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7400000027

第27章

经。勤学十智神通化利

解住名者。住位满足成就智身。诸佛法水以灌其顶名灌顶住。然灌顶法如三藏所持梵本金刚顶经说。有五种灌顶。所谓宝冠印契。以水光明及以名号。三贤十圣将成正觉。一一位中或佛菩萨与灌顶也。勤学十智者。如经说云。学三世智.佛法智.法界无碍智.法界无边智.充满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众生智.知一切法智.知无边诸佛智。初之五智知世界故。如次所谓随心转智.正觉照智.照法界智.自在普入智.至处皆严智。次之三智知众生心。所谓知一切心智.知心境界智.知诸根性智。后之二智明其成德。所谓当根与法智.令灭诸惑智。明十智矣。神通化利者。如旧经第九解十住偈云。清净妙法身应现种种形。犹如大幻师所乐无不现。或处为众生究竟菩萨行。或复现初生出家行学道。或于树王下自然成正觉。或处为众生示现入泥洹。此皆神通化利行也。结为颂曰。发心治修行。生贵具方便。正心及不退。童真王灌顶。从此第三明修习行

经。下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

解曰。言下品者三贤初也。修习等者。此位时长。具修福智诸行愿也。从此第二聊简内外。于中分二。初明忍方便。后明正定聚。初忍方便文复分二。且初第一忍前方便

经。善男子习忍以前经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退有进

解曰。习忍以前者明劫外也。经十千劫者所经时也。此明直往。不同涅槃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十千劫等。此顿彼渐有差别故。行十善行者所行行也。身三口四意三为十。有退有进者明不定矣。从此第二举喻释成

经。譬如轻毛随风东西

解曰。十善进退如毛东西。从此第二明正定聚。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正定聚

经。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谤正法

解曰。若至忍位者。谓修十善。上品成满发菩提心。如前不退名至忍位。入正定聚者。入谓进入也。即此忍位名正定聚。不同小乘。俱舍第十正性离生名正定故。下之两句明不造逆非阐提故。从此第二明忍所治

经。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脱位

解曰。知我法相者分别二执也。谓由邪教及由邪师自邪分别。我谓主宰法谓蕴等。如上所明。即蕴离蕴二十句等六十二见即我法执。由此二执二障具生。此伏二执及相应障伏彼现行悉皆空故。二执随眠皆未灭也。若尔何故花严第十解十位云。除灭诸烦恼永尽无有余。无碍寂灭观是则佛正法。如何此云随眠未灭。答彼依伏灭邪教邪师所起我法不共无明伴类烦恼故云永尽。非谓一切自分别生烦恼及俱生烦恼亦永尽故。故缘起经云。内法异生不放逸者。我不说为无明缘行。谓邪教等所发不共相应无明已永尽故。故不说为无明缘行。然自分别烦恼及俱生烦恼现行渐伏种皆未尽。至见道位分别二障所有种子顿断尽故。至下当悉。住解脱位者。此伏忍位而有二名。望菩提果故名资粮。望涅槃果故名解脱。解脱分故名解脱位。从此第三结申满位

经。于一阿僧祇劫修习此忍能起胜行

解曰。于一阿僧祇劫者所经时也。阿之云无。僧祇云数。劫者梵语也。具足应云劫波者时分也。译为唐言一无数时也。修习此忍者结此位也。能起胜行者起性种性十行位也。此阿僧祇略分别者。如新花严经第四十五阿僧祇品。有一百二十数。从初百洛叉至第一百三数名阿僧祇。即无数劫也。如瑜伽四十八说十三住竟下分别云。又即于此一一住中经多俱胝百千大劫。或过是数方乃证得一住成满。由此应悉。今此经中前十法师一一各增一僧祇者。准此应悉。瑜伽次云。然一切住总经于三无数大劫。方乃圆证无上菩提。谓经第一无数大劫。方乃起过胜解行住。证欢喜住。此就恒常勇猛精进。非不勇猛勤精进者。复经第二无数大劫。方乃超过极欢喜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证得八地。此即决定以是菩萨得净意乐决定勇猛勤精进故。复经第三无数大劫。方乃超过无功用住无碍解住。证得最上成满菩萨住。即法云地。当知。此中略有二种无数大劫。一者日夜半月一月等。算数方便时无量故。亦说名为无数大劫。二者大劫。彼论前云。以风灾劫算数方便超过一切算数之量。亦说名为无数大劫。若就前说无数大劫。要由无量无数大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又以斯文属此经者。无数阿僧祇亦不违理。若就后说无数大劫。但经于三无数大劫。便证无上正等菩提。更无大劫过此量也。问论既说云经三大劫。然一大劫为经几时。答如璎珞经下卷说云。如有大石方八百里。净居天衣三年一拂拂尽此石。名一阿僧祇劫。问若如此者。婆娑论说。释迦菩萨超九劫等。为何劫耶。答瑜伽次云。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进。或有能转众多中劫小三灾劫。或有乃至转多大劫大三灾劫。当知决定无有能转无数大劫。此同婆沙于修妙相转大劫也。若尔时既长远何由成佛。答曰。处梦谓多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悟乃一刹那。常自精勤勿怀怖惧。由此应说三练磨心。从此第二明性种性。于中分三。初标位辨相。次正辨修行。后结申满位。且初第一标位辨相

经。复次性种性菩萨住无分别

解曰。性种性者如前已解。住无分别者。标此位中修十胜行远离自也取相分别。又了三假无分别观也。从此第二正辨修行。于中分三。初明修十行。次明所对治。后明所修观。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标十慧观

经。修十慧观

解曰。十慧观者即十行也。慧即别境能观之心。修行施等十胜行也。然十行者。谓施戒等修起名行。行法故圆满说为十。总言十行。带数得名。即行之行。自他异故。然别名者。若云施等当体彰名。云欢喜等约用为目。出体辨人如前住故。从此第二别明十行文分为十。且初第一明欢喜行

经。舍财命故

解行品者。施悦自他名欢喜行。无贪三业为自性也。舍财命者舍即施也。由能舍心行施事也。财谓财物资具法财。命谓身肉及无畏行皆能舍故。从此第二明饶益行

经。持净戒故

解行名者。护持三聚能益自他名饶益行。受持净戒三业为性。持净戒者。守护律仪三业无失。从此第三无违逆行

经。心谦下故

解行名者。忍力能治自他恚恨名无违逆行。无嗔三业为自性也。心谦下者。种种毁辱逼切恼害。心唯谦下皆能忍也。从此第四无屈挠行

经。利自他故

解行名者。精勤修习心不退乱名无屈挠行。以勤三业为自性也。利自他者。遍策诸根修诸胜行皆不退屈能益自他。精进行也。从此第五离痴乱行

经。生死无乱故

解行名者。善修止品得胜等持名离散乱行。定为自性也。生死无乱者。如经说云。于世间中死此生彼入住出胎皆无痴乱。禅定行也。从此第六明善现行

经。无相甚深故

解行名者。观法实相照理现前名善现行择法为性也。无相甚深者。如经说云。念念观察一切众生无性为性。一切诸法无为为性。一切国土无相为性。即相观性名为甚深。修慧行也。从此第七明无著行

经。达有如幻故

解行名者。善修胜行不滞空有名无著行。择法为性也。达有如幻者。达诸有为如幻不实。如经说云。观诸法如幻。诸佛如影。菩萨行如梦。佛说法如响。世间如化。由了此等不着空有。方便行也。从此第八明难得行

经。不求果报故

解行名者。常以大愿摄胜善根名难得行。以欲胜解信思念等为自性也。不求果报者。自修胜行不希当果。利乐有情不求彼报也。从此第九明善法行

经。得无碍解故

解行名者。深达根器善于法化名善法行。思择为性也。得无碍解者。谓得四种。法.义.词.辨。无碍解力思择修习二利行也。从此第十明真实行

经。念念示现佛神力故

解行名者。言行相应所作诚谛名真实行。择法为性也。念念示现佛神力者。如经说云。此菩萨摩诃萨成就第一诚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随本誓愿皆得究竟。念念遍游十方世界。念念普诣诸佛国土。念念悉见不可说诸佛及佛庄严清净国土。示现如来自在神力。遍法界虚空界。现无量身普入世界。大师子吼得无所畏。能转无碍清净法轮。到佛法海实相源底。行二利行也。结为颂曰。欢喜饶无违无屈离痴乱善现无难得善法真实行。从此第二明所对治。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治十倒

经。对治四倒三不善根三世惑业十颠倒故

解曰。前十慧观是能治行。此下十倒是所治障。言对治者此是总标。言四倒者常乐我净。前习种中第三修行住已辨对治。此中永灭。总聚明也。三不善根者贪嗔痴也。初欢喜行治彼贪也。第三无违逆行治彼嗔也。第六善现行治彼痴也。三世惑业者。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第七无著行治过现也。八难得行治当果也。约行别治。准此而悉。总聚明者如上卷。十颠倒者结所治也。从此第二明我法空

经。我人知见念念虚伪

解曰。我人知见者举所治也。前习种性明渐伏除。此举所治所依之蕴念念虚伪明其不实。显所治我永所行故。从此第三明所修观行。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所修观

经。了达名假受假法假皆不可得无自他相住真实观

解曰。了达名等体皆虚伪无有真实不可得也。前依生起。以法受法而为次也。此明对治。从易至难故与前异。无自他相者。谓修十行及治十倒。不住自他分别之相。了三假空不起分别。此即顺向无生之理真实观也。天台所谓十行之中有无生忍。此之类也。从此第二明所修行

经。中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

解曰。贤位中故文易可知从此第三结申满位

经。于二阿僧祇劫行诸胜行得坚忍位

解曰。此位长时于前一上加一劫故。行诸胜行者结此十行。得坚忍位者得入后位。从此第三明道种性。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位辨相

经。复次道种性菩萨位坚忍中观诸法性得无生灭

解曰。道种性者如前已解。住坚忍中者。坚谓坚固不可坏义。如梵网经谓十回向为十金刚也。观诸法性者有为法性也。得无生灭者。达有为空了无生灭。从此第二正辨修行。于中分二。初明十回向。次明对治。后辨生差别。然十回向谓已所修发胜思愿各有三义。言回向者。照理不住曰回。大悲救物名向。向众生也。又行不住有曰回。直趣菩提名向。向菩提也。又于相不住曰回。达事照如名向。向实际也。由此义故名为回向。回向圆满故说为十。言十回向带数得名。回向两字六释不摄。共目一法。非合释也。此十回向各具三义。向众生者。善根依彼得增长故。又以大悲异二乘故。向菩提者。心依彼发顺向彼故。希无上果速圆满故。向实际者。善根依彼必归理故。智起照如希证圆故。由此回向各异三也。然出体者。总即大愿。别即四法。定.慧.愿.悲。具五蕴故。别名辨相如次释矣。明十回向文分为十。且初第一明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经。四无量心能破诸闇

解此名者。拔济为救。加卫为护。于所救护照解平等名离相也。又悲能救护。智能离相。离相之行为回向也。四无量心者能救护心也。能破诸闇者。拔济有情破烦恼闇。从此第二明不坏回向

经。常见诸佛广兴供养

解此名者。三宝及戒为不坏信。以彼善根成此回向。常见诸佛者。就胜而明。法僧及戒理必俱故。广兴供养者。彰福资粮黄供养也。从此第三明等一切诸佛回向

经。常学诸佛住回向心

解此名者。学三世佛所作回向。念念修学成此回向。言常学者能受学心。言诸佛者所受学处。回向心者受学之事。如花严说。诸佛世尊回向之道略有三种。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无与等故。回向菩提愿圆满故。回向众生近三宝故。受行彼三即常学故。从此第四明至一切处回向

经。所修善根皆如实际

解此名者。菩萨所修一切善根至一切处成此回向。所修善根者。所修福慧自利利他无量行愿诸善根故。皆如实际者。举喻释成。实际平等无处不遍。所修诸行由不住相等实际故。从此第五明无尽功德藏回向

经。能于三昧广作佛事

解此名者。以所修习无尽诸行功德之法成此回向。能于三昧者明依定也。广作佛事者化利事也。如花严说。谓此菩萨忏除重障礼敬诸佛。劝请一切诸佛说法。随喜诸佛及菩萨等一切善根。凡自所修德行知见回向庄严一切佛国入不思议自在三昧。善巧方便作佛事故。从此第六明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

经。现种种身行四摄法

解此名者。广修檀施得三轮净。住平等心成此回向。现种种身者现诸随类尊贵之身。行四摄法者。利他行故。如花严说。或为帝王为转轮王。施外资财及身肉故。彼有一百二十门。广示差别。从第二十五终第二十八明檀行矣。从此第七明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经。住无分别化利众生

解此名者。广大善根方便善巧。随顺众生成此回向。住无分别者。多住相似无分别故。化利众生者利他胜行。从此第八明真实相回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狂神破

    狂神破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天和朋友去打架被打晕!直接穿越到了一个他从来都不敢想的异世界。接下来他在这里灭神杀佛。。。。。。。
  • 两个神经病的爱情故事

    两个神经病的爱情故事

    于封有病,轻度自闭外加中度忧郁。周泠泠有病,中度多动症外加渐发性狂躁症。这是这样的两个人怎么能够在一起,可是他们就是在一起了。“于封你丫的就是有病!”“对呀,我有病,你不也是吗?”有病的两个人互相栽在了对方手里。
  • 王凡的道士生涯

    王凡的道士生涯

    那些上古大能之人所留下的特殊能力被称之为道术,而传承道术之人被称之为道士,道士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孤立于世的存在,相反他们在为这个世界做着他们的努力,面对邪恶势力,正真的道士会秉承着正义去维护天道法则,哪怕最后是牺牲自己,亦不会退缩。这本书就是在讲述王凡的道士生涯中所经历的爱恨情仇,生死别离,以及他所秉承的天道法则。
  • 疯狂一枝秀

    疯狂一枝秀

    我叫安可可,是居住在浅海的一只海豚妖,由于人类的大肆污染,海水将不在适合我居住,为了生存,化身为人,学习人类的生活起居。在地板上抽着最后一支烟,12月的冬天似乎不冷了,紧紧蜷缩着,似乎又特别的冷。刀般的雨点打在他的脸上,空旷的天台,除了雨声还有残喘着一个男人无力的呼吸。她是生活在海洋的一只海豚,而他用一生的执着去追求自由的,不羁命运。“回去吧,回到属于你的地方,我爱的人我更希望她是天空高飞的她的鸟,海里驰骋的鱼。”安可可回忆道这是苏禾临走前最后一句话。
  • 毒妃祸国:腹黑王爷要独宠

    毒妃祸国:腹黑王爷要独宠

    (重生女强1v1)狡兔死,走狗烹,名门望族宁远侯府一朝灰飞烟灭,草包嫡女惨死至亲之手。奈何上天垂怜,再许她一世,魂梦重生,她走上了漫漫复仇之路。北齐国因她的归来霎时风起云涌,她斗小人,习权谋,且看她如何步步为营,扭转乾坤,手刃负心人。本以为此生复仇是她的全部,却不想有一人,甘愿为她倾尽一生。他对她说:“江山本王不稀罕,只愿与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 娇妻来袭:高冷总裁很闷骚

    娇妻来袭:高冷总裁很闷骚

    她是安氏集团的大小姐安浅夏,为了男友,愿离家出走,她恼羞成怒,在民政局路边随便拦了一辆车,在车上抢了个男人进民政局结婚,可却没想到惹上了不近女色、驰骋黑白两道的高冷总裁夜熤辰。婚后,夜熤辰几乎每天晚上把她压在床上做爱,安浅夏扶着酸痛的腰很委屈,不是说不近女色吗?(已弃文)
  • 罡气破九霄

    罡气破九霄

    一个瑰丽壮阔的大千世界一个主修罡源强者为尊的大千世界一个天骄辈出异体纷呈的千古盛世且看,一个从芸芸众生中走出的少年,看他如何修行,如何登临绝顶,俯瞰万古青天,独步天上地下!
  • 异界崛起之再续辉煌

    异界崛起之再续辉煌

    这是一块神秘古老的大陆,它是由东域、南域、西域、北域四大区域以及和各大区域相连的海洋组成,主人公是在自己父亲被城主杀害以后和姐姐相依为命,因为仇人的不断追杀令他唯一的姐姐也在分娩时失血过多而死,带着姐姐唯一的女儿逃离了仇人的视线,随后主人公在祖上大能的认可后,努力修炼重返家乡报仇,从此走上一条艰难的修仙路,也走上了复兴姬氏的路。姬军“我要用敌人的鲜血助我走上巅峰的道路,我要以我的能力让姬氏再一次崛起!让世人屈服!”
  • 狂傲王爷:独爱妖妾

    狂傲王爷:独爱妖妾

    宁春草作为媵妾,却胆大妄为,害死嫡姐和嫡姐腹中未出世的孩子。后又跳下归雁楼,畏罪自杀。大概是老天也看不过她恶贯满盈,竟叫她再世为人,重生在临出嫁的头一天。宁春草立誓定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做个好人!不想竟遇上比她还坏的人——让皇帝提起都头疼的混世魔王睿亲王世子。世子曰:你是草包么?人泼你冷水,你就烧开了泼回去!草包女:我要广结善缘,才能福寿绵延。世子曰:狗屁!我不杀人,人必诛我!……直到有一天,她握着利刃,站在他面前。他才无奈轻笑:春草,别人杀人要命,你杀人,诛心。
  • 步步苍穹

    步步苍穹

    当被命运主宰,是该苟延残喘,听天由命。还是志冲星河,力破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