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95300000029

第29章

益州大隨法真禪師。梓州王氏子。南遊。初見藥山道吾雲巖洞山。次至嶺外大溈會下。數載。食不至充。臥不求暖。清苦鍊行。操履不羣。溈山深器之。一日問曰。闍黎在老僧此間。不曾問一轉話。師曰。教某甲向甚麼處下口。溈山曰。何不道如何是佛。師便作手勢。掩溈山口。溈山歎曰。子真得其髓。從此名傳四海○僧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師曰。壞。曰恁麼則隨他去也。師曰。隨他去。僧不肯。後到投子。舉前話。投子遂裝香遙禮曰。西川古佛出世。謂其僧曰。汝速回去懺悔。僧回大隨。師已歿。僧再至投子。投子亦遷化○庵側有一龜。僧問。一切眾生皮褁骨。這箇眾生。為甚骨褁皮。師拈草履。覆龜背上。僧無語(徑山信云。還知麼。大隨和尚拈草鞋。蓋覆烏龜。不是好心。這僧無語。口似磉盤。頌云。皮褁骨骨褁皮。草鞋拈得覆烏龜。風吹日炙渾無事。不怕人來問着渠)○問僧。甚處去。曰峨嵋禮普賢去。師舉拂子曰。文殊普賢。總在這裏。僧作圓相拋向後。乃禮拜。師喚侍者。取一貼茶。與這僧(保福展云。若無後語。笑他衲僧雲門偃別云。西天斬頭截臂。這裏自領出去 五祖戒云。大隨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雪竇顯云。殺人刀活人劍。具眼底辨取 溈山秀云。大隨茶。非類趙州茶。既不類趙州茶。得之者少矣。這僧得之。且有甚長處。然不義之財。於我如浮雲 天童覺云。識法者懼。欺敵者亡。水中辨乳。須是鵞王)○眾僧參次。師以口作患風勢曰。還有人醫得吾口麼。眾僧競送藥以至。俗士聞之。亦多送藥。師並不受。七日後。師自摑口令正。乃曰。如許多時。鼓這兩片皮。至今無人醫得。即端坐而逝。

靈樹如敏禪師(長慶安法嗣)

韶州靈樹如敏禪師。閩人也。有尼送瓷鉢與師。師拓起問曰。這箇出在甚麼。曰出在定州。(清涼欽別云。不違此間)師乃撲破。尼無對(保福展代云。欺敵者亡)○廣主將興兵。躬入院。請師決臧否。師已先知。怡然坐化。廣主怒知事曰。和尚何時得疾。對曰。不曾有疾。適封一函子。令呈大王。廣主開函。得一帖子云。人天眼目。堂中上座。廣主悟師旨。遂寢兵。乃召第一座。開堂說法(即雲門偃)。

靈雲志勤禪師(長慶安法嗣)

福州靈雲志勤禪師。本州長谿人也。初在溈山。因見桃華悟道。有偈曰。三十年來尋劒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溈山覽偈。詰其所悟。與之符契。溈山曰。從緣悟達。永無退失。善自護持(有僧舉似玄沙備。玄沙云。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眾疑此語。玄沙問地藏。我恁麼道。汝作麼生會。地藏云。不是桂琛。即走殺天下人 長慶稜因僧問。玄沙意旨如何。長慶云。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 翠巖芝云。有一人如今問。玄沙意作麼生。且道。此人還徹也未 黃龍心云。諸人且道。靈雲當初見底。是桃華。不是桃華。若是桃華。天下人見。總須悟道。若不是桃華。爭奈見有桃華。擬向甚處看。作麼生說箇見底道理 五祖演云。說什麼諦當。更參三十年 昭覺勤云。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機。靈雲既撥轉天關。玄沙乃掀翻地軸。且道那箇是未徹處 徑山杲云。一家有事百家忙 楚石琦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直饒百鍊精金。不免入爐再煆 金粟悟云。說甚一家有事百家忙。直是一盲引眾盲 徑山信云。靈雲行脚三十年。不知踏破幾許草鞋。若無桃花刺破眼睛。更走三十年。未是苦在)○雪峯有偈送雙峯。末句曰。雷罷不停聲。師別曰。雷震不聞聲。雪峯聞乃曰。靈雲山頭古月現。雪峯後問曰。古人道。前三三後三三。意旨如何。師曰。水中魚。天上鳥。雪峯曰。意作麼生。師曰。高可射兮深可釣○長生問。混沌未分時。含生何來。師曰。如露柱懷胎。曰分後如何。師曰。如片雲點太清。曰未審太清還受點也無。師不答。曰恁麼則含生不來也。師亦不荅。曰直得純清絕點時如何。師曰。猶是真常流注。曰如何是真常流注。師曰。似鏡長明。曰向上更有事也無。師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打破鏡來。與汝相見(芭蕉徹云。相見便休。又打破鏡作什麼 白兆圓云。若不打破鏡爭得相見 大陽延云。即今破也。又作麼生相見。乃云。照盡體無依。通身難辨的 開福寧云。好諸禪德。盡十方界。是一面鏡。作麼生說箇打破底道理。直饒眼親手辦。光境俱忘。如鷄抱卵啐啄同時。正好喫報慈拄杖。何故。弄影禪和。如麻似粟 黃龍忠云。二尊宿發明本分大事。可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妨端的。檢點將來。大似貼肉汗衫。未能脫體。致使有般漢隨語生解。便向未分時計較。打破鏡處說道理驢年解悟去。若據牧庵見處。說甚混沌分與未分。打破鏡與不打破鏡。直饒向露柱懷胎處會得。正是片雲點太清。諸仁者還委悉麼。待虗空落地。即向你道 天童覺云。分與未分。玉機夜動。點與不點。金梭暗拋。直是一色純清。未得十成穩坐。且道打破鏡來。向甚處相見。還會麼。清秋老兔吞光後。湛水蒼龍蛻骨時)○問僧。甚處去。曰雪峯去。師曰。我有一信寄雪峯。得麼。曰便請。師脫隻履拋向面前。僧便去至雪峯。雪峯問。甚處來。曰靈雲來。雪峯曰。靈雲安否。曰有一信相寄。雪峯曰。在那裏。僧脫隻履。拋向雪峯面前。雪峯休去(溈山秀云。雪峯既不能辨他來信端的。這僧又祇知依模畵樣。鈍置他靈雲。忽若當時道。我有一信寄他。僧云便請。靈雲只據坐。這僧又若為通露。不可大丈夫漢。為人馳達。教他一言不措)。

壽山師解禪師(長慶安法嗣)

福州壽山師解禪師。甞參洞山。洞山問。闍黎生緣何處。師曰。和尚若實問。某甲即是閩中人也。曰汝父名甚麼。師曰。今日蒙和尚致此一問。直得忘前失後○閩帥問。壽山年多少。師曰。與虗空齊年。曰虗空年多少。師曰。與壽山齊年。

饒州嶢山和尚(長慶安法嗣)

饒州嶢山和尚。長慶問。從上宗乘。此間如何言論。師曰。有願不負先聖。長慶曰。不負先聖。作麼生。師曰。不露。長慶曰。恁麼則請師領話。師曰。甚麼處去來。長慶曰。祇守甚麼處去來。

國歡文矩禪師(長慶安法嗣)

泉州國歡崇福院。文矩慧日禪師。福州黃氏子。生而有異。及長為縣獄卒。每每棄役。往神光觀和尚。及西院安禪師所。吏不能禁。後謁萬歲塔譚空禪師落髮。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雜綵為挂子。復至神光。神光曰。我非汝師。汝禮西院去。師擕一小青竹杖。入西院法堂。西院遙見笑曰。入涅槃堂去。師應諾。輪竹杖而入。時有五百許僧染時疾。師以杖次第點之。各隨點而起。

台州浮江和尚(長慶安法嗣)

台州浮江和尚。雪峯領眾到問。即今有二百人。寄此過夏。得麼。師將拄杖。畫一畫。著不得。即道。雪峯休去。

文殊圓明禪師(長慶安法嗣)

廣州文殊院圓明禪師。福州陳氏子。參大溈得旨。後造雪峯請益。法無異味。嘗遊五臺山。覩文殊化現。乃隨方建院。以文殊為額○開寶中。樞密使李崇矩。巡護南方。因入院覩地藏菩薩像。問僧。地藏何以展手。僧曰。手中珠。被賊偷却也。崇矩却問師。既是地藏。為甚麼遭賊。師曰。今日捉下也。崇矩禮謝之。

嚴陽善信尊者(趙州諗法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雪剑梅心

    雪剑梅心

    风雪飘飘,刀剑无情,你又为何而执刀。情海无涯,爱比恨高,终究放不下这一世的桀骜。
  • 万世仙梦

    万世仙梦

    人有仙梦者,梦身升四清。劫后千万年,期汝望仙庭。空山万于载,神仙信有之。只自取勤苦,八世终不成。悲哉梦仙人,一梦误生生。——极王氏那是一个无垠的仙家世界,可以从远古追寻到今天,它光怪陆离,充斥着无尽的神秘,与浩瀚无边的激情,当然也有如悬崖一般,暗无天日的欲望。
  • 品相

    品相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或凭借一身蛮力,或有一把无往不利的抢杠子,或背后一身让人忌惮的背景,在哪里都是吃香,甚至在特种兵中。那年他被欺负得体无完肤,那年他被吃得只剩下骨头子,不忍直视,可是那一年也是他笑傲群雄,渐露锋芒的一年。凭借心中的相学,没有特殊本领的他,慢慢走入雄兵的心中…且看他如何品相,如何直通人心,智力如妖,笑看风云。
  • 网游之狩猎之王

    网游之狩猎之王

    “这是一座狩猎场,如果认为可以一直安于现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麻烦随时都会找上你...”2029年10月10日,一款号称创世之作的虚拟网游《狩猎之王》开始为期30天的内测。内测名额一万...游戏主线,活着,并抵达王都,角逐王的称号。第一名,奖金一千万。而生存下来的玩家则可以享受不删档奖励。幸运的得到内测资格,林峰默默的带上游戏专属头盔...“一千万,必须是我的...”
  • 繁林

    繁林

    人生的开端与结尾中途中会经历过很多的磨难,慢慢来吧日子还长,慢慢过吧道理很多。
  • 雾隐龙泉

    雾隐龙泉

    连云十九州,七十二豪侠里最有性格的,自然是西山老鬼。这个人向来自视甚高,但是你要问他,江湖中谁最厉害。他一定会回答你……
  •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轮回之苍穹劫

    轮回之苍穹劫

    身堕轮回意未销,铁血柔情心中傲,诸君莫笑红尘客,古往今来几逍遥。
  • 武断八荒

    武断八荒

    一个平凡的少年乞丐,被雷劈后,带着一只乌龟穿越到异世界,灵魂附身到一个废人身上。从此,少年的命运被改变,在这个以武力为尊的世界里,他只能打破身体的桎梏,一步一步迈向巅峰,武断八荒!他要让这世界以他为尊!他要这片天地再也遮不住他的身影!
  • 韩愈文集3

    韩愈文集3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