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1300000017

第17章

自下解证道住处。谓前修习加行位满即入初地。得无漏智体会真如。故名证道。八住处中名净心住处。三地之中名净心地。得无漏故。名曰等心。四证净故名净心也。于见道前。在加行位。虽观空有。犹带彼相。故于三性未真证入。带相观心有所得故。于真胜义尚未能证。加行位后。入见道时。以泯相故。住无所得。内冥至理。证真胜义。名入证道。得证道时。获一种智。成妙大身。为显此义。有此文也。天亲菩萨论云。第一大段释疑之中。从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下有二。此当第二。举喻彰身。以譬虚实。由此所得。明阿耨菩提不实不妄。谓以如来得彼菩提故不妄。非实有为相故不实。即显离二障故。得名妙身。遍一切处功德大故。得名大身。虽非有为相。亦名妙大故。法报两种。如应说妙大有为相也。两论其文义各异耳。又云。世亲菩萨论唯依真如释妙大也。或二论同俱妙大。亦通法报故。净心地名有通有别。依庄严论。唯判于初地。名净心地。从初得处为名。若依天亲菩提摄论。有两释。若以四人分十地。则唯初地名清净定行人。二地至六地名有相行人。七地名无相行人。八九十地名无功用行人。若通则从初地乃至十地。总名清净定行地。此中说入净心地人得二种智。据通说也。离慢亦通十地说故。十地说断十无明故。断十重障。八十地故

经文有二。谓得智离慢。得智有三。初如来告。即依说相欲愿。令未得者起愿心故。次善现安立第一义。令离增益损减失故。后佛言善现下印可。什本文略无印可相也。论文有二。初标名属经。次正释义。释义中初总标得智离慢二门。次随释二义。云何得智下是释得智中有二。初问标二智。后正释二智。初释种姓智。云能得妙身者。由得无分别智。决定能绍如来位。故名种姓智。得此智已。当得成佛法报等身。故言能得于妙身也。故前卷云。至得成就身得毕竟转依故。当得毕竟二转依果也。天亲亦云。远离二障得毕竟法身妙身之义。如前皆说。戒即初地分得三身。名为能得。谓初地以上随位证得遍行等真如故。名毕竟通达转。亦不违也。次解平等智。由证平等真法界故。离我我所。化众生时。于自他身。得五种平等心。能摄一切众生身。总为自大身一。故名平等智。大庄严论亦说入净心地得五种平等。与此名有同异。其义不殊也。此初粗恶平等者。是我我所执。是障根本果。苦同生故名粗恶。由离此故。得平等名。庄严论第一名无我平等。第二法无我平等。谓出观度生但见自他五蕴之法皆如幻化。名法无我。庄严第二名有苦平等。彼自释云。谓于自他所有苦法。无差别故。意云。由无我所分别相。见彼有苦法时。与自身空有苦法平等。名法无我平等。自他苦法名为法故。第三断相应平等。谓永断他苦。与断自苦。心相应故。庄严第三名所作平等。彼自释云。谓于自他作断苦事。无差别故。第四无悕望心相应平等。谓断他苦。与他乐时。不望其报。与断自苦与自乐不望报心相应。故名平等。后论第四名不望平等。后自释云。谓于自他拔苦与乐。不求报心。无差别故(此前四平等总当摄论资粮不足中得一切众生心平等也)。第五一切菩萨证道平等。如诸菩萨。证平等法界。于自他身。得平等心。我亦同得。彼第五名同得平等。彼自释云。如诸菩萨所得。我得亦尔。无差别故(此当摄论得一切菩萨心平等。摄论更有得一切诸佛心平等。略不说体)。由于众生得此五种平等心故。能摄一切他身。总为得一大身。故论结云。得此平等故。得大身等也。世亲论意。真如自体离二障。故名妙身。遍一切处。及功德大。名为大身。十地经说。入初地时得百法明门。即此但说得二智者。自利证真。利他平等。此二要故。佛偏说也。庄严论云。何故初地名欢喜耶。由见真利物故。于二利中。此二最要故。如来说有是二智也

次第二释善现安立第一义中。初标其经。次解其义。此有二意。一为破前摄他为自大身执。若以平等心。总摄自他。为一身。非自非他。亦非自身。故论云。于彼身安立非自非他等。二为破寻二身名起执故。双安立二身为第一义。故论云。此于妙身等中。安立第一义。如是等。依真谛本及唐本此论本。皆双安立二身即非身。令诸菩萨离增益失。又亦双结。令离损减失。罗什本及魏本非结。皆阙妙身也。世亲菩萨云。非身者无有诸相。大身者有真如体。如是即名妙身大身。经在第三。佛为印可。什魏二本不正。余本皆云。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以须菩提安立二身合理。故重印可

下解离慢。经文有三。初明起我度发慢不名菩萨。次显诸法无实除度执。后引佛说证结成上。论解有二。初标问属经。次正释义。正释义中有二。初释经中执我度慢不名菩萨。真谛能断此论皆言若菩萨作是念。唯什魏本无菩萨字。以错入前印文中故。其义可解。不释经文第二教除度执。如大品第一及第六中说。菩萨但有名字。名字亦空。故言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若无一法是能度菩萨。则不见有法可作慢者。故言无法名菩萨也。能断本中重言有情者。能度所度二有情也。第三引佛说证中。初标能经。次反

解成上若菩萨有众生念等。是标配中云。为显示此故者。谓显次前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故。佛世尊自引前说。以成今义。已观魏本。似须菩提引佛先语。熟寻余本。皆是佛言。能断为正。将此为本。少有不同。应前被演。问前说净心地人。于自他身。得五种平等心。则彼度众生时。应无我度他想。何须呵彼度他慢耶。答前说出观。摄散心时。反缘所证平等法界。则于自他得度平等心。然俱生我习未除。又未既念退。故度众生时。或有其念不一觉起我一。见我度他慢故。大品经云。发趣品中。教初地菩萨离于憍慢。教五地菩萨观内外法空远离自大蔑人。乃至七地犹教不着我众生不见有法可作慢者。十地经及庄严论皆说。三地有我慢解法慢。四地有身净分别慢。亦名相续异慢。五地有苦染净法分别慢。庄严论判第七地。有我当作佛慢。此有失念故起。今此所呵。我度他慢是四地已还。身净分别慢。若生执习及法执慢。则至七地已还失念。皆有我度他慢故。大品经教七地菩萨不着我不着众生不见有法可作慢者。故知至七地。终方除度他慢尽也。然于地上虽有多慢。而我度他慢正违菩萨平等度众生心。故此偏诃。余应唯离。成唯识说修习位中。谓于十地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方能证得究竟转依。今说净心。即摄十地。分位虽殊。皆净心故。得二种智。摄十胜行。自他利中。智为首故。离我度慢。十种障摄。彼据碍智通名。此以高举偏过。由斯摄论名十无明。迷闇增故。别举随增。通皆说障。亦不违也。据实慢地地除。然大品等随位对机。于一相偏说。今此虽慢。以实而论。通于十地。位位中断烦恼所知。若现若种。若体若习。或伏或离。如应说故。净心通名贯十地故。然于此中。略而不说证十如也。离相为宗。显如不二。故于真理不说十如。由斯略也。其十地胜行十障等义。广如十地经论及解深密并唯识摄论等释。世亲菩萨论解。若菩萨作是言下。大段破疑中第二文也。于中然有三段。一者于前本宗上疑。疑云。若无菩萨者。佛亦不成大菩萨。众生亦不入涅槃。亦无清净佛国土。若如是。为何义于诸菩萨发心欲令众生入涅槃。起心修行。清净佛国土耶。即此已下及严净佛国文是矣。若菩萨作是言等。一段经文。二论释别。世亲菩萨为同破一疑故。远入后文。无著论主入证道时。显出离慢。故合为前段。各不违也。第二第三疑至下当述

自下大文第三释如来地。此说佛地功德。令净心地上求。故十八住处中名上求佛地。又八住处内名究竟住处。义可知也。何故次说佛地者。为头净心地人愿满成佛功不虚故。又令行未满者慕上勤求。故次说也。问既说佛地。令彼上求。未知佛地有几。答依唐日照三藏所翻契证大乘功德经中第二卷说。如来有十地。第一名最胜甚深难识毗富罗光明智作地。第二名无垢身威庄严不思议光明化地。第三名作妙光明月幢宝忏海藏地。第四名净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化地。第五名光明味场威照作地。第六名空中胜净无垢持炷开敷作地。第七名胜广法界藏光明起地。第八名最胜妙净佛智藏光明遍照清净诸障智通地。第九名无边庄严俱胝毗卢遮那光作地。第十名智海毗卢遮那地。正士是名不可言说如来智十地。与此经中如来地六具足文相摄者。彼经复云。如来初地微细习气。皆悉正断。于一切法。自在无碍者。此显最后细障入如来地。由斯佛地说断二愚。断已成佛于。是总句也。彼经又云。如来二地施设声闻教诫。安立三乘。如来四地说八万四千法聚。降伏四魔。如是二地。即是此中施设大法。施设大法时教诫三乘。令修正道。降伏四魔。令舍耶故。彼经又云。如来五地摧诸异论乃至耶妄。皆调伏一切行恶道者。即是此经施设大利中。破外疑执。文即此中念处摄。由住念处。降耶妄故。又此中见智净摄他心智等。摧异论故。彼经又云。如来六地安立无边众生。于六神通及六大通。所谓示现无边佛土。以佛功德。庄严清净。示现无边菩萨。侍奉围绕。示现佛土广博无边。示现于无边佛土。显现自身。示现灭度。乃至说法隐没。示现无边神力神通变化。彼六通者。即此天眼化心念处。念处亦摄漏尽通故。又是名色观自在行住。即离通障获神足也。彼六大通。唯佛所起。故称大也。于中示现佛土者。即此国土净。示现菩萨侍奉者。即此施设大法利。由生闻法。便侍奉故。又即不住涅槃及流转。不染其利生。故有侍奉也。又净土中亦有侍奉眷属辅翼。皆圆满故。示现佛土博广者。亦即是圆满净也。示无边土中现自身者。即此相好无住涅槃。流转不染皆现身也。现灭度者。即前现身皆有示灭。现神力神通者。则此破名色自在行住净。由观名色得自在故。随宜转变。起神通用也。又彼经说。如来七地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无自性为所著故。为诸菩萨。如实开显。即是此中语具足。设利法及说法不染。又说云。如来八地以四记法。授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四者首楞严说。一不现前记。二者现前。三发心。四无生忍记也)。即是此中语具足等所摄。又云。如来九地以善方便。示诸菩萨(此通现三业。随义应配)。又云。如来十地以一切法无性。教诸菩萨。开大般涅槃。声说一切法究竟般涅槃乐。此说随应可解。然彼经中多据外利应化身。说如来十地。此中总说法报身应化身。义配三身者。至下方悉。问此下既明佛地功德。与唯识论佛地经等。有何同异。答大义可同。广略为异。佛地经初说。所居净土。即是此中所说净土。彼经次说。清净法界。体即此说法身中摄。彼经第三明佛四智体。即不离此中所说五眼。明他心。念处等摄。四智品亦随应。即五眼等故。然彼净土法界四智。皆以多义分别。此明佛色身说法念处正觉不住生死涅槃行住净等。虽此不离四智。然非彼经所明。故此说之。是则与彼文有广略也。对唯识论。唯此应判。准论判经。文有其六。如前已属经。然上论云。佛地论说。有六种具足摄转依。具足摄转依者。谓六转依中。此说如来果地功德。即摄第四果圆满转依。转依四义中。是所转得。随有无为。生显得故。或此虽说佛地功德。欲令信净二地菩萨若近若远修行求故。成就转依。六转依中具摄五种。随位如应。信行净心及如来地。成转依故。但不摄于下劣。转依四义亦具足。摄三地。始终成四义故。又转依四义之中。第三所转舍者。异熟识等生死劣法。总皆弃舍。由斯经说。舍无常蕴。获得常蕴。摄论复说。转五阴依者。由转色阴依故。得净土色身光明无边音无见顶自在。即此净土相好二身及语具足中无边音是也。由转受阴依故。得不失无量大安乐自在。即下不住生死涅槃行住净等是也。由转想阴依故。得于一切名字文句聚等中正说自在。说自在即语具足。及施大利法时。于名字文句及法义。三解等是。由转行阴依故。得引摄大集。引得净法自在。即施设大利法时。引集大众。及转得净自在法。令入彼心是也。由转识阴依故。得显了平等妙观作事智自在。显了镜智是。余三可知。四智如次。即是佛眼慧法眼体。及肉天眼所发识也。粗相如是。究竟理更思。四智至佛。皆佛眼故。言摄依具足。六具足中。应开转具足为七。或于六中。应合相好为身具足成五具足。然论除广去略。判为六也。六中初明国土净具足者。是外果故。所依器故

经文有三。初明取相及我庄严不名菩萨。次征及释教舍相心及我严意。后正劝入二无我理无相庄严。论文有二。初标经来意。次正释文。标来意云。为净国土三摩钵帝故者。意显世尊欲令菩萨修无相因证无相土。无相因者。即谓等至。为令菩萨修等至因严净土故。有此文也。世亲论主此净土文。与前离慢。合为一段。俱是破疑。故彼论言。不达真法界。起度众生意。及清净国土生心。即是倒。此显未证真如不除二我。起度众生意及严土心。皆是颠倒。故非菩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无尽传说之天绝古帝

    无尽传说之天绝古帝

    本来只是一个富二代的杨少东,在他人生的第一次的冒险旅程中突然被带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是天意,还是命运,这一切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传说中的天绝古帝是否真的存在?
  • 万能兽妃倾天下,废柴九小姐

    万能兽妃倾天下,废柴九小姐

    本小姐可是黑白两帮帮主,不就是这小小穆府,还不是让我给收了。驯兽师什么的,滚一边去,本小姐可是兽王,神兽本小姐随叫随到。王牌杀手?本小姐可是杀手之王,看本小姐分分钟灭了你。皇帝?本小姐可是十一岁就站在世界巅峰的人,看我如何创造奇迹。某女:你这人怎么这么无赖,我靠,你别追我了,你个禽兽。某王:既然你都说本王是禽兽了,本王不当一回禽兽那怎么行呢。
  • 灵武天魔

    灵武天魔

    这是一个刀剑的世界,有的人看作是善良的,实际上却是邪恶的,什么是正义?胜者王侯败者寇!在这浮华的世间,我们只需记住:立于浮华之世,定要奏响天籁之音!
  • 夏曦之恋

    夏曦之恋

    她叫夏曦,从小被父母抛弃,幸得一对军人夫妇收养才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家。她从小在部队长大,有一手精湛的医术还学得一身好功夫。因此她成为了一名特种女军医。她在一次野外训练中意外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并因救下了西凉国太子和公主而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相遇。当冰山遇上火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呢?敬请期待。
  • 爱的单诉

    爱的单诉

    生无所依,死无所恋;苦等一生,空等一世;束发清装,待君归来;见君往昔,人生,若只如初见……
  • 攻陷你的城堡

    攻陷你的城堡

    偶然的相遇,似乎是上天的安排。只是为什么是在被打劫的情况下?脑子瓦特了的白果准备救人一命没想到反而被人救了。若是上天给白果再来一次的机会,白果绝对不跑了,她就静静的站着等待肖博宇帅气的解决完一切就好。
  • 三国大贤良师

    三国大贤良师

    大学生张子良穿越到三国成了人公将军张梁,不一样的命运造就不一样的传奇。乱世来临,学无上大道,收无双猛将,集天下寒士。成王成霸不成皇,残血风云谁为殇。汉末三国有大贤,群雄尊道是良师。
  • 蜜爱:护短总裁宠萌妻

    蜜爱:护短总裁宠萌妻

    明明是一萌萝莉,怎么这么腹黑呢!腹黑也就罢了,怎么还有一只超级护短的霸道总裁宠着她呢!真是没天理啊!---场景一“总裁,夫人把警察局长的儿子揍骨折了...”龙耀宸淡定的问道“怎么回事?”“魏公子想要夫人陪他喝酒...”龙耀宸脸色瞬间阴沉,语气生冷的道,“去把他四肢都打断!”---场景二“总裁,夫人看上慈善家拍卖会上的梦影宝石项链了。”龙耀宸眼眸里满是柔情,“去给我拍下来,我给她个惊喜。”---场景三“总裁,凌公子邀请夫人吃饭,据说是烛光晚餐...”“什么?!”龙耀宸瞬间从办公椅上蹦起来,“把我行程全部取消!老子要去消灭情敌!”这是一篇甜蜜的宠文,有点小虐,但是虐虐更甜蜜嘛!
  • 谢谢你,曾爱我如此

    谢谢你,曾爱我如此

    他是大明星,巨大的光环下骨子里却是寒冰一样的冷漠。唯独和她有关的事,他才不会兴趣缺缺。她是他的助理,不能相爱的条约下不自觉已对他情根深种,却如被上帝眷顾一般收获他的爱情。爱情,本是两厢情愿的事,应该可以完美结局。但完美总是在阴谋存在的世界碎裂一地。“他”是他放弃自我照顾了十年的双胞胎弟弟,十年后却以另一张面孔出现在他们的世界里。“他”说,夺其所爱,才能为他的暴行赎罪!当她终在这场阴谋中一步步走向弟弟时,原以为所有的爱恨纠缠至此都将结束,却不知一枚早就埋下的定时炸弹此时轰然炸开,哥哥才是被下了魔咒的“幸运者”。仇恨,阴谋,让爱无法圆满。可是,如果爱,请深爱!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