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4000000007

第7章 公冶长篇第五

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说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经坐过监狱,但不是他的罪过。”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说南容:“国家政治清明,他不被废弃;国家政治黑暗,他也不致被刑罚。”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

以上两条是说孔子选姑爷。孔子选公冶长,是说他虽然坐过监狱,但不是他的错。也许公冶长真的无罪,也许是孔子认为公冶长无罪,是被冤枉的或是错判的,无论如何孔子认准了,所以把姑娘许配给他。孔子为侄女选南容,是说南容在政治清明时不会被废弃,有官做,而当政治黑暗时,也不致被刑罚。这是什么意思呢?可能南容是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会被看重。

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人是个君子。鲁国如果没有君子,这人的好品德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哪里都有君子有小人。官场如是,乡野如是。孔子是鲁国人,如果有人说鲁国无君子,那就是说孔子也不是君子。孔子是君子,所以他不想听人说没君子。君子不是完人,有时也有不想听的话,也会耍些小脾气。

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问孔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你呀,就是一个器皿。”问:“啥器皿?”说:“宗庙里盛粮食的瑚琏。”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君子不器”的话,意思是说,学习和掌握知识不能只是装进肚里了事,重要的是要思考,要运用。孔子还说过,学习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这就是创造性地运用。孔子说子贡是器皿,可能子贡就是那种埋头苦学学了了事的“好学生”。

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何必要口才呢?强嘴利舌常同别人辩驳,会让人讨厌。冉雍仁不仁不说,但为什么一定要有口才呢?”

“口给”是什么意思?就是口里想说什么,脑子就给什么,就是好口才。孔子一向对所谓口才不以为然,常说要谨言慎行。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有没有口才其实并不重要。

6 子使漆彫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让漆彫开去做官,漆回答说:“我对这还没有信心。”孔子听后很欢喜。

没有把官当好的把握就先不去当。漆彫开是君子,不像现在的许多人,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符合不符合任用标准,都去争。孔子也许是在试探漆雕开的志向,漆的回答很让孔子欢心。

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我想乘个小筏子漂到海外去,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比我勇敢多了。可这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孔子并不是真的想要去海外,他不过是感慨自己的主张没有被当权者采纳。孔子好为人师,即使在这种时候也不忌为自己的学生指出缺点。仲由就是子路,他听说和孔子漂游大海很高兴,很勇敢,但孔子说这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有勇无谋,莽汉而已。

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有没有仁德。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啊,如果是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晓得。”

孟武伯继续问:“冉求这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啊,有千户人口的地方,可以让他当县长;有百辆兵车的封地,可以让他当总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晓得。”

“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啊,穿着礼服,立于朝廷之中,可以让他接待外宾,办理交涉。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晓得。”

可以看出,孔子对他的学生谁有什么才能是了如指掌的。但问谁有没有仁德,他闭口不谈,都说不晓得。整天在一起,怎么可能不晓得呢?孔子是想让实践说话。人有没有仁德,与他的权力和地位有关系。有人是平民时有仁德,掌权以后就没仁德了。孔子肯定知道他的这些学生是有仁德的,但当官以后有没有呢?孔子就不敢做结论了。这也是对他学生的鞭策。

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于女弗如也。”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子贡答道:“我么,怎敢和颜回比?他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赶不上他,我和你都赶不上他。”

这里说的是“悟性”。子贡说他的悟性比颜回差远了,孔子认同,并且说,不仅你赶不上他,在这方面,连我也赶不上他。孔子想说子贡不如颜回的话,但直说怕伤害子贡的自尊心,所以他说:“我和你都赶不上他。”这样,即使子贡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又不致伤面子。

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子的学生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我能责备他什么呢?”又说:“以前,我对别人的了解,是听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是听他的话以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从宰予这事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困了就睡一觉,这事原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若你经常大白天睡觉,那就说明你是一个懒汉了。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对的,而且应该经常观察。听孔老夫子说话的口气,宰予在白天睡觉可能不是一次两次,要不然,他老人家不会用绝望的口气来评判他的学生。

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孔子说:“我没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嘛,他欲望太多,哪来得刚毅?”

我们常说“无欲则刚”,还常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人有欲望都想满足,从正道里满足不了,就会从歪门邪道里周旋,人就不可能挺直身子。人有欲望好不好?好。人无欲望,人不可能生存,社会也不可能进步。但是,人类必须学会节制,如果不节制,人也不好生存,社会也不能进步,甚至会倒退,甚至会毁灭。想想,地球才多大?它表面能打多少粮?它壳子里能存多少钢铁、多少石油?细水长流,多用些年,狂挖滥采,很快就枯竭了。资源问题很重要,环境问题很重要,而这都与人的欲望有关,所以应该节制。我把孔老夫子说的“欲”具体化了,其实他老人家说的不是这,他说的是主观意识,是一个做人的道理。

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想别人欺侮我,我也不想欺侮别人。”孔子说:“赐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

子贡的名叫赐。赐能说这话说明他也是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孔子说他做不到。为什么呢?他不强加于人他能做到,别人强加于他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所谓强加,是不会征求你同意不同意的。话又说回来,假如所有的人都能奉行这个道理,那就好说了,大家都是君子,世界就太平了。

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老师的文章学识,我们听得到;老师关于天性和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

孔子不讲或少讲天道鬼神,对人的天性也只是讲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实际这话也是一句人生总结。孔子不妄言,他吃不透把不准的话不说,当老师做学问更需要这样的严谨。

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听到某一道理,还没有去践行,只怕又听到新的道理了。

孔子说要“乘桴浮于海”时,子路很高兴追随着去,孔子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还针对子路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的话。据《史记》记载,子路只比孔子小几岁,是年龄最大的学生。《史记》还记载,子路“冠雄鸡、佩獜豚”,喜用奇装异服。他还讲义气,孔子问他志向,他说:好车子好衣服都可以与朋友共享。可以想见子路在学习上可能有些力不从心,或者有些不太用功,总而言之,在学习上有些迷惘。但这并不影响子路的成就,他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

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孔子:“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孔子说:“聪敏灵活,爱好学问,又谦虚,向不如他的人请教也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警句,我们从小都听过。但是,真正能做到不耻下问的可能不多,怕丢人,虚荣而已。

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乎君子之道:他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他对待君主负责认真,他教养人民有恩惠,他役使人民合于道义。”

子产是郑国的宰相,听起来与已故周恩来总理有相同的风度和做派:注意自身形象,对上忠心耿耿,注重养民。但是,对于一个政权来讲,光有一个好宰相是不行的。历史上,人民总盼有清官出,不断地歌颂清官,但真正的清官寥寥无几。为什么?在一个不清廉不开明的政治统治框架内,清官难做,难做就不做了,所以就少。所以,期盼一个开明的政府比期盼清官更重要。再进一步,期盼一个开明的政治制度比期盼开明政府还重要。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官员,向子产学习,向周总理学习,一定会得到尊重和尊敬,一定会青史留名。

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别人交朋友,相交越久,越受人敬重。”

晏平仲也叫晏婴,是齐国的贤大夫,很有辩才,做过外交官。有一次他出使别国,别国的人让他走边门,他说,边门是猫狗之道,把我当猫狗,咱们大家就都是猫狗了。别国的人不想当猫狗,于是便走大道。这叫据理力争,以理服人。讲理的人当然会受人敬重。

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孔子说:“臧文仲给一种叫蔡的大乌龟盖屋,有雕刻着像山一样的斗栱和画着藻草的梁上短柱,谁能比得上他的聪明呢?”

古人迷信,上层人士常养大龟来算卦。臧文仲是鲁国大夫,他盖的龟屋很漂亮,孔子说他聪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不怎么相信,所以,他说藏文仲聪明,可能只指他龟屋盖得漂亮,不是说他讲迷信聪明。

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问孔子:“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宰相,没有高兴的颜色;三次被罢免,没有怨恨的颜色。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告诉接位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尽忠了。”子张说:“算不算仁呢?”孔子说:“不晓得,这怎么能算是仁呢?”

子张又问:“崔杼杀掉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舍弃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同我们的崔子差不多。’又离开。到了另一国,又说:‘这里的执政者同我们的崔子差不多。’于是又离开。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清白得很。”子张说:“算不算仁呢?”孔子说:“不晓得;这怎么能算是仁呢?”

一个是尽忠于君王,一个是想找一个清白的地方,他俩的品格都得到孔子的首肯。但是,孔子对他俩算不算仁的问题有疑问,这能算作仁吗?一个是为上层统治者尽职尽责,另一个洁身自好,都不涉及大众利益,惠不及众人,所以不能算作仁人。

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做每件事最低要考虑三次以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两次就足够了。”

孔子多次说过要谨言慎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是符合孔子的理念的。但是,做每件事都不一定非想三次不可,更不需要翻来覆去地想,那就是优柔寡断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所以孔子说,想两次就够了。

21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说:“甯武子在国家太平的时候就聪明,在国家昏暗的时候就装傻。他那聪明别人赶得上,他那装傻别人赶不上。

不是特别聪明的人不会装傻,也不想装傻,这就不免吃亏。后来的官场上,不仅装傻,还装病。装傻混不过去时就装病。装病不仅能躲事,还能收到些探视的礼物,也不会影响提拔,所以,很多官员都效仿。孔子看不起这种做派,所以他用嘲讽的口吻说别人赶不上,实际就是说正派人不屑为之。

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里的学生们志向高大得很,文彩又都斐然可观,我都不知道怎样去指导他们。”

孔子是鲁国人,他周游列国到陈。古来圣贤多寂寞,大概陈国对他的学说和主张也不怎么认可,所以,他说要回去。我想,他说他们那里的学生们都聪明,不过是一个藉口罢了。

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孔子说:“伯夷、叔齐这兄弟俩不记念过去的仇恨,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

不念旧恶是一种美德,宽宏大量是君子,小肚鸡肠是小人,相逢一笑泯千仇。人与人能有多大仇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常有,但不多,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得上。众多的所谓仇恨其实只是一些鸡零狗碎,让一让就走开了,绕一绕也走开了。实在走不开的,闹腾一段时间也就过去了。非要记在心里,纠缠不清,无非是两败俱伤。我们看一些打斗片,常有一生一世的恶斗,甚至临死还要把儿女叫到床前,嘱咐要报仇。这些人的意思是,不仅要毁掉自己的一生,还要毁掉后辈儿孙,实际说来,一文不值。我们老家山阴县在明代出过一任宰相,后来当过皇帝的先生,他的名字叫王家屏,我们称他为王阁老。阁老的家人因为三尺地界与邻人闹起来,打官司,白花花的银子送了很多,赢不了,就想让阁老出面,压压对方,也压压官府,别让官府的人光顾收银子忘了公道。阁老为此写了首诗,劝慰族人:“邻里纠纷为堵墙,让人一步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诗很有名,到处都有流传。仔细想想,真是至理名言。

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讨点醋,他却到邻居那里转讨了一点给人。”

有人向微生高讨要点醋,他没有。没有不说没有,而是到邻居那里转要了一点给人。据此,孔子就说他不是直爽之人。那么,微生高到底是不是直爽呢?这要看讨醋的人与微生高邻居相识不相识,如果相识,微生高就应该告诉他:“我没有,你去邻居那里要吧。”如果不相识,他就有义务去转要一些,朋友嘛,这点小忙怎能不帮?微生高可能不直爽,但他太够哥们儿。

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容伪善,十足的恭顺,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表面上却说是朋友,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关于巧言令色,前已解释过。这里主要说那些明明内心有仇恨而表面上又装出十足的朋友姿态。这种人不仅仅是伪善,更是可怕,一定要防着,不防要吃亏,说不定哪天就要死在他手下了。

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不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怨言。

颜渊说:“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向孔子说:“希望听到您的志向。”

孔子说:“老的使他们过得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让他怀念我。”

子路又名季路。子路说愿意把自己的财物与朋友共同分享,算得上是个义气之人;颜渊说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算得上一个不贪图虚名的诚实之人。看得出这两人都注重自身修养。但他们的老师则是希望别人怎么怎么样。希望老有所养,希望朋友信任,也希望年轻人怀念。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通过自己的行动,也就是宣传自己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孔子的主张,对政府来说就是施仁政德政,对人民来说,通过教育,让他们都成为君子。

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说:“算了吧,我还没有看见过一见自己的过错就自我责备的人哩!”

一发现自己有过错、有失误就自我责备,这种人比起那些文过饰非、明明自己错了硬要说别人不对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也聪明好几倍。因为懂得自我责备的人,至少可以说明他是愿意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人。但要达到完善和提高,只是责备还不够,还要反省。责备是说自己不应该,反省则能发现错在哪里,以后改正就容易了。

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就是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地方,也肯定有像我这样忠心诚实的人,只是不如我喜欢学问罢了。”

忠信是一种美德,这种人哪里都有,程度不同而已。孔子想说的其实是末一句:没有人像他那样喜欢学问。老夫子有时也免不了自吹自擂,就让这老头高兴高兴吧,若再苛求,他可能真就乘一艘小筏子漂到海外去了。那样,现存的经、史、子、集类古籍就有可能失传,儒家传统道德也就不可能发扬光大了。

同类推荐
  •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东汉末年的一代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生,她出身名门,屡遭大难,但是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最终得以归汉,完成先父兴文治、续汉史的遗志。
  •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对中学生来说,选择好读书种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如何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加自己思想的深度,是每个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正是帮助您解决这一难题,为您指明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 风衣里藏着的爱

    风衣里藏着的爱

    本书是一部启迪读者心灵的故事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曲折生动的情节,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友情、亲情等故事,或赞美,或鞭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编著本书的初衷。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萧红作品集(二)

    萧红作品集(二)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热门推荐
  • 九幽浩然传

    九幽浩然传

    有一个爱吃糖葫芦的小孩。有一个号称葬万物的瘦子。有一个算尽天下的胖子。有一个喜爱编鞋的老人。有一个被镇压六纪元的先祖。有一个毒尽蛮荒百万里的父亲。有一个护短的娘亲。当这一切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传说的开始。
  •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面对重重疑案狄艾艾深思后转向白晨“元芳,你怎么看?”白晨宠溺一笑握拳弓腰。“遵听大人安排”【这次绝对不弃坑!信瑶瑶,得永生!我发四,哦不,是发誓!】
  • 民国奇案之红楼凶宅

    民国奇案之红楼凶宅

    本书为《民国奇案》系列第二部,第一部《鬼市人头》,第二部《红楼凶宅》均根据真实历史谜案创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嗜血阴谋:前夫,孩子还我

    嗜血阴谋:前夫,孩子还我

    那天,丈夫被我捉奸在床。“你的孩子是我的,谢谢你帮我养了这么多年。”那个女人趾高气昂,将我视之如命的养女拽到身边……一切是一场久久无法醒来的噩梦,孩子哭着求我:“妈妈,我要和你在一起!”为了夺回我的女儿,我走进了另外一个男人的强大世界。
  • 腹黑三姐妹杠上校草三殿下

    腹黑三姐妹杠上校草三殿下

    当三个古灵精怪的千金小姐在经历了欺骗,谎言,误会,诬陷,恶意绑架......后,她们与三位校草殿下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灰姑娘们的王子

    灰姑娘们的王子

    这本书如果能写出来会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不好的大家提出来,本文的女主角叫景筱甜,讲述她遇上了男主角洛烨枫,之后的见闻。。。。求支持,本人QQ449172190
  • 王妃别走丢

    王妃别走丢

    来自于21世纪的异世之魂,上世受尽了无数痛苦。这世只想为自己而活,然,老天却不给她这个机会,微温尔雅的腹黑公子抓住了她的心,跑也跑不了
  • 上仙来袭:倒霉女配要崛起

    上仙来袭:倒霉女配要崛起

    上一世幻流音为法力强大的画修,纵是孤女之身,众修者也不得不尊称她一声画仙子,可是堪称人身赢家的她却输在了人心,真是应了一句话:人这一生哪能不遇见几个渣?这一生意外占了一女子的身体,却发现这女子才是真的倒霉催,女配中的炮灰!既然已经接手,那就摒弃弱点,看她如何崛起,屹立众生之颠!
  • In a German Pension

    In a German Pen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