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7000000076

第76章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按针经刺节真邪篇曰。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朦。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故曰刺家不诊。谓用针之妙。神而明之。不待诊而后知之也。按此篇无问答之辞。

而曰论者。乃伯承上章。复补论刺节篇之未尽。而后人记之也。故曰长刺节论。玉师曰。诸阳之气在头。三阴之俞在背。

病者言头痛。则知病在阳而取之头。病者言发寒热。则知病在阴而取之背。至如腹有积而取之腹。筋挛痛而取之筋。肌肉痛而刺其肌。骨重酸而刺及骨。皆随病取刺之法。不待诊视而后知病之所在。故曰刺家不诊听病者。言此望切之外。

闻问之法也。)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此阳气大逆。故疾痛在头也。

藏、隐也。谓隐针而藏刺之也。盖头之皮肉最薄。易至于骨。故刺至骨而无伤骨。浅之而又无伤皮。盖皮者。针之道路也。针必由皮而进。浅则伤之。深则伤骨。在浅深之间则伤肉。此言浅深在意。而头刺之更难也。能难其所难。则易其所易矣。按灵枢刺节真邪篇。首章言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盖阳气从胸膈而上升。或逆满于胸中。或上逆于巅顶。故曰补灵枢之未尽。而以下诸病。大义相同。)阴刺入一。旁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此论刺寒热之法也。治寒热者。阴刺之。阴刺之法。正入一。

旁入四。若深而专者。此病在脏。当取大脏以治之。刺大脏者。当迫于脏而刺背。盖脏俞之在背也。刺其俞而迫于脏。

则脏气与针会。而腹中之寒热去矣。与刺之要同法。发针而浅出其血焉。按灵枢官针篇曰。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今此篇以阴刺而取少阴之俞。用扬刺之法以治寒热之病。所谓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又一法也。

扬君立曰。此亦补十二节之未尽。)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腐肿者。谓肿中肉腐。故为脓血者。刺其腐上当视其痈肿之大小而浅深之。腐肿之大者。多脓血。浅刺之而脓血易出也。

小者。毒内陷。而尚未外溃。故当深之。必端内针。以取脓血。盖恐有坏良肉。为此故当端内其针。刺至血处而止。又按刺节真邪篇曰。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圆利针。与此论亦少有别。)病在少腹有积。刺皮 以下。至少腹而止。

刺侠脊两旁四椎间。刺两髂 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骼音格 音醪。此论刺少腹积之法也。 作盾。肌浓也。

谓下至少腹间。视皮之肌浓处。即下针取之。盖腹内有积。则外见于皮间。故循于少腹之上下。至少腹而止。是其处也。

挟脊两旁四椎间。乃膏肓穴处。肓之原在脐下也。髂为腰骨。两髂 季胁肋间。乃足少阳经脉之所循。盖少腹之积。邪在肝肾。故取少阳之经。导积热从针下而出也。)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踝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炅炯同。此厥阴寒疝之为病也。肝主疏泄。肝气逆。故不得大小便也。此为寒疝。故少腹痛而上连于腹也。少腹两股及腰踝骨间。为厥阴肝脉之所循。刺而多留之。俟其尽热而病自已。)病在筋。筋挛节痛。

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此论刺筋痹之法也。诸筋皆属于节。

故筋挛节痛。病在筋者。屈而不伸。故不可行也。名曰筋痹。痹者闭也。痛也。故者因也。为因于筋。故当刺在筋。筋在分肉间。而生于骨。故当从分肉内针。而不可中骨也。筋舒而病起。筋热而病已。即当止其针。)病在肌肤。肌肤尽痛。

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此论刺肌痹之法也。邪痹于肌。是以肌肉尽痛。此因伤于寒湿。盖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也。宜刺大小分肉之间。分肉之间。有三百六十五穴会。故当多发针而深取之。盖溪骨属骨。故当深之。而又无伤于筋骨也。伤筋骨者。则痈发而若有所变矣。候其气至。而诸分肉尽热。则病已而可以止针矣。按脉要精微篇。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如刺伤筋骨。而筋骨肿痛。有若风寒之变。故曰痈发若变。)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此论刺骨痹之法也。骨重难举。骨髓酸痛。而寒气至者。肾主骨而寒水主气也。病在骨。故当深刺之。以候骨气。为因其针道。在于大小分肉之间。故当从其道。而无伤脉肉也。候骨气至而针下热。病即已而可止其针。)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夫邪并于阳则狂。邪之中人。始于皮肤肌肉。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在肌腠之阳邪。而入于阳脉。所谓重阳则狂矣。血气相乘。是以在阳脉。分肉之间。俱且寒且热也。当先刺其脉。使在脉阳实之邪已虚。而复出于肌肉。视其分肉尽热。是邪从肌肉而外散矣。)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此论刺癫疾之法也。朱永年曰。癫疾。久逆之所生也。故有病初发而岁一发者。不亟治之。则月一发矣。又不治之。则一月四五发矣。当取诸分肉诸脉之有过者而刺之。夫重阴则癫。故当候其寒气外至。其无寒者。以针调之。卢良侯曰。寒者须其热。热者须其寒。候邪正阴阳之变易也。病在阳者候其热。病在热者候其寒。取邪气之外出也。此用针机变之妙。不可不知。)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

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故且寒且热也。如热时汗出。

一日数遍者。先刺诸分理络脉。如汗出而且寒且热。是寒热之邪。将与汗共并而出。故当三日一刺。至百日而病已矣。

盖病而汗出者。因邪气相搏而汗出也。刺而汗出者。取汗而邪出也。)病大风。骨节重。堕眉隋。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

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大风、厉风也。从肌肉而直伤于骨髓。故骨节重。在肌肉而伤冲任之血气。故须眉堕也。因邪从肌肉而入。故当先刺肌肉。取汗出而至百日。复刺骨髓。取汗出而亦至百日。凡二百日。俟须眉生而止针。夫风之在分理络脉而为寒热病者。百日而已。大风而深入骨髓者倍已。盖百日者。气数之大周也。卢良侯曰。刺骨无伤髓。今厉毒入深而刺髓。百日不致销铄。所谓有故无殒。在知病外内之不惑也。此与风论之厉疡因证。少有差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鹿晗之迷之鹿林

    鹿晗之迷之鹿林

    来到鹿的少年时代,千陪伴着鹿,千希望能在鹿的生命中留下痕迹,哪怕是一个过客,也希望可以在鹿身边默默陪着他、守护着他,哪怕就像鹿的千万粉丝中的一个。
  • 愧倾城

    愧倾城

    有的人遇见便是一眼万年,仿佛遇见了就要注定般的在一起。无论过程里多么艰难,多么曲折,哪怕最后落得永不相见!拨开所有情绪你会发现藏在最底下的是“我爱你”。
  • 你是风儿我是沙

    你是风儿我是沙

    我这一辈子都忘记不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回忆,我宁愿在你家楼下就这样守护着你!也不要回到那个充满回忆的家!......她心疼到了极点,可是她仍然冷漠的对他说!“你走吧!”他的母亲强烈反对他们在一起,在她眼里,这个女人不符合她选媳妇的标准......一个跨国集团的总裁走进了她的生活,使她和他之间的感情危机有增无减.......出国深造回来的他还能和她再续前缘吗?毕竟今非昔比......
  • Jewel

    Jew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武大陆之成神之旅

    元武大陆之成神之旅

    一个强盛王朝的皇子,享尽人间富贵,但朝夕间,他的王朝却被摧毁,落荒而逃的皇子,在强敌环伺之间,四处躲避,但同时却又谨慎而迅速的成为强者,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报仇雪恨,且光复了自己的王朝。
  • 双灵诀

    双灵诀

    两个身份不明的孤儿,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一个天资聪颖,修为非凡过人被人嫉妒一个资质鲁钝,旁人眼中的废物和笑柄彼此间,这两人也势如水火,但命运的丝线却将他们纠缠在一起,投掷进天下纷争的漩涡之中他们的身份到底有怎样的瓜葛,他们的命运又会有怎样的变数……敬请关注新人新作——《双灵诀》
  • 守望叶落花开

    守望叶落花开

    沈初心,一直寻找着自己的初心。拥有着幸福的童年,最后却又满腹心事,经历了错误的爱情,梦想的追逐,最终会走向何方?他(张昊)是初心的学长,初见初心,初心便如一颗明亮的心,融进了他的身体,多次的擦肩而过。在经历了重重波折,等待与守候,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友情,亲情,爱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却又在其中苦苦的挣扎?最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梦想与现实的交错,如何平衡?经历了萧瑟与苦楚,会迎接到心灵绽放的春天吗?这将会是一场怎样的叶落花开?
  • 无界无仙

    无界无仙

    界,即规则。仙,即超凡。世人渴望自由,无束无忌,潇洒自在,却又无法超脱。而不同文明下的异界大陆,能否实现无界成仙的梦想?一名企业老总,能否在异界大陆生存?又将产生怎样的人生?当你已经傲视天下时,是否能够不忘初心?到底而为善,而为恶?
  • 王俊凯勿忘樱花之约

    王俊凯勿忘樱花之约

    那一年盛夏他们相遇,他们误会了她们,她们心已碎梦已毁转身离去三年后她们霸气归来,她们会不会原谅他们呢??
  • 炼狱之亵渎

    炼狱之亵渎

    吾等生于黑暗,隐于黑暗,也终将在黑暗中逝去,没有人会知道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手中的刀无情的挥下,斩杀眼前的一切,不要让刀锋有丝毫的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