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6600000024

第24章

经。住初忍时(至)无相无为

释曰。第三非择灭无为。谓住信忍中。第一下忍。永断一切分别烦恼。故能于无量未来法中。得非择灭。无相无为。此有三名。一非择灭。二非数缘灭。三非智缘灭。准上应知。然此二灭。有差别者。萨婆多宗。由智断障。名为择灭。灭不由智。名非择灭。依经部宗。有漏智断。名非择灭。无漏智断。名为择灭。今依大乘。大同经部。具如别章。问岂不虚空及非择灭非无漏智境。如何无相智得证三无为。解云。诸宗不同。萨婆多宗。不许无漏智缘二无为。依大乘宗于真如上。假安立故。许缘无失

经。无相无为(至)无无相故

释曰。第三显三无为。离有无相。意显三种其性皆空。然释此文。诸说不同。一云。释无相有其三句。初无自他者遣其有相。无无者遣其无相。言无相故者双遣。亦有无相。或有说者。具遣四句。无自他相。遣有相。无无者。遣无相。言无相者。遣第三句亦有亦无相。及第四句非有非无相。今解。无自他者遣我相。即显生空理无。无无相者。显法空理非无。相故言无无。非有相故言无相

经。无量方便皆现前观

释曰。第二显方便智。文别有二。初总标六种。后别释六种。此即初也。亦非一故名无量。非内证智故名方便

经。实相方便(至)不颠倒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六种方便。即分为六。皆有二段。先牒。后释。此释第一实相方便。缘第一义故名实相。起巧功能名为方便。问与根本智。有何差别。解云。如成唯识云。根本智内证自体。不变影像。此后得智。缘真如境变影而缘。不能亲证于第一义谛。不沈等言。诸说不同。若依本记。凡夫名沈。没生死故。二乘名出。出生死故。三十心至十地已还名不转。佛地名不颠倒。十回向中。学此法也。此说不然。所以者何。彼释如是善男子下方属初地。已上诸文属十回向。不当经意。故今不依。今解不然。一云。初二如上十住行可转。十回向犹有颠倒。初地离前四位。故说四不。一云。沈谓惛沈。即是定障。出即掉举。即是慧障。转者疑等余惑颠倒。即是我见等倒。入初地时。离上四过。故说四不

经。遍学方便(至)一切学

释曰。第二遍学方便。依本记云。俗中有真非证。真中有俗非不证。有说。五乘中不取人天及二乘故非证。有大乘故非不证。如成实论。广学诸异论。遍知圣者意。又善戒经。遍学五明论等。而不分别证不证。虽非证不证。而能学一切法。有本云一切学者谬

经。回向方便而向萨婆若

释曰。第三回向方便。谓求大菩提。不同二乘。求住小果。名非住果。不同凡夫无求住果。名非不住。求趣菩提。名向萨波若

经。魔自在(至)四魔所不动

释曰。第四魔自在方便者。接引方便也。非道行佛道者。即维摩云。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也。魔不动者。即维摩中。在欲而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也。言四魔者。一烦恼。二阴魔。三者死魔。四者天魔。前四魔上。更加无常无我不净苦。别名八魔也。又释谓虽行魔事。巧便自在。故名魔自在方便。故维摩云。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又佛道品云。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云何菩萨行于非道。答曰。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患。乃至云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是为菩萨通达佛道。具说如彼

经。一乘方便(至)一切行故

释曰。第五一乘方便。谓理体无二。故说一乘。于一乘法。巧知众生差别相。名为方便。不二相者。释上一乘。于中通达一切行相者。释其方便。又金光明经云。法界无分别。为度众生。分别说三乘。又法华云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具说一乘。义如别章

经。变化方便(至)净佛国土

释曰。第六变化方便。言变化者。变易异名。故显扬及唯识。依此说变易生死。名变化生。此明地上菩萨。由愿力故。于净土中。受变易生。不受三界分段之身。故名变化方便

经。如是善男子(至)实智照

释曰。第二重显二智同异。于中有三。初结上异相。次举喻显非一异。后以一切行成就者。显行成就。此即初也。文别有二。初显实智相。后显方便智。此即初也。谓于初地。根本智生。创觉生法二空。故言初觉智。即此觉智。于有无相。而不二故。是实智照故。前文言无自他相。无无相故也

经。巧用不证(至)方便观

释曰。第二显方便智。言巧用者。总标四用。谓即彼地后得智。四用巧妙。名为巧用。不证等者。别显四用。不证者。不同外道证四静虑以为涅槃。不沈者。不同凡夫沉没生死不出者。不同二乘出离生死。不到者。不同地前菩萨不到初地。或可不到者谬也。应言不倒。谓地前菩萨犹起颠倒。为简彼故。故言不倒。是方便观者。结上四用。皆后得智

经。譬如水之与波不一不异

释曰。自下第二举喻。显非一异。文别有二。初明二智不一不异。后类显诸行。亦体非一异。谓上二智同一刹那。二用别故不一。同一慧故不异。譬如水之波。体相别故不一。波即水故不异

经。乃至一切行(至)不一不二故

释曰。第二类释。诸行亦非一异。谓如二智不一不异。如是乃至一切八万四千波罗蜜行。诸禅定门。及陀罗尼门。展转相望。皆非一异

经。而一一行成就

释曰。第三显行成就。谓此位中。二智成故。余一切行。悉皆成就

经。以四阿僧祇(至)功德藏门

释曰。第三入藏时分。谓于此地。无漏观成。摄藏一切诸功德门。由斯别立功德藏门。理应诸位。应有此门。以非初故。故不别立。此中意说四阿僧祇行诸行故。入此藏门。有释。此文准上下文。应置一切。净土已后方说此文。所以者何。四劫满当入后位故

经。无三界业(至)毕竟故不造新

释曰。第四受生差别。文别有二。初明不生三界。后明生于净土。此即初也。谓入初地。断分别我见。不造三界业。故毕故业而不造新。问地上菩萨不受分段身。诸处所说十王报。以何业受。西方诸师。自有两释。一云。地上菩萨皆受变易。故受十王皆是化身。不尔十处应不见王。变易妙身非彼境故。一云。有一论师。名调伏光。依解深密。作如此说。八地已上所现王身。唯是变化。七地已前。故起烦恼。资三界业。受分段身。此则实身。受十王报。故无有失

经。以愿力故(至)一切净土

释曰。第二以愿力故。生于净土。有解。从多分说。若烦恼资。或生三界。如调伏光说

经。常修舍观(至)常授与人

释曰。第五登位分齐。文别有二。初明登位。后明宝施。此明登位鸠摩伽。若依本记。翻为胜恶魔。初地离五怖畏。过二乘魔也

经。以四大宝藏常授与人

释曰。第二宝施。诸说不同。一云。三藏及杂藏。施诸众生。一云。依胜鬘经。四种宝藏。一者无价。菩萨乘也。二者上价。缘觉乘也。三者中价。声闻乘也。四者下价。人天乘也。若依地持。四摄益物。名四宝藏

经。复次德慧菩萨

释曰。第五德慧菩萨。文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辨观差别。后入位时分。此即初也。谓具律仪等三种戒德。与慧俱生。故名德慧

经。以四无量心

释曰。第二辨观差别。文别有三。初显地别行。次辨除障。后位分齐。此即初也。为欲对治嗔烦恼故。修四无量。义如上说

经。灭三有嗔等烦恼

释曰。第二辨除障也。由修慈故。能灭三界嗔等烦恼。然嗔烦恼。诸宗不同。若依萨婆多。唯在欲界。依经部宗。嗔通三界。依大乘宗。瑜伽等说。同萨婆多。今依此经。同经部说。或可此经随转理门。或可此文言总意别。谓三有中。欲界有嗔。故言三有。嗔等据实。不通上界

经。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

释曰。第三位分齐也。谓信忍住。通在三地。此当第二。故名中忍。谓此位中。无量为首。通修诸行

经。以五阿僧祇(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三入位时分。阇陀波罗。若依本记。翻为满足力。谓五大劫行大慈观。常现前故。智力满足。化诸众生故。亦入阇陀波罗位。亦云离阇。亦名无畏

经。复次明慧道人

释曰。第六明慧菩萨。文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辨观差别。后入位时分。此即初也。谓此位中。行三明观。故名明慧

经。常以无相(至)三明观

释曰。第二辨观差别。文别有三。初显地别行。次辨位除障。后明满足。前中有二。初标三明观。后释其行相。此即初也。三明观者。一宿命智明。二生死智明。三漏尽智明。广如序品

经。如三世法(至)心心寂灭

释曰。第二释其行相。知三世法者。标三明。知三世法。无来无去无住处者。别显三明所行之境。谓未来未有。过去已灭。现在不住。不同萨婆多宗三世皆有实体。心心寂灭者。所缘无故。能缘之心。念念寂灭

经。尽三界痴烦恼

释曰。第二辨位。除障知三世故。能除三界迷三世愚

经。得三明一切功德观故

释曰。第三明德满足。谓除三世愚故。能得随顺三明诸功德观

经。常以六阿僧(至)一切法

释曰。第三入位时分。伽罗陀者。此云度边。谓此位中。离于边鄙下贱诸见。故云伽罗陀。虽有此释。未勘诚文。谓六大僧祇集无量明故。入伽罗陀位。以无相行。受持诸法

经。复次(至)圣觉菩萨

释曰。自下第七法师。文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显地别行。后行位时分。此即初也。言尔炎者。此云智母。谓此位中。生法二空。能生圣道。故名智母。言圣觉达者。即所生圣智。前之三地。行施戒修。相同凡夫。于此位中。起道品观。初证圣觉。达二空理。名圣觉达

经。修行顺法忍

释曰。第二显地别行。文别有三。初修忍法位。次起五神通。后灭障分齐。就初位中。文复有二。初属顺忍。后辨住位。此即初也。谓顺忍中。有其三位。谓下中上。此第四地。于三忍中。位在初忍。顺圣道故。名为修行。顺法忍也

经。逆五见流(至)住须陀洹

释曰。第二辨其住位。言须陀洹者。有其二义。一逆流。二修习。于此地中。起道品观。逆五见流。集无量德故。名住须陀洹位。依瑜伽等翻为预流。预者入也。流即流类。初入圣流。故名预流。问是不五见分别起者。入初地时。皆已永断。如何此云依第四地。逆五见流。解云。据实分别五见。初地位断。今断习气。名断五见。若不尔者。疑但分别烦恼所摄。唯见所断。如何此云五地所断。故知此约习气而说

经。常以天眼(至)身通达

释曰。此即第二起五神通。于此位中。未至究竟。故六通中除漏尽通。而智度论及下文中。说菩萨漏尽者。依未尽位。假说漏尽。故不相违

经。念念中灭三界一切见

释曰。此即第三灭障分齐。谓此位中配须陀洹。故说能灭三界诸见

经。亦以(至)不离心

释曰。第三行位时分。以七大劫。行五神通。及波罗蜜故。于满分中。如上功德。常不离色也

经。复次胜达菩萨

释曰。次辨第八法师。文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显地别行。后修行时分。此即初也。谓能了达二三谛。故名胜达。亦名胜慧。或可此地真俗双行。如是难事此地能胜。故名胜达

经。于顺道忍以四无畏

释曰。第二显地别行。文别有三。一行四无畏。二辨除障。三入位分齐。就地数中。文别有二。初总标四数。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谓第五地依顺道忍。起四无畏。于外四难。心无怯惧。故名无畏

经。观那由他谛(至)一切智人

释曰。第二次第别释。释四无畏。即分为四。此即第一一切智无畏。谓于二境无所不知。一观那由他谛。谓二三谛及八谛等。其数甚多。名那由他。二观内道论。即五明中。内明论也。外道论者。因明论及声明。药方即是医方。工巧究术。并是工巧明论。此四明论虽通内外。今依一相。且说外言。我是一切智人者。自唱德号。于四无畏。皆有二义。一执迹生疑。谓外疑难佛。问阿难从何所来。或问外声是何声等。若一切智。何谓发问。二自唱德号。我是一切智。随顺世间故。作此慰问

经。灭三界(至)我相已尽

释曰。第二漏尽无畏。亦有二事。一执迹生疑。谓外难言。世尊或时爱语罗睺。呵骂提婆。如何漏尽。二自唱德号。我漏已尽。顺世间故。示现爱嗔(或有本云我相已尽谬也)

经。知地地有所出故名出道

释曰。第三释出苦道无畏。亦有二事。一执迹生疑。谓外难言。以诸圣道。不能尽苦。见阿罗汉。蛇蜇等苦。似不尽故。二自唱德号。谓诸罗汉断未来苦。故言断苦。非谓现苦无故说断

经。有何不出故名障道

释曰。第四惑能障道无畏。亦有二事。一执迹生疑。谓须陀洹等。虽有爱等。而有圣道故。欲不能障道。三自唱德号。虽不能障预流果等。而能障碍那含等道。上来且释佛四无畏。今此文中。说第五地菩萨无畏。无畏之相。寻即可知

经。逆三界疑

释曰。第二除障。此约习气。故说除疑。据实已断。唯分别故

经。修集无量(至)入斯陀含位

释曰。第三入位分齐。谓此地中。已灭三界疑等惑故。修集无量胜分功德。由此便入斯陀含位。斯陀含者。此云一往来。谓断欲界六品惑尽。有三品故。于人天中一往来。名一往来

经。复集行(至)不去心

释曰。第三修行时分。谓于此地。八劫修行诸陀罗尼。及四无畏。常不去心

经。复次常现真实

释曰。次释第九法师。文别有三。初标位列名。次辨观差别。后明修行时分。此即初也

经。住顺忍中

释曰。自下第二辨观差别。文别有五。一配忍分齐。二作地别观。三辨取除障。四辨观行相。五立果差别。此即初也。谓顺忍中。上品取摄。故言住顺忍中

同类推荐
  • 千金宝要

    千金宝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三日备尝记

    十三日备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秋夜喜友人宿

    秋夜喜友人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赤崁集

    赤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销售要懂微表情

    销售要懂微表情

    作为销售人员,如果能够学会从客户的“微表情”“微行为”中判断出客户的真实想法,就可以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提高辨别客户的能力,顺利地窥探出客户的情感变化,找寻出令客户迟疑的真正原因,从而让成交变得轻而易举。本书教给销售人员如何通过观察客户的微表情、微行为来感受客户的思维、感觉和意愿,如何运用自身细微的肢体语言来向客户传达信息,从而实现有效沟通,促成交易。
  • 武魂碑

    武魂碑

    望着这大好山河,看着别人快意人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过就是救了一个人,就惹上了数不尽的麻烦。一切就像是命中注定,又像是偶然搅入死局。或许自己本该平庸一生,但是却又被强行架上了天下苍生。韩世全自嘲了两句,手中转动一把折扇,翻身上马,“走,去前面看看还有啥等着我!”
  • 吊死鬼爱上饿死鬼

    吊死鬼爱上饿死鬼

    他是一只吊死鬼,她是一只饿死鬼。当吊死鬼一不小心爱上了饿死鬼,便注定鬼于鬼的爱恋将擦出了一团团惊艳的鬼火。虐心?痴狂?沉醉?就在《吊死鬼爱上饿死鬼》
  • 可不可以不要思念

    可不可以不要思念

    青春之痛,理解最透彻的可能就是小念了吧!从父亲的死,到母亲的再嫁,到哥哥的离开……这一切都让小念的青春年华中充满了疼痛……
  • 贤者泪

    贤者泪

    当我手中的利刃没入你身体时,可你却面带微笑回以拥抱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放下…也许并不容易,但伤害却是轻而易举,然而此刻除了怨恨之外,更多却是无能为力,最讽刺的是哪怕我们彼此重来,却也不会有第二个结局。有人说,一段完美的恋情不外乎是在对的时间在对的地点遇上对的人,可我们在命运的玩笑摆布下,在充满幻想与浪漫的年龄里,来到类比传说中阿瓦隆之称的英雄广场上,回首却遇见最不该遇见的人…
  • 玄天之王

    玄天之王

    为红颜一怒剑斩山河。海底救母,孝意感天动地,沧海桑田,生死轮回。不羁少年从小国走出,战天骄,斩神魔,法则困我,我便无法,天欲诛我,我便无法无天。血魔剑染血,天地动荡。少年豪情,何惜热血一战?书友群:283788571
  • 青梅竹马:一定找到你

    青梅竹马:一定找到你

    自从记事的时候,她(艾伊雪)的爸爸和妈妈分开了,也分开了她和她的哥哥。而她(艾伊雪)在搬家的时候和自己的哥哥,还有另一个小时候的玩伴,做了一个约定:就是长大以后,一定要找到对方···············
  •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千骨之桃花苦恋

    花千骨之桃花苦恋

    是电视剧的续集,讲述的白子画和花千骨的续写,如若有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 至尊召唤:网游之圣霸王座

    至尊召唤:网游之圣霸王座

    这是一段非凡的游戏人生,所有的荣耀,金钱,地位,美女都因《圣霸王座》游戏而起。他独排众议,另辟蹊径,选择召唤法师,以过人的RP,不凡的才智,名声大震,获得卓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荣登圣霸王座,称霸魔,兽,人三族,成为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