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6300000010

第10章 经学复盛时代

经学自两汉后,越千余年,至国朝而复盛。两汉经学所以盛者,由其上能尊崇经学、稽古右文故也。国朝稽古右文,超轶前代。康熙五十四年,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乾降二十年,御纂《周易述义》十卷;康熙六十五年,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四卷,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二十卷,序二卷;乾隆二十年,御纂《诗义折中》二十卷;乾隆十三年,钦定《周官义疏》四十八卷,钦定《仪礼义疏》四十八卷;钦定《礼记义疏》八十二卷;康熙三十八年,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三十八卷;乾隆二十三年。御纂《春秋直解》十六卷;乾隆四十七年,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以经部列首,分为十类。夫汉帝称制临决,未及著为成书;唐宗御注《孝经》,不闻遍通六艺。今鸿篇钜制,照耀寰区;颁行学官,开示蒙昧;发周、孔之蕴,持汉、宋之平。承晚明经学极衰之后,推崇实学,以矫空疏,宜乎汉学重兴,唐、宋莫逮。乾隆五十八年,诏刊十三经于太学,依开成《石经》,参以善本,多所订正。嘉庆八年,复命廷臣磨改,以期尽善,尤为一代盛典,足以别黑白而定一尊。

凡事有近因,有远因。经学所以衰而复盛者,一则明用时文取士,至末年而流弊已甚。顾炎武谓八股之害,甚于焚书。阎若璩谓不通古今,至明之作时文者而极。一时才俊之士,痛矫时文之陋,薄今爱古,弃虚崇实,挽回风气,幡然一变。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皆负绝人之姿,为举世不为之学。于是毛奇龄、阎若璩等接踵继起,考订校勘,愈推愈密。欺为近因。一则朱子在宋儒中,学最笃实。元、明崇尚朱学,未尽得朱子之旨。朱子常教人看注疏,不可轻议汉儒。又云:“汉、魏诸儒,正音读,通训诂,考制度,辨名物,其功博矣。”后以宋孝宗崩,宁宗应承重,而无明据,未能折服异议;及读《仪礼疏》,郑答赵商问父有废疾而为其祖服制三年斩,乃大佩服。谓礼经之文诚有阙略,不无待于后人;向使无郑康成,则此事诚未有断决。朱子晚年修《仪礼经传通解》,盖因乎此;惜书未成而殁。元、明乃专取其中年未定之说取士,士子乐其简易。而元本不重儒,科举不常行;明亦不尊经,科举法甚陋。慕宗朱之名,而不究其实,非朱子之过也。朱子能遵古义,故从朱学者,如黄震、许谦、金履祥、王应麟诸儒,皆有根柢。王应麟辑《三家诗》与郑《易注》,开国朝辑古佚书之派。王、顾、黄三大儒,皆尝潜心朱学,而加以扩充,开国初汉,宋兼采之派。斯为远因。圣人之经,本如日月,光景常新,有此二因,而又恭逢右文之朝,宜其由衰而复盛矣。

由衰复盛,非一朝可至;由近复古,非一蹴能几。国初诸儒治经,取汉、唐注疏及宋、元、明人之说,择善而从。由后人论之,为汉、宋兼采一派;而在诸公当日,不过实事求是,非必欲自成一家也。江藩作《汉学师承记》,以为梨洲、亭林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汉学为不可废,多骑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乃以黄、顾二公附于册后。窃谓如江氏说,国初诸儒无一真知灼见者矣,岂独黄、顾二公!《师承记》首列阎若璩,江氏必以阎为真知灼见;案阎氏之功在考定古文之伪,而其《疏证》信蔡《传》臆造之事实,邵子意推之年代;其说《诗》,以王柏《诗疑》为然,谓《郑》、《卫》为可删;乃误沿宋学,显背汉儒者。江刻于黄、顾而宽于阎,是并阎氏之书未之考也。当时如胡渭《易图明辨》,能辟《图》、《书》之谬,而《洪范》并攻汉儒。陈启源《毛诗稽古编》能駮宋以申毛,而经说间谈佛教。万斯大、方苞等兼通《三礼》,多信宋而疑汉。其不染宋学者,惟毛奇龄;而毛务与朱子立异。朱子疑伪孔古文,而毛以伪孔为可信;朱子信《仪礼》,而毛以《仪礼》为可疑;此则朱是而毛非者。虽由门户之见未融,实以途径之开未久也。此等处宜分别观之,谅其求实学之苦心,勿遽责以守颛门之绝业。

雍、乾以后,古书渐出,经义大明。惠、戴诸儒,为汉学大宗,已尽弃宋诠,独标汉帜矣。惠周惕子士奇,孙栋,三世传经。栋所造尤邃,著《周易述》、《古文尚书考》、《春秋补注》、《九经古义》等书。论者拟之汉儒,在何邵公、服子慎之间。而惠氏红豆山斋楹帖云:“《六经》宗孔、孟,百行法程、朱。”是惠氏之学未尝薄宋儒也。戴震著《毛郑诗考正》、《考工记图》、《孟子字义疏证》、《仪礼正误》、《尔雅文字考》,兼通历算声韵,其学本出江永,称永学自汉经师康成后,罕其俦匹。永尝注《朱子近思录》;所著《礼经纲目》,亦本朱子《仪礼经传通解》。戴震作《原善》、《孟子字义疏证》,虽与朱子说经牾,亦只是争辨一理字。《毛郑诗考正》尝采朱子说。段玉裁受学于震,议以震配享朱子祠。又跋朱子《小学》云:“或谓汉人言小学谓六书,非朱子所云,此言尤悖。夫言各有当;汉人之小学,一艺也;朱子之小学,蒙养之全功也。”段以极精小学之人,而不以汉人小学薄朱子《小学》。是江、戴段之学未尝薄宋儒也。宋儒之经说虽不合于古义,而宋儒之学行实不愧于古人。且其析理之精,多有独得之处。故惠、江、戴、段为汉学帜志,皆不敢将宋儒抹杀。学求心得,勿争门户;若分门户,必起诟争。江藩作《国朝汉学师承记》,焦循贻书诤之,谓当改《国朝经学师承记》,立名较为浑融。江藩不从,方东树遂作《汉学商兑》,以反攻汉学。平心而论,江氏不脱门户之见,未免小疵;方氏纯以私意肆其谩骂,诋及黄震与顾炎武,名为扬宋抑汉,实则归心禅学,与其所著《书林扬觯》,皆阳儒阴释,不可为训。

国朝经师,能绍承汉学者,有二事。一曰传家法,如惠氏祖孙父子,江、戴、段师弟,无论矣。惠栋弟子有余萧客、江声。声有孙沅,弟子有顾广圻、江藩。藩又受学余萧客。王鸣盛、钱大昕、王昶皆尝执经于惠栋。钱大昕有弟大昭,从子塘、坫、东垣、绎、侗。段玉裁有婿龚丽正,外孙自珍。金榜师江永。王念孙师戴震,传子引之。孔广森亦师戴震。具见《汉学师承记》。他如阳湖庄氏《公羊》之学,传于刘逢禄、龚自珍、宋翔凤;陈寿祺《今文尚书》、《三家诗》之学,传子乔枞;皆渊源有自者。一曰守颛门。阮元云:“张惠言之《虞氏易》,孔广森之《公羊春秋》,皆孤家专学也。”阮氏所举二家之外,如王鸣盛《尚书后案》,专主郑义;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兼明今古;陈乔枞《今文尚书经说考》,专考今文;胡承珙《毛诗后笺》,陈奂《毛诗传疏》,专宗《毛诗》;迮鹤寿《齐诗翼奉学》,发明齐《诗》;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兼考鲁、齐、韩《诗》;凌曙、孔广森、刘逢禄皆宗《公羊》,陈立《义疏尤备》;柳兴宗《榖梁大义述》,许桂林《榖梁释例》,皆主《榖梁》,钟文烝《补注》尤备;《周官》有沈彤《禄田考》,王鸣盛《军赋说》,戴震《考工记图》;《仪礼》有胡匡衷《释官》,胡培翚《正义》;《论语》有宋翔凤《说义》,刘宝楠《正义》;《孟子》有焦循《正义》;《尔雅》有邵晋涵《正义》,郝懿行《义疏》;皆卓然成家者。家法颛门,后汉已绝,至国朝乃能寻坠绪而继宗风。传家法则有本原,守颛门则无淆杂。名家指不胜屈,今姑举其荦荦大者。

国朝经师有功于后学者有三事。一曰辑佚书。两汉今文家说亡于魏、晋;古文家,郑之易,马、郑之《书》,贾、服之《春秋》,亡于唐、宋以后。宋王应麟辑《三家诗》、郑氏《易注》,虽蓃采未备,古书之亡而复存者实为首庸。至国朝而此学极盛。惠栋教弟子,亲授体例,分辑古书。余萧客《古经解钩沈》,采唐以前遗说略备。王谟《汉魏遗书钞》,章宗源《玉函山房丛书》,辑汉、魏、六朝经说尤多。孙星衍辑马、郑《尚书注》,李贻德述《左传贾》、《服注》,陈寿祺、乔枞父子考《今文尚书》、《三家诗》。其余间见诸家丛书,抱阙守残,得窥崖略,有功后学者,此其一。一曰精校勘。校勘之学,始于《颜氏家训》、《匡谬正俗》等书。至宋,有三刘、宋祁之校史。宋、元说部,间存校订,然未极精审,说经亦非颛门。国朝多以此名家,戴震、卢文召、丁杰、顾广圻尤精此学。阮元《十三经校勘记》,为经学之渊海。余亦间见诸家丛书,刊误订讹,具析疑滞,有功后学者,又其一。一曰通小学。古人之语言文字与今之语言文字异;汉儒去古未远,且多齐、鲁间人,其说经有长言、短言之分,读为、读若之例。唐人已不甚讲,宋以后更不辨。故其解经,如冥行擿埴,又如郢书燕说,虽可治国,而郢人之意不如是也。小学兼声音故训。宋吴棫、明陈第讲求古音,犹多疏失。顾炎武《音学五书》,始返于古。江、戴、段、孔,益加阐明。是为音韵之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昌明许慎之书。同时有严可均、钮树玉、桂馥,后有王筠、苗夔诸人,益加阐明。是为音韵兼文字之学。经师多通训诂假借,亦即在音韵文字之中;而经学训诂以高邮王氏念孙、引之父子为最精,郝懿行次之。是为训诂之学。有功于后学者,又其一。

国朝经学凡三变。国初,汉学方萌芽,皆以宋学为根柢,不分门户,各取所长,是为汉、宋兼采之学。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鲜。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是为专门汉学。嘉、道以后,又由许、郑之学导源而上,《易》宗虞氏以求孟义,《书》宗伏生、欧阳、夏侯,《诗》宗鲁、齐、韩三家,《春秋》宗《公》、《榖》二传。汉十四博士今文说,自魏、晋沦亡千余年,至今日而复明。实能述伏、董之遗文,寻武、宣之绝轨。是为西汉今文之学。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学者不特知汉、宋之别,且皆知今、古文之分。门径大开,榛芜尽辟。论经学于今日,当觉其易,而不患其难矣。乃自新学出,而薄视旧学,遂有烧经之说。圣人作经,以教万世,固无可烧之理;而学之简明者有用,繁杂者无用,则不可以不辨。《汉书艺文志》曰:“古者,三年通一艺,用日少而畜德多。”此简明有用之学也。又曰:“后世便辞巧说,幼童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此繁杂无用之学也。今欲简明有用,当如《汉志》所云“存大体,玩经文”而已。如《易》主张惠言《虞氏义》,参以焦循《易章句》、《通释》诸书;《书》主伏《传》、《史记》,辅以两汉今文家说;《诗》主鲁、齐、韩三家遗说,参以毛《传》、郑《笺》;《春秋》治《公羊》者主何《注》、徐《疏》,兼采陈立之书;治《左氏》者,主贾、服遗说,参以杜《解》;《三礼》主郑《注》,孔、贾《疏》,先考其名物制度之大而可行于今者,细碎者姑置之。后儒臆说,极屏勿观。则专治一经,固属易事;兼通各经,亦非甚难。能考其源流而不迷于涂径,本汉人治经之法;求汉人致用之方,如《禹贡》治河、《洪范》察变之类,两汉人才之盛必有复见于今日者,何至疑圣经为无用以孔教为可废哉!

《皇清经解》、《续皇清经解》二书,于国朝诸家,蓃辑大备;惟卷帙繁富,几有累世莫殚之疑;而其中卓然成家者,实亦无几;一知半解,可置不阅。今之治经者,欲求简易,惟有人治一经,经主一家;其余各家,皆可姑置;其他各经,更可从缓。汉注古奥,唐疏繁复,初学先看注疏,人必畏难,当以近人经说先之。如前所列诸书。急宜研究。或犹以为陈义太高,无从入手,则《书》先看孙星衍《今古文注疏》,《诗》先看陈奂《毛氏传疏》亦可。但能略通大义,确守古说,即已不愧颛门之学。此古之治经者所以重家法而贵颛门也。国朝诸儒有承家法而守颛门者,亦有无家法而非颛门者;今主一家,当取其有家法与颛门者主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具列家法颛门甚详,其成书在乾、嘉之间,故后出者未著于录。嘉、道后,治今文说者,《师承记》皆不载,《皇清经解》亦未收其书,书具见于《续经解》中,故《续经解》更切要于前《经解》也。学者诚能于经学源流正变研究一过,即知今之经学,无论今文古文、专学通学,国朝经师莫不著有成说,津逮后人。以视前人之茫无途径者,实为事半功倍。盖以了然于心目,则择从甚易,不至费日力而增葛藤。惟西汉今文近始发明,犹有待于后人之推阐者,有志之士,其更加之意乎!

《四库提要》经部总叙曰:“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禀师承;非惟训诂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贾、啖、陆,以及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杂。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共弊也悍。(原注:如王柏、吴澄攻驳经文动辄删改之类。)学脉旁分,攀援日众;驱除异己,务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学见异不迁,及其弊也党。(原注:如《论语集注误》引包咸夏瑚商琏之说,张存中《四书通证》即阙此一条以讳其误。又如王柏删三十二篇,许谦疑之,吴师道反以为非之类。)主持太过,势有所偏;才辨聪明,激而横决。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原注:如王守仁之末派,皆以狂禅解经之类。)空谈臆断,考证必疏,于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抵其隙。国初诸家,其学徵实不诬,及其弊也琐。(原注:如一字音训动辨数百言之类。)”案二千年经学升降得失,《提要》以数十言包括无遗,又各以一字断之。所谓拘者,两汉之学也;杂者,魏、晋至唐及宋初之学也;悍者,宋庆历后至南宋之学也;党者,宋末至元之学也;肆者,明末王学也;琐者,国朝汉学也。《提要》之作,当惠、戴讲汉学专宗许、郑之时,其繁称博引,间有如汉人三万言说“若稽古”者。若嘉、道以后,讲求今文大义微言,并不失之于琐,学者可以择所从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帝道杀神

    帝道杀神

    【非系统流,皇帝流,以历史为骨,玄幻为翼,有西施貂蝉,架空异世。】古之传说,至尊猿公乃是遂古最强人物。三千越甲,习其剑术,覆灭大吴界百万雄兵。今朝苏白统领越甲三千,天兵百万,横扫千国万界,成就千秋霸业。茫茫众生顺应潮流,盖世帝王者却主天下沉浮,然而自古以来,帝者何其少也。露珠在晨曦里破碎,血水在烽火里消融,大帝在历史里回眸,诸神在白骨上仰望星空,至尊在传说里证道不朽。
  • 从快乐女孩到幸福女人

    从快乐女孩到幸福女人

    从20岁到30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绝对是一生的“黄金进化期”。这一时期的女孩子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呢?《从快乐女孩到幸福女人:80后女孩必修的人生8堂课》就是要从80’后女孩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分别从心灵呵护、形象塑造、职业规划、恋爱生子等8个方面,为她们描画出行之有效的变身路线图。
  • 皇上你太萌毒舌皇后太难追

    皇上你太萌毒舌皇后太难追

    这里讲的是一位毒舌女大学生穿越成为一位辣辣的皇后凉凉,与我们呆呆萌萌的皇帝果果展开激烈的斗智斗勇,擦出爱情的火花。”你是猪吗,你脑袋挂天花板上了吗,还是说你脑袋是豆腐做的。“”在我家这么机智貌美赛似天仙的皇后面前朕是很白痴。“”知道就好了,你知道吗你站在我隔壁把我的智商全都拉低了,要脸的话就走远一点吧。“”朕亲爱的皇后,朕在你你面前有要过脸吗?“................貌似、简直是没有啊!!!!!!
  •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每个人都具备成功的潜质,都能成为“龙”。然而,为什么总有人“翻下龙种,收获跳蚤”?其实,只要你掌握了激发潜能的方法和原则,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塑一个成功的自己!请相信:成功(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挖掘成功的潜能,找回本应成功的你。
  • 黄金圣斗士:神代的伊始

    黄金圣斗士:神代的伊始

    以神话时代时期..第五代黄金圣斗士为主的圣战...白羊座:谁让你们通过我的白羊宫?经过我允许了吗?双子座:给予最亲近的人绝对的死亡就是爱的表现~亵渎方能得到宽恕!巨蟹座:到我的后花园一叙吗?狮子座:留下你的肉体,成为辛巴的饵食吧!处女座: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天蝎座:让我好好享受一下燃烧生命战斗的快感吧!射手座:挡我者死!双鱼座:让我的獠牙贯穿你的身体吧~然后一起坠入地狱!以上此乃十二黄金圣斗士最凶悍的几位....好好享受..给位看客~
  • 沉沦

    沉沦

    有人说,我很痴情,也有人说我很无情。我可以痴情的为了一个男人苦苦守候了五年,我也可以对一个等了我五年的男人视而不见。谁伤了,谁痛了,又与我何关?爱情,或许不过就如一场烟花,灿烂过,却终究还是会化为虚无。而我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停留在那一年,十八岁的初恋,十八岁的生日,十八岁的礼物,还有十八岁那一年的刻骨铭心。初恋,亦是唯一。如若心已死,那么我怎么有心,又怎么有爱?
  • 新战国时代

    新战国时代

    长风要塞的炮火轰鸣,打破了丘林纳帝国长达500年的平静,星月联邦以不可阻挡的速度成长为足以与帝国分庭抗礼的庞然大物。漫长而惨烈的战争自此拉开序幕。这是一个生灵涂炭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诞生伟大奇迹的时代,它被后世的人们称为——战国
  • 因为你是我的光啊

    因为你是我的光啊

    韩若曦得知自己是EXO的未婚妻,与伯贤发生了恋爱关系呢【我是第一次写,可能不好看哎】
  • 契约婚姻VS初恋时光

    契约婚姻VS初恋时光

    他决绝的离开,而她为了孩子另嫁他人。四年后,他看着她怀里的宝宝,万分后悔,而她享受着婚姻的孤寂,独守一座空城*******作为丈夫他却只能用孩子来牵绊着她,看着她清冷的脸拽住她的肩膀“厉涟心你看着我,你眼里只有孩子吗,我是你的丈夫啊。他到底有什么好?”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曾几时起他变了,变成了这般“天爵,你变了,曾经的你从不会这般祈求”听着眼前这个女人的话,呵呵大笑,什么时候自己也这般低声下气了
  • 魔神闯都市

    魔神闯都市

    仙界三大魔神之首——通天魔神,因没去过人间想去人间玩耍,不料却附身一个神秘大家族刚出生的婴儿身上,三岁被雷劈觉醒,六岁恢复全部实力,七岁被扔到鸟不拉屎的地方自力更生,十一年过后,回归家族的他在都市将会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