此云无问自说经。尼陀那者。此云因缘经。阿波陀那者。此云譬喻经。伊帝日多伽。此云本事经。阇陀伽者。此云本生经毗佛略者。此云方广经。亦名方等经。阿浮陀达摩者。此云未曾有经。忧婆提舍者。此云论义经。经以五法为体。谓音声名味句偈。问云。造者为偈体。偈用句为造者。只有四法。何故今云五法为体。答若据小乘。即无别偈。以造者为体。只有四法。今据大乘。随异缘别理亦非一故。得随事以五法为体。若愚法小乘。即据教实入苦谛摄。何以故。贵无我理故。毁其事教。大乘初教。即是空义。是真实性。何以故。会事入理故。与理善为因缘故。若终教义。一切是真如。若一乘无尽教。即无尽也。非谓十二。余义如别章

第五会明十回向章

十回向者。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回向者。是何义。无回向是回向。回向有三义。一回向实际。二回向无上菩提。三回向众生。此三义中。识旧法故回向。非今回与故回向。何以故。实际有二义。一菩萨所修行法。从真如流。先是如法。二菩萨所修为显本性。即是本性道具如。既本有具亦非新回向。菩提亦有二种。一菩萨所行从果德智流。所有人法即从果德。二能成果具即入助道。复从果德。三回向众生亦有二义。一菩萨成就所有人法。并众生所与。何以故。若无众生即不成故。故即是众生物。二菩萨成就人法。行德与众生为道具。即属众生故非新回向。回向者智也。此义通三乘。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教所目。及是一乘趣向方便。又十数者。即显无量故。入一乘摄。余义如别章

第五会依其五教明顺善法数义

云集说偈品初法数处释。夫法数者。自性故名法。轨则故名法。亦对意故名法。数者法数也。所有理事。对缘发起。在俗数中故名数也。欲知分齐。略有五重。即是五乘人所轨教也。其初分齐者。如维摩经云。有厌欣二门。初厌门者。是身无常无疆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是身无主为如地。是身无我为如火。是身无寿为如风。是身无人为如水。是身不实四大为家。是身为空离我我所。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是身无作风力所转。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百一病恼。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是身无定。为要当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诸仁者此可患厌。二欣门者。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从方便生。从六通生。从三明生。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从如是等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教义当人天厌欣二境。乃至梵世亦入此教。若约分齐。义当趣向声闻方便及初教之初等。其义分齐。当一切法空唯有名。名有二种。一分别名。二思惟名。由二种名。建立一切法。当知。阴入界等一切法。依初教初。如是建立。人天邪善根不入此教。又依愚法小乘。声闻缘觉。依分别遍计性。立其法数。所有世间出世间名数分齐。并如毗昙婆沙所定评正义者即是。正法数诸部执。所显法相分齐者。即入从小乘。由同分别遍计故。不入大乘摄。但是名数并是诸境。仍与正小乘。作回心向大乘方便。宜可准知。此即当五乘之中声闻缘觉二乘法数分齐也。又第四大乘教者。依维摩经。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法无寿命。离生死故。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法无我所。离我所故。法无分别。离诸识故。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法不属因。不在缘故。法同法性。入诸法故。法随于如。无所随故。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法无去来。常不住故。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法离好丑。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法过眼耳鼻舌身心。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诸所观行。准蕴一门界入一切诸法。并皆如此。其相即空。若无如实空。即一切法不成。何以故。由即空故。其义分齐。当初教终。欲说法时。亦有仪式。夫说法者。如说色门。色以碍为义。碍义即空。何以故。碍义即遍计分别故。又因缘碍义。即无分别故。故说法时。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挂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说者即空说是不断三宝。余皆准此。又维摩经云。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智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平等故。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何以故。为一切法皆如也。故据此分齐。义当终教。所有阴入界等一切法数。依此而知。若无不空真如。即一切法不成。由无住本立一切法故。又维摩经云。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难曰。是真入不二法门。义当顿教。默绝万法。阴入界等染净诸法。并皆同此。若无维摩默不二理。即一切法不成。所以知之故。对法论云。不待名言及余根境。是名实有。一切皆是实有。即显待名言根境。是假有也。又依无尽圆通教门。即华严经第八回向百句如相。义当略教。普贤性起当是广义。即无尽圆通究竟宗也。所有无尽法数及余乘数。皆一乘所目。即是一乘。由同在海印定中成故。不在定说。同教者。入一乘远方便摄。又安立非安立门者。即三乘义。顿教渐教相望说也。渐由依教。是安立门。亦名依法住智说。顿教名为非安立门。又亦五教门中。当自宗说。不藉名言根境。是非安立门。藉名言根境。是安立门。宜可准知之

七财章

七财者。谓信施戒闻慧惭愧。资用成佛是财义。此是三乘义。若为一乘目。即入一乘教。若据别教门。财义即无尽。故下经文。道场神指其宝藏。任善财取。证会上地显资财义。余如别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越神少

    穿越神少

    一名乡下小子,考进大学的第一天,便暗恋上了心中女神,更因为女神之故而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从此铸造了一段热血磅礴的武魂传奇;开劈了一曲万世瞩目的成神之道……
  • 天外萌妻

    天外萌妻

    她,7号星球的低等族类,为了完成任务,附身在安家养女身上,假装失忆,不小心欺骗了他的感情。挖掘宝藏,刀山火海,拉他垫背。他明知被利用,却甘之如饴。雪崩,他把唯一的逃生机会让给她;被困在大海,他竟试图刺伤自己吸引鲨鱼,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她周全。可就在他觉得他们之间坚不可摧时,他突然发现她正打包行李准备飞往外太空。“睡都睡过了,在地球凑合凑合过吧!”总裁老公邪魅一笑。她扬了扬眉:“忘了告诉你,那晚是幻象!”
  • 玄婴九变

    玄婴九变

    世界那么大,偏偏轮到我去穿越了,而且是那么的悲剧穿越,你说什么?你说我是渣?那我就渣给你看看!
  • 界域无双

    界域无双

    天机预言师的层层布局,笼罩九天域的重重迷雾。诸族的战火,人族的内乱,被封印者的反扑。这一切如同一个局!破碎的位面、遗失的空间、静止的时间。巅峰强者的对弈,顶级势力的征战,年轻一代的崛起。谁可以看破一切伪装的外表?谁又能洞察所有虚妄的本源?少年天才,崛起之路,他的崛起是希望?还是噩梦?
  • MC系统

    MC系统

    陈小冬在无意间获得了一个系统,系统名为——MC系统!此后,他走上了一条成神之路。
  • 曼陀罗没有眼泪

    曼陀罗没有眼泪

    但凡有着悲惨童年的孩子,长大后,他们看待世界,看待问题都有着独特的视角。他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会被那个独特的视角过滤后才会呈现出来。小说的主人公聂圆圆就有着独特的视角,历经各种伤痛后,终于成长成熟。聂圆圆同曼陀罗花的预言一样,总是生活在不可预知的死亡与爱中,使得她那颗被伤害的坚韧疮痍的心灵愈加热烈、绝望、孤独而坚定。伴随着伤痛,她终于不再流眼泪······
  • 寰宇纪元至尊

    寰宇纪元至尊

    宇宙泯灭、万灵不存,一切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主角来到另一方多元宇宙,看他如何制霸万界,一步一步登上那无上之巅。。。
  • 查理九世之静女

    查理九世之静女

    崖边生紫蝶,吞食过路人性命而修炼成人。过百年,成魔,自称静魔女。后世多称静女。[渣文求轻喷]
  • 穿越民国无双

    穿越民国无双

    穿越到民国不一定争霸天下,过好自己小资生活也不错。因为遇到大官就是自己身上有钱的时候。遇到鬼子就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遇到大师就是自己有投资渠道的时候。虽然不喜欢打仗却被一直打胜仗,虽然不喜欢加入党派却一直有人想要他加入党派。比较搞笑的扯淡民国,比较好看的冷醉轻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