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7000000005

第5章

寒邪在表。则随阳而化热。故气烁也。邪虽陷于肌腠。而表气不入于经。是以穴俞以闭。风疟。但热不寒之疟也。表阳之邪。与卫气相遇。则发热也。夫表气者。太阳之气也。肌腠之气者。五脏元真之气也。金匮要略曰。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又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灵枢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盖三焦之气。通腠理。太阳之气主皮毛。是以表气邪气。陷入于肌腠。则伤元真之气。而太阳之气仍在外也。如肌腠之邪留而不去。则转入于经俞。盖五脏经气之相合也。此节论表气实而肌气虚。是以表气同邪并陷于肌腠之间。太阳之气与五脏之经不相合。故穴俞以闭也。此注当与伤寒论注疏合看。)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此重调养元真之气。而肌腠之宜闭密也。夫寒暑始伤于皮毛。风邪直透于肌腠。风者善行而数变。入于肌腠。则及经脉。

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偏枯。或成积聚。或入腑而生。或干脏而死。邪气淫佚。不可胜论。故曰。风者。百病之始也。人能顺苍天清净之气。而调摄其元神。则肉腠固密。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此因四时之序。而能顺养者也。夫肌腠之气。乃五脏之元真。故宜顺四时五行之气而调养。要略云。若使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使形体有衰。病即无由入其腠理。前节论寒暑湿邪伤其表阳。故毋烦劳而伤其阳。此论风邪直伤于肌腠。又当固密其元真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勿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病久者。邪留而不去也。传者。始伤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腠。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波俞。留而不去。则入于募原脏腑。化者。或化而为寒。

或化而为热。或化而为燥结。或化而为湿泻。盖天有六淫之邪。而吾身有六气之化也。久而传化。则上下阴阳。不相交并。虽有良工。勿能为已。故病在阳分。而蓄积至死者。以其病久而传化也。故病在阳分。而良工当亟助阳气。以隔拒其邪。勿使其传化。隔者当泻却其邪。更勿使其留而不去也。若不急用此正治之法。皆粗工之败乃事也。)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

形乃困薄。(总结上文而言阳气之有开有阖。然又重其卫外而为固也。灵枢经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脏。是故暮而收敛其气。隔拒其邪。无扰筋骨。无烦劳也。无见雾露。宜清净也。若反此。而欲如三时之动作。则形体乃为邪所困薄矣。气门、玄府也。三时、平旦日中日西也。)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生之本本于阴阳。阳生于阴也。故帝先论阳而伯复论其阴焉。亟、数也。阴者主藏精。而阴中之气。亟起以外应。阳者主卫外。而为阴之固也。数音朔。)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气为阳。血脉为阴。阳盛而阴不能胜之。则脉行急迫也。阳盛则狂。阳甚而自亦为病。故曰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五脏为阴。九窍为水注之气。乃精气所注之门户。如阴甚而阳不能胜之。则五脏之气。交争于内。而九窍为之不通。盖五脏之气。出而为阳。在内为阴也。夫脏为阴。精血为阴。气为阳。九窍为阳。内为阴。外为阳。五脏主藏精者也。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表阳之气。生于膀胱之精水。肌腠之气。乃五脏之元真。是阳气生于阴精也。故曰。

生之本。本于阴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下经云。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盖阳气出而卫外。内则归阴。一昼一夜。有开有阖。如四时寒暑之往来。是为阴阳之和平也。)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

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陈、敷布也。阳气者养筋。阴气者注脉。少阳主骨。少阴主髓。气为阳。血为阴。圣人能敷陈其阴阳和平。而筋脉骨髓气血。皆和顺坚固矣。内为阴。外为阳。如是则外内之阴阳调和。而邪勿能害。精气注于耳。血气注于目。邪不外淫。则阴气内固。是能耳目聪明。气立如故也。本经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根于外者。

命曰气立。又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惟圣人敷陈其阴阳。使升降出入。外内调和。是以气立如故也。)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此复申明阳者卫外。而为阴之固也。风为阳邪。客于肤表。则淫伤于气矣。阳气伤。则阴寒精自出矣。风木之邪。内通肝气。肝主藏血。肝气受邪。则伤其血矣。此言阳为阴藏精血之固。)因而饱食。

筋脉横解。肠 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承上文而言。阳气伤而不能为阴之固。致精血有伤。而复饱食强力。故见证之如此也。夫肝主血而主筋。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邪伤肝而复饱食。不能淫散其食气。而筋脉横解于下矣。食气留滞。则湿热之气。 积于阳明大肠而为痔。盖肠胃相通。入胃之食。不能上淫。则反下 矣。夫饮入于胃。脾为输转。肺气通调。肺主周身之气。气为邪伤。而复大饮。则水津不能四布。而气反逆矣。夫精已亡。而复强用其力。是更伤其肾气矣。高骨、腰高之骨。腰者肾之府。高骨坏而不能动摇。肾将惫矣。此言外淫之邪。伤人阳气。复因饮食劳伤。而更伤其阴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此总结上文之义。而归重于阳焉。

盖阳密则邪不外淫。而精不内亡矣。无烦劳则阳不外张。而精不内绝矣。)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

是为圣度。(此复言阴阳和平。而后能升降出入。如两者不和。有若乎惟生升而无收降。惟闭藏而无浮长矣。故必因而和之。是谓圣人调养之法度。此复结阳气之有开有阖。惟圣人能陈阴阳而内外调和也。张二中曰。丹书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故圣人和合阴阳之道。以平四时之气者也。)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强、邪客于阳而阳气盛也。阳病而不能为阴之固密。则阴气乃绝于内矣。此复结风客淫气。精乃亡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调养精气神者。当先平秘其阴阳。惟圣人能敷陈其阴阳之和平也。)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 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露、阴邪也。风、阳邪也。寒、阴病也。热、阳病也。言阴阳不能固密。则在天阴阳之邪。伤吾身之阴阳。而为寒热病矣。是以有伤四时之阳邪而为阴病者。伤四时之阴邪而为阳病者。皆吾身中之阴阳。上下出入而变化者也。夫喉主天气。咽主地气。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春伤于风。乃为洞泄。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以秋伤于湿。上逆而咳。此阴阳上下之相乘也。夏伤于暑。暑汗不泄。炎气伏藏。秋时阴气外出。

与热相遇。发为 疟。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此阴阳出入之气化也。夫风为阳邪。洞泄、阴病也。湿为阴邪。喉咳、阳病也。暑为阳邪。 疟、阴疟也。寒为阴邪。温病、热病也。此皆人身中之阴阳气化也。天有阴阳之邪。人有阴阳之气。有病天之阴阳。而为寒热者。有感人之气化。而为阴病阳病者。

邪正阴阳。变化不测。阴阳二气。可不和平而秘密与。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上逆而咳。论阴阳之气也。发为痿厥。病有形之筋骨也。杨君举问曰。秋主燥气。而曰秋伤于湿者。何也。曰。长夏湿土主气。是以四之气。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乃太阴所主。然六淫之邪。止风寒暑湿。伤人阳气也。)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四时之气。风寒暑湿也。言四时之邪。非只病阴阳之气化。而更伤五脏之有形。盖病久则传化也。)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神气生于阴精。五脏之精。生于五味。是以首论气而末论味焉。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

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本神篇曰。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以谨和五味。长有天命。盖精神气血。皆由五味之所资生而资养者也。五宫、五脏神之所舍也。伤在五味者。味有所偏胜也。莫仲超曰。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是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也。)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酸味入肝。若过于酸。则肝多津液。津溢于肝。则脾气乃绝其转输矣。)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大骨、腰高之骨。肾之府也。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水邪盛则侮土。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

故心气抑郁也。)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则土气实矣。土实。则心气不能传之于子。故喘满也。肾主水。其色黑。土亢则伤肾。故色黑而肾气不平。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阳明络属心。子母之气相通也。五味入胃。苦先入心。味过于苦。则母气盛而胃气强。胃强则与脾阴相绝矣。脾不为胃转输其津液。而脾气不濡矣。脾不转输。故胃气乃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沮音咀沮、遏抑也。弛、懈弛也。金气偏盛。则肝气受伤。故筋脉弛懈也。央殃同。辛甚则燥。津液不能相成。而精神乃受其殃也。)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肾主藏精而主骨。肝主藏血而主筋。夫风客淫气。则邪伤肝而精乃亡。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而腠理以密。是阳气生于阴精。而为阴之外卫。故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知阴阳外内之道。无烦劳以伤其阳。节五味以养其阴。谨能调养如法。则阴阳和平。而长有天命矣。)

同类推荐
  • 对山医话

    对山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论语点睛补注

    论语点睛补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D123

    D123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吕祖全书

    吕祖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张文祥刺马案

    张文祥刺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剑之无痕

    剑之无痕

    剑界一个属于剑的世界在这里剑是最强的利器·········
  • 拂晓传说

    拂晓传说

    “只有活着才能穿过迷雾”无尽的大地被迷雾笼罩,恐惧支配心灵,冰冷残酷的命运交错纠缠,一座又一座巨大的门扉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与阴谋
  • 光与暗的镇魂曲

    光与暗的镇魂曲

    剑与魔法的大陆,在【魔王】率领魔族进攻人族的王国后,世界陷入了战火,人族节节败退,直到在战争中脱颖而出的勇者与其伙伴将魔王击退,最终两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大陆重归和平。时过境迁,如今勇者已老,大陆暗潮涌动,过去英雄的后代又将书写怎样的篇章。
  • 倾九录

    倾九录

    闻人倾九与弟弟闻人清予同生共死,双双转世至异世大陆。然而奇怪的是,她和家弟竟都记得前世的记忆!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个被她破了封印的绝色男人是谁?为何世人皆恐惧于他?为何大家都言他是最强者?为何自己又被定义为神女?老者说的纠缠生生世世是怎么回事?踏上探寻“七色茻草”之路,危险重重、生离死别,这条不归之路,让我们终于明白情这字,何其复杂!
  • 降服恶魔老公丶一吻天荒

    降服恶魔老公丶一吻天荒

    一次枪战中,他们认识,可一会就厌恶对方。一次不小心,怀上了他的孩子,被迫当了万人瞩目的焰太太。只好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阴谋。一天,她终于忍不住了,潇洒的一转身:“恶魔老公,我不跟你........”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零使同人之交替的星辰

    零使同人之交替的星辰

    “所谓的贵族,当初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从始祖普利米尔的时候就有贵族了吗?是能使用魔法就是贵族了吗?”“不是这样的吧,最初的贵族,难道不是因为保护了大家才得到的名望么?”带着闲适的笑容,易晨如是说。
  • 重生千金:依依向希

    重生千金:依依向希

    苏子依浑浑噩噩过完了第一世,善良纯真却众叛亲离,重来一世,擦亮双眼,又喜得空间,再也不要做圣母,该是我的谁都别想拿走。殷砚希用了七年时间,一步一步让苏子依依赖他,离不开他,算得妻心。只因为他相信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比他更爱苏子依,所以哪怕不择手段,机关算尽,他也要把苏子依护在自己身边,用尽一生去爱她
  • 龙行天下一身胆

    龙行天下一身胆

    身负杀父之仇,开始漂泊生涯,一步一步的探索,终究开启轮回之道
  • 生肖诸君

    生肖诸君

    生肖面具,代面化魔,旖旎道家玄幻***大家都唤她与两个竹马白羽三君不只在道界,连在江湖上,三人都名闻遐迩────能化作菊虎的子遥,能化作白龙的青亦……还有能化作黑兔的她虎、兔、龙,如此奇异的组合大红灯笼高挂,繁华如梦的道士世界依其生肖面具化魔的道士们,渐渐流失七情六欲的仙人,山中无数上古神异华美如歌的东方玄幻***欢乐版:“大家千万小心自身安全和小心别人的安全!违反警告者,就算大过年的一样杀无赦!”山下只要是父母都会告诫孩子:鞭炮不可以瞄准人!太危险了!可是在大家都身手不凡的白羽山上,师兄姐会这样告诫师弟妹:鞭炮都要瞄准人!不然太浪费了!隐隐还可以听见子柔在后面嘀咕:这么野蛮暴力的活动也只有那些战斗型的家伙才玩的热血吧,吓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