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1100000034

第34章

次知次位者。先明來意。修前七法入位不定。仍恐下根未得謂得。故亦令識四教真似。四教各有真解脫位。證已示人名為知見。言朱紫者。朱正色。如真紫間色。如似真妄猶雜。故如間色。初通別四門。明門能通。意在斷惑。以入真位。如三藏中。七賢七聖二十七賢聖等別。故云有殊。斷惑多少及所緣理。更無差別孱理也。二乘多論等者。始自五停。期心不別。故云多也。隨根利鈍。或一或七。縱有諸門。諸論小別。亦非碩異。故云不過迭動。菩薩三祇百劫。故曰時長。六度百福。故云行遠。不同一生。故云亦別。所起各異。名[這-言+至]路殊。不出真諦。名歸途一。則處處迴心不同於小。次此下。斥濫。

次通教位中簡別等。具如玄文第五卷初。十義料簡名通義圓等。次別位中。先明位意。言一往者。經論不同。具指此等以為大略。攝論多別。華嚴位位皆有行布普賢二門。今且從別。故云一往。通論者。如中.攝等通申大乘。若智論.地論別申一經。那得等者。破執也。今明下。述論意。阡陌等者。南北為阡。東西為陌。諸門如緯。諸位如經。門殊果一。故云一也。此方等者。文舉通別。意兼藏圓。今正明別。對辨異。縱論盡過門理可知。

經等者。證門異理同。開已俱實。安有不融。世以大師破斥而為小失。然不見遍會乃成大融。況以十意通經。無諍不息。然圓教諸行門理易融。別教既是界外折法。文多互異。恐生諍計。是故因以十意通融。次位即是十中之一。故此十意遍通一切。十中前六借用五重玄義。後四借用諸經附文。於前五中。第一用顯體意。具如境妙中說。第二用判教意。先譬。次即是下。合譬。即將合文以釋譬意。綱即細之外圍。格乃物之內體。得教遠度如綱格也。外正曰匡。內實曰骨。即四門外正。一理內實。橫周如盤。竪窮如峙。門門各有橫竪諸行。涇濁渭清則頓清漸濁。漸中諸教迭為清濁。第三用釋名意。一代教法首題名字。名該一部。部內義兼大小頓漸。言義相乖不可以世情和會。不可以文字愽解。得四悉檀意無處不通。諸法相望[牙-(必-心)+囗]為彼此。於赴機教情何所疑。第四即明用意。若見佛若報能所破立用法華意。清無滯礙能所適然。第五用門明宗意。使方便與證因果不濫。一切權因悉歸實果。第六開拓義理使佛意不壅。雖復開拓不乖本文。綸。絲索也。渚。絲頭也。豪一一者。文彩順貌。第七附文。云開章等者。一家義疏無不如是之。且如止觀本令修觀。尚十章十境生起次第。第八則總用前七。據理消釋。無諸浮詞。意存文旨。九翻譯者。前朝爭輕未多紛競。但是西語悉曰胡音。後因黃冠虗搆偽立。後代所制特諱胡音。第十附文成觀者。觀與經合。內即真心。如法華玄疏。凡諸解義皆為四釋。第四皆存觀心一門。唯翻譯等者。方音不同。非關義理。不可卒備。故云未假。云而有觀心一意者。且與而論之。若奪論者。皆不稱於當部。文旨淺偽何疑。次位者下。正示今文。十中之位即今十乘中之一也。

次釋圓教位者。先明五悔為入位方便。他宗圓修都無此意。將何以為造極之首。空談舉心。即事撿行。乃無毫微。

若四種下。明方便來意。先知下。明五悔意。為入觀之方。是故重牒前文觀法。

次明五悔。雖有下四。莫非悔罪。故皆名悔。具如文中各有所治。今僧常行。前四出十住婆沙。發願文在涅槃。准在彌勒問等諸經多皆五悔故。彌勒問經云。晝夜六時勤行五悔。不假苦行能得菩提。若皆悔罪應無次第。准十住.占察。次第並同。故今依之。何者。若舊罪不除。徒施勸請。勸已立行。除嫉居先。尚不喜他。何能迴向。四法具足。須願導之。尚得菩提。何罪不滅。

初懺悔中。初釋名。云陳露等者。陳。列也。首也。具如金光明疏懺悔品。辭在法華三昧中。亦可隨己智力任意廣陳。

勸請者。大為二意。一請住世。二請轉法輪。大論至云云者。如論廣釋。論問諸佛之法自應說法。又若現見諸佛容可請佛。今乃不見如何云請。答佛雖必說。請者得福。如人請王。王豈乏少。而請者得恩。如修慈心。眾生亦無有得樂者。而修者獲福。眾生雖不面見諸佛。佛常見之。假使不見。請必有福。又破外道等種種因緣。

次請轉下至一切盡。是論文。故須二請。夫命至得住等者。明請所指心住。色住何所須請。色次。次舉喻中。報命如佛。我心如業。又報命如色。業如大悲。我心不息。願佛住世。變化亦然。莫不由心。

次隨喜者。喜前諸佛住世。過去下種。現在重聞。得成熟益。或現種當益。皆因法輪。故我隨喜。隨喜乃是生福中最。不得不為。如賣買等者。論問。云何以隨喜過二乘心。論答。以此隨喜迴與眾生。觀眾生具正緣了等者。如常不輕。觀諸眾生具足三因。我今敬其正因。正因之中三因具足。況無始時誰不曾聞一句一彈指耶。毒皷者。具在大經。如以雜毒塗皷擊之。若有聞者遠近皆死。聞破無明名為近死。但成種子名為遠死。諸經諸味皆有斯意。法華隨喜法等者。隨喜品中校量聞法而生隨喜。故云法也。大品隨喜人者。經云。若聲聞人能發心者。我亦隨喜。喜彼發心。故名為人。迴向者。以隨喜福施與眾生。共趣菩提。言施眾生者。福因不可與眾共。期心在果。故云共也。若因與之。將何以為菩提之因。如迴聲等者。論問。菩薩勝二乘何足為奇。答。不以功德比之。但以隨喜迴向心比。如巧匠指示倍得價直。聲聞自行如執斧者。不取等者。釋上也。不取苦。不念集。不見滅。不得道。皆無所得。名不分別。如是方名正迴向也。實相無取乃至無分別故也。能迴向至不生等者。能謂能迴向心。所謂眾生佛果。亡能亡所。所迴之法無不歸實無已。今當等者。三世推求向來之心皆不可得。如三世諸佛所知等者。佛唯實相而為所知。種智佛眼為能知見。唯此及以弘誓萬行是佛所許。是名真實等者。如向能所及以所許方名真實。非向權果。權果虗妄。此即對破藏通所期。非下中上。故云最上。即圓教也。則不謗佛等者。計於佛果以為四句。皆名為謗。非苦故無過咎。非集故無繫著。有道故無毒。有滅故無失。故當依此而為迴向。何但等者。以懺等三及後發願。皆准迴向。依無作諦而懺悔等。方見罪性乃至發願弘誓平等。

次發願者。初釋名。云如許等。券。契也。御。待也。亦名至盛。物者。如四弘中。初二為惡。後二為善。遮惡為遮持。持善為總持。以誓願火竪諸行坏。四弘為總等者。一切諸願以四攝盡。法藏等者。觀經.悲華竝云。彌陀因名法藏。於自在王佛所聞說二百一十億佛剎發願。觀經復云。為欲攝取諸佛土故。發四十八願。發已地動。為佛所記。大論問。菩薩何須發願。答。若無願者。如牛無御則無所至。若爾。無願不得報耶。答。雖得則寂。華嚴者。具如新經。十四梵網十大願等。今五悔中義兼總別。

今於道場等者。結意。勸請等者。亦先云懺悔。破於三業遮性。文闕義足。昔謗今請故得翻之。昔嫉今喜有何不破。言諸有者。昔不知出耎但在諸有。故二迴向皆非流轉。亦應云發願破耶。願在前。

若能下。正明圓位。於中初更辨五悔功能。近位遠果莫不由茲。文引初品。乃是四信。初一念信解。雖現未不同二處。義故得互引。然初品唯觀。二三加助。第四涉事未能廣及。第五純事。事即理故。復能等者。良由斟量觀道生熟方可造行。使進趣有方。不同今人。或苦筞亡形。或端拱持理。具如前來。事理合行即當宜也。五品行相。疏文委釋。

四念處中以擬三藏五停心位。何者。以隨理除於疑散。以讀誦除於雜求。以說法性法。悉以六度除迷理愚。以正行除於事障。若爾。通別云何。答。別但以定慧停心。通須見五如幻。

復次下。更約陰入位明。前雖唯圓。今通諸教。五種人者。果地二乘及以後三或斷菩薩。此後四德既對似位。爾前盡以三菩薩攝。

次十信位者。由五品圓伏。故麤惑先除。立此一位。以諸論中更無十信。斷見思者。委釋具如圓四念處。今但釋初信而已。菩薩戒疏乃以十乘橫竪對之。今文少不次第。如彼應知。

次入真位者。彼四念處及菩薩戒疏委悉明之。然聖位不濫。非凡所觀。故諸聖位但出功能。

第九安忍中有法譬合。法中云爽者。明也。譬中云鋒刃。復以飛霜喻於鋒刃。聰善於聽。心敏於事。叡者深明也。鄴洛禪師者。鄴在湘州。齊魏所都。大興於佛法。禪祖之一盛化於茲。護時人情不彰其號。武津者。南岳陳州頊城武津人也。臨終之時。有智顗師諮疑禪要。師因為說十地法門。驚異心目。智顗曰。恐師位階十地。師曰。吾但淨六根。所著願文現行於世。然此四釋將對三術。此應不然。今引意者。誡於後學。善須決擇。勤勤不已。四度言之。大師指南岳為高勝人。垂此嚴軌可以為鏡焉。

次引大論者。論禪度中問云。菩薩應化人為事。云何自靜棄捨眾生。答。身雖遠離。心不遠離。如身病喻(云云)。至六根淨等者。此語初依最後極位。大經云。具煩惱等。大象等者。今以久行名為大。不同前文以三祗為大。捍。衝也。格字應從土。禮云。發然後禁。不可捍垎。注云。捍垎者。堅不可入也。前既以五品為小象。今須以六根為大象。既離界繫。違順無施。道種智力如日照世物。無始苦猶如長氷。機熟獲益名為自治。

若被等者。令觀法散滅名內侵。使諸行破壞名外盡。蠧者。害物虫也。言三術者。如上所列。一莫受。二縮德。三萬里內。三術者即空假中。外障是軟賊。謂名譽等。內障是強賊。即煩惱等。是故內外用術不同。毗嵐。猛風也。若吹須彌猶如腐草。文舉斥禪少惡為違順之端。故自揣之無令破敗。坏器菴華並在大論。以喻初心。堆者。聚土也。菴華少實。若得此意等者。若於陰境安忍得淨六根。尚已觀破菩薩之境。豈應更有煩惱等耶。不為是人分別下九。

十無法愛中云行上九事破內外障等者。雖得相似。未入真位。良有住著。著此相似。亦名頂墮。具歷四教辨頂墮位。並似道也。

初寄三教。從既不入下。正明今位。初三藏者。文中先簡非頂墮位。即煖與忍。煖一向退。忍非退位。故此二位非頂非墮。通教例知。別在十行。復無墮義。縱未入地終無造過。

大論云下。出圓似位。有愛之相。今人下。明不關餘教。六根但以住頂名墮。必非退墮。故此頂位不同藏通。故大論中頂墮二義。一者頂退名墮。二者住頂名墮。小教亦二。住亦有退。今圓教中但有一義。住而無退。今止觀下。結示。過此已去。非此行要。故置不論。故云齊此。故諸經論明初住已上。多論輔佛施化之相。少說自行進道之儀。後重說者。義雖指在菩薩境中。至於見境。餘缺不論。

此既法說十乘。還引譬文大車助顯。先列。次合。欲知合文具如疏釋。總而言之只是十法。具用前意。此略對之。次結位者下。以一念心即是大車。故即一念具足三德。車體真性。具度資成。白牛般若。始自本有終乎道場。六即無缺。今人下。斥耶。借字。子謝反。設與乘名運至三惡。其因不出諸見故也。

正法下。顯正不同惡空。故云正法。御法不壞名金剛城。具一切法名為寶藏。具足釋寶藏。無缺釋金剛。空謂理是名為禿空。故引大經斥奪其計。理闕嚴餝故名為壞。非三乘攝故名為驢。執見明利故云南行。常坐觀意者。且指四種三昧之初。故云端坐。法乃通於一切諸儀。

次歷緣等者。且對六受。故端坐外咸曰餘儀。對三三昧。其言亦通初行緣十法。是約下。結。

次行既下。例餘諸儀。次三三下。釋疑。次對境中。初眼色具十。

次例餘塵。初境中。外道打髑髏等者。增一中佛與五百比丘俱行至大畏林。將一切髑髏令鹿頭打。盡知死因及來生處。外法尚爾。況出假菩薩於諸法耶淨。名不來相等。舉六作中。行不見相。舉六受中。見以根塵。作受皆法界故。發心下六。可以意得。

八次位中若漸見者。普賢觀云。若能正心正意。漸以心眼見東方佛。初見一佛。次則遍見東方諸佛。乃至十方。言頓見者。不輕品云。彼比丘臨欲終時。聞經受持。得六根淨。故不名漸。從眼入等者。即自行也。

次引淨名是自行。化他名為佛事。次譬。斥黑蚖等者。蚖與長虵但[牙-(必-心)+囗]舉耳。不修止觀如長虵。善解止觀懷珠。次引譬。皆先譬次合。械者兵器之總名。戟者短戈。戟中有小刾名雄戟也。若為國麴[薩/米]等者。此是尚書殷高宗[身*甹]傅說文。若作酒醴以汝為麴[薩/米]等。意云共調國事如米得麴。[薩/米]亦麴類也。用而屢比者。比。乖也。又軍走曰北。解髻等者。尚書云。德懋懋官。功懋懋償。懋。勉也。今之實償。償中之極。如與珠也。野巫者。男師曰巫。女師曰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瀛涯勝覽

    瀛涯勝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定制爱妻

    定制爱妻

    一纸离婚协议,彻底结束了三年相敬如宾的婚姻。穆雨宁以为这样就能摆脱苏子墨的掌控。可是他们白天在同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他是她的老板;晚上又同睡一张床,他是她的前夫,纠纠缠缠,剪不断理还乱。苏子墨但笑不语的看着穆雨宁的一举一动,藏在小镜片之后的那双眼睛发出绿油油的冷光。人前,他是温文尔雅恭谦儒雅的名律师;人后,却对着自己的前妻悄悄伸出了磨爪……直到有一天,穆雨宁强烈的反抗:“苏子墨,你有完没完啊。”他邪魅一笑:“没完没了——”
  • 史上第一天帝

    史上第一天帝

    第六纪元祭起了屠刀,准备献祭整个第七纪元,以获永生!为了生存,道祖泣血,圣人陨落,诸神被当作猪狗屠戮…残破的天地,在渴望着一个英雄的出现,带领着她涅磐重生!一个青年手持打神鞭,身披黄金甲,从低端的修真界走出,一路啸歌而行……
  • 观仙路

    观仙路

    问世间可否有仙佛?若有又该是什么样?是无上法力通天,还是泯然众人矣,是逍遥天地间,还是漠视红尘里。仙若无情,可愿成仙?佛老说:“世人成仙佛,皆是执念”念之毅然踏上修仙之路,修仙路中也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决然,也有荡气回肠。蓦然回首,发现仙佛不是一个境界,而是天地万物对本心的叩问。
  • 明净台

    明净台

    片段一:蒂连“你为什么这么宠着我啊?”卿成:因为把你宠怀了,就没人跟我抢你了”片段二:蒂连喜欢我这是一条不归路啊”卿成“我本来就没打算回头”片段三:暖阳“慢工出细活”净思“别叫我老大,叫我女王”《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但真相是......凤凰霸气很女王,神龙傲娇爱高冷、神龟呆萌也暖男、麒麟萝莉又有爱。注;本书非独立长篇小说,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起来的小长篇。
  • 机械甲

    机械甲

    人类的末日终归还是要来,我的任务便是在末日来临之前,拯救人类的和我自己,我便是最强的人类机器人,我必须要学会,以及掌握一切,让自己成为一个拯救世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我是李博士最成功的作品,为人类而诞生,为自己而活。
  • 绝世拍档pk天生一对

    绝世拍档pk天生一对

    从小爹不疼娘不爱的假小子林音,在一次被打伤后,得知哥哥死讯。身心俱疲的发恶,接受了耳音计划,一心准备为国捐躯。和奇葩队友(电脑天才)夜风组队后,遇到了一系列事件,两人也开始互相欣赏起来。本文女主武力值奇高,有点逗逼,很有决断。是一个让男人闻风丧胆的奇女子。是温柔腹黑暖男竹马,还是逗逼搞笑神队友。是洗手羹汤从此男耕女织,还是驰骋沙场驻立万人之上。面对情场和战场的双重选择,林音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 神魔同途

    神魔同途

    谁说神魔殊途?神也好,魔也罢,我兼修之!太上长老说:实力就是道理,没有实力,谁管你有没有道理!为了能让自己的道理变成道理,且看小人物莫云神魔同修强势归来……
  • 刀门

    刀门

    新书新写手,新系统。有柔情,有冷血,也有阴谋。
  • 爷本贱萌:双面阴阳师

    爷本贱萌:双面阴阳师

    传言柔弱的风家表小姐,资质平平,样貌如尘埃不起眼。当少女揭开面具后,光华大绽。——新秀商都“绝色”的一大股东。——阴阳师界首屈一指的大师。——混魔学院以难以超越的成绩毕业的第一天才。众人大呼,这根本就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风君娜勾唇贱笑,错!是披着萝莉外表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