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1300000006

第6章

次第三解欲住处。此依八住处解。依十八解。此中有二。初欲得色身是第七行。后欲得法身是后三行。初经文有三。初问。次答。后成。问中有二。依义说相。成中有三。摄持安立显现三种。答中全无。不异初后文义相故。取佛说故。欲得色身住处者。初学菩萨多有相修。乍闻无相三轮净施。便生疑惑。且如释迦佛。身既有生住异灭相然。故知有相施因。还成有相之果故。天亲论云。云何生疑。若不住于法。行于布施。云何为佛菩提行于布施。彼以释迦生灭之身。为菩提依身行有相施得。若行无相不住法因。应还得彼不住相果。云何得彼生灭果耶。今此论中不以有疑。但说行者初修学故。未悟无相。行有相因。希求佛位。释迦有相生灭之身。此是色身相好身故。以此相身。为佛菩提胜所依止。故论说言欲得色身。彼论解意由。因前说无相施因。以生疑虑。为彼破此疑故。有下经正破彼疑。此论意说。由初行者有相施欲得释迦等有相之身。即以化相身。为真身体。得少功德。谓是真身多功德体。故言为欲得色身对治色身之慢。得少有相功德之身。谓得真实多功德身。是增上慢。为破此慢。故有下经。故合两论。今两乘前文。以生或名疑。悕伪相。以为真称慢。为破疑慢二或。故说下经。初修行者。定不定姓。大乘异生疑或。是烦恼障。亦兼所知障。初修行者。圣人发心。便通二障。有学通烦恼。无学唯法执。如舍利弗闻法华经。方断疑悔及忧恼等。此亦如是。即由上来所说义故。诸人不悟谓天亲论乖无著说。应审观察。此会同意。实不相违。故天亲云。自此已下一切修多罗示现断。生疑心。故知彼论依因前说初学疑起。生下经文。以破彼疑。此论依于初学希后。非真实功德。而修于行者。为破彼慢。生下经文。不相违也。又彼论依利根初学多生前疑。故说下经。此论依于钝根初学多生后慢。故说下经。又彼论中。依文相增。前后三文以答三问。故别作道理。以生下经。说破疑起。今此论中依义具足。文文之中。皆答三问。故非异道理。以生下经。说为除慢。实不相违。又彼依破不定烦恼初学者疑。以生下经。此依初学。断决定烦恼增上慢故。以生下经。上来四义且依同义。以会二论。依异义者。复有四义。此论依为乐广闻者。故说三地。从凡至佛。皆具说之。文文具答。生慢起文。彼论依为乐略闻者别答三问后皆断疑。又此论依为利根之人一闻即悟。故说三地。一周说经。文文具答。生慢起文。次第不同。彼论依为钝根之人再方闻者解。故两周说。别答三问。余皆破疑。又此论依为初来利根一周而说。故说生慢。彼论依为后来钝根两周而说。故说破疑。又理出百途。何劳一彻。破执生慢。各各不同。一会之中。乐有广略。根有利钝。闻有单重。理有多彻。种种别故。两论解异。不尔。无著受偈于弥勒。下付天亲。命其造释。无著岂乖于慈氏。天亲苟异于贤兄者乎。无著论初归敬偈言。智者所说教及义。闻已转为我等说。故知闻已为我说者。即是慈氏所说偈。天亲论中所释偈。是弥勒作故。天亲颂云。大智通达教我等。顶礼无比功德身。正与此论叙敬皆同。应会如前解三问中及摄住处。总应说此。以此和会下诸经文。应当决了。下文但当释其文相。更下会释

论文。准释经文三。初解问文中有二。初属经释依义。后论文解说相。此中具足。即流支成就。义同名异。真谛经云。诸相胜德。成就有为相。佛菩提身故。具足成就是正所翻。胜德者以有为相。为佛胜德之体。是义翻之。下观诸相。谓相好。天亲论解。乃四相相。谓是有为三种相故。不说住相。如唯识说。须菩提悬解佛意。故言不尔也。不可以有为三相成就得见佛之真身。所说有为非法身相。法身相者。无相为相。三有为相是有为相故。行无相因。还得无为无相实法身果。非行无相因而得有为有相假化身报。后佛为成满前征次答之义。故重告之。分三。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摄持欲愿。显有为相。是虚妄。翻明异此虚妄无相之相非是虚妄。令其摄持后发生欲愿。非是欲愿摄持有相虚妄之法。有相虚妄非是无分别定修行摄持二。云意欲愿是初行者。妄行有相之恶。欲愿非是般若无相。欲愿般若无相。欲愿求无相。故论所言。欲愿摄持是无相定。摄散二心根本欲愿。故此欲愿是正行者。无相欲愿。次第二云。若见诸相非相。则非虚妄。是安立第一义。相者为虚妄化身。非相为真实法身。见化身诸有为相非法身之无相。则非虚妄。彼以化身有相。为真实身相。故是虚妄

后第三结。诸化有相。非真无相。则见法身如来。此为显现。正是所说无分别定及摄散时。有相中非是真实法身相见。故见如来。此观见如来。应勘无垢称经观如来品说。下解欲住处。准前十八住处中。文分二。初解欲得言说法身。后解欲得法身。欲得法身。因果虽别。正法身体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佛果三身及因福慧俱是法身所摄言说。声教非是法身。法身之因。亦名法身。如说般若。实相观照正是般若。文字般若能生能显般若。亦名般若。此亦如是文字能显能生法身。故称言说。亦名法身。文字般若从能诠。辨能依作用。以立其名。言说法身从能诠表所依能依体用和合。以立其名。声名等合名言说故。问何故前说欲得色身。名之为慢。今下文说。欲得法身。不名为慢。答欲得色身为真身者。全不顺理。故名为慢。欲得法身不违道理。虽因前说而生疑起。非全不顺。不与慢名。由此欲得色身等已下文。不名离障。但名欲得。非疑极障。故说欲得色身是慢障法。隔欲得法身非慢障法。不与离障之名。天亲论中依为破疑。生下经文。谓前所说不住行施。是因深义。次说法身非有为相。是果深义。因深果远。义旨难知。未来像法欲灭之时。恶世众生。能生信不于前好世正法之时。信不须疑。末法恶生。不信不惑。但问像法欲灭之时能生信不。信经时说。行十法行。非末法故。以有持戒定慧等行皆非胜故。故作此征。末法更无有三学者。故不为问。彼论依文前说疑起。此论依因欲得言说法身而证得法身之本。当来流行于世。以生后经。故不相违

文分为三。初配经文。次释问文。后释答文。欲得言说法身者。显经来意。须菩提闻法深妙实相难知。佛在可然。信者极众。时机病行验胜可知。佛无已后颇能信不。时机病行皆非胜故。须菩提欲得此教言说法身现在当来俱流行世故。问来世恶世恶生能信不。望佛答有。难末代尚能深信。况乎今者。何故不信。故言欲得言说法身。此文来也。初文有二。初配经。后释难。释难中。修多罗句说者。谓所有义。句为能诠。七句说是所说之义理也。即流支真谛罗什等云章句。是明义句所明理。此中名说。能断经云。色经典句。色是类义。所诠义类。非但问此金刚般若。大般若等咸在问中。故言色类。经典句者。能诠教也。此义色类能诠经句。当来恶世能生信不。此有二意。初明不信所因。后正兴问。不信所因有二。一时恶。二经深。时恶恶生。经深实相。于此经句。颇生信解。为实相不。为正兴问。故真谛经名为真实相。此及能断云。生实想不。经言称正理。名为真实。于此经中。颇生真实想解以不。想者取像之能信心。取信以为真实之像貌已不。罗什云。生实信不。名异意同。释问文中须菩提以恶代恶生经义深妙无能信者故。为此问

释问来意。解佛答有二。初总答有。为遮此故。世尊言有也。后别解有义。别解有义分二。初广别解答有义。后释以是义故下解法身要义。初文复二。初广释经。后于中言当生实相者下配五种义。初文分二。初释有时。次释有因。及释由此能生实相。正法欲灭时者。谓修行渐灭时。此释有时。善现总问未来难信。世尊别答修行欲灭于经有信。翻显已前理多信者。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不得果证。名为像法。有教无余行。名为末法。然依大乘大集经中。以五百岁为配。初五百年解脱坚固。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第四五百年福德坚固。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小乘不依五百为配。如记正法住经及传并摩诃摩耶经等。佛所记事但以一百二百而为配故。今依大乘。故此经言。后五百岁。以五百岁为分配故。佛之法教。正像末等皆名正法。非是初时有证解脱。名正法也。时尚解脱。况无信者。故不为答。佛初记别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由度女人。灭减正法唯五百年。于中两说。一云正法。今者但五百年由度女人。减五百年。岁虽说八敬不减正法。由彼不行正法还灭。故经有说。及萨婆多等宗皆唯正法。俱五百年。若依彼义。此中正法欲灭之时者。谓修行渐灭时。非是前时。初五百岁有解脱故。行盛兴故。亦非后时行已无故。今说修行渐欲灭时。即是第三五百年时。此于像法一千年中。后五百年行方渐灭。当此恶时。尚有于经当生实相。况以前位。而无信者。自此已后。时远人浇。少有生信。故经不说。故能断云。后时后分。后五百岁正法将灭时。分转时。后时者初五百年。后分者第二五百年。后五百岁者。第三五百年。即行正法将灭时也。第二说云。正法一千年。若不说八敬。全无行者。正法欲灭。既有行者。正法依定。大众部等皆作此说。若依彼说。即是第四五百年时。名为修行渐欲灭时。于此恶时。尚生实相。况以前位。而无信者。已后恶时少有生信。故经不说。其能断云后时者。显佛灭后。非但佛在位。言后分者明非正法一千年内即证果时。言后五百年者。于其像法一千年内行欲灭时。非初五百年行盛兴时。此后分四。一后时。初五百年。二后分。次五百年。三后五百岁。第三五百年。四正法将灭时分转时。第四五百年。即行正法。后将灭时。由有二解。经文不同。流支罗什。总奄合说当来末世。不识三后之深义。故真谛经云。现时及未来世。以此为误矣。不问胜时。问恶时故。又云。于未来世后五十岁。以一当十。五百即五十。亦不相违。算家有此差别门故

上释有时。下释有因。及释由此当生实相。文复分二。初明有四因故生实相。后别配经。四因者。次前时后佛。为于如是恶时之中显有四因。一久修三学行。二遇佛集胜因。三为佛所摄受。四虽无三学集因摄受。由与福德果报相应。故能生信。即是彼人。于彼无法障。故福会生信。恶世由具四因。故能如是。于实相法中能生实相。天亲论意。由未来世有菩萨者内具三学之德。即此菩萨外遇良缘。于诸佛所。种三种因。当知是人能生实相。故颂说言。于彼恶世时。菩萨三德备。不空以有实。即此菩萨佛。悉知见。有持戒修福德。取生福德。由有智慧。佛悉知见。无人法执。各四八过。经言。有戒有功德者明修行。初配经文。后逐难释。此中三学有四法迹。无贪无嗔是戒学迹。正念是定学迹。正定是慧学迹。由对三根。三藏所说各有异故。但说三学。又戒出恶道因。定出欲界因。慧出三界因。又声闻多学戒。独觉多习定。菩萨多学慧。又戒能离恶因。定能修善因。慧能利生因。又戒得胜自体。定能离恶。慧能摄善因。如是等种种别义故说三学。应勘摄论及瑜伽等。功德者少欲等功德为初。乃至三摩地等。此逐难释。如遗教经。持戒有六。即是瑜伽六支。一持戒。二制心。三知量。四懈愧。五安忍。六直心。皆是戒学所摄。正定亦六。八大人觉中摄初六故。一少欲。二知足。三远离。四精进。五不妄念。六正定。正慧摄二。一者智慧。二不戏论。持戒智慧易。不重释。正定相隐。重解之。以功德言。奄含说故。即八大人觉中。少欲为初。等至为后。摄此六法。以为功德。前六后二唯知戒慧。更应勘瑜伽声闻地涅槃经及八大人觉经等以配遗教。具三学者。以经为实教顺理故。能生信心。信心即是真实相也

二经言已得供养等者下解集胜因。文分二。初配经文。后逐难释。由逢诸佛集二种因。一财供养。二行供养。行供养者种善根是以财供养。经但名为修行供养。供养为十。一现前。二不现前。三现前不现前。四自。五他。六俱。七财敬。八广大。九无染。此上九种经中。名为修行供养。十正行供养。此中名为种诸善根。集是十因。名集因也。逐难释云。一心净信尚得如是业。何况生实相者。此解经中乃至一念净信之言。非唯逢少数之佛即能于经生一念信。翻显由逢千万诸佛供养树善方能于经生一念信。信难生故。故经初非供养少佛。后方显由供养多数佛。如是一念净信之业。尚由前世遍供多佛。何况于经广生实相。不于前世遇供养多佛。以于广经能生实相为首。于经少句。一念净信为终。略去中间修行。不信。故言。乃至乃至一信尚由前遇多佛供养。况生广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陌若枫晨

    陌若枫晨

    两年前,樱空雪下,他残忍的从她身边走开,说:“其实你不该相信任何人,包括我。”两年后,她与他再次相遇,他却残酷的说不认识她。即便这样,为了他,她放下了自己所有的尊严,放下了仇恨的权利,甚至,还不顾一切地救他……但,冰冷如他……时间仿佛又倒流回了两年前,依旧是樱雪纷飞的日子,只是,这次要离开的不是他,而是她……她说:“我从未后悔过,只是遗憾……遗憾那年我为什么没能留住他……”
  • 转学遇见他

    转学遇见他

    富家女沦落为平民百姓,转学竟然遇见他。产生一段迟钝暧昧的恋情,过这一段不同的高中生活
  • 暮色漫天直到永远

    暮色漫天直到永远

    他叫暮霈远,她叫漫诺远,他们是永远,他们的爱情伟大,值得我们去品味。一个新的转学生,遇到学校学霸而喜欢捣乱的他,会和性格温和的诺远发生什么呢?
  • 帝王行魂

    帝王行魂

    古灵兰神话夏项冥重塑记忆,上古血脉,魔界的使命,一切早已注定好的命运。神人魔三界大战。修罗高手再现神话,混时空的传奇人物,创世之魂墨家旧事,从此以后我叫墨雨然。
  • 给你的七封信

    给你的七封信

    这是看过海角七号的七封信儿写的,内容上有部分模仿了海角七号的,不过大部分是在写的自己梦中的情人模样。文风可能稍微有点梦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修真之逆仙传

    修真之逆仙传

    最华丽的故事情节,最热血的修行功法,最真挚的兄弟情义,最感人的爱情故事,最悲伤的生死承诺,最唯美的修真世界,一切尽在《修真之逆仙传》!
  • 灵界

    灵界

    他父亲是灵界至尊势力的一名天之骄子,但因为某些原因被打落凡尘,修为尽失,成为一个废人。他母亲是至尊势力冰灵宫圣女,将来要嫁给升龙阁第一天才。路钧偶得灵界一位至尊遗骨,融入己身,得传承,战八荒,震慑九天,打上至尊势力,为父亲报仇,找回母亲的记忆,杀仇敌,成就灵界掌缘生灭。
  • 神级侍卫

    神级侍卫

    “萧易,你是上天特意派给我的守护骑士么?”“不,我不是骑士。”“我只是你身边小小的侍卫,陪你轻裘肥马,看江山如画。”异世天骄魂穿地球,各种系花校花警花总裁、各种阴谋诡计阳谋暗算接踵而来,且看萧易如何一路崛起,暴走都市……
  • 清之暮雪

    清之暮雪

    你就像烟火的美丽那么美丽轻划过无人的天际曾经交换过的秘密紧紧埋藏在心底你就像烟火的神秘那么神秘风随着你若即若离留下触不到的可惜陨落下了我们的回忆你就像烟火的美丽那么美丽轻划过无人的天际曾经交换过的秘密紧紧埋藏在心底你就像烟火的神秘那么神秘风随着你若即若离留下触不到的可惜陨落下了我们的回忆你就像烟火的美丽那么美丽轻划过无人的天际曾经交换过的秘密紧紧埋藏在心底你就像烟火的神秘那么神秘风随着你若即若离留下触不到的可惜陨落下了我们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