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7300000004

第4章

论。由于佛法至由未断故。答也 言佛法者。其二义。一功德法。二佛教法。于功德法根障未尽。不能证得。于佛教法无知覆故。不能证解

极远时。谓观前后八万劫外 极远处者。三千界外。二乘宿住不能观知八万劫前。死生智通不能观知八万劫后。天眼.天耳.神境智通。不能见闻.往三千外 诸义类者。谓熟.势等种种义类 不染无知犹未断者。谓于佛法极远时等。不染无知未得不生故 此唯显佛具二德也 问正理文。断染无知证断圆满。不染无知得智圆满。何故此论二十七云。断圆德有四种。一一切烦恼断。二一切定障断。三毕竟断。四并习断 准此论文。定障。并习非是择灭。如何断德准是择灭。答此亦不违。前说断圆德择灭为体。二乘虽有断德。而不是圆满。佛兼断余方得灭圆。如九遍知。异生位中。虽断下八地烦恼而灭双因。无无漏得未缺有顶。见道五心虽有无漏得证其择灭。由双因未灭俱系未离。断义未圆不名遍知 断德亦尔。二乘虽断烦恼证于择灭。由习气未断。定障未尽。不名圆满。如来由具四义断德名圆。非无记灭为断德体 如九遍知。虽赖四缘得遍知名。非此四缘即遍知体 如无师义以成智圆。非彼无师即是智体 有人虽有三解并非应理 第一解云。断德从强择灭为体。若据其兼通非择灭。故不相违者 不然更无有文许无记灭为断德体。是故无记而名为德。理不应然 第二解云。断德唯以择灭为体。然有定障等择灭不显。定障等若无择灭即显。能显断故。名断圆德者 有其二过一即非断亦名断德。所显是断。能显非断故。如九遍知能显非遍知故。二即无记灭显择灭名断德者。与前断德通无记灭有何差别。此释虽似是仍非尽理也 第三释云。彼文四断皆通择灭。若烦恼断是自性断.缘缚断。若定障断。并习断是缘缚断。若毕竟断通自性.缘缚者 不然。此与不退俱解脱人有何差别。亦具如前四种断德故。皆于定障.习气.缘缚断故。亦有毕竟.自性.缘缚断故。与佛何别 问世尊实断一切烦恼.并及习气。如何但说灭二无知。答但显无知即兼显余。无知通与一切烦恼习相应故。无知即是一切烦恼习气本故。无断无知留余烦恼.及习气故。所以但说断二无知 问此二无知以何为体 答染污无知无明为体 不染无知劣慧为体 今释不染无知八门分别。一引文出体。二释通外难。三对妄通文。四破叙异说。五述体通局。六对染辨异。七明差别。八述断分位 一引文出体者。婆沙第九云。有有五种。一名有。谓龟毛.兔角.空华.髻等。二实有。谓一切法各住自性。三假有。谓瓶.衣.军.林。四和合有。谓于诸蕴和合施设补特伽罗。五相对有。谓此彼岸长短事等 问若无有见于五见何见摄。何所断。答此非是见。邪智 问此邪智是何。答此是欲界修所断中无覆无记邪行相智。如于杌起人想。及于人起杌想。于非道起道想。于道起非道想如是等 问若尔智蕴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云何邪智谓染污慧。答邪智有二。一染污.二不染污 染污者无明相应 不染污者无明不相应。如于杌起人想等 染污者.声闻.独觉俱能断尽。亦不现行 不染污者。声闻.独觉虽能断尽而由现行。唯有如来毕竟不起。烦恼.习气俱永断故。由此独称正等觉者 染污邪智由胜义故名为邪智。不染污者由世俗故得邪智名。非由胜义。烦恼邪法不相应故。后智蕴中所说邪智是胜义者。今说世俗。故不相违 准上。二种邪智摄一切邪智。世俗邪智即是烦恼习气。与正理同。既云无覆无记。故知不通善性。又正理论二十八云。是故即应味.势.熟等。不勤求解。慧与异相法俱为因引生后同类惠此慧于解又不勤求。复为因引生不勤求解慧。如是展转无始时来。因果相仍习以成性。故即于彼味等境中。数习于解无堪能智。此所引劣智名不染无知。即此俱生心.心所法总名习气。理定应然 又云 或诸有情有烦恼位。所有无染心。及相续。由诸烦恼间杂所熏。有能顺生烦恼气分。故诸无染心.及眷属。似彼行相差别而生。由数习力相继而起故。离过身中仍名有习气。一切智者永断不行。然于已断见所断位。通染.不染心相续中。有余顺生烦恼习性。是见所断烦恼气分。于中染者说名类性。金刚道断皆不现行。若不染者名见所断烦恼习气。亦彼道断。由根差别有行.不行 准此论文。类性既非是身习气。故知心所 又云。若于已断修所断位。唯于不染心相续中。有余顺生烦恼习性。是修所断烦恼气分。名修所断烦恼习气。是有漏故无学已断。随根胜劣有行.不行。世尊已得法自在故。彼如烦恼毕竟不行。故佛独称善净相续。即由此故行无误失。得不共法三念住等 准上二解。其意大同。而因有别。前释以不勤求慧。及异相法俱。展转为因引生习气。后释以无染心。及与相续。由诸烦恼间杂所熏。有能顺生烦恼气分。由此为因引生习气。是心.心所不取于身 元瑜师。引此文证兼取其身以为习气者误也。所以定知不通于身。正理对辨差别中云。又若于事自.共相愚是名第一染无知相。若于诸法味.势.熟.德.数.量.处.时.同.异等相不如实觉。是第二不染无知相 准此故知。正理二说。唯心。心所以为习气。即彼相应慧名不染无知。准上正理。二文既同婆沙邪智习气为体 故知。亦同婆沙唯无记性 又正理云。有劣无知无覆无记性能障解脱。是解脱障体 又云。诸大论师咸言。练根皆为遮遣见.修断惑力所引发。无覆无记无知现行 准知上二文。定准无记准是心所。若兼通善。及通身者。有何文证。又违其理。凡言邪智不得名为正智。无知不得名知。善相应慧名为正智。如何名邪智。及名无知耶。又如非香嗅物受香嗅熏有香嗅习气。香嗅之物即不如是。故知无记受熏。善.恶不尔 准上理教义极分明定是无记。既无理.教。何得通身.通善 二释通外难者。有人难云。若唯无记不通善者。无色罗汉善心现前。应名为佛。尔时不成就不染无知故 通曰。准此难意不得论意。不染无知。佛与二乘有差别者。但论生与不生以释别相。处处文同。无一文说成不成别。无色罗汉善心现前。虽不成就不染无知。与佛是同。然佛不生。罗汉生故故不名佛。难既非难。文又无文。理全无理。故知不染无知定唯无记 三对妄通文者。妄通论云。婆沙但解邪行相智非实知故名之为邪。故云无记。正理出解脱障体及根障体故言无记。今者总出一切不染无知体故亦通善性 今详。此释全无理趣。婆沙但解邪行相智非如实知名之为邪。故云无记者。今说一切不染无知。岂亦通取如实知者。若如实知。即非无知。故正理辨差别云。若于味.熟.势等不能如实觉。是不染无知相 准此。岂取如实知耶 又妄通云。无知有二。一者是善障法力劣。二者无记障法力胜。婆沙。正理据胜而说。故言无记。今言通善。亦据劣明者 难曰。正理说根障等可言无记。婆沙不明根障。因何不说于劣。又释义法。两俱有文可就理长。从一文正释通一文说通善性。既无文.理。何得执通善性。通无记文 四破异说者。准正理.婆沙。不染无知唯慧为体。文极分明。何得有人执通余法。若有此释不堪载文。何得谬叙十一师释总违论文 第一师云。不染无知以未成佛来。钝异熟心。心所为体 第二师云。以未成佛来。钝四无记心.心所法为体 第三西方德光论师云。以未成佛来钝自性无记心.心所法为体 第四师云。以未成佛来钝众同分为体。依此同分所起慧等观境不明 已上四师若不错叙即是无记。此释薄有所知。即合依于经论。正理.婆沙分明唯无记慧为体性。因何前三师说兼心.心所。第四师取众同分耶。应言前三虽说无记通局不同。皆慧为体。第四应云钝众同分所生劣慧为体 第五师。以不自在为体。引正理七十出解脱障体证此师释 第六师云。以不得为体 第七师云。以不勤求等为体 此二亦引正理出解脱障为证。准正理师出解脱障体有四师说。一师以无记劣慧为体。此是以不染无知为体。正理详为正义。后三。皆不用不染无知为体。正理广破此之三师。是出解脱障体不同。非是说不染无知体性有异。正理七十破皆云不许是彰。不言不许是不染无知。将此三师说障不同。说为不染无知者。误之甚也。如出教体。或说音声。或云名句。复出声体岂得云声.或以名句为体。后四师说。论自立破。非宗所许不繁叙 五述体通局者。不染无知无覆无记劣慧为体。通四无记。异熟生心理不应疑。所以知通威仪.工巧。习气相应劣慧名不染无知。二乘齐足越坑。迦叶起舞。是威仪习气。毕凌伽唤河神为小婢等。是工巧习气。故知定通三种无记。通变化者。有似贪.嗔等起变化者。然未见文。皆是习气。故知亦通变化 六对辨差别。正理二十八有三释 第一释云。今详。二种无知相别。谓由此故立愚.智殊。如是名为染无知相。若由此故或有境中智不及愚是第二相 述曰。愚谓异生。智谓圣者。断名圣者。不断名凡。此由染污无知立愚.智别。或有境中罗汉不识赤盐。异生善通三藏。是名于境智不及愚。准此异相。而不可说不染无知通所依身 第二释云。又若断已。佛与二乘皆无差别。是第一相。若有断已。佛与二乘有行.不行。是第二相 述曰。染污无知三乘同断。断已不行自性断故。皆无差别。不染无知三乘同断。缘缚断故。二乘容行。唯佛不行。故有差别 第三释云。若于事中自.共相愚。是名第一染无知相。若于诸法味.势.熟.德.数.量.处.时.同.异等相。不能如实觉。是不染无知 述曰。染污无知迷自.共相。不染无知谓于诸法味(诸法滋味或苦等味)势(诸法损益等势力)熟(诸法至成熟位)德(德用也)数(一二等数也)量(大少等量)处(近远等处)时(近远等时)同(相似)异(差别也)准第三释。不染无知亦非所依身也 七明断差别者。染污无知有其三义。一自性断。谓对治道力。舍彼得时名之为断故。二缘缚断。谓望他身名缘缚断。断缘他身烦恼。至第九品方名断故。若望自身无缘缚断。三不生断。谓诸烦恼至不生位得毕竟不生。如见道惑至上忍位。如修道惑。利根圣人不出观断惑。加行道时。彼九品惑得永不生。钝根圣人容却退故无不生断。菩萨.麟角。于七方便见修烦恼皆得不生。余一类声闻等。于七方便亦容见修惑不生。其相不显故不述也。自余一切无不生断 不染无知有二种断。一缘缚断。谓彼彼地断第九品染无知时。得缘缚断。二不生断。谓于彼彼位得毕竟不生。二乘分断。佛全断故 八述断分位者。于中有二。一分断。二全断 分断者。随彼彼位毕竟不生。尔时名断。如根定障等 全断者。菩萨至金刚心。尔时总得一切不染无知非择灭故。尔时断尽。虽从五停观一坐得大菩提。尔时即永不行。然得非择灭尽。必至金刚喻定。如现观边俗心虽永不生。至三类智边。得非择灭。由于尔时胜缘阙故。其胜缘者。正理论云谓彼所依身。彼所依身与见道同。在见道时无容得起。出现观时所依已灭。既阙胜依故不得起 问利根圣人不出观断惑。九烦恼于加行道得非择灭。不染无知与此应同。五停心位应得不生。答未成佛来。容得与一类不染无知作其所依。此类不染无知。阙胜缘时。身得不起。设令三十三心中。若起散心亦容不了。尔时未具一切智故。道非是彼正对治故。且如欲界九依身中此身皆容作烦恼依。以道是烦恼正对治故。以是义故不可为例。又假令三十三心。出观之时。智不及佛也。三十二心出观之时。智又更劣也。余心准此。故知不染无知别别心起别别品断。岂同烦恼

论。已赞世尊至利他德圆。此下第三述利他德。此结引也

论。拔众生出生死泥者。牒颂文也 言众生者。即有情异名。梵名萨埵。此名有情。梵名社伽(上声)此名众生。即与有情体一名异 有人云。若名众生即兼非情。所以但言有情 误也。故大乘同性经。楞伽主。白佛言。世尊。众生何义。佛告楞伽主。众生者。众物和合。地.水.火.风.空.识。由如芦束更转相依。故言众生 准此经文说其有情名众生者。为破别有一物为有情体又准此文。有情.众生。名异体同。众生六界共成。有情亦尔。不可别指一法为有情体。唯识论师。指一实物阿赖耶识为有情体。即非六界合成。不显有情是假非实

论。由彼生死至所以喻泥释颂泥义。三界五趣是生死处。业杂爱水其类于泥。处之即沉溺。出之即难。可渐下名沉没故称溺。九十五种不能离故难可得出。处泥必沉没。小力不能出。二义同故以喻于泥

论。众生于中至拔济令出。释恩德也 众生于中沦没无救出悲境 世尊哀愍。是大悲也 随授所应正法教手。巧便智也 拔济令出。悲事成也 显宗论云。诸有成就巧智大悲。授如应言。拔济令出。此即由悲故欲救。由巧智故能救。大悲。巧智。名虽不同。是佛利他有漏智摄。为恩德体。兼取随行。义如常释

论。已赞佛德次中敬礼。此下第四述敬礼相。此结引也

同类推荐
  •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马培之医案

    马培之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荆溪林下偶谈

    荆溪林下偶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入楞伽心玄义

    入楞伽心玄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治世龟鉴

    治世龟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里乘

    里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掌家萌妃求下堂

    掌家萌妃求下堂

    做了个不可描述的梦,醒来时发现身旁睡了个绝色美男。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容貌倾城的世家女,爹爹官拜丞相,夫婿是高冷王爷。本以为可以就此逍遥度日,不想她这个王妃在府里竟是有名无权!夫君冷落她,妹妹算计她,连下人都敢嘲讽她,那就别怪她翻云弄雨,叫这王府风云变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恶魔的爱情玩物

    腹黑恶魔的爱情玩物

    他颤抖着把拿一枚小小的紫水晶重新再带上她的中指,然后缓缓的用嘴唇堵住了她那诱人的小嘴......他们一脸幸福的手拉手走出机场大厅,他手指上的紫水晶戒指正闪着幸福的光芒!而机场外面又是万里无云,阳光明媚.....
  • 蟠龙经行天际游

    蟠龙经行天际游

    武学英才殇逝,魂魄穿越大唐,守西域,立长安,经行丝绸路,血战怛罗斯,行遍亚欧非,蟠龙扫天下。窈窕汉家姝,魅影波斯娘,城堡女伯爵,谁是他心头所爱?长安凌烟阁,库法清真寺,君士坦丁堡,中华武魂壁上鸣。本书取自正史名人唐将杜环的事迹,书写这位第一个周游世界的中国人的传奇史诗。
  • 做最好的店员:金牌店员全能训练

    做最好的店员:金牌店员全能训练

    《做最好的店员:金牌店员全能训练》一书以销售理念为突破口,分析了金牌店员和普通电源之间的诸多差异,并从塑造职业形象、掌握产品知识、了解客户消费心理、做好服务等方面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从而帮助业绩起伏不定的您实现从普通一兵到金牌店员的飞跃。
  • 伊甸之东

    伊甸之东

    赤县project的初作品,黑历史一样的东西
  • 斗者无疆

    斗者无疆

    又是重生,但记忆破碎,金手指无从谈起。甚至强者的言论让他怀疑自己是否为重生者。本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因父母之仇踏上修行之路,却随之被卷入更大的漩涡。偌大妖界,紫月大劫,妖王之斗,逆天神通,通玄妖术,遮天阵法,万千种族。为心中所重,皆斗皆杀!
  • EXO之不准追星

    EXO之不准追星

    女主考得了全年级第一的成绩,可妈妈依旧不让她追星,女主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而在韩国遇见她的偶像xo,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期待哦~(剧情发展较快,见谅。)
  • 死亡缔造者

    死亡缔造者

    光明是短暂的,在光明过后留下的是无穷无尽的黑暗。被陷害谋杀的少年承影在死亡的危机下居然领悟了“黑暗”的真谛,从此以一个“死人”的身份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他所能带来的只有无穷无尽的黑暗与……死亡!!!当夜晚降临,拥有“吞噬黑暗”的少年则化身为复仇天使,他是死亡的缔造者,他是黑暗的代言人,他将给所有仇人施以恩惠----“死亡!”
  • 快穿:打打脸,撩美男

    快穿:打打脸,撩美男

    黑莲花叶槿兮历尽艰辛好不容易爬上影后的位置,在颁奖前夕却意外身亡。为了重获生命,叶槿兮就必须为自称发糖无下限的某宠文系统,完成各种任务。然而——被继父虐待?老公情系初恋?丈夫为亲妹弑妻?叶槿兮掀桌:“系统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说好的发糖无下限呢?说好的宠文呢?”系统立刻抱头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