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7000000041

第41章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此承上章而言九针之道。备载针经八十一篇。余已悉会其意。)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 。余知之矣。(帝言针经之大略若此。而余已知之。)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患何如。取之奈何。(言针经多论正气之虚实。未详言邪气之入经。朱永年曰。邪气入于血脉之中。真气与邪气。有离有合。

故以名篇。)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起度数者。论身形之有三百六十五度也。宿谓二十八宿。度谓周天之度数。经水谓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漯水、江水、河水、济水、漳水。以合人之十二经脉。天之二十八宿。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地之十二经水。漳以南为阳。海以北为阴。宿度经水之相应也。上章论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以应人之荣卫气血。此复论地之经水。以应人之经脉。斯天地合气。而为三部九候焉。徐公遐曰。身形之应天地阴阳也。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左为阳。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之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此言人之经脉。应地之经水。经水之动静。随天气之寒温。所谓地之九州。人之九脏。皆通天气。陇隆同。涌起貌。)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此言邪入于经。寒则血如经水凝泣。暑则气如经水之沸溢而淖泽。虚风、虚乡之邪风也。经之动脉。

谓经血之动于脉也。言虚风之邪。因而入客于经。亦如经水之得风。其至于所在之处。亦波涌而陇起。循循、次序貌。

言邪在于经。虽有时陇起。而次序循行。无有常处。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此以寸口之脉。

而候邪之起伏也。夫邪之入于脉也。如经水之得风。亦时陇起。故有时而脉大。有时而脉小。大则邪至而陇起。小则邪平而不起也。)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此即以寸口之脉。而候其邪之在阴在阳也。盖邪在于经。次序循行。

无有常处。或在于阴。或在于阳。寸口者。左右之两脉口。概寸尺而言也。如邪在阳分。则两寸大而两尺平。邪在阴分。

则两尺大而两寸平。然只可分其在阴与阳。而不可为度数。盖言以寸口分其阴阳。以九候而分其度数也。)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即从其邪之在阴在阳而察之。则三部九候之中。卒然逢之矣。早遏其路者。知气之所在。

而守其门户焉。朱永年曰。神脏为阴。形脏为阳。知在阳分。即从阳之诸经而察之。三部之中。有独大独盛者。病之所在矣。知在阴分。即从诸阴经而察之。三部之中。有独大独盛者。病之所在矣。即从所在之处。迎而取之。则遏其行路矣。)吸则纳针。无令气忤。(纳叶讷。此以下论刺邪之法。以息方吸而纳针。无令其气逆也。)静以久留。无令邪布。(针解篇曰。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故当静以久留。以候气至。真阴之气至。则阳邪无能传布矣。)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盖吸则气入。易于得气。故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以欲其得气故也。)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则气出。故复俟其方呼。而徐引针。俟呼尽。乃去其针。则大邪之气。随气而出。故命曰泻。徐公遐曰。风乃六气之首。为百病之长。故曰大气。)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先以手扪循其处。

欲令血气循行也。盖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故又当补其真气之不足。)切而散之。(次以指切捺其穴。欲其气之行散也。)推而按之。(再以指推按其肌肤。欲针道之流利也。)弹而怒之。(以指弹其穴。欲其意有所注。则气必随之。故络脉填满。

如怒起也。)抓而下之。(用法如前。然后以左手爪甲掏其正穴。而右手方下针也。)通而取之。(下针之后。必令气通。

以取其气。)外引其门。以闭其神。(门者。气至之门也。外引其门者。徐往徐来也。以闭其神者。闭其门户。以致其神焉。)呼尽纳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呼尽则气出。气出纳针。追而济之也。故虚者可实。所谓刺虚者。刺其去也。徐公遐曰。故补曰随之。随其气去而追之。追其陷下之阳。复随气而隆至。)如待所贵。不知日暮。(静以久留。以俟气至。如待贵人。不敢厌忽。)其气以至。适而自护。(以已同。适、调适。护、爱护也。宝命全角论曰。经气已至。

慎守勿失。此之谓也。)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候吸引针。则气充于内。推阖其门。则气固于外。神存气留。故谓之补。九针十二原篇曰。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帝曰。候气奈何。

(谓候邪气之至。)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

(邪气由浅而深。故自络而后入于经脉。寒温欲相得者。真邪未合也。故邪气波陇而起。来去于经脉之中。而无有常处。

徐公遐曰。真邪已合。如真气虚寒。则化而为寒。真气盛热。则化而为热。邪随正气所化。故曰寒温未相得。)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方其来者。三部九候。卒然逢之。即按而止之。以针取之。早遏其路。)无逢其冲而泻之。(逢、迎也。冲者。邪盛而隆起之时也。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大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真气者。荣卫血气也。邪盛于经。

则真气大虚。故曰其来不可逢。言邪方盛。虽经气虚而不可刺也。针经曰。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言邪气方盛。

虽正气大虚。而亦不可补。故曰。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言迎夺其邪气。恶得不反虚其正气乎。)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此言发针之不可太迟也。大气、风邪之气也。候邪而不详审其至。使邪气已过其处。而后泻之。则反伤其真气矣。真气已脱。而不能再复。邪气循序而复至。正气已虚。则邪病益留蓄而不能去。故曰其往不可追。谓邪气已过。不可泻也。盖言邪气方来。不可逢迎。邪气已过。不可追迫。)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挂 同。承上文而言。待邪之至。及时而发针。不可差迟于毫发之间。斯可谓之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若先者。邪气之盛也。若后者。邪气之已过也。

若差之毫厘。则反伤其血气。真气虚。则邪病益蓄而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机、弩机也。

知其可取者。当其可取之时。用针取之。如发机之迅速。不知其取者。朴钝如椎。扣之不发。)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此甚言其知机之妙。既无逢其冲。又无使其过。不可迟早于毫发之间。知机之道其神乎。)帝曰。补泻奈何。(夫邪气盛则精气夺。将先固正气而补之乎。抑先攻邪气而泻之耶。)岐伯曰。此攻邪也。

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伯言此宜先攻其邪也。疾出其针。以去其盛满之血。则邪病自去。邪病去而真气即复矣。)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此言若先补之。则血不得散。而邪不得出也。

溶溶、流貌。言邪之新客于经脉之中。溶溶流转。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盖流动而易泻者也。若逆而刺之。

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刺出其血。其病立已。(此甚言其泻邪之妙。刺出其血。其病立已。邪病已去。而真气即复矣。同观子曰。此节可救时下名医之病。)帝曰。善。然真邪已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此言真邪之有离合也。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于经脉者也。虚邪者。虚乡之风邪。贼伤人者也。邪新客于经脉之中。真邪未合。

则如波涌之起。时来时去。无有常处。如真邪已合。而波陇不起矣。盖邪正已合。则正气受伤。荣卫内陷。邪随正而入深。是以经脉无波陇之象。而三部九候之脉。相失而相减矣。)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审者。审其病。

扪者。切其脉。盛者。邪气盛。虚者。正气虚。调之者。补其正而却其邪也。)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左右上下。谓左右手足。膺喉头首。腰尻以下也。邪气入深。则伤五脏。九候之脉。九脏之神气也。脏气受伤。

是以脉气减失。审其病在神脏形脏。而以死生期之。盖在形脏者生。在神脏者。有生而有死期也。朱卫公曰。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减者。脉细也。)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经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神与气。使神内藏。夫天为阳。地为阴。人则参天两地者也。

故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以上部有地。下部有天。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以上为天。以下为地。以中为人。)调之中腑。以定三部。(中腑、胃腑也。盖三部阴阳之脉。皆阳明水谷之所资生。

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阳者天气。阴者地气。阴气从足上行至头。阳气从头下行至足。阴阳异位。

外内逆从。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当调之中腑。以定三部之脉焉。徐公遐曰。是以三部之中。皆有阳明之胃气。详三部九候论。)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大过且至者。岁运之气至也。盖用针之道。当知三部九候。合之四时五行。加临相胜。而各治之。不知三才之合气。九候之交通。虽有太过之气且至。而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按帝问曰。平气何如。伯曰。无过者也。盖太过不及之岁。皆胜气妄行。故曰太过。

平气之岁。为无过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此言不知三部九候者。不分真邪。不知虚实。不审逆从。贼害真气。与人夭殃。盖用针之道。有如用兵。务在杀贼。不害良民。无义之兵。征伐无过。反乱大经。)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此言不知三部九候者。因而不知合于四时五行之道。六气之加临。五运之相胜。邪反释之。正反攻之。则绝人长命矣。)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再言之者。言乘风邪新客未定之时。即当逢而泻之。慎勿使真邪之相合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斗牛世家

    斗牛世家

    无依无靠的阿瓜从小就失去了爹娘,被一个村庄里好心的铁铺匠所收养,一天,一个送货任务需要阿呆来完成,在路途中认识了一位道长诸葛林,机缘巧合下,两人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救赎之旅,在路途上他们遇到千奇百怪的事情,可谓劫后余生,快乐自信的两人克服了重重磨难,小阿呆也渐渐的长大,成为了这片神奇土地之上的救赎之人。
  • 我们的闺蜜日记

    我们的闺蜜日记

    这是真实故事,只是加了一些其他东西…对这个主人公,就是我…这是她们的青春…她们是闺蜜…这里是她们的闺蜜日记…记录她们的一点一滴,也是对青春的回报…哪一天,她们老了,这本书…就完结了…这是,我们的青春…在这里,可能会找到你青春的记忆…
  • 丘比特的舞步:魔女进化论【全文】

    丘比特的舞步:魔女进化论【全文】

    人家女生都是将自己迷人的一面展现出来,引人注目,可是偏偏夏雪菲与人两样!将自己的美貌遮掩在她那黑色镜框下,很多年一直安稳的生活!进入大学的她就没那么幸运了,不!应该说幸运之星每次都很光顾她。英俊邪魅的卓旭哲,潇洒冷漠的欧雷,因缘巧合遇上了她,将天使外貌的夏雪菲那隐藏了很多年的真是性格彻底的挖掘了出来。爱与恨、情与怨,最终谁能抓住她那不拘的心?《丘比特的舞步之魔女进化论》一场华丽的青春爱情即将闪亮登场。。。。。(前半部分是写女主在没遇到爱情时的聪明、外向。对一些事情毫不在乎,而后半部分是讲述女主面对爱情的遭遇,以及证明了女人在爱情面前的变化。)四年后,上天的一个玩笑,所有的爱情是非都不复存在了,她与他与他都变……【温馨提示】各位追我文滴读者,我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沐桦的文的第一象征就是结尾非常之唯美,保准你美得你晚上做梦都在笑!
  • 银幕时代

    银幕时代

    2006年,陈惜融合了11年后一个落魄导演的灵魂,面对着那院线制改革后混沌初开的大陆票仓。中国市场的黄金岁月正迎面扑来……当华语电影抹去商业国籍,却带着文化基因,在世界纵横驰骋……这是他们的银幕时代,这也是我们的银幕时代。(大陆娱乐,不喜勿入)
  • 宠妻入髓影后乖一点

    宠妻入髓影后乖一点

    宫陌尘有一个伟大的愿望:和千璃沫上床!!!于是乎就发生了这样的一幕:每天早上男子房里都会出来一名女子,那女子每次都会一瘸一拐的走下楼梯,随后会出现一名男子,用公主抱抱着那名女子下楼梯……这么戏剧化的一幕几乎每天都在沫园上演,而女佣们总会喊上一句:殿下好帅,少夫人好幸福!!!
  • 竹马盛宠:青梅快开窍

    竹马盛宠:青梅快开窍

    “落乔,长大以后我娶你呗”“算了吧,你还有秦浅那个校花等着呢。”落乔嫌弃的看了一眼趴在自己背上的公子哥。和自己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把自己当儿子养?刷新三观的小清新爱情故事,纪念我懵懵懂懂的青春岁月
  • tfboys:我们能否回去

    tfboys:我们能否回去

    少女梦中的三位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相见,命运的锁链将他们捆绑,日久生情,可最后的结局是伤透人心,还是如愿人心…………
  • 宝贝,将婚就婚吧!

    宝贝,将婚就婚吧!

    新文:《惊婚未定:宝贝别害羞!》http://novel.hongxiu.com/a/1025009邢穆谦和她的婚礼上,大着肚子的女人神色凄绝。“邢穆谦,如果我不出门,你是不是要瞒我一辈子!”她冷冷看着邢穆谦追着那个女人离开,偌大的礼堂,她成了笑料。可是,为什么……他昏迷不醒的大哥邢穆深,会忽然出现!邢穆深搂着小姑子的肩膀,冷漠而决绝地吐出,“婚礼取消!”她恍然,原来一切都是一个局。她是邢家的一枚棋子,负责让邢穆深苏醒……*一纸离婚协议丢下,她不顾一切,逃离邢家,他却紧跟在后,“你没告诉我,当初将我吃干抹净的人是你……”以爱之名,他将她牢牢困在身边,奉上所有人艳羡的宠爱。*他说过不想再见到她,却没日没夜和她纠缠。他说过要掐死她,最后却代替她挡向了尖利的刀锋。彼时,她嚎啕大哭,“你这个口是心非的男人,我不爱你……”好难。
  • 生化末世之机械师

    生化末世之机械师

    2016,生化危机。唐锋,一个普通大专的在校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又该怎么在这突如其来的末世之中活下去。
  • 蒹葭苍苍:再爱一次不嫌多

    蒹葭苍苍:再爱一次不嫌多

    他把她紧紧的按在墙上:“在那深宫大院里等着我去接你!”她推开他上了那辆富丽堂皇的马车:“忘记我,开始你的幸福生活!”看着车轮渐渐远去,他手握的很紧:“没有你我怎能幸福?”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长剑:“为了你,弑君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