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1300000009

第9章

基撰

广说六住处中。上已说三。下解第四。合此已前四种住处。为信行地。前一大阿僧祇劫异生位也。大文分三。初结前生后。以发论端。次征列名。后随列释。此中所明虽有异行。离障为首。从胜立名。如说发心及修度行。虽皆离障。但以胜位。而为其名。大菩提心。以善根为自体。降伏所治障。故云波罗蜜。能裂悭吝乃至愚痴。故皆除障发心。摄受大菩提果。六波罗蜜净修诸行。各胜为名。此亦如是。隐异行不说。此十二障次第生起。摄四二行果因初后。至下当知。为离无巧便。下及无教授下合解释故。初文可知

列名之中。但列障名。此于二障。何障所摄。至下当知

第三段随列释中。即分十二

初离慢中有二种。一我慢。二邪慢。亦下当知。初文有二。初配四义上坐已下后释难义。经文有二。初问答四果。以释离慢。后引已为识。四果为四。一一有二。初问。后答。此问四果。正人观时。颇作是念。我得果。不以明离慢。善现答中。能断经内初果后果。皆言我能得果。即为有执。中二果无。略举初后。例中间故。余本皆唯第四果有。例前三果。若尔。无学尚说。执生。何因有学不说执起。故能断正。天亲疑云。向说圣人无为得名。彼法不可取说。若尔。云何预流果等。能自知我得彼果。如是证为他说。即是四果可取可说。以成疑意故。此论前卷云。为修道得胜中无慢故。经言等即彼疑同。若以无为不可取说。云何四果。言得可说。彼既有疑。于无得无说之中。谓有得说。我者我慢。踞仿性故。或是我见得者于无所得中。谓有所得功德。是邪慢说。亦如是所说。皆利众生中所说。我见我慢为根本故。邪慢等生。故此论言。若有我相。则为有慢等。菩萨所应断。正是法执。举烦恼名。以显法执。下皆唯知。今此总言为离此慢故经言等。意显入证无为之时。四果皆不言我得我说。出观已后方言。我能证得此果。又后得智观前所证。所证深妙。观之不着观证。前加行行相。逐依行相。而宣说之。言有得证。非实真智。正证无为。言有得证。前之三果若言得证。以有种子烦恼随逐。此时虽无现行烦恼。由有种故。应二执随生。故言即为。有我等执。第四果人若有得证。唯所知障种子随逐。正起四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虽非现执。由执种逐。言我等者。应法执起。故天亲言。以有使烦恼。非行烦恼。何以故。彼于证时。离取我等烦恼。是故无如是心。我能得果等。此显证时。若言我既证有种随逐。应起现行我烦恼等。如余起时。论言使者。是种子故。四果证时。既不言取说。明知有取之慢皆应离也。今为离此。故此文生。须陀洹等。罗什文别。余经多同。释名断或。皆如理知

配四义中分三。初解依义。次解说相及摄持。后解第一义。后释难义中有三。初解经文。由根本我相。方生邪慢等。次解上坐须菩提自显所由。后解说二无诤行所以。自显之中释经。何故须菩提自显得无诤三昧第一及阿罗汉共有功德者。谓说是离欲。离欲阿罗汉。阿罗汉者。得无为功德。离欲得故。由离贪欲。内证无为。外行无诤。故无诤是外行。证无为是内德。然罗什流支皆言。世尊佛说得无诤及离欲。真谛能断皆言。世尊及初三号。说得无诤。自显离欲。又诸本皆言无诤三昧。唯能断言无诤住者。如八解脱中第三第八。独言身作证具足住。余六便无。此亦如是。显诸三昧此为最胜。世尊为多自住。故标住名。或处定义。由含二义。故翻为住。以己所证。为令信故。引此为证。天亲亦言。自叹得记。以自身证果。为于彼义中生信心故。何故唯说无诤一行。佛多住功德。天亲论为二说。一为明胜功德故。令生欣求。二为生深信。此论唯一解为令信故。后解说二无诤行。所以内证真理。离我所执。住无诤理。无有少法。得阿罗汉。外住无诤。都无所行。行无诤行。由理及行。二种无诤故。经重说无诤无诤行。以无少法及无所行。名为安立第一义也。天亲云。依彼善吉者。说离二种障者。一烦恼障。二三昧障。离彼二障故。言无所行。二障现前。有所行故。由离烦恼障。内证真理。得理无诤。此之功德。诸阿罗汉皆悉共有。故此论言。及阿罗汉共有功德。名初无诤。离三昧障。及外住彼定而行。名后无诤。彼依离二论障说二。此论依得理事二无诤故。重说二定故。不相违

第二为离少闻中分二。初属经离障后指可观知。经文分二。初问。后答。天亲论云。此中有疑。释迦如来昔住第八地。逢燃灯佛。为说授记。彼佛有说。此佛有受。云何言法不可取说。今此论意。言有取说者。由不遇善友离佛出世法。不广闻解。由少闻故。言于彼时此佛彼佛有取有说。今为除此少闻之障。故有下经。前卷为外不遇善友。故有下经令逢善友。此卷为内有所知障。阙多闻故。有少闻障。故说下经。令学多闻。故经中说。多闻能断或多闻能引乐。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又论言。多闻熏习。是出世心之种子。由此少闻。是所知障。疑生通二障。牒彼论疑。从前起。此论依自少闻不逢善友。各望一义。亦不相违。若遇善友。得逢诸佛。广学多闻。便知释迦于燃灯佛所。真实义中无少法可得。不生分别。言于彼时有取有说。起此分别。由不遇佛。有少闻障。为令遇善友离分别障而学多闻。故经文起。世俗谛中有得有说。胜义谛中便无此事。二论三文各望一说。诸本皆同。唯流支本云。昔在燃灯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不有。是意于胜义谛中。有所得不说此本缘。如过去现在因果经第一。善慧仙人作五梦等。婆沙论有少不同。疏中当解

第三为离小攀缘作念修道中。天亲疑云。圣人既以无为得名。不可取说。云何诸菩萨取严净土。佛为说之。即前卷为愿佛净土。小菩萨所修行。愿此佛净土。是小攀缘作念修道。求生净土。作净相求。即令众生欲生西方。皆作此愿。今为离此小念修道。故有下经文。实愿生净土。应修无相严净自心。广如无垢称经说严土相。天亲疑。从前起此卷。愿及色形。前卷愿生严相。亦不相违。小攀缘者。执有色相而修净土。亦是法执贪爱生故。亦是烦恼。是此论意。彼从前无为疑起。故不相违

经文分二。初明严净土。劝舍有相果庄严。后劝生心。令修无相因之饰。论文分二。初配属经。劝舍有相。后叙分别。令修无相。佛地经云。胜出世间。善根所起。广大自在。净识为相。天亲论云。智习唯识。通如是取佛土。非形第一体。非严庄严意。上半偈解第二令修无相文。下半偈解初劝舍有相文。学无分别智。善根为因。内证法身法性真土无相理土。既圆无相。报土便满。不可智知。不可言说。外为利物。方现他受用土及变化土故。诸净土净识为相。胜善根为因。故成佛时。殊胜众生复感净刹。故维摩云。欲严佛土。先严自心。初学不知以五尘为土体。发愿希求。小念修道。而行有相。今为除此。初学疑生初文。起非形庄严为第一严。真庄严者。习无相识。真实智慧便通无相清净佛土。佛依无相。以为舍故。言庄严土。为不实语。天亲论解。以无相有相庄严。故重标能断经中双牒双结。流支双牒单结。真谛罗什皆单牒结。所言即非庄严者。以有相严。非真庄严故。净土差别有三有四。如章中说

解第二文有三。初标令修无相。应无所住生心。次显所不住。五尘心即所离小念修道。后应无所住结成真心。余本皆同。唯能断经。于所不住中。言不住于色不住非色。诸本意说。以粗五尘。为净土体。而修求者。非真严土。故但令其不住五尘。能断经具说。住五尘及住非五尘。余五蕴等。但生住着而求净土。皆非真严。要无住着。习真智者。为真严故。由同内有情及外器界出净土体故。不住二身。不住具足。是此严净土。义门广大。不可略说。广如净土章无垢疏解。能断云。功德庄严佛土。直示严者。无胜德故。遂增功德。庄严佛土

第四为离舍众生中。天亲云。若诸圣人无为得名。云何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云何余世间复取彼是法王身耶。此疑报身能取自体胜身大身他人亦取为胜大之身。能化众生。有非圣人无为得名。若以无为得名。不取胜大身者。便无诸佛利众生事。即成诸法断灭。既无大身。舍利众生。今为释此故。下文由此标云。为离舍众生故经言等。然佛方便善巧。有十二种。一悲心顾恋。二了知诸行。三欣佛妙智。四不舍生死轮。五回不染。六炽然精进。七以少善成无量果。八以少力摄。摄大善根。九增圣教者除其恚恼。十处中住者令其趣入。十一已趣入者令其成就。十二已成熟者令其解脱。故佛菩萨不舍众生。舍即为障。又四障中。缘觉舍心。为正为障也。彼以圣人无为得名。便无报佛胜大之身利众生事。故名舍利益众生。今为离此分别执着。故有下经。前卷直尔云。为成就众生故经云等。虽以无为圣人得名由无分别如山王等。而佛亦能成就众生。天亲论疑从前起。前卷明有彼行。此中为破彼执者。各据一说。故不相违。执有大身。是法执障。舍离众生言无大悲

经文分二。初问。后答。论亦分二。初标配经。后问答释。后文有二。初解问文。经言已下。方解答文。此何所显示问也。此中问意。初地菩萨所见报佛。坐百叶华。身称华座。化身不定。此中说喻。何所显示。此说报身。以破他疑。举大身说。喻无所显。且举报身一小量喻。为成就欲界众生故。且举报身。如彼罗睺阿修罗王等者。等取毗摩质多罗王等。华严经第五十卷偈中说。如阿修罗化作身。金刚地上安其足。海水至深仅半身。其身广大。如须弥。佛之报身为化欲界众生。现如于彼须弥山量。由无分别。尚不应见其自体。何况其余。为化十地而现大身。浪生分别。而见自体。今者论中释云。佛经说指如须弥。为是谁也。而彼罗睺阿修罗王化身。实如须弥山量。故佛指喻化身。化量虽能为大。所化人天居土小。不应见大。故身如须弥。但是报身。此中假说为化欲界人天所现报身耳。以此远准阿弥陀佛身长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非是地前凡夫所见化身佛也

解答文中分三。初解佛说非身言。次解彼身非身言。后明所显之法。初文如来说为非体者。显示法无我。故天亲云。此说受乐报佛体。同彼须弥山王。镜像义故。此说报佛。如须弥山王。势力高远。故名为大。如镜中之像。智识影故。而不取彼山王自体我是山王。无分别故。报佛亦尔。以得无上法王体。故名大。而不取彼法王自体我是法王。以无分别故。有分别者。是烦恼等横心是有漏。法王离漏。法证无我。故无分别故。彼论言。若如是无有物。无有物者。无分别故。意言佛说法王所现大身。非是有漏分别之身。是名大身。彼身不利众生故。法王所现大身由证无为法无我理。无分别故。而不舍弃利众生事。彼体非体显示法体无生无作故。天亲云。若如是即名有物。以唯有清净身故。以远离有为法故。以是义故。实有我体。以不依他缘住故者。彼论意说。彼受乐报佛体唯清净身。由如是故。名为有物。所言非身。二种身。一非依他有漏之身。名为非身报身。二非恶业所为之身。故名非身。前非身者非是烦恼所缚。后非身者非是恶业所为之身。故论说言远离有为。远离有为者显佛报身。非是远离因缘之身。因缘起故。此身无为。如对法说。非是恶业之所为故。又即由此非恶业为故。所远离遍计所执。实有我体。不依他缘。自然住故。法王报身犹如镜像。非彼身。故为大身。体既非实。何更有生及实作者。然今此论及能断中说身为体。体依聚义。总说为身。体同名异。然能断中云。如有士夫具身大身。真谛本云。譬如有人体相胜大。二本无别。具身者即是胜义。具足大夫相故。大者形量大故。余本皆阙。有大无胜义。又真谛本云。如来说非有名为有身。此非是有。身初非有。故说有身。初非有者。非有漏分别。后非有者。非有为分别。名异义同。明所显法中。此显示自性身者。所证法无我理法身也。与相者报身镜像也。差别者。谓唯有漏有为之身。遍计所执实有我。身唯在所。非但依他所执二我差别。三身异故。有此三种。由内所证法无我理。所现报身而无分别。非是有漏有为之身。亦非所执实我身。故名大身

第五为离乐外论散乱中。前卷有随顺言。由顺外论。便散乱生。此有乐者。即是随顺亦不相违。准天亲论下第二校量中分二。初校量胜劣。后显胜劣所由。胜劣所由有四。初明般若居处则处胜居人即人尊施福不尔。二显般若诸佛同说非唯一佛说施福不尔。三世界等喻明施福烦恼染因般若不尔。四明般若当得法身亦成相好施福不尔。即揽此论三文。取第六观行第七供养并此第五。合为一文。彼以校量胜劣同故。合而为一。此以观行流转别故。开之为三。此论初文中经文有九。问答等。初五问答校量胜劣。正破随顺外论散乱。后四问答破如言执义。然论但解初中第五佛告之文。并解后文如言执义。真谛译本名恒河江。以在南翻。南人以河为江。如河已北。说水为河。在河已南。说河为水。说江亦尔。天亲论云。何故不先说此校量喻。为渐化众生令生信心。上妙义故。又前未显以何等胜功德能得大菩萨。故以此喻成彼功德。是故重说胜喻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帝国大亨

    重生之帝国大亨

    七年的监狱生活,把一个英气勃发的有为青年变成了一个迷茫颓废的中年大叔。出狱的第一天,一场大雨又把他送回了中学时代的青葱岁月!这是一个重生者与天比高的故事!充满了青春的回忆,人生的思考,交织着纸醉金迷,爱恨情仇,并最终踏上巅峰。来吧!让我们跟随着主角的脚步一起回到过去!一切从头开始,一步一步踏节而歌,叱咤风雨,笑傲江湖!
  • 尘斗路

    尘斗路

    走在斗路修途上,兴许越走越强,或许走着走着什么都丢了。至于路的终点是林立世界的最高点还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也只有到达过的人才知晓。
  • 走召唤师之路

    走召唤师之路

    故事主人公被几个孤儿收养5岁遇上一段奇遇走上召唤师之路。进入初级魔法学院学习巩固自身能力,为求得知自己身世之谜进入帝国高级魔法学院不惜崭露头角。在得知身世后,不得不与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开战。而后看着死在自己剑下的多年兄弟,整日酗酒颓废堕入心魔嗜杀成性。在好友兄弟姐妹几经波折以死相劝才幡然醒悟弥补过失开创盛世........
  • 不死的葬礼

    不死的葬礼

    自生命诞生以来,无数的生命都对老去有着难以描述的恐惧,即使是年幼无知的孩童也会对自己有那么一天会老去这种事情有着极度的不喜的情绪…那么当上天真正给予了人类不老的寿元之后,他们生活的场景又是什么样的呢?
  • 见不得光的爱

    见不得光的爱

    随着社会的科技发展,现代人对子女的教育出现了许多漏洞,在这样的情况下塑造了一对80后男孩和90后女孩相逢、相知、相处、相狠、相爱、相念的复杂传奇故事,90后男孩那种以自我为中心、冲动和80后女孩的那种善良、成熟、大方老是相互摩擦,他们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他们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他们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注定他们未来将是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然而结果……..
  • tfboys永爱凯玺源

    tfboys永爱凯玺源

    这是一篇tfboys的小说,如果有写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谅解。
  • 霸龙记

    霸龙记

    龙!那是传说中的神物,时事变迁,万年过去,竟然直接从高高在上的神堕落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人与龙之间的战争又会以何种方式结束。。。
  • 洛克王国之光明家族

    洛克王国之光明家族

    洛克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幻灵岛的墙壁壁画中,隐藏着光明家族的秘密,其中壁画预言到十二位光明勇士是光明家族的后人。在光明勇士聚集的时候王国会陷入一片危机,他们必须拯救王国,这样一支冒险小队组成了……
  • 无上云霄

    无上云霄

    玄苍大陆。玄域,苍域,灵域,任我闯荡。炼药师算个屁,哥是极品神师。待哥闯荡玄苍,周边红颜追随。掌神器,握神技,天下舍我其谁?看天才少年如何走向称霸之路......
  • 圣裔之成王路

    圣裔之成王路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主角怀着对自己的坚持,对朋友的约定,永不后退。友情、爱情,在这艰险的道路上能否保持着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