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1100000030

第30章

若執下。辨失。初明是障故失。次若不下。不執故得。以能通故。成門名得。

若得下。能契於所。所亦成得。四既無四。一亦無一。此中闕六十四番。

若有下。次明化他。問。前之二觀亦應化他。答。自行未滿。所謂下。別釋初緣修。有法有譬。法中云無常等者。如前所說。前為破故。故云不應。今明隨機。語同意別。無常望常。無常是他。故大經破外道中云。汝法中因常而果無常。何妨我法因雖無常而果是常。故可從緣而生於真。

又云下。譬他生。伊蘭如無明。旃檀如法性。故闍王自述云。今我得見從伊子生旃檀樹。旃檀樹者。即是我身無根信也。法王性種自也。從穀生故名之為種。糓種不變故名為性。從我心生。義之如種。無始不變。故名為性。不同從佛。故名為自。次因滅等為共者。由自法性。乃外觀他。故名為共。或言下。離非內非法性。非外非緣修。一一句末皆應結云。得是智慧。無得等者。結前觀成。以成離性。故云無得。得是智故。故云得。得即是假。無得即空。得無所得即是中道。諸菩薩下。作論申門。天親地論。法性成自。餘三准知。中論申空。餘三准知。若得門意。四性起機。則無所牟楯。牟字應作矛。兵器也。應作盾。傍牌也。如楚有貨矛盾者。言自相違。

若用下。依門中悉以修止觀。經論下。功能。如此下。明門中觀行功德允合也。

問下。料簡。初問者。二既相即。應俱破顯。答意者。雖俱假立。終無並住。雖無並住。無明在故。假立二名。法性生時二名俱泯。次問者。既二法不並。何故相即。應立對門。文且一邊。所以不更論一邊者。欲於迷示理故也。答中二喻。初喻意者。具用二對。如為不識。一句冠下。二句約人。各迷故須互示。從一人說終但一邊。恐迷氷水。更引珠喻。何者。氷水二法。以互相傾。易生別計。故舉珠體勝彼相傾。故水火珠過緣生二。雖從珠喻。應存氷水。合喻可知。

次位者。初釋修證存次第故。故用地前為二方便。至初地已任運遮照。故前後遮照以為登地方便。

次修下。斥權。先立三人。即通八地。別人初地。圓人初住。

若別接下。明通八地。被接者知。方乃得云。七地論修。八地論證。若第三卷從下根說。故八地聞中。九地伏無明。十地破無明。此中中根上根亦可四五地接。教多從下。其位定故。

如此下。斥於通別。雖即亦破無明。權說位高。是故須破。初心不得修乾慧者。問。通人乾慧初心得修。何故斥云不得修耶。答。舉劣況勝。當教乾慧自有三賢。初心且令修五停故。自望念處亦未得修。次斥別位者。初立信心經六十劫。豈可得論迴向修中。

次今明下。正明圓位。初文五品。引法華經。釋成三觀。空坐中衣假室。復以定慧助釋衣等。座畢竟故空圓。衣寂滅故中圓。室慈大故假圓。又皆云如來。故三皆圓。即相似位。

見鶴下。譬。大經云。見有二種。一相似見。二了了見。故以見鶴名相似見者。如眼見色觀。故以見鶴名相似見。了了見者。如眼見色觀行尚見。況相似耶。次引例。可知。

今五品下。正明中位。次引華嚴以證初住。六根位中破界內盡。且名無餘。進破無明方過牟尼。三藏當教全無此義。故無明破。約教云過。

始自下。顯觀功能。不待等者。斥通七地。何暇觀喜。斥別初地。故楞伽云。菩薩住如如已。昇歡喜地。如何七地同二乘耶。自教相違。未曾疎理。

前教下。正判。教彌實。位彌下。教彌權。位彌高。故通八地。別乃初地。圓則初住。法華下。引證。方便證權。實事證實。

復次下。更歷教判。前尅入中。列三雙流。今通從名。故兼三藏。故三藏教。空有中名。位在佛地。

雖言下。明圓實位。次舉譬。次例釋者。若例入禪。應多品數。前兩觀後等者。次第至此。方應結逼。已如前述。

今中道下。結成二空。無明結前初番。法性結前次番。不依等結前第三。不依四句。性空無猗。無著相空。

次引淨名。具二空故。故稽首禮。以空喻空。故曰如空。無復性相。故曰無依。

次約橫門。初來意中。先法。次譬。從淺至深故云徑直。門門意等故名為齊。俱列意等故名為並。若橫等者。次說門意。橫竪雖異。無不見實。

橫門者。次正釋。先列八不。一論具八。故此列之。瓔珞文同。一論下。指廣中論。下引論攝相。以二攝六。及垢淨等論。問。諸法無量。何故列八。答。法雖無量。此八攝盡。故知諸教名異。不出此八。論中自以初二攝六竟。問。云何須餘六。答。為成初二。以是而言。雙雙互攝。故今一切皆入無生。餘展轉入。准此可知。

初云若無生門至亦如是者。將無生門中陰入互發十雙來入諸門。次若無生門下。是將十法成乘中初文。及不思議中界如三千來。此中存略。但云種種。

次若生下。是將安心來。次若無生下。是將破遍來。今正是破遍門中度入。故文相最廣。餘者相從。此識有無下。是將入空文來。但是破見。餘者皆略。次若無生下。是將入假中知見假重數文來。餘者皆略。次若無生下。是將入中觀無明文來。次從自滅下。是將入中觀法性文來。從自待下。是將觀真緣文來。前文觀無明等。為自他故。前中道觀。攬前空假合為三諦。故今一一皆成三諦。前推無明文具有四句。今但有自生餘三句。略前觀法性是相續假。今所以云自他滅等。若云生者。對前不便。次相待文云自待者。相待四句亦作自他等責。

次若無生下。是將結遍文來。准文次第。合在三觀後。故今度入。正在此中。次若無生下。總結。

若得下。次明二經度入。初通明入相。於中先明無行。初云諦者。境也。智是依境起解。菩薩是發心安心。文破見等。是破遍。生死是通舉始終。行位等。即當下文。通塞乃至正助位。是次位。通攝安忍。及以離受。過此必能教。故云教也。次金剛者。初通引不住。次境智下。即是十乘。不住境智乃至見思等。略舉初三文來。無於破遍度入故也。不住初地。更引經中不住文來。地尚不住。以未極故。況復住於境智等耶。

此無住下。更重判位。故仁王下。釋判位。通言三處皆破無明。是故分得金剛無住。釋迦下。究竟金剛。

若爾下。釋疑。常途云。在伏位故云斷道。無金剛耳。仁王既云釋迦有者。故斷道有。又云斷道有者。不遮等覺。意通初後。言度曲者。如世管絃。諸曲無數。管絃如橫。諸曲如竪。初章根本妙慧旨歸。度曲之初。廣大若是。入道為理。餘三屬事。千從之解。少分為言。

次更料簡可知。答中。初章對餘名為二義。初正示自行能通之門。故云世二等。若言下。他解。次又他下。化他前各各入。故成自行。是則等歎門也。云何下。結酬及門中四悉。以歡喜等對四悉。文相可見。

次明一心者。內外偏圓。有執皆破。破故兼申一切經論。故見思破位大小不同。

若無生下。明橫竪門。度入一心。雖種種下。結成一心。但一心下。分門解釋。先釋總門。對貪等別。於中初示觀法。若不得等者。明度入意。言懸超者。不同橫竪。複疎到入者。自行未委故如踈。利他分別故如複。去已復來名為到入。亦云却入。行計未窮故名却入。自未極故。次第三諦皆入一心。故云妙空等。

如是等下。次約一心開佛知見。知見只是止觀別名。於彼念念剎那。眾生無不皆以寂照達之。寂照為因。眼智為果。何必初住方名為開。如開三乘。亦只示其執心寂照。今此亦然。何有異趣。

法華下。引意根者。意攝餘故。引仁王者。至佛無報方得淨名。今通論之。故佛亦名報。次引金光明。亦證報身。次引寶性。釋金光明。

次歷餘一心者。將向一心以歷餘心。夫有心者莫非無明。故初總觀。若非其宜。離總出別。問。初只云識。今何以云欲等心耶。答。前云識者。是諸心家之識。今云欲等。是識家之諸心。問。貪等煩惱何名為陰。答。雖是煩惱。善惡陰攝。復非報陰。故名貪等。以非報故。故下復更歷於餘陰。

次前來下。例餘陰入等。問。此觀識陰。例各應居十乘之後。那在此中。答。因破遍故。於此例便。故從此下乃至離愛。俱觀五陰所以通塞。撿校諦緣。道品.念處居首正助。助於道品。下三只觀陰等位耳。

次問答中。初問如文。答中答入空因緣。初總答。何者下。別列。夫生死下。別釋。對五可知。應知須與入假大同。自脫同大悲。脫他同本誓。慧命同利智。無漏同方便。諸位同精進。假居空後。故云例後。夫空觀下。答假無四門。小藏大衍。偏三圓一。皆有破於見思入空之位。然門別故須辨門。智障者。引古人釋智障之義。達磨鬱多羅。此云法尚。自集諸經宗要之義。名增一集。大師引用多無破斥。既是他義略依他釋。先徵起。智有去。答。證智在佛。識屬二乘。斷惑名智。淺近名識。體達等者。體即實理。小智違理仍名順想。復與佛菩薩智為障。故名智障。又佛於二障等者。煩惱及智。

次引大經證。心謂無漏。證謂證智。

次引地持釋涅槃意。但智慧名別耳。

次若以下。轉釋地持慧解脫也。即是無明障於證智名為智障。破無明故。得智無障。

次引入大乘證於無明是智障義。二障下。轉難。從無明下。釋。次引例釋智障。兩俱生死。得名處各別。無明亦如是。如無為生死。愛即四住下。釋煩惱異無明也。無明即是智。煩惱性相傾。故云解惑不俱。言無為生死者。攝大乖論七生死中方便生死是也。并法界生死俱是無為。且借方便。例即智惑。

復次下。釋愛同煩惱故與無明別。從果起因。因復至果。故云相續。即功能也。能令下。釋名。雖無明下。釋無明功能。二用既殊。二義不等。

無明下。正釋無明為智障。雖俱解脫。枝本別故。得名不同。次無明性迷下。重釋無明親能障智。得智障名。故云義顯。

次無明有二種下。簡名體別。故障不同。先問意者。所迷雖別。同名無明。云何無明獨名智障。次引地持。通論名同。別論須異。能所不同得名不一。

若爾下。釋向地持人法無我俱是所迷。俱名為理。二無我智俱名淨智。煩惱及智俱為種智家障。又智去。從事智被障得智障名。

若爾下。徵向所解。從照事去。會向二解。以古人釋有二不同。或以諸法被障。或以無明能障。論主評之。故云無二。所照雖異智體不別。

又心智下。出異解。初有人下。意明迷理為智障。以滅想去。引小對辨。乘滅想亦名滅智。此是斷滅。今滅智障心不可滅。故分別心實不可滅。

又非條然下。重釋。中道中智非條然別。以體同故。故不可斷。次是以下。引證。福如無明。菩提如智。

人作下。破世執見。見有斷不斷。智體無殊。

次問者。釋妨也。瓔珞唯云初地三觀現前。前釋雙流何故分三。答。借義相成。能成所成相對故三。別雖是權。瓔珞最定。以此定文成於高下。借高成下故有通教。八地借下成高。故有圓教。初住此一問答。拾遺故來。非關智障。此後非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剑诀

    天剑诀

    天绝绝天剑,九彩幻心莲;绝地重生路,脚下步维艰。万里攀高峰,不畏一切难;身化剑星雨,冲破九重天。一个人,九柄剑,一心莲;为了拯救家族,一个少年默默的承受着孤独与痛苦,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走在了变强的路上。在与世界顶级势力为敌的他,究竟能走多远……
  • 龙约大陆

    龙约大陆

    维塔贝拉,人魔神共居的世界。七千年前,黑色的银翼神龙斯塔洛几乎让这个世界,经过,人、魔、神三族的共同战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人族英雄伊顿和神族之神帕亚用生命封印了斯塔洛,魔族之王撒旦却悄悄的躲进黑暗之中。七千年后,伊顿的灵魂转生为小偷卢卡斯,而帕亚却转生为美丽的洛朗国公主索菲亚,两个人为了拯救苍生再次相遇,最终再次封印了魔龙。小偷卢卡斯变成了拯救苍生的勇士,而成为洛朗国女王的索菲亚在和卢卡斯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幸福的走在一起……百度视频芦俊庞欢,一个接受过陈鲁豫采访的渐冻女孩丈夫芦俊,QQ404266486
  • 几年后流祭酒

    几年后流祭酒

    他是大汉朝的一国之君,萧景诺,传说他杀人如麻,年仅十九岁就把大汉朝治理的仅仅有条。她是大汉朝的和硕公主,萧沐雅,传说她是大汉朝的第一美人,同时她也是大汉朝一国之君萧景诺的侄女。萧沐雅本该正直青春年华,可她却在年纪轻轻的十二岁就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萧景诺。可是大婚两年,萧景诺都未曾碰过她,在外人眼里她是大汉朝的皇后,可是在后宫之中她却是众人的笑柄。可是,萧沐雅却毫不在意,因为她爱,她所嫁的这个男人,虽然自己所嫁的是自己的亲舅舅,但是萧沐雅却一点也不后悔。
  • 战仙路途

    战仙路途

    张成本只想完成爷爷的遗愿,却不想前路迷雾重重,好不容易揭开一个迷局,却又走进另一个更大的阴谋中,他没有退路,为朋友,为兄弟,为女人,他只能一步一步走下去。
  • 紫漫薰衣

    紫漫薰衣

    恶魔少爷萧新洛,强迫平民小丫头的陈思然当了一年女佣,后来,他们互相爱上了对方,可是,因为家世不同,恶魔少爷被迫和她分开,夜晚,她轻轻在他耳边言语,我爱你……(全文免费,不喜勿喷)
  • 始皇异闻录

    始皇异闻录

    世人都认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他东巡之时,也知道他穷极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但是恐怕没有人知道他真的找到了长生之道。仙人道:秦始皇乃人间道第一位帝王,如要蹬仙,必要转世九次,且世世为人间帝王,待功德圆满之时,便可列入仙班,成为天道帝王。而始皇亲信一族更是为此付出千年。而今天赵肖作为始皇亲信的后裔是该将十世帝王气道送往长生之处的时候了。而最终真的只是助始皇蹬仙吗?延续了上千年的家族最终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呢?空旷的地底,是谁在吟唱着:秦王墓,琉璃镜。琉璃镜前,琉璃盏。琉璃盏前,琉璃卷。琉璃卷,记君王。君王命,不可逆。尊君命,伴君侧。守君墓,寻君生。这有是什么意思!那远古消失的生物,那一颗颗神奇的钥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 求求你当肇事者

    求求你当肇事者

    《求求你当肇事者》简介:书中八十余篇小小说选材新颖,构思奇巧,文笔生动,人物立体感强。情感真、发掘深、不造作。这些作品关注着社会现实,作者饱蘸时代浓墨,从城市到农村,从社会到家庭,从官场到情场,采撷生活中朵朵闪光的火花,饱含深情地进行讴歌,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境地。这些作品以朴实风趣幽默的风格见长,乡土味十足,能以原生态的日常生活语言让人物更接近生活、贴近读者,读来富有亲切感。在小小说文体形式上,作者也有创新的探索,它所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绝不是其他形式的小小说所能比拟的,还因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联,从而呈现出宽阔背景下的真实感。
  • 踏遍千山

    踏遍千山

    在我的世界里,失去的太多。于是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走上了社会,走向了大江南北,异国他乡。社会之大不可想象,世界的精彩超出预料。我们既领略了峻山秀水,又欣尝不尽的名山怪川;既饱尝了祖国壮美的河山,又观尝了异国他乡的秀美;既感悟了渊源流长的中国文化,又体验了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其深,其精,其秀,其美,其巧,各显其神,妙在其中。所到之处,心潮汹涌,感触良多。原来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如此被装点,各显其能的风土人情,特色文化,是这样的包装自己的特色,锻造着自己的队伍,无不显示出色彩斑斓的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永恒裁决

    永恒裁决

    历史由胜者书写。败者将失去一切。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这,也是个最初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