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2900000005

第5章

若尔岂唯观成。无外法可历。理未显时。若修外观。亦无一法可为所观。外色等法。已为内观。遍观毕故。此则内外两观。皆不成也。不专内故。内观不成。无外事境故。外观不成

若如一家教文。所谈修观。成与未成。皆须遍历诸法也。若修内观。先用妙解摄外法。入心但观内心具诸法性。摄法之义既成。专内之义又成。若修外观。亦先用妙解。摄诸法及内心。入外色等一法。修唯色等观。摄法之义既成。唯专一境之义又成。岂非二观俱有所以也

若修唯识。观成理显。既见内心摄诸法已。则将己证之心。历外诸法。自然见于诸法皆趣外色皆趣外心。故义例云。先了万法唯心。方可观心。能了诸法(此于内心能了诸法。则外色等趣心名不二。名为内心净也)则见诸法唯色唯心(一切法趣外色名唯色。一切法趣他心名唯心。净心历外自然见泯合相也)又如内外不二门结成不二。云是则外法全为心性。心性无外摄无不周(此是观心显性也。与内心。诸法不二)十方诸佛法界有情。性体无殊一切咸遍(此是佛法遍摄。及生法遍摄各各遍摄。故云一切咸遍正报既尔。依报遍摄亦然。既云咸遍。岂不与内心泯合耶)

故帝网一喻。可喻内外四种之义。何也。以修内外观。时各须随举一珠。遍收众珠。观成遍历。岂不随举一珠收众珠耶

示珠指解心性无外摄无不周句。举此喻云。如举一珠众珠收尽。至解十方诸佛等句。只云生佛一如空无内外也

且三法各妙。必无优劣。心法既得为一珠遍收众珠。生佛何不各喻一珠收众珠耶。况帝网之喻。本显依正色心内外己他。举一全收之义。以曲会己见遂令圆喻。偏归一边也

应知。内观成历外法者。则任运举一全收也。若以正观心。历事作观者。亦复随观一法。全收诸法也。若修内观不入转修外观者。亦须举一全收也

若本着内心发轸便修外观者。亦须举一全收也

如此方称帝网之喻。方得名为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中以不偏为义。若香等当体。不具三千。不收诸法。不为诸法所趣。则是偏义不成中义也)若只内心具于三千。能摄诸法。外色不具三千。不收诸法。那成佛之时。正中现依依中现正。若法性不尔修时不然。至果方尔者。则全成有作非称性也。又若初心修观。不专内心便和外色观者。是则内观已观外色。何须更历外法而观耶

须知。但观内心即空假中已。自然见外一一色心皆空假中也。故辅行云。揽外向内令观内识。皆是一识。识既空已。十界皆空。假中亦然。既观识空已方。云十界皆空等也。则知。修内观时。不放心观外。乃是外法。自然趣内也。净心历外。正观观外。内法趣外。岂不然耶

又上人今既坚将内观为理外观为事。十法文中。既不简示阴入内心为境。又无十法成乘。何名纯谈理观。若非理观。安可废附法观耶。论宗既破。更欲何言

第四不辨事理二造

然若解内外境观之意。不假复论二造之义也。犹恐上人执迷难悟。故不获已再复言之

辅行云。造有二义。一者约理。造即是具。二者约事。乃论过造于现。过现造当现造于现。圣人变化所造(云云)。复结云。皆由理具方有事用。今欲修观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任运摄得权实所现(上皆辅行文也。但于事中取意而说略彼广文)

此之二造。各论三千。理则本具三千。性善性恶也。事则变造三千。修善修恶也

论事造。乃取无明识阴为能造。十界依正为所造。若论理造。造即是具。既能造所造一一即理。乃一一当体皆具性德三千。故十二入各具千如也

能造所造。内境外境。皆可当处观于理具。但止观拣繁从要。舍难取易。去其所造。取于能造。观具三千。能造所造。若未观具。且名凡夫世谛隔历不融。故拣去界入。专取阴识。为所观境也。即辅行先重明境科意也

至十乘中。用于妙观。观此能造一念阴心本具三千。既一念即三千。三千即一念。言虑不及。故转名不思议境也

若观之不已。观成理显。或伏或断。名为心净。故未净时。名无明识阴。若已净时。无明转故。即变为明。能造既明。所造任运自然清净(若内观成以理摄事。则外境事造皆趣内心。名内心净。若历外境一一事境。皆为诸法所趣。名任运泯合故也)上人不许唯观理具三千。须执观于事造。外境归心名修实相观。又历外事。咸归内心。名修唯识观

予实不敢辄信此说。有多乖失故。一违辅行现文故。二两观不分故。三错认唯识为外观故。四全不识理具三千故

且辅行云。皆由理具方有事用。今欲修观。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任运摄得权实所现。上人不善销此文故。不识二造也

既云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岂非令行人于能造心。唯观理具三千俱空假中耶。若便以所造外事为境。何名但观理具俱破等耶

良由灸病得穴故。百病自差。伐树得根故。千枝自枯故云任运摄得权实所现。以皆由理具方有事用故。只观理具三千俱空假中。故事用所造自然皆空假中。故云任运摄得权实所现。岂须千枝遍斩六分全烧。方名伐树灸病耶

辅行明明先分二造。特令行人但观理造俱空假中。上人刚使遍观事造。何抑教顺情之甚乎。若内心理观。便缘外境事造。唯识观于何法。唯色观于何法。斯由上人始从听讲。已至为师。全未曾知事理二造及内外二境。遂错将事造外境。便为内心理具

且辅行云。众生心中。皆有如来。结跏趺坐。岂事造如来耶。又云。下地虽具因果。但是理具。故知。理造未论变作。故修理观者。既云但观理具。则知。唯照本理性德俱空假中。任运摄得事造诸法。作观之际。实不可便缘事造为境

以上人素不分二造故。致将理事散漫而观。便为深明止观妙境三千也

故辨讹云。彼止观不思议境初。本欲观十界依正之法。所以唯观心者。心为诸法之本故也。伐树除根灸病得穴。由是即观一念识心。具造三千之法。何得云非初心作观便观诸法。所造三千岂非诸法等耶。又破予拣色观心。恐心外向之义。乃引内外不二门。托彼依正色心为难。又云。止观初心遍观十界依正三千之法。三千之内岂无色耶。况圆解者。尘尘法界处处遮那。又举色香中道。诸法趣色等文为难

此岂非素来全不谙理具事造两境之义。遂将所造诸法。便为性德本具

又将外境难于内观。此则与一家境观。顿尔相违

何者辅行。令但观理具俱空假中。上人自观事造。大意令于能造。观具界如上人便将所造为三千。止观令唯观识心。上人自遍观外境。况将所造为三千。此则变造方有非任运具。又须从心而生。安与一念非前非后。物之八相之喻。便为徒设

故知。约识阴所造。为三千妙境者。于止观远矣

盖由自昔不知理具与事造。不分而分故也。及被问疑书。以二造征之。上人迷情似改。略知理具与事造约义须分。又偶得造字通于具义。遂于答疑书内。翻文讳罪。乃云。问疑书抑是扬非。枉于辨讹。将心具便是外境。故特注所造三千。云理具名造。实非事造。次文又云。言所造三千者。即是所具三千名造。实非外境事造也(上皆答疑书明文。收掌见在)

岂非此时因难醒悟。遂欲攀附正义。转其事造拟。为理具。故云所具三千名造。实非事造外境等

及被诘难书取辨讹前后明文。验其自前不知理具三千非外境事造。实不能分内外二境事理二造。故被难曰。若分二境。何故将外依正。难内心观法。若分二造。何故将内心具色。破事造报色耶(以扶宗云若不观色。恐心外向乃是未历事造报色。非不观内心理具妙色也)

上人既被诘难书。将前后文。验之显是素来。不知二造之义。灼然前书攀附正义。云理具三千实非事造。其过既大。又恐若顺辅行。分于二造。若顺不二门。分于二境。则示珠指及辨讹前后之文。全然不当。故于今来。还抛正义。却复邪宗。仍将事造。便为理具遂不分二造及以二境。乃令事理内外混沌而观。此说全无所以特违教文

若也。事理内外混沌而观。何故辅行。令但观理具。何故四念处。专于内心。观一切法。何故义例约理观心。唯达法性。更无余途。事观则专照起心。四运推捡。义例事观尚令专照起心。信是未涉外境。唯色之观。方历外境。唯识之观。但历能造十界心耳。事观尚专内心。理观因何便观外境。若二造不分为正义者。何故答疑书。特云理具名造实非事造。良为心无的解。随时改转。斯之邪说。坏乱本宗。迷瞑初学。其过莫大。当须忖量无纵奸谄唯事改转也

云何将此无凭之解。欲废观心教文。如何将此伪妄之心。欲修止观耶。事理二造。既其不分。事理二观。因何而起。坚执须寻止观。如此寻之有何所益。故知。简示阴识。观具三千俱空假中。方名理观既无此文。安得云纯谈理观。既无理观。附法观心。如何可废。无在执迷自损。必须舍暗向明。速示报章要知进否

同类推荐
  • 准提心要

    准提心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珠玉词

    珠玉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分戒本

    五分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一香笔记

    第一香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万象风云

    万象风云

    千年以前,一位高人在西域雪山发现一株并蒂三界幻青莲,耗尽毕生修为取得其中一朵,从此独步天下,搅起一片腥风血雨,而另一朵莲花却不知所踪…千年以后,世间归于平静。高耸入云的万象山脉,绵延数千里,云回雾绕间,太清、紫云、无量三大宗门坐落其中。山上树繁花艳,兽奔鸟鸣,更有修道之人高来高去,犹如人间仙境。此时,与万象山脉相隔甚远的南平小城外,两伙小混混为了争地盘正在对阵......修行之道,爱恨情仇,是一心向道,还是随波逐流?一切尽在万象风云!
  • 特A级宠婚:晚安,王子殿下

    特A级宠婚:晚安,王子殿下

    性无能的契约丈夫神秘失踪三年后。A国王子忽然出现在苏苗面前,“女人,跟我走。”跻身于王室贵族之中,苏苗觉得高处不胜寒,“我想回国,我要回家。”“绝对不可能。”男人冷颜俊面,凉若冰霜。他宠她无度,宠到极限,宠的入骨自私。“王子殿下,王妃想学驾驶直升飞机。”男人放下手里的卷宗,“让她学,备好警戒线,不准她飞出我的地盘!”“王子殿下,王妃要参观国家机密军事基地,还要亲手发射一颗导弹。”“胡闹!”男人拿起电话,声音温和的,“喂?老婆,你想打哪里?”
  • 重生之吞天噬地

    重生之吞天噬地

    曾经的饕餮噬天,曾经的妖族最年轻的王者,号称妖族史上第一天才,意外身死后竟重生为人。看这一世,噬天如何争天霸地,一统大陆,突破巅峰,走向寰宇
  • 往生措

    往生措

    这世间唯独能称得上清心寡欲拂袖却又满身红尘味的莲帝曲涔,因千万年来眠花宿柳养成个风流性子。不置可否,侃侃焉: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是以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自成一家。所以当九重天上妙年洁白的酿酒小仙送来琼露,他也能强留在侧,竟那般从容不迫。陌路缠绵,耳鬓厮磨。他问她风月甚好,可愿对饮?他顾她小炉侯火,弹指蹉跎。三千红尘瞬息,九宫春色不尽。他拂杏花簪烟霞,转身风流依旧,却不见她。无忧酒泛在唇边,听耳畔莺声软语,座下红袖缭云。指间清樽险险打翻,才恍然记起。三百年前,似乎也曾有这么一个人总爱将眉眼埋得很低,额间落梅点蜡,她浅浅唤他:曲涔大人。
  • 韶光颜

    韶光颜

    他富可敌国,她龙袍加身。他权倾一方,她俯瞰众生。他英俊潇洒,她妖媚生姿。他风流倜傥,她万众瞩目。她杀尽负她之人,他斩尽世间不平。以我之名,祭你碧草芳魂。来世,只愿不再错过。
  • 木石天心

    木石天心

    修炼就是以人力探天道,天道茫茫,人力渺渺,逆天取道,至死方休!看木石圣魔同修,转阴阳,聚天心,踏天道,成就一代至尊!
  • 黑境战纪

    黑境战纪

    当那片黑幕落下的时候,C市人的命运便就此改写。从恐怖中现身的怪物,危境中人们基因的特异变化……腾飞的热血,挥洒的汗水,默默拭去的眼泪……朋友,伙伴,爱人,亲人的羁绊……那微弱的曙光能否冲破黑幕?被困在黑暗之境的人们,又该如何生存下去?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
  • 离世症

    离世症

    离世症患者,活在‘现实世界’却又能较上帝角度看到世间规律而越不敢自大的人;患此症者,多为那些经历过‘得’又经历过‘失’的人,多为阅历悟性较为丰富之士。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向天大道

    向天大道

    一个处处受打压的大学毕业生,因在蓬莱之游时的一次打架无辜被“外星人”绑架,后被丢入宇宙,倒霉的坠入寂灭星,被人当成天外飞魔,为生存苦苦挣扎,而后又巧合地进入修真世界、科技世界、百族抗外等一系列的情节起伏跌宕的大世。且看主人翁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机遇,不仅改变着自己的性格,而且创造着一个个奇迹,进行着彻底的逆袭,走出属于自己的通天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